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粽子的外形描写,为什么粽子大多是四面体和立方体?有没有其他形状?

发布时间:2022-10-25 09:00:05

嗯。。以前寫過一個粽子的專題。貌似還挺受歡迎的,每年都會被拿出來轉。
故除回答題主問題之外,也涉及一些其他的相關内容。文略長,信息量略大,圖略多。
【尋粽覓源】。
粽子最早稱做「糉」。《說文解字》中,糉字的解釋爲「蘆葉裹米也」,而「糉」字右半邊有「聚集」的意思,粽子的形象于是躍然紙上。後來又有「角黍」、「筒粽」、「黏黍」、「裹粽」等不同說法,最後,「角」、「筒」這樣的形容詞全部略去,粽子成爲最普遍實在的稱呼。
但是,說粽子是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大抵沒有人會反對吧。比起月餅、湯圓等其他的傳統吃食,粽子無疑有着更加豐富多變的質地與形象。神州大地這從南往北一路過去,幾乎各個地區都能拿出幾樣不同凡響又各有千秋的招牌粽子。至于口味麽——姑且不論那鮮美富足的肉粽,甜蜜軟糯的豆沙粽,以及由此派生來的種種其他,便是一隻普通簡單的白水粽,配上辣油或綿糖,那糯米融合着竹葉的清香也有萬種風情。
最重要的是,在機械生産占據飲食主流的今天,仍需手工制作的食物所剩無幾,而粽子則是其中之一。
【風情萬粽】。
·形狀。
出于祭祀中的動物崇拜,最初的粽子隻有牛角形狀。但在中華大地上傳承發展了幾千年,因着人們的不同喜好和理解,粽子的外形也漸漸衍生出諸多變化。對于這一系統性理論,說得最玄乎的要數《齊民要術》了——「蓋取陰陽尚相褁未分散之時像也。」看來這已經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當然,普羅大衆、飲食男女對此似乎并不以爲意,重要的隻是美觀與結實。于是,如今流傳四方的菱形、角錐形、枕頭形、圓柱形、四方形等等,都是曆代勞動人民自由創作的智慧結晶。
(擴展閱讀:粽子的形狀的寓意)。
(做專題的時候特自搜羅網購了各種來自天南海北的粽子,當時公司的冰箱完全被粽子塞滿。。。有些形狀比較不走尋常路的,在下面會一一介紹。)。
·粽葉。
粽葉有幹制也有鮮材,新鮮葉片的碧綠色澤雖然引人入勝,但上鍋蒸熟後也不複青翠年華了。關鍵倒不在顔色,能借得些草木清香便算好處。至于品種取材,更多則是與地域有關。北方以蘆葦葉爲主,華東、華南、長江流域,則更多見的是箬竹葉。再往南去,兩廣及福建、海南一帶又有用冬葉——即柊葉,以及芭蕉葉、荷葉,無一例外的都是平展、寬闊、質地厚實的大葉片。這當中不得不提到江南的「一葉粽」,外形雖小,但也棱角分明有模有樣,手法純熟者甚至連捆縛的絲線也不用,頭尾一折便可保平安無虞,可謂是渾然天成的民間工藝。
·原料。
真正完成從「角黍」到「粽子」的轉化過程,大約是在明清時代。這一階段的粽子内容有了本質性的變化——糯米取代了原本的黍米,并一直沿襲至今。至于輔料的豐富多彩,則一直都在輾轉翻新之中。甜者如棗泥、豆沙、蓮蓉、蜜餞、果仁,譬如宋代就有蘇東坡的「時于粽裏見楊梅」這樣的創意搭配;鹹者如禽獸肉,板栗,火腿,蛋黃,菌菇,甚至椒鹽、豆腐、酸菜,可謂無奇不有。如今食材豐富,舶來品衆多,粽子的内容擴充更是不在話下。
·蘸醬。
原料固然豐富,然而衆口難調,若論最值得自由發揮的,還是該當白水粽。與之相關的蘸醬也是十分多樣,各取所需。從前這方法隻是簡樸,多見于江南地區将小白粽子蘸白砂糖,嗜辣者則是将紅油辣醬佐之。随着吃法不斷翻新,蘸醬的隊伍也逐漸壯大,蜂蜜、花釀、豆豉、豆瓣、果醬,紛紛上場。
【南也粽,北也粽】。
·西安蜂蜜涼粽。
據說,現存的粽子中,資曆最深的就是這樣了。唐朝韋巨源《食譜》中稱其「瑩白如玉」,從包紮方法到内含餡料,都是幹幹淨淨老老實實,隻是吃法與衆不同些——煮熟放涼後,以絲線或竹刀削成薄片,澆上蜂蜜或桂花醬食用。清甜滋味,非尋常粽子所有。
(知友@暗言提醒,蜂蜜涼粽似乎以裹布蒸熟爲多。個人了解有限,期待更多交流補充:))。
·貴州草木灰粽。
比起蜂蜜涼粽的潔白瑩潤,特産于貴州、雲南一帶的草木灰粽看上去一副灰頭土臉相。不過也别小觑了它,灰色的成分是由一種類似香茅草的植物燒成灰後拌入糯米,不僅讓粽子沾染上獨特清香,對于消化也有促進和改善。此外又有類似的“稻灰粽”,灰色的來源換做去蕪存菁的稻草稈。至于西南地區布依族的「灰粽粑」,也是與此一脈相承的特色食物。
·廣東裹蒸粽。
廣東人愛吃是出了名的,粽子裏的老大自是廣式粽子當之無愧。不僅個頭極大,重量普遍在一斤以上,内餡也了不得的豐富——蛋黃,叉燒、板栗、蘑菇、火腿、鹹肉,頗有讓人一口吃盡天下珍的感覺。這一做法也大大影響到台灣粽子,都是以豐足濃厚取勝。
「裹蒸」算是廣東粽子中衍生出的特色品種,以整張冬葉包紮,一煮就是大半天。不過,傳統裹蒸更多是在春節期間食用,清代詩人王士祯的描述可作此證——「除夕濃煙籠紫陌,家家塵甑裹蒸香。」真是聲勢浩大啊。
·江浙一口粽。
一口粽現在已經十分常見,但終究還是以江浙滬一帶最爲流行。這一粽子充分繼承了江南人的精緻風格,又稱「一葉粽」,無非都是突出其小巧玲珑。由于形狀所限,自然也容不下太多餡料,一般以豆沙粽和白棕居多。嘉興、上海又有在其中包入小塊火腿的,袖珍之中隻略略提加味道。
·湖州枕頭粽。
沒吃過湖州粽,總看過《鹿鼎記》——雙兒做給韋小寶的「入口甘美,無與倫比」的粽子,就是湖州粽了。與江南普通粽子相比,湖州粽的長條形狀與濃郁口味尤爲突出,甜者以紅豆沙拌豬油爲餡,鹹者以醬油腌豬肉爲餡。雖然每個粽子隻包一肥肉一瘦肉,卻十足入味。
·雲南四方粽。
四方粽其實要算作源起越南,然而我國滇、桂、湘西一帶也多有流傳。比起同樣大塊頭但物料十足的廣東粽子,四方粽似乎更傾向于清雅質樸的東南亞風情。原料隻是簡單的糯米、豬肉和綠豆,以芭蕉葉或荷葉包裹,可直接食用,亦可切片烘烤、油煎或蘸醬料。據說正統的越南粽還分方圓兩種,一以喻天,一以喻地,果然又回到開篇所說的哲學問題了:-。
·海南那大粽。
那大,實際上是儋州附近小鎮的名字。這種粽子又名「洛基粽」,在幾種海南特産的粽子中,算是最具代表特色的。那大粽呈方錐形,常見的是在其中加入鹹蛋黃和五花肉,也有加入蝦仁和鹹魚一類。有趣的是煮熟後的粽子表層糯米會呈現出清淺的淡淡綠色,這個就要歸功于包裹用的粽葉了。
除了尋常粽子,海南還有一種「煎粽」,不用粽葉,将包有餡料的糯米團切成片油煎食用。相比粽子,倒是更接近糍粑一類了。
喂喂說我沒解釋的同學,我明明有解釋粽子形狀的問題啊,看的不夠仔細吧。
另外評論區的粽子不一一回複了。系統地解釋一下,其實我知道還有很多特色粽子,隻是當初真的木有那麽多功夫全部買回來研究一遍。

嗯。。以前写过一个粽子的专题。貌似还挺受欢迎的,每年都会被拿出来转。
故除回答题问题之外,也涉及一些他的相关内容。文略长,信息量略大,图略多。
【寻粽觅源】。
粽子最早称做「糉」。《说文解字》中,糉字的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而「糉」字右半边有「聚集」的意思,粽子的形象于是跃然纸上。后来又有「角黍」、「筒粽」、「黏黍」、「裹粽」等不同说法,最后,「角」、「筒」这样的形容词全部略去,粽子成为最普遍实在的称呼。
但是,说粽子是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大抵没有人会反对吧。比起月饼汤圆等其他的传统吃食,粽子无疑有着更加丰富多变的质地与形象。神州大地这从南往北一路过去,几乎各个地区都能拿出几样不同凡响又各有千秋的招牌粽子。至于口味么——姑且不论那鲜美富足的肉粽,甜蜜软糯的豆沙粽,以及由此派生来的种种其他,便是一只普通简单的白水粽,配上辣油或绵糖,那糯米融合着竹叶的清香也有万种风情。
最重要的是,在机械生产占据饮食主流的今天,仍需手工制作的食物所剩无几,而粽子则是其中之一。
【风情万粽】。
·形状
出于祭祀中的动物崇拜,最初的粽子只有牛角形状。但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发展了几千年,因着人们的不同喜好和理解,粽子的外形也渐渐衍生出诸多变化对于这一系统理论,说得最玄乎的要数《齐民要术》了——「盖取阴阳尚相褁未分散之时像也。」看来这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然,普罗大众、饮食男女对此似乎并不以为意,重要的只是美观与结实。于是,如今流传四方的菱形、角锥形、枕头形、圆柱形、四方形等等,都是历代劳动人民自由创作的智慧结晶
(扩展阅读:粽子的形状的寓意)。
(做专题的时候特自搜罗网购了各种来自天南海北的粽子,当时公司的冰箱完全被粽子塞满。。。有些形状比较不走寻常路的,在下面会一一介绍。)。
·粽叶。
粽叶有干制也有鲜材,新鲜叶片的碧绿色虽然引人入胜,但上锅蒸熟后也不复青翠年华了。关键倒不在颜色,能借得些草木清香便算好处。至于品种取材,更多则是与地域有关。北方以芦苇叶为主,华东、华南、长江流域,则更多见的是箬竹叶。再往南去,两广及福建海南一带又有用冬叶——即柊叶,以及芭蕉叶、荷叶,无一例外的都是平展、宽阔、质地厚实的大叶片。这当中不得不提到江南的「一叶粽」,外形虽小,但也棱角分明有模有样,手法纯熟者甚至连捆缚的丝线也不用,头尾一折便可保平安无虞,可谓是浑然天成的民间工艺
·原料。
真正完成从「角黍」到「粽子」的转化过程,大约是在明清时代。这一阶段的粽子内容有了本质性的变化——糯米取代了原本的黍米,并一直沿袭至今。至于辅料的丰富多彩,则一直都在辗转翻新之中。甜者如枣泥、豆沙、莲蓉、蜜饯、果仁,譬如宋代就有苏东坡的「时于粽里见杨梅」这样的创意搭配;咸者如禽兽肉,板栗,火腿,蛋黄,菌菇,甚至椒盐、豆腐、酸菜,可谓无奇不有。如今食材丰富,舶来品众多,粽子的内容扩充更是不在话下。
·蘸酱。
原料固然丰富,然而众口难调,若论最值得自由发挥的,还是该当白水粽。与之相关的蘸酱也是十分多样,各取所需。从前这方法只是简朴,多见于江南地区将小白粽子蘸白砂糖,嗜辣者则是将红油辣酱佐之。随着吃法不断翻新,蘸酱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蜂蜜、花酿、豆豉、豆瓣、果酱,纷纷上场。
【南也粽,北也粽】。
·西安蜂蜜凉粽。
据说,现存的粽子中,资历最深的就是这样了。唐朝韦巨源《食谱》中称其「莹白如玉」,从包扎方法到内含馅料,都是干干净净老老实实,只是吃法与众不同些——煮熟放凉后,以丝线或竹刀削成薄片,浇上蜂蜜或桂花酱食用。清甜滋味,非寻常粽子所有。
(知友@暗言提醒,蜂蜜凉粽似乎以裹布蒸熟为多。个人了解有限,期待更多交流补充:))。
·贵州草木灰粽。
比起蜂蜜凉粽的洁白莹润,特产于贵州、云南一带的草木灰粽看上去一副灰头土脸相。不过也别小觑了它,灰色成分是由种类似香茅草的植物烧成灰后拌入糯米,不仅让粽子沾染上独特清香,对于消化也有促进和改善。此外又有类似的“稻灰粽”,灰色的来源换做去芜存菁的稻草秆。至于西南地区布依族的「灰粽粑」,也是与此一脉相承的特色食物。
·广东裹蒸粽。
广东人爱吃是出了名的,粽子里的老大自是广式粽子当之无愧。不仅个头极大,重量普遍在一斤以上,内馅也了不得的丰富——蛋黄,叉烧、板栗、蘑菇、火腿、咸肉,颇有让人一口吃尽天下珍的感觉。这一做法也大大影响到台湾粽子,都是以丰足浓厚取胜。
「裹蒸」算是广东粽子中衍生出的特色品种,以整张冬叶包扎,一煮就是大半天。不过,传统裹蒸更多是在春节期间食用,清代诗人王士祯的描述可作此证——「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真是声势浩大啊。
·江浙一口粽。
一口粽现在已经十分常见,但终究还是以江浙沪一带最为流行。这一粽子充分继承了江南人的精致风格,又称「一叶粽」,无非都是突出其小巧玲珑。由于形状所限,自然也容不下太多馅料,一般以豆沙粽和白棕居多。嘉兴上海又有在其中包入小块火腿的,袖珍之中只略略提加味道。
·湖州枕头粽。
没吃过湖州粽,总看过《鹿鼎记》——双儿做给韦小宝的「入口甘美,无与伦比」的粽子,就是湖州粽了。与江南普通粽子相比,湖州粽的长条形状与浓郁口味尤为突出,甜者以红豆沙拌猪油为馅,咸者以酱油猪肉为馅。虽然每个粽子只包一肥肉瘦肉,却十足入味
·云南四方粽。
四方粽其实要算作源起越南,然而我国滇、桂、湘西一带也多有流传。比起同样大块头但物料十足的广东粽子,四方粽似乎更倾向于清雅质朴的东南亚风情。原料只是简单的糯米、猪肉和绿豆,以芭蕉叶或荷叶包裹,可直接食用,亦可切片烘烤、油煎或蘸酱料。据说正统的越南粽还分方圆两种,一以喻天,一以喻地,果然又回到开篇所说的哲学问题了:-。
·海南那大粽。
那大,实际上是儋州附近小镇的名字。这种粽子又名「洛基粽」,在几种海南特产的粽子中,算是最具代表特色的。那大粽呈方锥形,常见的是在其中加入咸蛋黄五花肉,也有加入虾仁咸鱼一类。有趣的是煮熟后的粽子表层糯米会呈现出清浅的淡淡绿色,这个就要归功于包裹用的粽叶了。
除了寻常粽子,海南还有一种「煎粽」,不用粽叶,将包有馅料的糯米团切成片油煎食用。相比粽子,倒是更接近糍粑一类了。
喂喂说我没解释的同学,我明明有解释粽子形状的问题啊,看的不够仔细吧。
另外评论区的粽子不一一回复了。系统地解释一下,其实我知道还有很多特色粽子,只是当初真的木有那么多功夫全部买回来研究一遍。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粽子的外形描写,为什么粽子大多是四面体和立方体?有没有其他形状?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20025.html

上一篇:描写厨艺的优美句子,关于美食的文艺句子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古风词韵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