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汉求武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5-27 02:18:25

出自兩漢班固的《蘇武傳(節選)》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爲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武與副中郎将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缑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随浞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将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阏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爲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後月餘,單于出獵,獨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

,何以複加?宜皆降之。」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爲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複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複舉劍拟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衆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複然。空以身膏草野,誰複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爲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複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爲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爲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爲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爲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阙;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

雪。武卧,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爲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别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于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餘,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衆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複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爲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爲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爲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辇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驸馬争船,推堕驸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複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複

誰爲乎?願聽陵計,勿複有雲!」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爲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钺湯镬,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爲父死,亡所恨,願無複再言。」陵與武飲數日,複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歎曰:「嗟呼!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後陵複至北海上,語武:「區脫捕得雲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複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于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驽怯,令漢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爲世大戮,陵尚複何顧乎?已

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别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裏兮度沙幕,爲君将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衆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将安歸?」

  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園廟,拜爲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爲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複終身。常惠後至右将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整體把握

  《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曆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采用寫人物傳記經常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叙爲主,适當運用插叙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後進行叙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緻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紹了蘇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開始寫道:“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出使匈奴的這一背景,

表明蘇武出使時的嚴酷曆史環境,同時交代了匈奴盡管“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卻隻是因爲“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并非真心和好。所以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并“厚賂單于”時,“單于益驕”,這也是後來單于悍然扣留蘇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點記述了蘇武留胡十九年備受艱辛而堅持民族氣節的事迹。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寫的部分,以精彩的筆墨描寫了蘇武反抗匈奴統治者招降的種種鬥争情形。具體描寫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衛律軟硬兼施想迫使蘇武投降,被蘇武正氣凜然的怒斥所喝退,雙方矛盾鬥争激烈,場面緊張。接着寫匈奴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消磨蘇武的鬥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備受饑寒,接着流放蘇武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牧羊。然而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蘇武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險惡用心。他手握漢節──國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維持着一個使者的使命。這時鬥争是相對緩和的,直接表現的是蘇武與自然環境做鬥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勸降。這段描寫不但表現了蘇武可貴的氣節,同時也刻畫了叛将李陵的複雜心态。他那尚未泯滅的愛國之情、羞惡之心在蘇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喚醒了,其内

心剖白真實感人。李陵在勸蘇武時曾說:“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達對漢武帝動辄殺戮大臣的殘忍行爲的不滿,也是《漢書》中少有的表現批判統治者的進步思想傾向之處。而蘇武與李陵的對答針鋒相對,波瀾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聲氣躍然紙上。此處蘇武的鬥争對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敵對陣營的故友,雙方的心态都比較複雜,而作者的描寫也很到位,是這部分最出彩之處。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後三段,介紹了蘇武被放回國的經過。課文最後一句“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看似平實記述,細細品味卻包含着作者諸多感情。人生不過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長!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回歸故國時已是“須發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作者的歎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爲信念堅執如此确實令人敬佩!幸而雖曆盡磨難,終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保持了民族氣節,且榮歸故裏,作者欣慰之感也顯而易見。可以說這句表達的是作者與讀者共同的心聲。

  爲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又着力于環境及細節的描寫。如蘇武自刺一節,被置于地坎溫火之上,“蹈背出

血,氣絕複蘇”,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衛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這一驚、一哭、一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铮铮鐵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淨,刻畫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

鑒賞  《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曆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采用寫人物傳記經常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叙爲主,适當運用插叙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後進行叙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緻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紹了蘇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開始寫道:“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出使匈奴的這一背景,表明蘇武出使時的嚴酷曆史環境,同時交代了匈奴盡管“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卻隻是因爲“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并非真心和好。所以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并“厚賂單于”時,“單于益驕”,這也是後來單于悍然扣留蘇

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點記述了蘇武留胡十九年備受艱辛而堅持民族氣節的事迹。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寫的部分,以精彩的筆墨描寫了蘇武反抗匈奴統治者招降的種種鬥争情形。具體描寫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衛律軟硬兼施想迫使蘇武投降,被蘇武正氣凜然的怒斥所喝退,雙方矛盾鬥争激烈,場面緊張。接着寫匈奴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消磨蘇武的鬥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備受饑寒,接着流放蘇武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牧羊。然而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蘇武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險惡用心。他手握漢節──國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維持着一個使者的使命。這時鬥争是相對緩和的,直接表現的是蘇武與自然環境做鬥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勸降。這段描寫不但表現了蘇武可貴的氣節,同時也刻畫了叛将李陵的複雜心态。他那尚未泯滅的愛國之情、羞惡之心在蘇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喚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實感人。李陵在勸蘇武時曾說:“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達對漢武帝動辄殺戮大臣的殘忍行爲的不滿,也是《漢書》中少有的表現批判統治者的進步思想傾向之處。而蘇武與李陵的對答針鋒相對,波瀾起伏,

非常精彩,人物之聲氣躍然紙上。此處蘇武的鬥争對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敵對陣營的故友,雙方的心态都比較複雜,而作者的描寫也很到位,是這部分最出彩之處。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後兩段,介紹了蘇武被放回國的經過。課文最後一句“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看似平實記述,細細品味卻包含着作者諸多感情。人生不過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長!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回歸故國時已是“須發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作者的歎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爲信念堅執如此确實令人敬佩!幸而雖曆盡磨難,終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保持了民族氣節,且榮歸故裏,作者欣慰之感也顯而易見。可以說這句表達的是作者與讀者共同的心聲。  爲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又着力于環境及細節的描寫。如蘇武自刺一節,被置于地坎溫火之上,“蹈背出血,氣絕複蘇”,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衛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這一驚、一哭、一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铮铮鐵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淨,刻畫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

結合起來。  自從班固的《漢書》問世以後,蘇武的英名就反複出現在曆代的詩詞、散文、辭賦、戲曲、小說之中。他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爲人們所稱道。《蘇武傳》附見于《漢書·李廣蘇建傳》。《李廣傳》基本上照錄《史記·李将軍列傳》,《蘇建傳》隻有短短幾行,而《蘇武傳》則是班固傾全力爲之的。在《漢書》中,此傳是最能顯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才華的優秀篇章之一。  全文共有十八個小節,外加一個贊語。按蘇武一生經曆的主要關節,大緻可以劃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兩小節,寫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二小節,寫蘇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況而被扣留及後被放回的經過。第三部分共四小節,寫蘇武返漢以後受尊寵的情形。贊語主要表彰蘇武的崇高品質。  蘇武的出使,正當漢朝與匈奴的關系有所改善、兩國矛盾有所緩和的時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臣全部放回。漢武帝爲了答謝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樣的行動,派蘇武護送以往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臣回國。按常情而言,蘇武是一個和平使者。他的出使應該是愉快而順利的,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當時,匈奴恰巧發生了一次情節嚴重的謀反事件。謀反者的

首領缑王計劃綁架匈奴單于的母親阏氏,投奔漢朝。謀反者的另一首領虞常原是漢臣,他企圖刺殺叛漢降敵、當了匈奴大臣的衛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副使張勝。張勝沒有向蘇武報告,私下支持他們的行動。從國家關系上說,張勝的做法損害了漢朝的信義,有悖于兩國通好的宗旨,使漢使處于理虧的地位。虞常曾對張勝說:“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爲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可見其出發點并不是真正愛國。缑王原是歸附漢朝的匈奴貴族,他重新陷沒匈奴中是因爲漢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趙破奴去接應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貴人,他企圖刺殺單于降漢。單于及時粉碎了這一陰謀,并發兵俘獲了趙破奴的軍隊。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該随着兩國關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仍然重複上一次的冒險行動,結果兵敗被殺,虞常被生擒。事态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漢朝的使臣。蘇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沒有想到的難題,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蘇武在解決這道難題的過程中的表現,刻畫了他的光輝形象。  首先,通過蘇武以死報國的行動,刻畫了他剛烈難犯、義不受辱的堅強個性。蘇武是将門之子,禀性剛烈,視死如歸。他知道,自己是漢朝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國家受辱

,所以當他聽到張勝報告以後,立即說:“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在嚴重關頭,不是考慮個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負國家的重托。“重負國”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預先發現和勸阻張勝所幹的錯事,一負國;馬上要受到敵國的審訊,給國家丢臉,二負國。這是嚴于責己之意。對于私自種下禍胎的張勝來說,蘇武的話中還包含着什麽意思,心裏不會不清楚,但他卻像常惠一樣來勸阻蘇武自殺。蘇武明白,這場亂子必須由他單獨來收拾了,因此隻好暫時不死。暫時不死,并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說明他在“死”的問題上還要權衡,究竟如何“死”才能對國家有利。在衛律開庭審訊的場合,蘇武對常惠說:“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表白自己沒有參與匈奴的謀反事件,而且也不贊成有人這樣做;二是表明漢廷沒有指使他們這樣做;三是教育副使張勝不要貪生怕死。在說過這番話以後再引刀自刺,情況就不同了。他自殺的行動,大大增強了說話的分量。不僅足以爲國雪恥,扭轉外交上的被動局面,而且還赢得了敵國的尊敬。這從後來“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可以看出。他把本來可能會導緻國與國之間發生誤解與争端的危機大大縮小了。匈奴單獨“收系

張勝”一事,說明匈奴方面已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其次,通過兩次勸降,突出了蘇武不受威逼利誘,對國家、民族忠貞不貳的崇高氣節。按理說,漢朝方面既然沒有指使蘇武等人參與匈奴國中的謀反事件,預知此事的僅是副使張勝一人,這純粹屬于他個人的錯誤行爲,匈奴方面應該單獨留下張勝治罪,而把蘇武等人遣送回國才是。遺憾的是匈奴違背了兩國通好的宗旨,粗暴地把蘇武等人一概扣留,而且要強迫他們投降,企圖以此來羞辱漢朝。這時,理屈的已經不是在蘇武方面,而是在匈奴方面。蘇武面臨着新的嚴峻考驗:堅持民族氣節,拒絕投降,就能爲國争光;喪失民族氣節,接受投降,必然給祖國丢臉。蘇武堅定地選擇了前者。爲了讓匈奴知道漢使的骨頭有多硬,他不再考慮死,而是要千方百計地活下去。匈奴對蘇武的勸降使盡了解數。第一次讓衛律出面。衛律使用的方法比較拙劣。一是威吓。先将虞常斬首,造成恐怖氣氛,然後脅迫張勝投降,最後硬說副使有罪,正使應該連坐,遭到蘇武駁斥後,“複舉劍拟之”。想把蘇武一舉吓軟,但蘇武不爲所動,威吓的伎倆遂告破産。二是利誘。衛律恬不知恥地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後封王賜爵、擁衆數萬、馬畜彌山的所謂“富貴”,并說“蘇君今日降,明日複然”。

蘇武則不屑一顧,置之不理。利誘的一招也随之失靈。三是逼迫。衛律見蘇武不應,以爲被說動了心,便進而逼迫說:“今不聽吾計,後雖欲複見我,尚可得乎?”蘇武對此人頭畜鳴的叛國者的醜惡表演實在無法保持沉默,終于狠狠地罵了他一通。衛律黔驢技窮,終于認輸。第二次由李陵出面。李陵使用的方法比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叙舊的方式進行的,着重于從感情上去軟化蘇武。他的談話内容,要點有三。一是極力挑撥蘇武與漢武帝之間的感情,訴說蘇武的兄長蘇嘉和弟弟蘇賢被漢武帝逼死的經過,又說漢武帝“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即使活着回去,也“安危不可知”。言外之意是說,漢武帝對不起蘇家,又年老昏庸,不值得效忠。二是把蘇武母親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告訴他,又詭稱蘇武在漢朝的兩女一男“存亡不可知”(事實上蘇武的男孩當時未亡),斷絕他對妻兒家室的想念之情。三是宣揚叛徒哲學:“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其時蘇武久處絕域,對來自國内的消息當然是喜歡聽的。李陵向他介紹國内情形和家庭狀況,正好迎合了蘇武的心理,加上言詞娓娓動聽,感情色彩很濃,因此極易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但蘇武仍不爲所動。他除了針對李陵挑撥君臣關系作了必要的義正辭嚴的

答複之外,其餘一概不理。當李陵再要饒舌的時候,蘇武立即以死相拒,并稱李陵爲“王”(李陵當時封右校王),一下子揭去了朋友間叙舊談心的幌子,終于使李陵羞愧交加,無法再談。第三,通過艱苦考驗的描寫,表現了蘇武堅韌不拔、曆久不磨的愛國意志。蘇武在匈奴的十九年,從生活方面說,可謂艱苦備嘗。幽閉大窖時期,斷絕飲食數天,蘇武齧雪吞旃,頑強地活下來了。遷至北海時期,斷絕糧食供應,蘇武掘鼠挖草,又頑強地活下來了。從精神方面說,可謂受盡折磨。先是單獨監禁,後又單身流放到無人之地,這已經是夠殘酷的了,何況又被判處終身流放:“使牧羝,羝乳乃得歸。”但蘇武仍然頑強地活下來了。從遭遇方面說,可謂步步坎坷。好不容易地受到於靬王的賞識,過了三年溫飽的日子,而於靬王又偏偏短命而亡,衛律又指使人把蘇武的牛羊搶劫一空。盡管如此,蘇武仍然頑強地活下來了。作者特意點出蘇武在最困難的時候始終“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這就告訴讀者,強烈的愛國心是蘇武借以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  堅強個性、民族氣節、愛國意志三個方面是構成蘇武形象的主要特征。作者在刻畫這些特征時頗費藝術匠心。  首先是剪裁得法。範晔稱贊班固“文贍而事詳”,“

詳而有體”(《後漢書·班固傳論》),很爲中肯。本文詳叙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經曆而略叙回國以後的事迹,這有利于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蘇武在匈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對這十九年的生活也沒有采用編年紀的方式來描寫,而是詳寫匈奴方面勸降、逼降和蘇武的拒降。至于蘇武在匈奴娶胡婦生子的事情隻在文章的後半部分略提一筆。這同樣有利于突出蘇武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略寫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簡略,對于蘇武身後得以畫圖麒麟閣的榮寵就寫得很詳細。由此可見,本文不僅做到了詳其所當詳,略其所當略,而且詳中有略,略中有詳,充分顯示了作者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其次是對比鮮明。本文安排的對比主要有這樣幾處:一是與張勝對比。作者寫張勝的見利忘義、喪失骨氣,襯托了蘇武的深明大義和富于骨氣;寫張勝的遇事束手無策,對國家不負責任,襯托了蘇武的臨事不懼、對國家高度負責。二是與衛律對比。作者暴露了衛律賣國求榮的可鄙的内心世界,這就更加突出了蘇武的崇高的民族氣節。三是與李陵對比。李陵善于僞裝。他裝出滿肚子委曲的樣子,極力埋怨漢武帝對待臣下太刻薄。宋代呂祖謙曾經指出:“當陵之海上說蘇武,陵母固未誅也,而激切捭阖,指斥漢失,若必欲降武者

,則此言豈可盡信哉!”(《漢書評林》引)盡管李陵後來又裝出關心蘇武生活的樣子,賜以牛羊,但蘇武确實沒有相信他的話。李陵斤斤計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國家民族利益于不顧;而蘇武則置一家一己的恩怨于不顧,一心一意爲國家民族利益着想。兩種思想,兩種胸懷,有如天淵之别。李陵越說得委婉動聽,就越顯得渺小可鄙;蘇武越沉默寡言,就越顯得可敬可佩。事情發展到後來,連李陵自己前後的言行也構成了對比。開始時甘于充當一名無恥的說客,經與蘇武多次交談,方始認識到人間還有“羞恥”二字,不得不自訟道:“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這是第一層對比。動員蘇武投降時說得頭頭是道,及至看到蘇武回國時又哭得哀哀欲絕。這是第二層對比。他終于認識到自己幹了一件多麽愚蠢的事情。對于變節者來說,隻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殘喘,但他連這點自由也沒有,必須身不由己地去充當說客,結果是扮演了一個可憐蟲的角色。當蘇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時,正是他的叛國者的靈魂被公諸于世之日。在李陵餞别蘇武的宴會上,蘇武不會片言不發,但作者卻不着蘇武一語,隻是淋漓盡緻地刻畫李陵悔恨、懊喪、羞慚的種種表現,對比的色彩異常鮮明。就蘇武形象的塑造而言,這也可以說

是“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因爲蘇武的光輝形象已經栩栩如生地活現在讀者的面前了。

問題探究

  1.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麽特點?

  首先,以典型環境和細節描寫表現人物。蘇武留胡十九年,經曆坎坷曲折,漢與匈奴的關系錯綜複雜。作者抓住蘇武經曆中的關鍵之處,運用典型環境和細節描寫,使蘇武這個人物躍然紙上。蘇武出使匈奴,因突發事變,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圍,有操生殺予奪之權的單于和衛律的屠刀,有貪生怕死的副使張勝的屈降,有曾爲同事、朋友的李陵的聲淚俱下的勸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蘇武更是被置之死地。這些典型環境,把蘇武這個人物推到了矛盾鬥争的風口浪尖上,讓人物一展風采。作者又通過一些細節描寫,表現了蘇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如寫蘇武的兩次自殺,第一次被“勝、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寫蘇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等。蘇武的語言也具有典型意義。如衛律逼降時,說:“副有罪,當相坐。”蘇武斥責說:“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使衛律啞口無言,隻得無恥地“舉劍拟之”,但蘇武巋然不動。又如,李陵勸降,蘇武仍然不爲其情所動,表示“

雖蒙斧钺湯镬,誠甘樂之”,表現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爲了突出表現蘇武的民族氣節,文中着重寫了三個叛徒,與蘇武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是副使張勝,一個是爲虎作伥的衛律,一個是曾爲朋友的李陵。他們都在匈奴的威勢面前喪失了民族氣節,拜倒在敵人腳下。唯獨蘇武大義凜然,爲了民族尊嚴和漢王朝的利益,甯死不屈。作者爲我們塑造了一個豐滿的、動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2.蘇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兩度要自殺,後來又想方設法要活下去。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蘇武在胡地以維護國家民族尊嚴作爲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爲準則。我們不難明白,匈奴對蘇武等人的勸降實際上是匈奴與漢朝的一次對峙,關乎國家尊嚴、民族氣節。事發時他已經意識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重負國”是因爲事先沒有發現副使張勝的陰謀而導緻禍及國家,蘇武意識到,一旦被匈奴審訊,就會給國家帶來羞辱,所以要自殺以避免受審。後來,在審訊時被衛律威逼利誘,他在說完一番大義凜然的話後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動表示堅決不投降的決心,二是要爲國家雪恥。匈奴明白了蘇武的決心,知道威權、富貴無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毀蘇武肉體的方式來征服其意志。所以蘇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

以前的求死而變成以後的求生,他要在各種艱難困苦中堅強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與支柱依然是漢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從全文看來,蘇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慮的是漢朝的榮譽與利益,所以在局勢變化的情況下,他的對抗方式也在發生着變化。

創作背景

  蘇武到匈奴出使時,正值漢匈戰争最激烈的第一階段剛剛結束。新即位的匈奴單于想用緩兵之計改善與漢朝的關系,争取時間鞏固内部,所以,主動提出雙方互相釋放扣押在己處的外交使節(間諜)。當時,漢武帝很痛快地就答應了。

作者簡介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陝西鹹陽東北)。除蘭台令史,遷爲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餘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征匈奴爲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出自两汉班固的《苏武传(节选)》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

,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

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

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

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整体把握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

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

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三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

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鉴赏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

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

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

结合起来。  自从班固的《汉书》问世以后,苏武的英名就反复出现在历代的诗词、散文、辞赋、戏曲、小说之中。他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苏武传》附见于《汉书·李广苏建传》。《李广传》基本上照录《史记·李将军列传》,《苏建传》只有短短几行,而《苏武传》则是班固倾全力为之的。在《汉书》中,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  全文共有十八个小节,外加一个赞语。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二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共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赞语主要表彰苏武的崇高品质。  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

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并不是真正爱国。缑王原是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  首先,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苏武是将门之子,禀性刚烈,视死如归。他知道,自己是汉朝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

,所以当他听到张胜报告以后,立即说:“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在严重关头,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的重托。“重负国”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预先发现和劝阻张胜所干的错事,一负国;马上要受到敌国的审讯,给国家丢脸,二负国。这是严于责己之意。对于私自种下祸胎的张胜来说,苏武的话中还包含着什么意思,心里不会不清楚,但他却像常惠一样来劝阻苏武自杀。苏武明白,这场乱子必须由他单独来收拾了,因此只好暂时不死。暂时不死,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说明他在“死”的问题上还要权衡究竟如何“死”才能对国家有利。在卫律开庭审讯的场合,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白自己没有参与匈奴的谋反事件,而且也不赞成有人这样做;二是表明汉廷没有指使他们这样做;三是教育副使张胜不要贪生怕死。在说过这番话以后再引刀自刺,情况就不同了。他自杀的行动,大大增强了说话的分量。不仅足以为国雪耻,扭转外交上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赢得了敌国的尊敬。这从后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可以看出。他把本来可能会导致国与国之间发生误解与争端的危机大大缩小了。匈奴单独“收系

张胜”一事,说明匈奴方面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其次,通过两次劝降,突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按理说,汉朝方面既然没有指使苏武等人参与匈奴国中的谋反事件,预知此事的仅是副使张胜一人,这纯粹属于他个人的错误行为,匈奴方面应该单独留下张胜治罪,而把苏武等人遣送回国才是。遗憾的是匈奴违背了两国通好的宗旨,粗暴地把苏武等人一概扣留,而且要强迫他们投降,企图以此来羞辱汉朝。这时,理屈的已经不是在苏武方面,而是在匈奴方面。苏武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投降,就能为国争光;丧失民族气节,接受投降,必然给祖国丢脸。苏武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为了让匈奴知道汉使的骨头有多硬,他不再考虑死,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活下去。匈奴对苏武的劝降使尽了解数。第一次让卫律出面。卫律使用的方法比较拙劣。一是威吓。先将虞常斩首,造成恐怖气氛,然后胁迫张胜投降,最后硬说副使有罪,正使应该连坐,遭到苏武驳斥后,“复举剑拟之”。想把苏武一举吓软,但苏武不为所动,威吓的伎俩遂告破产。二是利诱。卫律恬不知耻地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封王赐爵、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所谓“富贵”,并说“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苏武则不屑一顾,置之不理。利诱的一招也随之失灵。三是逼迫。卫律见苏武不应,以为被说动了心,便进而逼迫说:“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对此人头畜鸣的叛国者的丑恶表演实在无法保持沉默,终于狠狠地骂了他一通。卫律黔驴技穷,终于认输。第二次由李陵出面。李陵使用的方法比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叙旧的方式进行的,着重于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他的谈话内容,要点有三。一是极力挑拨苏武与汉武帝之间的感情,诉说苏武的兄长苏嘉和弟弟苏贤被汉武帝逼死的经过,又说汉武帝“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即使活着回去,也“安危不可知”。言外之意是说,汉武帝对不起苏家,又年老昏庸,不值得效忠。二是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告诉他,又诡称苏武在汉朝的两女一男“存亡不可知”(事实上苏武的男孩当时未亡),断绝他对妻儿家室的想念之情。三是宣扬叛徒哲学:“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其时苏武久处绝域,对来自国内的消息当然是喜欢听的。李陵向他介绍国内情形和家庭状况,正好迎合了苏武的心理,加上言词娓娓动听,感情色彩很浓,因此极易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但苏武仍不为所动。他除了针对李陵挑拨君臣关系作了必要的义正辞严的

答复之外,其余一概不理。当李陵再要饶舌的时候,苏武立即以死相拒,并称李陵为“王”(李陵当时封右校王),一下子揭去了朋友间叙旧谈心的幌子,终于使李陵羞愧交加,无法再谈。第三,通过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了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磨的爱国意志。苏武在匈奴的十九年,从生活方面说,可谓艰苦备尝。幽闭大窖时期,断绝饮食数天,苏武啮雪吞旃,顽强地活下来了。迁至北海时期,断绝粮食供应,苏武掘鼠挖草,又顽强地活下来了。从精神方面说,可谓受尽折磨。先是单独监禁,后又单身流放到无人之地,这已经是够残酷的了,何况又被判处终身流放:“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但苏武仍然顽强地活下来了。从遭遇方面说,可谓步步坎坷。好不容易地受到於靬王的赏识,过了三年温饱的日子,而於靬王又偏偏短命而亡,卫律又指使人把苏武的牛羊抢劫一空。尽管如此,苏武仍然顽强地活下来了。作者特意点出苏武在最困难的时候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就告诉读者,强烈的爱国心是苏武借以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三个方面是构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作者在刻画这些特征时颇费艺术匠心。  首先是剪裁得法。范晔称赞班固“文赡而事详”,“

详而有体”(《后汉书·班固传论》),很为中肯。本文详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经历而略叙回国以后的事迹,这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武在匈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对这十九年的生活也没有采用编年纪的方式来描写,而是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这同样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略写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简略,对于苏武身后得以画图麒麟阁的荣宠就写得很详细。由此可见,本文不仅做到了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而且详中有略,略中有详,充分显示了作者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其次是对比鲜明。本文安排的对比主要有这样几处:一是与张胜对比。作者写张胜的见利忘义、丧失骨气,衬托了苏武的深明大义和富于骨气;写张胜的遇事束手无策,对国家不负责任,衬托了苏武的临事不惧、对国家高度负责。二是与卫律对比。作者暴露了卫律卖国求荣的可鄙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加突出了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三是与李陵对比。李陵善于伪装。他装出满肚子委曲的样子,极力埋怨汉武帝对待臣下太刻薄。宋代吕祖谦曾经指出:“当陵之海上说苏武,陵母固未诛也,而激切捭阖,指斥汉失,若必欲降武者

,则此言岂可尽信哉!”(《汉书评林》引)尽管李陵后来又装出关心苏武生活的样子,赐以牛羊,但苏武确实没有相信他的话。李陵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而苏武则置一家一己的恩怨于不顾,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两种思想,两种胸怀,有如天渊之别。李陵越说得委婉动听,就越显得渺小可鄙;苏武越沉默寡言,就越显得可敬可佩。事情发展到后来,连李陵自己前后的言行也构成了对比。开始时甘于充当一名无耻的说客,经与苏武多次交谈,方始认识到人间还有“羞耻”二字,不得不自讼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这是第一层对比。动员苏武投降时说得头头是道,及至看到苏武回国时又哭得哀哀欲绝。这是第二层对比。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对于变节者来说,只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残喘,但他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必须身不由己地去充当说客,结果是扮演了一个可怜虫的角色。当苏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时,正是他的叛国者的灵魂被公诸于世之日。在李陵饯别苏武的宴会上,苏武不会片言不发,但作者却不着苏武一语,只是淋漓尽致地刻画李陵悔恨、懊丧、羞惭的种种表现,对比的色彩异常鲜明。就苏武形象的塑造而言,这也可以

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因为苏武的光辉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地活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问题探究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

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创作背景

  苏武到匈奴出使时,正值汉匈战争最激烈的第一阶段刚刚结束。新即位的匈奴单于想用缓兵之计改善与汉朝的关系,争取时间巩固内部,所以,主动提出双方互相释放扣押在己处的外交使节(间谍)。当时,汉武帝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作者简介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汉求武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5022.html

上一篇: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平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子婴立,遂不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