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3 05:48:28

出自南北朝陳叔寶的《玉樹後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譯文及注釋

譯文樓殿高閣前有芳林花草競相争春,妃子們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裝打扮,更加顯出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嬌美之景無法進入她們的芳閣。但妃子一出閨閣,萬般春日麗景都失去了顔色。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門戶。她們的臉就像帶着晶瑩雨露的鮮花,她們的美态就如玉樹那樣秀麗,流光溢彩,清雅别緻。花兒從開放時的争奇鬥豔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暫的時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時候一切又都歸于了平凡。

注釋對:相對,對面。這裏指高閣前有芳林花草。傾城:使城池傾倒,形容女子貌美。乍:開始,起初。帷:帷帳,帷幄。玉樹:玉樹的樹冠挺拔秀麗,莖葉碧綠,頂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緻。流光: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賞析

  陳後主所作的《玉樹後庭花》歌,寫的是嫔妃們嬌娆媚麗,堪與鮮花比美競妍,其詞哀怨靡麗而悲涼,後來成爲亡國之音的代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詩的開頭概括了宮中環境,并化用漢朝李延年的“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詩句,來映襯美人的

的美麗。華麗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園,沒人居住的高閣就在這殿宇的對面,在花叢的環繞之中。美人生來就美麗,再經刻意妝點,姿色更加豔麗無比。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态笑相迎。”寫美人們應召見駕時的情态,儀态萬千,風情萬種。無論是應召時的“乍不進”,還是接駕時的“笑相迎”,都讨得後主的無比歡欣。“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詩的結尾處與開頭相呼應,重點描繪了宮中美人的“傾國傾城之貌”,也成了陳後主留戀後宮,貪戀美人的最好注腳。

  詩歌在藝術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着意于從側面、動态的角度去描寫,力求舍形而求神,詩中所用的“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的描寫都極爲生動傳神;二是全詩結構緊湊,回環照應,景與人相互映襯,意象美不勝收。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宮體詩的最高水平。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陳後主雖然是一個糟糕的皇帝,但卻是一個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的詩人。

創作背景

  南朝陳後主生活奢侈,不問政事,且喜愛豔詞。但他的好日子就象這玉樹後庭花一樣短暫,前後不足七年(公元582年至589)589年,隋兵進入建康(今南京),陳後主被俘,後病死于洛陽。 《玉樹後庭花》遂被稱爲“亡國之音”。

作者簡介

陳後主陳叔寶(553—604年),

字元秀,南朝陳最後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與妃嫔、文臣遊宴,制作豔詞。隋軍南下時,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爲然。589年(祯明三年),隋軍入建康,陳叔寶被俘。後在洛陽城病死,終年52歲,追贈大将軍、長城縣公,谥曰炀。

出自南北朝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译文注释

译文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春日丽景都失去了颜色。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花儿从开放时的争奇斗艳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暂的时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时候一切又都归于了平凡。

注释对:相对,对面。这里指高阁前有芳林花草。倾城:使城池倾倒,形容女子貌美。乍:开始,起初。帷:帷帐,帷幄。玉树:玉树的树冠挺拔秀丽,茎叶碧绿,顶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致。流光: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赏析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美人的

的美丽。华丽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园,没人居住的高阁就在这殿宇的对面,在花丛的环绕之中。美人生来就美丽,再经刻意妆点,姿色更加艳丽无比。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写美人们应召见驾时的情态,仪态万千,风情万种。无论是应召时的“乍不进”,还是接驾时的“笑相迎”,都讨得后主的无比欢欣。“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诗的结尾处与开头相呼应,重点描绘了宫中美人的“倾国倾城之貌”,也成了陈后主留恋后宫,贪恋美人的最好注脚。

  诗歌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着意于从侧面、动态的角度去描写,力求舍形而求神,诗中所用的“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传神;二是全诗结构紧凑,回环照应,景与人相互映衬,意象美不胜收。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宫体诗的最高水平。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陈后主虽然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诗人

创作背景

  南朝陈后主生活奢侈,不问政事,且喜爱艳词。但他的好日子就象这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前后不足七年(公元582年至589)589年,隋兵进入建康(今南京),陈后主被俘,后病死于洛阳。 《玉树后庭花》遂被称为“亡国之音”。

作者简介

陈后主陈叔宝(553—604年),

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1384.html

上一篇: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