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故事>一千零一夜故事全集

民国风流:好德好色的吴宓教授

发布时间:2022-02-20 20:30:01

十年前的作品。舊文更新,主要是爲了留作紀念。

 

原标題:

吳宓小記&mdash&mdash閱讀吳宓得來的感想

 

 

作者舒生,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自媒體〖讀書人的精神家園〗主編,蘇格拉底和王陽明思想學說研究者。

 

 

好德好色的吳宓教授

 

我初中那年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本介紹民國年間知識分子的通俗刊物。其紙質很差,但對于我這個對曆史一無所知的中學生來說,它無疑是我的曆史啓蒙老師。

 

刊物介紹了民國年間的&ldquo十大知識分子&rdquo,以&ldquo中國十大大師&rdquo命名。七八年過去,我已忘了其中絕大部分内容,但它留給我的印象卻并未因爲時過境遷而消失。我從裏面得到一個先入爲主的印象,即這些知識分子的人生太精彩啦,我要向他們學習。

 

該書刊以介紹人物生平事迹爲主,最吸引我的是裏面關于知識分子們的逸聞轶事。書的内容确已忘得差不多,連它所說的十大大師由那些人組成我都回憶不起,但其中對吳宓教授的介紹我仍然記憶猶新。講到他的那部分,我反複看了四遍。

 

對那時的我來說,吳宓既風流倜傥又能未蔔先知,簡直是完美人物的典範。此後他成了我的精神偶像。以後我也常常想起這個人物,并希望有機會多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直到大三才對吳宓這個人物有進一步的認識。

 

我周圍的同學很少知道有吳宓這樣一個人。别說吳宓,像陳寅恪、王國維這樣名氣更大的學者也很少有人知道,這不禁使我感到難言的悲哀。在我看來是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們卻全然不知,還不把這些人物當一回事。難道我的偶像吳宓其實是個小人物,并不出名?爲了證明我的偶像是否出名,我通過網上購書和上網搜索,對吳宓有了更深的了解。

 

百度這樣介紹吳宓:

 

吳宓(1894-1978),陝西省泾陽縣人。字雨僧、玉衡,筆名餘生,中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國立東南大學文學院教授(1926-1928)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教授,1941年當選教育部部聘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學貫中西,融通古今,被稱爲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與陳寅恪、湯用彤并稱&ldquo哈佛三傑&rdquo。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hellip&hellip

 

 

陳丹青油畫清華國學四大導師,從左至右依次爲:趙元任、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那時期我連看了許多關于吳宓其人其事的文章。它們給我的印象是,吳宓确實算不上什麽國學大師,後人稱他爲中國比較文學之父也不甚恰當。除了公認的早年留學哈佛與陳寅恪、湯用彤并稱&ldquo哈佛三傑&rdquo外,後人給的其他殊榮似乎都常遭人诟病。确實,他有生之年既沒有寫出系統的學術專著,也沒有寫出他夢想的偉大小說。至于他的詩集,業内人士看來也是平平淡淡,談不上成就。不過,在他死後的幾十年裏,活着的人們卻越來越重視他的價值了,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留給我們的、由他女兒整理出二十冊日記及其相關的書籍。

 

魯迅曾批評胡适這些人寫日記圖身後名。他罵的是那些虛僞的文人自傳,雖然很有見地,但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吳宓以真性情爲師生稱道,是典型的文如其人的文人。日記是他的内心寫照。裏面充滿心理活動的描述,不像魯迅那樣專記些财迷油鹽,他的筆觸或感歎、或議論褒貶,不飾城府,坦率道來,極爲真實,這和胡适日記中滿紙政治的訴求極爲不同。吳宓文學修養頗深,日記行文優美,語意懇切,總似有三分不盡的情趣和憂思闡而未發。這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大學環境心馳神往,也爲吳宓純真的品格和深邃的見解而折服。可以說,當斯人不在之時,如此真實的吳宓,你隻能從日記中得來。

 

 

 

我曾在貴陽老朝陽村的一間現已關門大吉的舊書店發現一套吳宓日記,并不全,但有十來冊之多。當時想買回來,但老板隻願打7.5折。學生的我嫌貴,戀戀不舍地走了。其後不久我再去,書店時已經倒閉了,後悔莫及。再後來我學會了在網上購書。想到我年少時的偶像,我買了三本吳宓日記(另外的買完了,缺貨)。現在還沒有細看,但僅僅是翻翻就知道了它确實是一份珍貴的曆史資料。我不搞專門研究,學術不适合詩人脾性的我。關于吳宓的事,我也不想去考證,因此我把所有關于吳宓的傳說都當成真的。我把吳宓當做小說中的人物來閱讀。

 

吳宓是可愛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經常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遵循着某種強烈的道德模式。但二者決不可同日而語,堂吉诃德是一位落魄的騎士,深受騎士精神毒害,而吳宓不容于那個時代的文化主流,被認爲是守舊古板的知識分子。在那個西方文化當道的中國,這個留洋學子依然堅守在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

 

與其說吳宓像堂吉诃德,不如說他像歌德筆下的浮士德。他不能像浮士德的助手瓦格納那樣安守書齋,他像浮士德那樣有着一顆永不滿足的靈魂。出世的思想逼迫他率直的靈魂走出個人的苦雨齋。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裏,他沒有好友陳寅恪那般堅決主張全心治學的意志。對好友的勸告,他也深以爲然。但他還是沒能靜下心來治學。他奔走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同時又不屬于二者。

 

他與好友攀談時曾以二馬作喻,比喻現實與理想的沖突。雖然不是比喻自己,可這個比喻用在他的處境上也再合适不過。不過這或許是表象,真正讓他落得&ldquo吃力不讨好&rdquo的是他那優柔寡斷、自相矛盾的性格。

 

吳宓覺得他四面受敵,落落寡合是因爲他的價值抉擇。這可以理解,那時他并不孤獨,與他同一文化陣線的,還有辜鴻銘、王國維、陳寅恪、梅光迪等同仁。這些人都是學貫中西的知識名流。在哪個知識分子普遍&ldquo崇洋媚外&rdquo的時代,他們堅守傳統文化的勇氣顯得異常悲壯。其中,吳宓可說是最堅韌的一個。

 

在&ldquo文革&rdquo那個黑白颠倒的年代裏,他自己身陷風潮,被一次次批鬥,各種折磨使他傷痕累累,遍體鱗傷,但他依然堅決地向那些蠻橫不可一世的紅衛兵們喊出:

 

&ldquo我批林,但我決不批孔,即使殺頭也不!&rdquo

 

這個命運乖蹇的老頭喊出這樣的話,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始終自覺地承擔着民族文化複興的曆史責任,是使命讓他臨危不懼。

 

我們當然有理由責難他守舊的符號式的人物(其實曆史人物本身是豐富的,之所以成了符號式的人物,隻因後生們要麽是不去了解曆史,要麽是片面地理解曆史),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堅守是難能可貴的。幾十年不改初衷、逆流而上的堅守,有幾人能做到呢?縱然他有千錯萬錯,但一生躬行着&ldquo不問收獲,但問耕耘&rdquo的理念,沒有高尚的德行,沒有堅韌的品性,能行嗎?辦《學衡》十二年,後來淪落到自己出錢辦刊,同仁們都退卻,并勸他放棄這種得不償失的舉動時,他也沒有放棄,他仍然四處爲《學衡》的複刊做最後的掙紮,可惜天公不作美,代表着他的理想、他的信仰的《學衡》最後還是停刊了。

 

他的努力雖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他的精神,他的堅持,他與新文化的鬥争,這讓我們今天看到了當時學界的另一種聲音。有他們在,那段曆史才不會那麽單調,新文化運動才有了直接的批判傳統文化的靶子。

 

吳宓是個偏愛三的人。将自己的人生劃分爲三段,将其哲學思想亦分爲三層次,連他所愛的中外詩人亦分别有三,早年聲稱要爲後世留下三部作品(最終隻寫了兩部)等,這些都因爲其對三這個數的偏愛。年少時崇拜他的最大緣由就是他對自己三段人生的劃分。

 

他将自己的人生劃分爲三個28年,并确實活了84年。他也預感到了自己晚景之凄涼,也預感到偉人的隕落和新領導的偉人風采。這些現在還讓人困惑,他究竟是怎樣做到的?當然,這些屬于個人的野史。他最受争議的是他那悲劇性的戀情。學界許多人對他的學說一無所知,卻知道他是個深情的&ldquo渣男&rdquo。他那&ldquo一&rdquo與&ldquo多&rdquo的戀愛觀,即使放到今天的中國也沒有多少人會恭維。

 

 

吳宓與夫人陳心一、長女學淑

 

吳宓的戀情可以用悲劇、荒唐、纏綿、執着來概括。說悲劇是說他愛來愛去,最後落得孤身一人。他結過兩次婚,先和毛彥文閨蜜陳心一女士結婚,有了三女後離婚最後是老年再婚,續弦是一個身懷絕症的年輕女子,婚後兩年便去世。雖然前前後後有過這樣那樣的戀情,但最終還是沒有再娶。他一生愛人幾多,像他厚愛的賈寶玉一樣,喜歡各種各樣的女子,堪稱是女權主義者。從好友抛棄的女友到自己的女學生,粗略看來,實在有些荒唐。

 

但吳宓不是那種世俗的逢場作戲的花花公子。他一直真摯率直,是君子式的風流。其天生多愁善感,他的&ldquo博愛&rdquo幾乎是天生的。每次都用情至深,又被受傷的感情折磨得死去活來。在他的日記裏,多處寫到他爲愛情痛不欲生。好在沒自殺,否則這麽可愛的知識分子,我們将看不到他在大陸的最後歲月。

 

他的愛,又執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爲了得到毛彥文的愛而義無反顧地與妻子離婚,而離婚後也沒有抱得美人歸。毛嫁給了比她爹還大的前北洋政府副總理熊希齡,這讓性躁的吳宓懊悔一生。年過花甲還對此耿耿于懷。毛越不搭理他,他就越發思念她。她守寡後,他又努力争取她的愛,雖然又是徒勞,但他沒有輕易放棄。至始至終,他都深愛着她。愛的同時,他還要遭受來自學界的各種鞑伐。

 

吳宓的好德好色在當時&ldquo有口皆碑&rdquo。他對道德的追求一如他對愛情的追求。吳宓給人的印象,常是嚴謹古板而不夠幽默,這大概源于他那過分較真的對傳統文化的追求。至于個人品格,他是名副其實的君子。對才華在他之上的人,他有俯首之誠,如他常在人前人後竭力稱贊好友陳寅恪、學生錢鍾書額才華。

 

才華在他之下的學者和同仁面前他也會表現出傲慢。但那不是居高自傲,他是那種&ldquo不問收獲,但問耕耘&rdquo的學者,與其說他的傲是同仁的不敬,不如說他是在間接地批判那些不學無術、好趕時髦的學者。今天我們在回頭看那段曆史時,不是能見到許多弄潮兒的端倪嗎?

 

要說吳宓在學術上也成就有限,且其爲傳統文化做的力挽狂瀾也失敗了。但其德行卻是學界同仁所拳拳贊同的。他培育的學界精英遍布學界,呂叔湘、浦江清、曹禺、季羨林、錢鍾書、李建吾、許國璋,穆旦、李賦甯、趙瑞蕻、張駿祥、袁可嘉、金隄、杜運燮、何兆武、唐振常等都是他的弟子。這些弟子在憶及老師時,無不表現出欽佩敬仰之情。連曾與恩師有過恩怨的錢鍾書後來也在吳宓出版的日記所作的序裏說他永遠是吳宓的學生。可見其不僅僅是學識淵博,更有着高尚的品行修養。從教書育人取得的成就來看,魯迅、胡适也不如他。

 

 

老年吳宓與學生錢鍾書

 

 

吳宓的逸聞轶事,至今還爲中國學界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他留下了太多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所欽佩的事迹。他的善良,他的固執,他的堅持,他的悲歎等,從這些事迹的側面我們可以看出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異常突出地集中着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進步與局限。然而,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告訴我們,這些可愛的人是一個大寫的人,它不是那種高大全的形象,但絕對可愛,絕對值得我們欽佩。像薩特筆下存在主義式的人物一樣,無論是非對錯,至少他的生活是他自己選擇的,他聽從自身靈魂的召喚,而非由外物禁锢着,一言一行都遵循着别人的模式。他拒絕碌碌無爲的生活,自覺将個人的所作所爲與國家、民族的前途緊密聯系起來。盡管命運多舛,人生坎坷,在苦難中也有伏首自保的時刻,但他依然不愧于陳寅恪所說的&ldquo獨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rdquo的信仰。薩特評價切?瓦格納說:&ldquo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豐滿的人!他選擇了自己的人生。&rdquo我覺得這話也适用于吳宓這樣的人。

 

在知識就是罪惡的年月裏,&ldquo反動學術權威&rdquo、&ldquo現行反革命&rdquo吳宓教授被下放到四川梁平縣勞動改造。在批鬥中,他摔斷了腿。後來又經受一次又一次的批鬥。他的日記相當部分遭到焚毀,但他還是堅挺下來,爲我們留下了那個時代最爲完整的知識分子的心路曆程,爲我們窺探曆史真相提供了一個特殊個人的視角。透過有些平淡的日記記叙,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老人在&ldquo文革&rdquo中頑強地與批鬥鬥争或者妥協,還看到了他與自己那桀骜不羁的靈魂所進行的鬥争。那些牛鬼蛇神沒有令他絕望,他頑強地熬了過來。

 

1978年1月17日,這個曾經好德好色,如今雙目失明、整日卧病在床的老頭終于走到了他人生第三個28年的最後曆程。一年半後,國家爲他平反。一切都昭示着國家正朝着正軌方向運行,&ldquo文革&rdquo成爲曆史。

 

老兵不會死,隻會漸次凋零。随着歲月長河的流動,吳宓們注定會走向凋零的境地,但借着記憶的使命和精神的傳遞,我們可以讓那些閃光的東西傳之久遠。

 

寫到此,我想起《民國的教授?吳宓篇》中提及的一個事,大意如下:

 

老年吳宓坐在陽光下曬太陽,突然一個年輕的女學生上前來對他說:&ldquo吳老師,曬太陽啊!&rdquo吳宓聽後先愣了一下,随即興奮地說:&ldquo謝謝,已經很久沒有叫我老師啦!&rdquo說完從荷包裏取出十元錢遞給女學生,學生大驚,說:&ldquo老師,我沒未你做什麽,你怎麽給我這麽多錢啊?我不能要!&rdquo&ldquo不,很久沒人叫我老師啦。我很高興。能叫我老師就夠了。你拿着吧,否則我心裏不安。&rdquo

 

這個小故事每次看都感慨不已。斯人不在,但那畫面一定無比溫馨吧,況且是在陽光下。我想這是風雲際會後是塵埃落定,&ldquo教師&rdquo二字,飽含着他多少感情!彌留之際,神志昏迷的吳宓仍發出低沉的呼喊:

 

&ldquo我是吳宓教授,給我水喝!&hellip&hellip我是吳宓教授,給我飯吃!&hellip&hellip我是吳宓教授,給我開燈!&hellip&hellip&rdquo

 

是啊,他是吳宓教授,獨一無二的吳宓教授。

 

 

十年前的作品。旧文更新,主要是为了留作纪念。

 

标题

吴宓小记&mdash&mdash阅读吴宓得来的感想

 

 

作者舒生,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自媒体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主编,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学说研究者。

 

 

好德好色的吴宓教授

 

初中那年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本介绍民国年间知识分子的通俗刊物。其纸质很差,但对于我这个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中学生来说,它无疑是我的历史启蒙老师。

 

刊物介绍了民国年间的&ldquo十大知识分子&rdquo,以&ldquo中国十大大师&rdquo命名。七八年过去,我已忘了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但它留给我的印象却并未因为时过境迁而消失。我从里面得到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即这些知识分子的人生太精彩啦,我要向他们学习

 

该书刊以介绍人物生平事迹为主,最吸引我的是里面关于知识分子们的逸闻轶事。书的内容确已忘得差不多,连它所说的十大大师由那些人组成我都回忆不起,但其中对吴宓教授的介绍我仍然记忆犹新。讲到他的那部分,我反复看了四遍。

 

对那时的我来说,吴宓既风流倜傥又能未卜先知,简直是完美人物的典范。此后他成了我的精神偶像。以后我也常常想起这个人物,并希望有机会多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大三才对吴宓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周围的同学很少知道有吴宓这样一个人。别说吴宓,像陈寅恪、王国维这样名气更大的学者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不禁使我感到难言的悲哀。在我看来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却全然不知,还不把这些人物当一回事。难道我的偶像吴宓其实是个小人物,并不出名?为了证明我的偶像是否出名,我通过网上购书和上网搜索,对吴宓有了更深的了解。

 

百度这样介绍吴宓: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ldquo哈佛三杰&rdquo。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hellip&hellip

 

 

陈丹青油画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从左至右依次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时期我连看了许多关于吴宓其人其事的文章。它们给我的印象是,吴宓确实算不上什么国学大师,后人称他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也不甚恰当。除了公认的早年留学哈佛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ldquo哈佛三杰&rdquo外,后人给的其他殊荣似乎都常遭人诟病。确实,他有生之年既没有写出系统的学术专著,也没有写出他梦想的伟大小说至于他的诗集,业内人士看来也是平平淡淡,谈不上成就。不过,在他死后的几十年里,活着的人们却越来越重视他的价值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留给我们的、由他女儿整理出二十册日记及其相关的书籍。

 

鲁迅曾批评胡适这些人写日记图身后名。他骂的是那些虚伪的文人自传,虽然很有见地,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吴宓以真性情为师生称道,是典型的文如其人的文人。日记是他的内心写照。里面充满心理活动的描述,不像鲁迅那样专记些财迷油盐,他的笔触或感叹、或议论褒贬,不饰城府,坦率道来,极为真实,这和胡适日记中满纸政治的诉求极为不同。吴宓文学修养颇深,日记行文优美,语意恳切,总似有三分不尽的情趣和忧思阐而未发。这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大学环境心驰神往,也为吴宓纯真的品格和深邃的见解而折服。可以说,当斯人不在之时,如此真实的吴宓,你只能从日记中得来。

 

 

 

我曾贵阳老朝阳村的一间现已关门大吉的旧书店发现一套吴宓日记,并不全,但有十来册之多。当时想买回来,但老板只愿打7.5折。学生的我嫌贵,恋恋不舍地走了。其后不久我再去,书店时已经倒闭了,后悔莫及。再后来我学会了在网上购书。想到我年少时的偶像,我买了三本吴宓日记(另外的买完了,缺货)。现在还没有细看,但仅仅是翻翻就知道了它确实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不搞专门研究,学术不适合诗人脾性的我。关于吴宓的事,我也不想去考证,因此我把所有关于吴宓的传说都当成真的。我把吴宓当做小说中的人物来阅读。

 

吴宓是可爱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经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遵循着某种强烈的道德模式。但二者决不可同日而语,堂吉诃德是一位落魄的骑士,深受骑士精神毒害,而吴宓不容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主流,被认为是守旧古板的知识分子。在那个西方文化当道的中国,这个留洋学子依然坚守在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与其说吴宓像堂吉诃德,不如说他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他不能像浮士德的助手瓦格纳那样安守书斋,他像浮士德那样有着一颗永不满足的灵魂。出世的思想逼迫他率直的灵魂走出个人的苦雨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他没有好友陈寅恪那般坚决主张全心治学的意志。对好友的劝告,他也深以为然。但他还是没能静下心来治学。他奔走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同时又不属于二者。

 

他与好友攀谈时曾以二马作喻,比喻现实与理想冲突。虽然不是比喻自己,可这个比喻用在他的处境上也再合适不过。不过这或许是表象,真正让他落得&ldquo吃力不讨好&rdquo的是他那优柔寡断、自相矛盾性格

 

吴宓觉得他四面受敌,落落寡合是因为他的价值抉择。这可以理解,那时他并不孤独,与他同一文化阵线的,还有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梅光迪等同仁。这些人都是学贯中西的知识名流。在哪个知识分子普遍&ldquo崇洋媚外&rdquo的时代,他们坚守传统文化的勇气显得异常悲壮。其中,吴宓可说是最坚韧的一个。

 

在&ldquo文革&rdquo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里,他自己身陷风潮,被一次次批斗,各种折磨使他伤痕累累,遍体鳞伤,但他依然坚决地向那些蛮横不可一世的红卫兵们喊出:

 

&ldquo我批林,但我决不批孔,即使杀头也不!&rdquo

 

这个命运乖蹇的老头喊出这样的话,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始终自觉地承担着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责任,是使命让他临危不惧。

 

我们当然有理由责难他守旧的符号式的人物(其实历史人物本身是丰富的,之所以成了符号式的人物,只因后生们要么是不去了解历史,要么是片面地理解历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坚守是难能可贵的。几十年不改初衷、逆流而上的坚守,有几人能做到呢?纵然他有千错万错,但一生躬行着&ldquo不问收获,但问耕耘&rdquo的理念,没有高尚的德行,没有坚韧的品性,能行吗?办《学衡》十二年,后来沦落到自己出钱办刊,同仁们都退却,并劝他放弃这种得不偿失的举动时,他也没有放弃,他仍然四处为《学衡》的复刊做最后的挣扎,可惜天公不作美,代表着他的理想、他的信仰的《学衡》最后还是停刊了。

 

他的努力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他的精神,他的坚持,他与新文化的斗争,这让我们今天看到了当时学界的另一种声音。有他们在,那段历史才不会那么单调,新文化运动才有了直接的批判传统文化的靶子。

 

吴宓是个偏爱三的人。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三段,将其哲学思想亦分为三层次,连他所爱的中外诗人亦分别有三,早年声称要为后世留下三部作品(最终只写了两部)等,这些都因为其对三这个数的偏爱。年少时崇拜他的最大缘由就是他对自己三段人生的划分。

 

他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三个28年,并确实活了84年。他也预感到了自己晚景之凄凉,也预感到伟人的陨落和新领导的伟人风采。这些现在还让人困惑,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当然,这些属于个人的野史。他最受争议的是他那悲剧性的恋情。学界许多人对他的学说一无所知,却知道他是个深情的&ldquo渣男&rdquo。他那&ldquo一&rdquo与&ldquo多&rdquo的恋爱观,即使放到今天的中国也没有多少人会恭维。

 

 

吴宓与夫人陈心一、长女学淑

 

吴宓的恋情可以用悲剧、荒唐、缠绵、执着来概括。说悲剧是说他爱来爱去,最后落得孤身一人。他结过两次婚,先和毛彦文闺蜜陈心一女士结婚,有了三女后离婚最后是老年再婚,续弦是一个身怀绝症的年轻女子,婚后两年便去世。虽然前前后后有过这样那样的恋情,但最终还是没有再娶。他一生爱人几多,像他厚爱的贾宝玉一样,喜欢各种各样的女子,堪称是女权主义者。从好友抛弃的女友到自己的女学生,粗略看来,实在有些荒唐。

 

但吴宓不是那种世俗的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他一直真挚率直,是君子式的风流。其天生多愁善感,他的&ldquo博爱&rdquo几乎是天生的。每次都用情至深,又被受伤的感情折磨得死去活来。在他的日记里,多处写到他为爱情痛不欲生。好在没自杀,否则这么可爱的知识分子,我们将看不到他在大陆的最后岁月。

 

他的爱,又执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为了得到毛彦文的爱而义无反顾地与妻子离婚,而离婚后也没有抱得美人归。毛嫁给了比她爹还大的前北洋政府副总理熊希龄,这让性躁的吴宓懊悔一生。年过花甲还对此耿耿于怀。毛越不搭理他,他就越发思念她。她守寡后,他又努力争取她的爱,虽然又是徒劳,但他没有轻易放弃。至始至终,他都深爱着她。爱的同时,他还要遭受来自学界的各种鞑伐。

 

吴宓的好德好色在当时&ldquo有口皆碑&rdquo。他对道德的追求一如他对爱情的追求。吴宓给人的印象,常是严谨古板而不够幽默,这大概源于他那过分较真的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至于个人品格,他是名副其实的君子。对才华在他之上的人,他有俯首之诚,如他常在人前人后竭力称赞好友陈寅恪、学生钱钟书额才华。

 

才华在他之下的学者和同仁面前他也会表现出傲慢。但那不是居高自傲,他是那种&ldquo不问收获,但问耕耘&rdquo的学者,与其说他的傲是同仁的不敬,不如说他是在间接地批判那些不学无术、好赶时髦的学者。今天我们在回头看那段历史时,不是能见到许多弄潮儿的端倪吗?

 

要说吴宓在学术上也成就有限,且其为传统文化做的力挽狂澜也失败了。但其德行却是学界同仁所拳拳赞同的。他培育的学界精英遍布学界,吕叔湘、浦江清、曹禺、季羡林、钱钟书、李建吾、许国璋,穆旦、李赋宁、赵瑞蕻、张骏祥、袁可嘉、金隄、杜运燮、何兆武、唐振常等都是他的弟子。这些弟子在忆及老师时,无不表现出钦佩敬仰之情。连曾与恩师有过恩怨的钱钟书后来也在吴宓出版的日记所作的序里说他永远是吴宓的学生。可见其不仅仅是学识渊博,更有着高尚的品行修养。从教书育人取得的成就来看,鲁迅、胡适也不如他。

 

 

老年吴宓与学生钱钟书

 

 

吴宓的逸闻轶事,至今还为中国学界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他留下了太多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钦佩的事迹。他的善良,他的固执,他的坚持,他的悲叹等,从这些事迹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异常突出地集中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进步与局限。然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这些可爱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它不是那种高大全的形象,但绝对可爱,绝对值得我们钦佩。像萨特笔下存在主义式的人物一样,无论是非对错,至少他的生活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听从自身灵魂的召唤,而非由外物禁锢着,一言一行都遵循着别人的模式。他拒绝碌碌无为的生活,自觉将个人的所作所为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尽管命运多舛,人生坎坷,在苦难中也有伏首自保的时刻,但他依然不愧于陈寅恪所说的&ldquo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rdquo的信仰。萨特评价切?瓦格纳说:&ldquo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丰满的人!他选择了自己的人生。&rdquo我觉得这话也适用于吴宓这样的人。

 

在知识就是罪恶的年月里,&ldquo反动学术权威&rdquo、&ldquo现行反革命&rdquo吴宓教授被下放到四川梁平县劳动改造。在批斗中,他摔断了腿。后来又经受一次又一次的批斗。他的日记相当部分遭到焚毁,但他还是坚挺下来,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最为完整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为我们窥探历史真相提供了一个特殊个人的视角。透过有些平淡的日记记叙,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老人在&ldquo文革&rdquo中顽强地与批斗斗争或者妥协,还看到了他与自己那桀骜不羁的灵魂所进行的斗争。那些牛鬼蛇神没有令他绝望,他顽强地熬了过来

 

1978年1月17日,这个曾经好德好色,如今双目失明、整日卧病在床的老头终于走到了他人生第三个28年的最后历程。一年半后,国家为他平反。一切都昭示着国家正朝着正轨方向运行,&ldquo文革&rdquo成为历史。

 

老兵不会死,只会渐次凋零。随着岁月长河的流动,吴宓们注定会走向凋零的境地,但借着记忆的使命和精神的传递,我们可以让那些闪光的东西传之久远。

 

写到此,我想起《民国的教授?吴宓篇》中提及的一个事,大意如下:

 

老年吴宓坐在阳光下晒太阳,突然一个年轻的女学生上前来对他说:&ldquo吴老师,晒太阳啊!&rdquo吴宓听后先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说:&ldquo谢谢,已经很久没有叫我老师啦!&rdquo说完从荷包里取出十元钱递给女学生,学生大惊,说:&ldquo老师,我没未你做什么,你怎么给我这么多钱啊?我不能要!&rdquo&ldquo不,很久没人叫我老师啦。我很高兴。能叫我老师就够了。你拿着吧,否则我心里不安。&rdquo

 

这个小故事每次看都感慨不已。斯人不在,但那画面一定无比温馨吧,况且是在阳光下。我想这是风云际会后是尘埃落定,&ldquo教师&rdquo二字,饱含着他多少感情!弥留之际,神志昏迷的吴宓仍发出低沉的呼喊:

 

&ldquo我是吴宓教授,给我水喝!&hellip&hellip我是吴宓教授,给我饭吃!&hellip&hellip我是吴宓教授,给我开灯!&hellip&hellip&rdquo

 

是啊,他是吴宓教授,独一无二的吴宓教授。

 

 

剩男剩女请下榻!“必剩客”客栈专治“情伤”

一个女孩失恋后,又雪上加霜地失去了工作。在独自疗伤时,她发挥自己的设计专长和创意,别出心裁地在北京郊外开了一家特别的客栈——必剩客。这家客栈的特别...[全文阅读]

像石灰一样沸腾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但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绘画爱好者,他习惯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并且...[全文阅读]

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文/孙圈圈   上周末的时候,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整晚都没睡着,因为今天要去见她刚认识的一个男生。按她的说法,这可能是她这辈子见的最重要的人。   一...[全文阅读]

错过的礼物

  读中学时我开始叛逆,总嫌大人们不理解自己。  父亲面包送我14岁生日的礼物,是一本《简·爱》,因为父亲觉得我肯定会喜欢这样的故事。是的,我确实喜欢,却恨...[全文阅读]

晋明帝司马绍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都将自己视作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夏朝末代君主夏桀还光明正大的将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这简直是太阳被黑得最惨的一次!可是,就在千年之后,...[全文阅读]

小屋里

记得老爷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妇住在自己新建的一楼一底的小屋里,结婚了一年,二人恩爱无比,非常快活。不幸丈夫得了一个怪病,突然死去,妇人悲痛不已。寡妇胆小...[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民国风流:好德好色的吴宓教授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gushi/yiqianlingyiye/466459.html

上一篇:完美的结局

下一篇:梁启超:一位下沉时代拒绝躺平的精神贵族

一千零一夜故事全集相关文章
更多一千零一夜故事全集文章
喜欢一千零一夜故事全集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