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故事>古代故事

茨威格 | 唯有经过磨难和有阅历的人才会赞赏蒙田的智慧和伟大

发布时间:2022-02-20 20:00:01

 

 

少數一些作家,如荷馬、莎士比亞、歌德、巴爾紮克、托爾斯泰,他們能被任何人在任何年齡和在任何的生活時代所發現而另有一些作家,他們隻是在某種特定時刻才展現自己的全部意義。蒙田就是屬于後一種作家。

 

爲了能真正讀懂蒙田,人們不可以太年輕,不可以沒有閱曆,不可以沒有種種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蠱惑的思考,對像我們這樣一代被命運抛入到如此動蕩不安的世界中的人來說,最有裨益。

 

隻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靈中不得不經曆這樣一個時代的人&mdash&mdash這個時代用戰争、暴力和專橫的意識形态威脅着每一個人的生活并又威脅着在他一生之中最寶貴的東西:個人的自由&mdash&mdash隻有他才會知道,在那些烏合之衆瘋狂的時代裏要始終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氣、多少誠實和堅數。他才會知道,世上沒有一件事會比在那群衆性的災難之中不被玷污而保持住自己思想道德的獨立更爲困難和更成問題的了。

 

隻有當一個人自己對理性和對人類的尊嚴産生了懷疑和喪失信心的時候,他才會把一個在世界的一片混亂之中獨處獨醒的人始終保持堪稱表率的正直,頌揚爲實在了不起。

 

 

 

唯有經過磨難和有閱曆的人才會贊賞蒙田的智慧和偉大,對此我有切身體會。當我二十歲那年第一次讀他的《随筆集》&mdash&mdash那是唯一的一部在書中把他自己遺留給我們的書一說實在的,我還真不太知道該怎樣讀這本書。

 

我固然具備足夠的對文學的藝術鑒賞力,十分欽佩地認識到:書中顯示出他是一位令人感興趣的人物,一位特别具有洞察力和遠見的人,一位和藹可親的人,此外他還是一位懂得給自己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句格言賦予個性特點的文學家。

 

可是我對此書的欣賞始終停留在一種文學上的欣賞,即對古籍的一種欣賞,而缺乏對内心的激勵,缺乏那種心靈與心靈之間電火花般的碰撞。《随筆集》的題旨,我就已經覺得相當離奇,而且絕大部分随筆不可能涉及到我自己的生活。

 

蒙田老爺在他的随筆《國王們會晤的禮儀》或者《評西塞羅》中那些偏離主題而又海闊天空的夾叙夾議和我這個二十世紀的年輕人又有什麽相幹呢。即便是他的溫和、中庸的至理名言也和我沒有關系。

 

他的那些至理名言對當年的我來說未免爲時過早。蒙田的明智告誡:行事不要雄心勃勃,不要太熱衷于卷入外部世界&mdash&mdash以及他的撫慰人的勸谕:爲人要教厚溫良和寬宏大量&mdash&mdash對滿腔熱忱的年齡層次的人來說究竟有什麽意義呢?這一年齡層次的人是不願意讓幻想破滅、不願意被人撫慰的,而是潛意識地隻想在自己精力旺盛之際被人激勵。

 

 

 

青年人的本質就在于不希望自己被規勸成爲過于平和、處處懷疑的人。對青年人來說,任何懷疑都會成爲一種拘謹,因爲青年人爲喚起自己内心的那股沖勁,需要的就是深信不疑和理想。即便是最激進、最荒誕的妄想,隻要它能煽動青年人,青年人就會覺得這種妄想比那些會削弱他們意志力的最最崇高的至理名言更重要。

 

再說到個人自由&mdash&mdash蒙田已成爲各個時代個人自由的最堅定的旗手,可是在我們當時的青年一代看來,難道這種個人自由真的還需要在1900年前後進行如此頑強的捍衛嗎?這一切難道不早已成爲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嗎?這一切難道不早已成爲從專制和奴役中解放出來的人類通過法律和習俗得到保障的精神财富了嗎?

 

在我們當時的青年一代看來,擁有自己生活的權利,擁有自己思想的權利,并把那些思想毫無顧忌地用口頭和書面表達出來的權利,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就像我們用嘴呼吸、我們的心髒跳動一樣不言而喻。

 

在我們面前的世界是一片又一片自由的土地。當年的我們不是國家的囚犯,我們沒有在服兵役中受到奴役,沒有屈從于專橫思想的胡作非爲,沒有人處于被蔑視、被驅逐、被關入牢房、被趕出家門的危險之中。

 

所以在當時的我們這一代人看來,蒙田去搖撼那些我們認爲早已被打碎了的種種枷鎖,沒有什麽意義因爲我們當時根本不知道,那些枷鎖已經被命運重新在爲我們打造着呢,而且是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冷酷無情和更殘忍野蠻。

 

 

 

我們當時是把蒙田爲争取心靈自由所作的鬥争當做一種曆史上的鬥争來加以尊重和崇敬的。而對當時的我們來說,他所作的那種鬥争早已成爲多餘和無關緊要。因爲人生的神秘法則往往是:我們總是在太晚的時刻&mdash&mdash當青春已經遠去時,當健康不久就要離開我們時,當自由&mdash&mdash我們心靈最珍貴的本質&mdash&mdash将要從我們身上被奪走或者已經被奪走時,我們才知道人生最最重要和真正的價值是:青春、健康、自由。

 

這也就是說,要懂得蒙田的生活藝術和生活智慧要懂得蒙田爲獲得&ldquo自我&rdquo所作的鬥争&mdash&mdash我們精神世界中最必不可少的鬥争&mdash&mdash的必要性,一定要有一種和蒙田生活處境相似的處境出現。

 

我們也一定要像他似的先經曆一次世界從最美好的繁榮之中陷人到令人驚愕不已的大倒退我們也要像他似的從我們的種種希冀、期待、經驗和歡欣鼓舞中被驅回到那樣一種處境:我們在那裏最終隻好更多地保住孑然一身的自己,捍衛自己難得遇到而又無奈的生活。

 

是在同病相憐的命運之中,蒙田才成爲我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朋友、安慰者、患難之交和兄弟,因爲他的命運和我們的命運是何等相似呵。

 

當米歇爾?德?蒙田降世時,一個巨大的希望&mdash&mdash一個像我們自己在本世紀之初曾經有過的同樣希望:&ldquo世界實現人文主義&rdquo已開始漸漸消失。而在人類生命的那個獨一無二的年齡段,文藝複興曾以自己的藝術家、畫家、詩人、學者把一種新的、空前的、無與倫比的美奉獻給了遇上好運的人類。看來,那種渾渾疆疆的黑暗生活給非同凡響的人帶來後浪推前浪、逐級登高的創造性力量的一百年,&mdash&mdash不,數百年&mdash&mdash來臨了。

 

世界一下子變得寬廣、充實和富裕。學者們用拉丁語、希臘語将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至理名言又從古代帶回給了人們。在伊拉斯谟領導下的人文主義預示着一種統一的、世界主義的文化。

 

看來,宗教改革除了拓寬新的知識外,還爲新的信仰自由奠定了基礎。區域之間和國與國之間的界線被打破了,因爲剛剛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使每一句話、每一種想法、每一種思想獲得了迅速傳播的可能。一個國家所獲得的,似乎成了大家的财富。

 

用思想所創造的這種統一超越了國王們、侯爵們和武器所進行的流血紛争。随着精神世界擴大的同時,地面上的世界,即世界的空間也擴大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mdash&mdash這又是一種奇迹。

 

從迄今沒有航道的大海中出現了新的海岸、新的陸地。一片廣袤的大陸爲我們今後的世世代代确保了可以居住的家園貿易循環流動得更快了。财富充溢着古老的歐洲大陸并創造出奢華,而奢華又會創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築物、繪畫和雕塑,創造出一個被美化了的充滿精神生活的世界。

 

不過,每當空間擴大的時候,人的好奇心也大大增加。正如在我們自己這個世紀交替之際&mdash&mdash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于太空被飛機和飄蕩在各國上空看不見的傳話所征服,生存空間又再次大大地擴展了一樣,在當時,物理、化學、科學和技術揭開了自然界的一個又一個秘密,從而使自然界的力量服務于人的力量。

 

 

 

每當這種時候,巨大的希望就會使已經陷于絕望的人類振作起來。成千上萬的人都會回應烏爾利希?馮?胡登的歡呼聲:&ldquo活着是一種樂趣!&rdquo不過,如果浪潮來得太猛和太快,回落得也總是更加迅速。正如在我們這個時代裏,恰恰是新的成就和新的技術奇迹以及組織的完善随後卻成了最可怕的破壞因素一樣,在當時顯得十分有益的文藝複興和人文主義的各種因素随後都成了緻命的毒素。

 

夢想在歐洲給予基督教信仰以一種新思想的宗教改革随後卻造成了那次宗教戰争史無前例的野蠻行徑。活字印刷術所傳播的不是教育,而是傳播狂熱的神學不是人文主義勝利了,而是排斥異己勝利了。

 

在全歐洲,每一個國家都在血腥的内戰中互相殘殺與此同時,來自西班牙的征服者正在美洲新大陸以空前絕後的殘忍大肆發洩獸性。一個拉斐爾、米開朗琪羅、達?芬奇、丢勒和伊斯拉谟的時代卻重新陷入到那種阿蒂拉、成吉思汗、帖木兒等人窮兵黩武的罪行之中。

 

這正是蒙田一生中所經曆的真正悲劇&mdash&mdash盡管他自己的頭腦不受迷惑地清醒,盡管他自己最富同情心的心靈感到極度的震驚,卻不得不束手無策地目睹這種從人文主義堕落到獸性的駭人聽聞的倒退。

 

這種倒退是罕見的人類瘋狂大發作之一,正如我們今天又再度親身經曆的一種瘋狂大發作一樣。蒙田在自己的一生中未曾有過一刻在自己的國家和在自己生活的世界裏看到過所有那些高貴的精神力量&mdash&mdash他心儀的和平、理性、友善、寬容&mdash&mdash發生過作用。

 

從他第一眼看到那個時代直至他辭世時的最後一刻&mdash&mdash正如我們一樣&mdash&mdash他都要懷着恐懼規避&ldquo仇恨&rdquo兇煞和&ldquo狂熱&rdquo兇煞。是&ldquo仇恨&rdquo兇煞之神和&ldquo狂熱&rdquo兇煞之神亵渎着他的祖國和人類,使他的祖國和人類驚恐和茫然。當他在波爾多親眼目睹民衆反抗&ldquo征鹽稅&rdquo的起義遭到慘無人道的鎮壓時,他還是一個不滿十五歲的男孩呢。

 

 

 

是那種毫無人性的鎮壓使他畢生成爲各種殘暴行爲的最激烈的反對者。就是這個男孩看到了數以百計的人怎樣被那些用最卑劣的本能設想出來的各種殘暴行爲活活折磨緻死。他們被絞死、被用木樁刺穿緻死、被處以車磔之刑、被用刀斧砍成四塊緻死、被斬首、被焚死。他還看到了烏鴉爲攫食犧牲者燒焦的和半腐爛的肉在刑場四周盤旋多天。他聽到了被折磨的人大聲叫喊,而且也必定聞到過穿過街巷迎面飄來的燒焦的人肉氣味。而當這個男孩剛剛進人成年時,内戰就開始了。

 

這次内戰以狂熱的意識形态把法國完全毀掉,就像今天國家社會主義的狂熱分子蹂躪全世界一樣。&ldquo火焰法庭&rdquo将無數新教徒判處火焚,&ldquo聖巴托羅缪之夜&rdquo那一天就殺戮了約八千人。胡格諾派也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用罪行報複罪行,用洩憤報複洩憤,用殘暴報複殘暴。他們沖擊教堂、打碎雕像,着魔似的瘋狂甚至都不讓死者安甯。&ldquo獅心王&rdquo理査一世和&ldquo征服者&rdquo威廉一世的陵墓被創開,墓内的财寶被掠奪。

 

武裝人員從這個村莊趕往另一個村莊,從這個城市趕往另一個城市,一會兒是天主教派的武裝人員,一會兒是胡格諾派的武裝人員,但總歸是法國人對法國人,百姓對百姓。在他們亢奮的獸性中,沒有哪一派會向另一派讓步。被抓獲的駐在當地的武裝人員全都排成一行被槍系,從第一個到最末一個。河流由于沖下來的屍體而遭到污染。估計有十二萬座村莊被搶掠一空,夷爲平地。

 

不久,仇殺就抛棄了意識形态上的借口。一幫幫武裝匪徒襲擊各地的城堡,襲擊旅行者,不管他們是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當時,騎馬穿過屋前的一片樹林所冒的風險不亞于遠航去新大陸或者到吃人的野蠻部族那裏去。無人還能知道,他的房屋是不是屬于自己的,他的财物是不是屬于自己的無人還能知道,他明天是死還是活,是被抓走還是依然自由。

 

1588年,已經上了年紀的蒙田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寫道:&ldquo在我們三十年來所處的一片混亂之中,所有法國人,無論個别而言,抑或籠統而言,每時每刻都眼見自己處在傾家蕩産的邊緣。&rdquo

 

 

 

世上不再有安全。這種基本感覺在蒙田的思想意識中必然會表現爲一種智慧:倘若他要拒絕和那些着了魔似的瓶狂人群一起興風作浪,他要拒絕和他們一起扼殺自己的祖國、扼殺自己生活的世界,那麽他勢必要想方設法在這個世界之外&mdash&mdash在遠離自己的祖國和遠離這個時代之外&mdash&mdash找到安全之處。

 

那個時代講人道主義的人們的感覺和我們今天自己的感覺是多麽相似呵!這一點可用拉博埃西于1560年寫給他的朋友&mdash&mdash二十七歲的蒙田的一首詩作爲印證。拉博埃西在詩中向蒙田呼籲:&ldquo是什麽命運讓我們偏偏在這樣的時代誕生!&rdquo

 

我眼看自己的國家走向毀滅,

我看不到其他的路,

除了離開家園

我去向何方,

聽從命運的安排。

天神們的發怒

早就催促我逃離,

爲我指向

大洋彼岸遼闊、開放的土地。

 

在我們這個世紀之初

新大陸在驚濤駭浪中出現,

正因爲天神們

要将它當做避難的去處。

 

當殘忍的刀劍和可恥的禍害

殃及歐洲時,

那邊的人們會在更美好的天空下

自由耕耘農田。

 

在人生的寶貴價值、在使我們的生活更純潔、更美好、更富有正義并且使生活充滿意義的一切,在我們的和平、獨立、天賦的權利,被一小撮偏激分子和意識形态的狂熱犧牲掉的那樣一些曆史時代裏,對一個不願爲這樣的時代而喪失自己的人性的人來說,一切一切的問題都歸結爲一個唯一的問題,那就是:我怎樣保持住我自己的自由?

 

 

 

盡管有種種威脅和危險,我怎樣在黨派的癫狂行爲之中堅定不移地保持住自己頭腦的清醒?我怎樣在這種獸性之中保持住良知中的人性不緻錯亂?我怎樣擺脫那些由國家或者教會、或者政治違背我的意志強加于我的種種專橫要求?從相反的角度講,我怎樣堅持在我自己的言論和行動中走得不比最内在的自我更遠?我怎樣擺脫我自己的僅僅隻能看到世界某個角落的小天地?我怎樣不去迎合那種受到控制并由外界發號施令的規範?我怎樣在面臨危險、面臨罕見的瘋狂和面臨他人的利益要被犧牲掉的時候,保持住最屬于我自己的心靈、以及保持住隻屬于我自己的用心血換來的物質?我怎樣保持住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思想?我怎樣保持住自己的鎮定和自己的感情?

 

蒙田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所有精力和努力以及自己的藝術和智慧全都用在這樣一個問題上而且也隻用在這樣一個問題上&mdash&mdash我怎樣保持住我自己的自由?

 

爲了要在一個普遍屈從于意識形态和黨派的時代裏拯救自己的心靈&mdash&mdash拯救自由,蒙田所作的這種探索和努力使他對我們今天的每一個人來說依然如同兄弟一般親切如果說,我們今天把他當做一個藝術家來加以愛戴和主要是把他當做一個藝術家來加以崇敬,那麽恰恰是因爲沒有一個人會像他那樣把自己獻身于這樣一門人生的最高藝術:&ldquo人生的最高藝術乃是保持住自我&rdquo&mdash&mdash蒙田這樣說過。

 

不過,在更安定和更和平的其他時代裏,人們會從自己的另一個視角去考察蒙田的思想遺産、文學遺産、道德教育方面的遺産、心理學方面的遺産。在那些其他的時代裏曾有過學術上的争論:蒙田是不是一個懷疑主義者,或者他是不是一個基督教徒他是一個伊壁鸠魯派的信徒呢,還是一個斯多葛派的信徒他是一個哲學家呢,還是一個以讀書自娛的人是一個作家呢,抑或隻是一個天才的業餘寫作者。

 

然而我今天在蒙田身上所關心的和所思考的僅僅是這一點:在一個和我們所處的時代相似的時代裏,他如何使自己在内心深處獲得自由,和我們如何通過閱讀他的作品,用他的思想使我們自己變得堅強。我把他看做是世上每一個自由的人的最早祖先,是保護每一個自由的人的聖徒,是每一個自由的人的朋友。

 

 

 

我把他看做是,面對一切人和面對一切事,都能保持住自我&mdash&mdash這樣一門新的然而也是一門永恒的學問&mdash&mdash的最好的老師。世上曾有少數人相當真誠和相當頑強地奮鬥過,爲的是不受因時代的激蕩而泛起的污泥濁水以及有毒的泡沫的影響,爲的是不同流合污,爲的是保持住最内在的自我&mdash&mdash保持住自己的&ldquo本質&rdquo,而且确有少數人成功了:他們在自己的時代面前拯救了最内在的自我,并爲所有的時代樹立了榜樣。

 

蒙田爲了保持内心的自由所作的這種鬥争,也許是個有思想的人所進行的最自覺和最堅韌的鬥争,可是從外表上看,這種鬥争絲毫不顯得崇高和英勇。

 

把蒙田歸人到那些用自己的言辭聲稱要爲&ldquo人類的自由&rdquo而鬥争的詩人們和思想家們的行列之中,很可能完全是人爲的他絲毫沒有席勒或者拜倫那種慷慨激昂的長篇表白和激情滿懷,也完全沒有伏爾泰的那種攻擊性。

 

這樣一種念頭:要把像&ldquo内心自由&rdquo這種完全是個人的東西傳給别人,甚至要傳給群衆&mdash&mdash很可能會遭到他的取笑。他從自己心靈的最深處讨厭職業的社會改良家、口頭理論家和四處兜售信仰的人。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在自己身上保持住内心的獨立&mdash&mdash僅此一樁&mdash&mdash就意味着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因此,他的鬥争僅限于防禦,僅限于保衛最最裏邊的、沒有人會允許他人進入的堡壘&mdash&mdash歌德把它稱爲&ldquo碉堡&rdquo。

 

他的謀略和手法是,在外表上盡可能做到不引人矚目和不事張揚,恰似戴着一頂隐身帽走過這個世界一樣,以便找到一條通往自我的道路。

 

所以,蒙田所寫的原本就不是人們稱之爲傳記的東西。他從不慷慨激昂,因爲他在生活中不好出風頭,他也不爲自己的思想招徕聽衆和赢得贊同者。從外表上看,他是一個國民、一個官員、一個丈夫、一個天主教徒、一個不聲不響地完成他人所賦予他的職責的人。

 

爲了對付外部世界,他故意采用了這種不令人矚目的保護色,以便能夠仔細觀察自己心靈的種種變化,然後用色彩斑的文字展示這些變化。他随時準備讓别人借用他所寫的東西,卻從來不打算把自己所寫的東西獻給别人。

 

在他生活的每一種形式中,他始終保存着自己本質中最好的、最真實的東西。他讓别人去誇誇其談,讓别人去結成同夥,讓别人去采取極端的行爲,讓别人去喋喋不休地說教,讓别人去炫耀自己他讓這個世界去走自己迷惘和愚蠢的路。

 

他自己隻關心一件事:爲了自我保持理性,在一個非人性的時代裏保持人性,在烏合之衆的瘋狂中保持自由。他任人嘲諷,說他冷漠、狐疑和膽怯他讓别人感到驚訝&mdash&mdash他并不追逐官職和顯貴。縱然是認識他的最親近的人也沒有想到,他是以何等的堅毅、顧強、機智和巧妙在社會的陰影中從事他給自己提出的這項任務他要度過他自己的一生,而不是僅僅度過一生。

 

因而,這位看上去似乎是無所作爲的人恰恰作出了無可比拟的業績他通過保持自我和描寫自我,其實質是,他用自己爲我們保存了一個不加掩飾的、超越時代的人。

 

蒙田是一個我們同時代的人、一個今天的人和個永遠有現實意義的人,他的鬥争就是世間最眼前的現實鬥争,而蒙田那個世紀裏的所有其他的神學論文和哲理性的議論卻都會使我們感到陌生和陳舊。

 

 

 

當我一頁又一頁地翻閱蒙田的書時,我就會無數次地感覺到,書裏商讨的恰恰正是我們的事情:在這樣一個時代裏我心靈中最最内在的憂慮是什麽。我會感覺到,書中的所思所想比我自己所能說的更好、更清楚,比我自己所能想的更清晰。他在書中所說的&ldquo你&rdquo不就是我自己麽。

 

在蒙田的書中,他所處的時代和其他時代之間的距離消失了。和我在一起的不是一本書,不是文學,不是哲學,而是一個我視爲兄弟一般的人,一個給我出主意、安慰我并和我交朋友的人,一個我理解他而他也理解我的人。

 

每當我拿起他的《随筆集》時,我仿佛覺得印有字迹的書頁已在昏暗的房間裏消失。我仿佛覺得有人在呼吸,有人與我在一起,我仿佛覺得有一個陌生人向我走來,但又覺得他不再是一個陌生人,而是一個我覺得如同朋友一般的人。

 

相隔四百年的時間仿佛如同雲煙一般飄散而去和我說話的不是蒙田領地的領主,不是死于非命的法國國王的侍臣,不是佩裏戈爾地區的一座城堡的主人他脫下了白色的有褶裥的寬袖長外套,摘掉了尖頂的帽子,卸下了佩劍,從頸脖上取下了鑲有聖米歇爾勳章的令人自豪的項鏈到我這裏來的不再是波爾多市的市長,不再是一位貴族老爺和作家。來的是一位講述自己并且給我出主意的朋友。

 

有時候會在他的聲音中感覺到一絲淡淡的悲哀&mdash&mdash爲我們人的本質的脆弱性而悲哀,爲我們的剛愎自用而悲哀,爲我們的領袖人物的固執偏狹而悲哀,爲我們的時代喪失理智和戲酷無情而悲哀。這是一種高貴的悲哀。

 

他的學生莎士比亞正是将這種高貴的悲哀賦予給那些最可愛的人物:哈姆雷特、布魯圖斯、普洛斯彼羅&mdash&mdash這些人物大家不會忘記吧。然而過後我仿佛又黨得他在笑話我:你何必對待這一切如此心重呢?你何必對你的時代的荒唐和殘暴如此介意和沮喪呢?這一切隻會觸及你的皮膚、觸及你的外在生活,卻不會觸及你的&ldquo最内在的自我&rdquo。隻要你自己不讓你自己不知所措,外界就無法從你身上得到什麽,也無法使你心煩意亂。

 

&ldquo一個頭腦理智的人是什麽也不會失去的。&rdquo時代發生的一切對你是無能爲力的,隻要你不介入。隻要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時代的瘋狂也并不是真正的苦難。縱使是你的經曆中最不堪回首的經曆&mdash&mdash表面的種種屈辱、命運的種種打擊,也隻有當你在這些經曆面前變得軟弱時,你才會感覺到它們,因爲除了你自己,誰會去重視這些經曆呢?除了你自己,誰會去在乎這些經曆的歡樂和痛苦呢?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别的東西能提升和降低你的&ldquo自我&rdquo。

 

一個内心始終堅定和始終自由的人縱然遇到的是外界最沉重的壓力,也容易化解。蒙田的話和明智的勸谕始終意味着是一種善舉,尤其是當某個人在他自己心靈的甯靜和自由之中受到困擾的時候,因爲在那些迷惘和黨派紛争的時代裏,唯有正直和人性可以保護我們自己。

 

讀蒙田的書,不一定要讀一個多小時或者半個小時,隻要翻開他的書,我們每次都會找到一句言之有理和使人振作的話。蒙田在數百年前所說的話,對每一個竭力争取自身獨立的人來說,依然始終有效和正确。

 

不過,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那樣一些人&mdash&mdash他們在一個如同我們今天這樣非人性的時代裏增強我們心中的人性。他們提醒我們:我們所擁有的唯一的東西和不會失去的東西就是我們自己的&ldquo最内在的自我&rdquo他們提醒我們:不要爲一切來自外部的、時代的、國家的、政治的強迫行爲和義務犧牲自己。因爲隻有面對一切事和一切人始終保持自己内心自由的人,才會保持并擴大人世間的自由。

 

 

少数一些作家,如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他们能被任何人在任何年龄和在任何的生活时代所发现而另有一些作家,他们只是在某种特定时刻展现自己的全部意义。蒙田就是属于后一种作家。

 

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命运抛入到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最有裨益。

 

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mdash&mdash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在他一生之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mdash&mdash只有他才会知道,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多少诚实和坚数。他才会知道,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在那群众性的灾难之中不被玷污而保持住自己思想道德的独立更为困难和更成问题的了。

 

只有当一个人自己对理性和对人类的尊严产生了怀疑和丧失信心的时候,他才会把一个在世界的一片混乱之中独处独醒的人始终保持堪称表率的正直,颂扬为实在了不起。

 

 

 

唯有经过磨难和有阅历的人才会赞赏蒙田的智慧和伟大,对此我有切身体会。当我二十岁那年第一次他的《随笔集》&mdash&mdash那是唯一一部在书中把他自己遗留给我们的书一说实在的,我还真不太知道该怎样读这本书。

 

我固然具备足够的对文学的艺术鉴赏力,十分钦佩地认识到:书中显示他是一位令人感兴趣的人物,一位特别具有洞察力和远见的人,一位和蔼可亲的人,此外他还是一位懂得给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句格言赋予个性特点的文学家。

 

可是我对此书的欣赏始终停留在一种文学上的欣赏,即对古籍的一种欣赏,而缺乏对内心的激励,缺乏那种心灵与心灵之间电火花般的碰撞。《随笔集》的题旨,我就已经觉得相当离奇,而且绝大部分随笔不可能涉及到我自己的生活。

 

蒙田老爷在他的随笔《国王们会晤的礼仪》或者《评西塞罗》中那些偏离主题而又海阔天空的夹叙夹议和我这个二十世纪的年轻人又有什么相干呢。即便是他的温和、中庸的至理名言也和我没有关系

 

他的那些至理名言对当年的我来说未免为时过早。蒙田的明智告诫:行事不要雄心勃勃,不要太热衷于卷入外部世界&mdash&mdash以及他的抚慰人的劝谕:为人要教厚温良和宽宏大量&mdash&mdash对满腔热忱的年龄层次的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年龄层次的人是不愿意让幻想破灭、不愿意被人抚慰的,而是潜意识地只想在自己精力旺盛之际被人激励。

 

 

 

青年人的本质就在于不希望自己被规劝成为过于平和、处处怀疑的人。对青年人来说,任何怀疑都会成为一种拘谨,因为青年人为唤起自己内心的那股冲劲,需要的就是深信不疑和理想。即便是最激进、最荒诞的妄想,只要它能煽动青年人,青年人就会觉得这种妄想比那些会削弱他们意志力的最最崇高的至理名言更重要。

 

再说到个人自由&mdash&mdash蒙田已成为各个时代个人自由的最坚定的旗手,可是在我们当时的青年一代看来,难道这种个人自由真的还需要在1900年前后进行如此顽强的捍卫吗?这一切难道不早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吗?这一切难道不早已成为从专制和奴役中解放出来的人类通过法律习俗得到保障的精神财富了吗?

 

在我们当时的青年一代看来,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拥有自己思想的权利,并把那些思想毫无顾忌地用口头和书面表达出来的权利,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就像我们用嘴呼吸、我们的心脏跳动一样不言而喻。

 

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一片又一片自由的土地。当年的我们不是国家的囚犯,我们没有在服兵役中受到奴役,没有屈从于专横思想的胡作非为,没有人处于被蔑视、被驱逐、被关入牢房、被赶出家门的危险之中。

 

所以在当时的我们这一代人看来,蒙田去摇撼那些我们认为早已被打碎了的种种枷锁,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那些枷锁已经被命运重新在为我们打造着呢,而且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冷酷无情和更残忍野蛮。

 

 

 

我们当时是把蒙田为争取心灵自由所作的斗争当做一种历史上的斗争来加以尊重和崇敬的。而对当时的我们来说,他所作的那种斗争早已成为多余和无关紧要。因为人生的神秘法则往往是:我们总是在太晚的时刻&mdash&mdash当青春已经远去时,当健康不久就要离开我们时,当自由&mdash&mdash我们心灵最珍贵的本质&mdash&mdash将要从我们身上被夺走或者已经被夺走时,我们才知道人生最最重要和真正的价值是:青春、健康、自由。

 

这也就是说,要懂得蒙田的生活艺术和生活智慧要懂得蒙田为获得&ldquo自我&rdquo所作的斗争&mdash&mdash我们精神世界中最必不可少的斗争&mdash&mdash的必要性,一定要有一种和蒙田生活处境相似的处境出现。

 

我们也一定要像他似的先经历一次世界从最美好的繁荣之中陷人到令人惊愕不已的大倒退我们也要像他似的从我们的种种希冀、期待、经验和欢欣鼓舞中被驱回到那样一种处境:我们在那里最终只好更多地保住孑然一身的自己,捍卫自己难得遇到而又无奈的生活。

 

是在同病相怜的命运之中,蒙田才成为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朋友、安慰者、患难之交和兄弟,因为他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是何等相似呵。

 

当米歇尔?德?蒙田降世时,一个巨大的希望&mdash&mdash一个像我们自己在本世纪之初曾经有过的同样希望:&ldquo世界实现人文主义&rdquo已开始渐渐消失。而在人类生命的那个独一无二的年龄段,文艺复兴曾以自己的艺术家、画家、诗人、学者把一种新的、空前的、无与伦比的美奉献给了遇上好运的人类。看来,那种浑浑疆疆的黑暗生活给非同凡响的人带来后浪推前浪、逐级登高的创造性力量的一百年,&mdash&mdash不,数百年&mdash&mdash来临了。

 

世界一下子变得宽广、充实和富裕。学者们用拉丁语、希腊语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至理名言又从古代带回给了人们。在伊拉斯谟领导下的人文主义预示着一种统一的、世界主义的文化

 

看来,宗教改革除了拓宽新的知识外,还为新的信仰自由奠定了基础。区域之间和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被打破了,因为刚刚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使每一句话、每一种想法、每一种思想获得了迅速传播的可能。一个国家所获得的,似乎成了大家的财富。

 

用思想所创造的这种统一超越了国王们、侯爵们和武器所进行的流血纷争。随着精神世界扩大的同时,地面上的世界,即世界的空间也扩大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mdash&mdash这又是一种奇迹。

 

从迄今没有航道的大海中出现了新的海岸、新的陆地。一片广袤的大陆为我们今后的世世代代确保了可以居住的家园贸易循环流动得更快了。财富充溢着古老的欧洲大陆并创造出奢华,而奢华又会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物绘画和雕塑,创造出一个被美化了的充满精神生活的世界。

 

不过,每当空间扩大的时候,人的好奇心也大大增加。正如在我们自己这个世纪交替之际&mdash&mdash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太空飞机和飘荡在各国上空看不见的传话所征服,生存空间又再次大大地扩展了一样,在当时,物理、化学、科学和技术揭开了自然界的一个又一个秘密,从而使自然界的力量服务于人的力量。

 

 

 

每当这种时候,巨大的希望就会使已经陷于绝望的人类振作起来。成千上万的人都回应乌尔利希?冯?胡登的欢呼声:&ldquo活着是一种乐趣!&rdquo不过,如果浪潮来得太猛和太快,回落得也总是更加迅速。正如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恰恰是新的成就和新的技术奇迹以及组织的完善随后却成了最可怕的破坏因素一样,在当时显得十分有益的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各种因素随后都成了致命的毒素。

 

梦想在欧洲给予基督教信仰以一种新思想的宗教改革随后却造成了那次宗教战争史无前例的野蛮行径。活字印刷术所传播的不是教育,而是传播狂热的神学不是人文主义胜利了,而是排斥异己胜利了。

 

在全欧洲,每一个国家都在血腥的内战中互相残杀与此同时,来自西班牙的征服者正在美洲新大陆以空前绝后的残忍大肆发泄兽性。一个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丢勒和伊斯拉谟的时代却重新陷入到那种阿蒂拉、成吉思汗、帖木儿等人穷兵黩武的罪行之中。

 

这正是蒙田一生中所经历的真正悲剧&mdash&mdash尽管他自己的头脑不受迷惑地清醒,尽管他自己最富同情心的心灵感到极度的震惊,却不得不束手无策地目睹这种从人文主义堕落到兽性的骇人听闻的倒退。

 

这种倒退是罕见的人类疯狂大发作之一,正如我们今天又再度亲身经历的一种疯狂大发作一样。蒙田在自己的一生中未曾有过一刻在自己的国家和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看到过所有那些高贵的精神力量&mdash&mdash他心仪的和平、理性、友善、宽容&mdash&mdash发生过作用。

 

从他第一眼看到那个时代直至他辞世时的最后一刻&mdash&mdash正如我们一样&mdash&mdash他都要怀着恐惧规避&ldquo仇恨&rdquo凶煞和&ldquo狂热&rdquo凶煞。是&ldquo仇恨&rdquo凶煞之神和&ldquo狂热&rdquo凶煞之神亵渎着他的祖国和人类,使他的祖国和人类惊恐和茫然。当他在波尔多亲眼目睹民众反抗&ldquo征盐税&rdquo的起义遭到惨无人道的镇压时,他还是一个不满十五岁的男孩呢。

 

 

 

是那种毫无人性的镇压使他毕生成为各种残暴行为的最激烈的反对者。就是这个男孩看到了数以百计的人怎样被那些用最卑劣的本能设想出来的各种残暴行为活活折磨致死。他们被绞死、被用木桩刺穿致死、被处以车磔之刑、被用刀斧砍成四块致死、被斩首、被焚死。他还看到了乌鸦为攫食牺牲者烧焦的和半腐烂的肉在刑场四周盘旋多天。他听到了被折磨的人大声叫喊,而且也必定闻到过穿过街巷迎面飄来的烧焦的人肉气味。而当这个男孩刚刚进人成年时,内战就开始了。

 

这次内战以狂热的意识形态把法国完全毁掉,就像今天国社会主义的狂热分子蹂躪全世界一样。&ldquo火焰法庭&rdquo将无数新教徒判处火焚,&ldquo圣巴托罗缪之夜&rdquo那一天就杀戮了约八千人。胡格诺派也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罪行报复罪行,用泄愤报复泄愤,用残暴报复残暴。他们冲击教堂、打碎雕像,着魔似的疯狂甚至都不让死者安宁。&ldquo狮心王&rdquo理査一世和&ldquo征服者&rdquo威廉一世的陵墓被创开,墓内的财宝被掠夺。

 

武装人员从这个村庄赶往另一个村庄,从这个城市赶往另一个城市,一会儿是天主教派的武装人员,一会儿是胡格诺派的武装人员,但总归是法国人对法国人,百姓对百姓。在他们亢奋的兽性中,没有哪一派会向另一派让步。被抓获的驻在当地的武装人员全都排成一行被枪系,从第一个到最末一个。河流由于冲下来的尸体而遭到污染。估计有十二万座村庄被抢掠一空,夷为平地。

 

不久,仇杀就抛弃了意识形态上的借口。一帮帮武装匪徒袭击各地的城堡,袭击旅行者,不管他们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当时,骑马穿过屋前的一片树林所冒的风险不亚于远航去新大陆或者到吃人的野蛮部族那里去。无人还能知道,他的房屋是不是属于自己的,他的财物是不是属于自己的无人还能知道,他明天是死还是活,是被抓走还是依然自由。

 

1588年,已经上了年纪的蒙田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写道:&ldquo在我们三十年来所处的一片混乱之中,所有法国人,无论个别而言,抑或笼统而言,每时每刻都眼见自己处在倾家荡产的边缘。&rdquo

 

 

 

世上不再有安全。这种基本感觉在蒙田的思想意识中必然会表现为一种智慧:倘若他要拒绝和那些着了魔似的瓶狂人群一起兴风作浪,他要拒绝和他们一起扼杀自己的祖国、扼杀自己生活的世界,那么他势必要想方设法在这个世界之外&mdash&mdash在远离自己的祖国和远离这个时代之外&mdash&mdash找到安全之处。

 

那个时代讲人道主义的人们的感觉和我们今天自己的感觉是多么相似呵!这一点可用拉博埃西于1560年写给他的朋友&mdash&mdash二十七岁的蒙田的一首诗作为印证。拉博埃西在诗中向蒙田呼吁:&ldquo是什么命运让我们偏偏在这样的时代诞生!&rdquo

 

我眼看自己的国家走向毁灭,

看不到其他的路,

除了离开家园

我去向何方,

听从命运的安排

天神们的发怒

早就催促我逃离,

为我指向

大洋彼岸辽阔、开放的土地。

 

在我们这个世纪之初

新大陆在惊涛骇浪中出现,

正因为天神们

要将它当做避难的去处

 

当残忍的刀剑和可耻的祸害

殃及欧洲时,

那边的人们会在更美好的天空下

自由耕耘农田

 

在人生的宝贵价值、在使我们的生活更纯洁、更美好、更富有正义并且使生活充满意义的一切,在我们的和平、独立、天赋的权利,被一小撮偏激分子和意识形态的狂热牺牲掉的那样一些历史时代里,对一个不愿为这样的时代而丧失自己的人性的人来说,一切一切的问题都归结为一个唯一的问题,那就是:我怎样保持住我自己的自由?

 

 

 

尽管有种种威胁和危险,我怎样在党派的癫狂行为之中坚定不移地保持住自己头脑的清醒?我怎样在这种兽性之中保持住良知中的人性不致错乱?我怎样摆脱那些由国家或者教会、或者政治违背我的意志强加于我的种种专横要求?从相反的角度讲,我怎样坚持在我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中走得不比最内在的自我更远?我怎样摆脱我自己的仅仅只能看到世界某个角落的小天地?我怎样不去迎合那种受到控制并由外界发号施令的规范?我怎样在面临危险、面临罕见的疯狂和面临他人的利益要被牺牲掉的时候,保持住最属于我自己的心灵、以及保持住只属于我自己的用心血换来的物质?我怎样保持住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思想?我怎样保持住自己的镇定和自己的感情?

 

蒙田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所有精力和努力以及自己的艺术和智慧全都用在这样一个问题上而且也只用在这样一个问题上&mdash&mdash我怎样保持住我自己的自由?

 

为了要在一个普遍屈从于意识形态和党派的时代里拯救自己的心灵&mdash&mdash拯救自由,蒙田所作的这种探索和努力使他对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来说依然如同兄弟一般亲切如果说,我们今天把他当做一个艺术家来加以爱戴和主要是把他当做一个艺术家来加以崇敬,那么恰恰是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像他那样把自己献身于这样一门人生的最高艺术:&ldquo人生的最高艺术乃是保持住自我&rdquo&mdash&mdash蒙田这样说过。

 

不过,在更安定和更和平的其他时代里,人们会从自己的另一个视角去考察蒙田的思想遗产、文学遗产、道德教育方面的遗产、心理学方面的遗产。在那些其他的时代里曾有过学术上的争论:蒙田是不是一个怀疑主义者,或者他是不是一个基督教徒他是一个伊壁鸠鲁派的信徒呢,还是一个斯多葛派的信徒他是一个哲学家呢,还是一个以读书自娱的人是一个作家呢,抑或只是一个天才的业余写作者。

 

然而我今天在蒙田身上所关心的和所思考的仅仅是这一点:在一个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相似的时代里,他如何使自己在内心深处获得自由,和我们如何通过阅读他的作品,用他的思想使我们自己变得坚强。我把他看做是世上每一个自由的人的最早祖先,是保护每一个自由的人的圣徒,是每一个自由的人的朋友。

 

 

 

我把他看做是,面对一切人和面对一切事,都能保持住自我&mdash&mdash这样一门新的然而也是一门永恒的学问&mdash&mdash的最好的老师。世上曾有少数人相当真诚和相当顽强地奋斗过,为的是不受因时代的激荡而泛起的污泥浊水以及有毒泡沫影响,为的是不同流合污,为的是保持住最内在的自我&mdash&mdash保持住自己的&ldquo本质&rdquo,而且确有少数人成功了: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面前拯救了最内在的自我,并为所有的时代树立了榜样。

 

蒙田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所作的这种斗争,也许是个有思想的人所进行的最自觉和最坚韧的斗争,可是从外表上看,这种斗争丝毫不显得崇高和英勇。

 

把蒙田归人到那些用自己的言辞声称要为&ldquo人类的自由&rdquo而斗争的诗人们和思想家们的行列之中,很可能完全是人为的他丝毫没有席勒或者拜伦那种慷慨激昂的长篇表白和激情满怀,也完全没有伏尔泰的那种攻击性。

 

这样一种念头:要把像&ldquo内心自由&rdquo这种完全是个人的东西传给别人,甚至要传给群众&mdash&mdash很可能会遭到他的取笑。他从自己心灵的最深讨厌职业的社会改良家、口头理论家和四处兜售信仰的人。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在自己身上保持住内心的独立&mdash&mdash仅此一桩&mdash&mdash就意味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他的斗争仅限于防御,仅限于保卫最最里边的、没有人会允许他人进入的堡垒&mdash&mdash歌德把它称为&ldquo碉堡&rdquo。

 

他的谋略和手法是,在外表上尽可能做到不引人瞩目和不事张扬,恰似戴着一顶隐身帽走过这个世界一样,以便找到一条通往自我的道路。

 

所以,蒙田所写的原本就不是人们称之为传记的东西。他从不慷慨激昂,因为他在生活中不好出风头,他也不为自己的思想招徕听众和赢得赞同者。从外表上看,他是一个国民、一个官员、一个丈夫、一个天主教徒、一个不声不响地完成他人所赋予他的职责的人。

 

为了对付外部世界,他故意采用了这种不令人瞩目的保护色,以便能够仔细观察自己心灵的种种变化然后色彩斑的文字展示这些变化。他随时准备让别人借用他所写的东西,却从来不打算把自己所写的东西献给别人。

 

在他生活的每一种形式中,他始终保存着自己本质中最好的、最真实的东西。他让别人去夸夸其谈,让别人去结成同伙,让别人去采取极端的行为,让别人去喋喋不休地说教,让别人去炫耀自己他让这个世界去走自己迷惘和愚蠢的路。

 

他自己只关心一件事:为了自我保持理性,在一个非人性的时代里保持人性,在乌合之众的疯狂中保持自由。他任人嘲讽,说他冷漠、狐疑和胆怯他让别人感到惊讶&mdash&mdash他并不追逐官职和显贵。纵然是认识他的最亲近的人也没有想到,他是以何等的坚毅、顾强、机智和巧妙在社会的阴影中从事他给自己提出的这项任务他要度过他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仅仅度过一生。

 

因而,这位看上去似乎是无所作为的人恰恰作出了无可比拟的业绩他通过保持自我和描写自我,其实质是,他用自己为我们保存了一个不加掩饰的、超越时代的人。

 

蒙田是一个我们同时代的人、一个今天的人和个永远有现实意义的人,他的斗争就是世间最眼前的现实斗争,而蒙田那个世纪里的所有其他的神学论文和哲理性的议论却都会使我们感到陌生和陈旧。

 

 

 

当我一页又一页地翻阅蒙田的书时,我就会无数次地感觉到,书里商讨的恰恰正是我们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心灵中最最内在的忧虑是什么。我会感觉到,书中的所思所想比我自己所能说的更好、更清楚,比我自己所能想的更清晰。他在书中所说的&ldquo你&rdquo不就是我自己么。

 

在蒙田的书中,他所处的时代和其他时代之间的距离消失了。和我在一起的不是一本书,不是文学,不是哲学,而是一个我视为兄弟一般的人,一个给我出主意、安慰我并和我交朋友的人,一个我理解他而他也理解我的人。

 

每当我拿起他的《随笔集》时,我仿佛觉得印有字迹的书页已在昏暗的房间里消失。我仿佛觉得有人在呼吸,有人与我在一起,我仿佛觉得有一个陌生人向我走来,但又觉得他不再是一个陌生人,而是一个我觉得如同朋友一般的人。

 

相隔四百年的时间仿佛如同云烟一般飘散而去和我说话的不是蒙田领地的领主,不是死于非命的法国国王的侍臣,不是佩里戈尔地区一座城堡的主人他脱下了白色的有褶裥的宽袖长外套,摘掉了尖顶的帽子,卸下了佩剑,从颈脖上取下了镶有圣米歇尔勋章的令人自豪的项链到我这里来的不再是波尔多市的市长,不再是一位贵族老爷和作家。来的是一位讲述自己并且给我出主意的朋友。

 

有时候会在他的声音中感觉到一丝淡淡的悲哀&mdash&mdash为我们人的本质的脆弱性而悲哀,为我们的刚愎自用而悲哀,为我们的领袖人物的固执偏狭而悲哀,为我们的时代丧失理智和戏酷无情而悲哀。这是一种高贵的悲哀。

 

他的学生莎士比亚正是将这种高贵的悲哀赋予给那些最可爱的人物:哈姆雷特、布鲁图斯、普洛斯彼罗&mdash&mdash这些人物大家不会忘记吧。然而过后我仿佛又党得他在笑话我:你何必对待这一切如此心重呢?你何必对你的时代的荒唐和残暴如此介意和沮丧呢?这一切只会触及你的皮肤、触及你的外在生活,却不会触及你的&ldquo最内在的自我&rdquo。只要你自己不让你自己不知所措,外界就无法从你身上得到什么,也无法使你心烦意乱。

 

&ldquo一个头脑理智的人是什么也不会失去的。&rdquo时代发生的一切对你是无能为力的,只要你不介入。只要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代的疯狂也并不是真正的苦难。纵使是你的经历中最不堪回首的经历&mdash&mdash表面的种种屈辱、命运的种种打击,也只有当你在这些经历面前变得软弱时,你才会感觉到它们,因为除了你自己,谁会去重视这些经历呢?除了你自己,谁会去在乎这些经历的欢乐和痛苦呢?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能提升和降低你的&ldquo自我&rdquo。

 

一个内心始终坚定和始终自由的人纵然遇到的是外界最沉重的压力,也容易化解。蒙田的话和明智的劝谕始终意味着是一种善举,尤其是当某个人在他自己心灵的宁静和自由之中受到困扰的时候,因为在那些迷惘和党派纷争的时代里,唯有正直和人性可以保护我们自己。

 

读蒙田的书,不一定要读一个多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只要翻开他的书,我们每次都会找到一句言之有理和使人振作的话。蒙田在数百年前所说的话,对每一个竭力争取自身独立的人来说,依然始终有效和正确。

 

不过,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那样一些人&mdash&mdash他们在一个如同我们今天这样非人性的时代里增强我们心中的人性。他们提醒我们: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和不会失去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ldquo最内在的自我&rdquo他们提醒我们:不要为一切来自外部的、时代的、国家的、政治的强迫行为和义务牺牲自己。因为只有面对一切事和一切人始终保持自己内心自由的人,才会保持并扩大人世间的自由。

小猪变干净了

  有一只小猪,它长着,圆圆的头、大大的耳朵、翘翘的鼻子、胖乎乎的身子。它喜欢在垃圾堆里找吃的,吃饱了,就在泥坑里滚来滚去它身上全是泥浆。它想:“哼!我就不...[全文阅读]

自强的人永远可以重新出发

    乔丹丹,北邮的“自强之星”。这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去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过五关斩六将,成功通过笔试、面试,获得了到清华大学硕...[全文阅读]

国王

  国王并不需要特别的伪装来掩饰自己,但他有奴才前呼后拥,还有那些五大三粗全副武装的卫兵和保镖、开路的喇叭和大鼓,以及那些簇拥着他们的卫队,这些仪式营造出来的...[全文阅读]

和前妻再谈一次恋爱

  婚姻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两个人在一起,终归会好一些。最重要的是,我们之间还有爱!  前一阵子,电视上热播连续剧《和前妻谈恋爱》。这片子一播完,我和妻子都感同身...[全文阅读]

晋怀公为何逼死自己的外祖父?他是不是一个昏君?

  晋怀公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外祖父逼死的人,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晋怀公本人只因为外祖父狐突不听从自己的命令手召狐偃狐毛回国,就杀掉了狐突这件事却是被记...[全文阅读]

为别人披一床棉被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的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个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人家都是对我恶语相向,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茨威格 | 唯有经过磨难和有阅历的人才会赞赏蒙田的智慧和伟大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66477.html

上一篇:短篇小说:无名的来信

下一篇:雷达: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

古代故事相关文章
更多古代故事文章
喜欢古代故事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