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故事>古代故事

乾隆剃头

发布时间:2015-11-02 08:43:16

有一年剛出正月,清朝乾隆皇帝想去江南遊山玩水,便乘坐龍舟沿着禦河起駕而行。在農曆二月初一這天,他路過天津衛,天晚了就住在北馬路五彩號胡同的龍亭裏。

轉天清早起來,乾隆問随從太監:“今天是什麽日子?”太監說:“啓禀皇上,今兒個是二月二。”乾隆聽了心中非常高興他說:“嗅,今天是龍擡頭啊!是剃頭 的好日子。我要剃頭、整容,取個吉利兒,一路平安。”于是就吩咐太監去找個手藝高超的理發師傅來。太監急忙到城裏的一家剃頭棚請來一位手藝最好的理發師 傅,先教他一套參拜皇上的禮法,然後才領他面見乾隆皇帝。理發師傅行了大禮以後,乾隆說:“給朕理發有三條規定:第一不許用臭嘴熏我;第二不許喘大氣噴 我;第三不許給我腦袋瓜拉口兒!”

這位理發師傅,聽說給皇上剃頭,早就慌了神;又聽了這三條規定,更吓得六神無主,渾身顫抖;要想不剃,可又犯了“抗旨”的罪,也是殺頭。

沒 有辦法,隻得硬着頭皮給皇上剃頭。太監還挺照顧他,給了他一把砂仁、豆蔻,含在嘴裏防止口臭。那時所謂“剃頭”,并不是整個剃個光葫蘆,而是在頭中心梳辮 子,周圍留一圈齊馬穗兒,俗稱“留鍋圈兒”,然後再用剃頭刀刮邊。這位理發師傅越是提心吊膽,手就越哆嗦,剃了沒有兩三下,心一慌,手一抖,“哧兒!”就 在乾隆皇帝的後腦勺上拉了一個口子。乾隆喝罵一聲:“混賬東西,你要刺王殺駕嗎?把他拉出去!”護衛們立刻把理發師傅拉出去砍了頭。乾隆把太監罵了一頓, 命令再請一個手藝真正高的理發師傅來。

工夫不大,又找來一位理發師傅。乾隆把三條規定重說了一遍,還加了一句:“如給朕拉了口兒,可小心你的 腦袋!”這句話又把理發師傅吓得臉色慘白,手哆嗦得更厲害了。剃了沒有三下,嚓的一聲,在乾隆的腦門子上又拉丁一個口子。乾隆更惱火了:“好大膽的賤民, 敢在朕的面前行兇,快給我推出去!”護衛們又把這位師傅砍了頭。

一連拉了兩個口子,可把乾隆氣急了,拍着桌子命令太監:“快去把他 們掌櫃的叫來!”太監也害怕了,慌裏慌張地跑進剃頭棚,沖着掌櫃的撒氣發威:“好你個猴崽子,你叫兩個手藝孬的廢物雞去給皇上剃頭,把皇上腦袋瓜兒拉了兩 個口子,直冒血筋兒;皇上急了,叫你親手去剃,剃好了有賞,剃不好你也别要腦袋了!”掌櫃的一聽,隻吓得魂不附身,體似篩糠,急忙跪下磕頭求饒:“太監老 爺,我膽小不敢見皇上,您另請高明吧!”太監罵道:“你敢抗旨不遵嗎?難道你就不要腦袋啦!”掌櫃的心想:“兩位手藝高的師傅都不行,我這兩下子更是白搭 了。哎,不如三十六計,走爲上策。”

于是他面帶假笑他說:“您别着急,我去。請您稍等一會兒,我到後邊換件衣服,解泡手就走。”掌櫃的點頭哈腰說着就溜到後邊,逃走了。

   這時剃頭棚裏隻剩下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徒弟,他是寶抵縣人,因爲家鄉連年鬧災荒,逃難到天津衛求條生路,就在這家剃頭棚立下了賣身契學手藝。從前學徒的 不許用姓名,隻叫小名。這小夥一口寶抵縣的土腔,掌櫃的和師傅們給他起了個外號,都叫他“小怯勺”。别看他說話口音侍,可人聰明、勤快,是個機靈鬼兒。他 正在練剃頭的基本功哪:手拿着剃頭刀刮冬瓜皮上的一層白霜,一刀一刀地把白霜都刮掉,刮得幹幹淨淨,還不許刮破一點冬瓜皮兒。小怯勺已經練得挺好了,很想 給人剃頭試試手,可是掌櫃的還不敢叫他上座。這時,小怯勺早猜透掌櫃的使了金蟬脫殼計,溜號啦。他眼珠一轉,想了一個主意,就裝作沒事兒似的,站在牆角不 緊不慢、穩穩當當地刮冬瓜霜。

太監等了一袋煙的工夫,還不見掌櫃回來,就沖着這小怯勺大發雷霆地喊道:“你們掌櫃的怎麽還不回來?”小怯勺笑 笑說:“公爺,您别着急。實話對您說吧,我們掌櫃的怕見皇上,他是腳底下抹油——溜啦。讓我去給皇上剃頭中不中啊?”太監一聽,把頭搖得象撥浪鼓似的: “你簡直胡鬧!兩個耍手藝的老師傅都砸了鍋,你個小毛孩子更不行了,弄不好連我的腦袋也保不住了。”小怯勺一本正經他說:“咋的?公爺您别看我歲數小,咱 的手藝比他們高着哩!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嘛!您就讓我去吧,準保讓皇上滿意。”太監一琢磨:掌櫃的跑了,正愁沒處找人,隻好帶着這個小替 死鬼去交差喽。

 他們來到龍亭,乾隆看是個小孩,立刻滿臉怒氣,剛要斥責太監,小怯勺馬上給乾隆磕頭說:“啓禀皇上,您這是咋哩,别看 我人小,手藝可是呱呱叫呀,大夥都叫我‘剃頭的小神童’啊,我要是給您剃不好,就殺我的頭中不中?”乾隆一聽這小嘴真乖,能說會道的,氣消了一半;再仔細 一瞧,這小孩五官端正,個頭兒不高不矮,長得顯着那麽精神,心裏又生了三分喜愛,于是就答應讓他剃頭了。

小怯勺開始也有點怕,可心裏卻打好了 譜:“如果俺一失手給你拉個口子,那就豁出去了,不等你砍我的頭,我就來個先下手爲強,喀嚓一下先把你的腦袋削下來,拿我這條小命兒換你這皇帝的老命也夠 本了。”他這樣一想,也就不害怕了。再者,小怯勺的基本功也練得紮實,心裏沉穩,手頭靈巧,動作輕快,幹淨利索,不大會兒工夫就剃完頭,刮完臉,梳好了辮 子。

乾隆皇帝好象一點感覺沒有,舒舒服服的就理了發,整了容。拿鏡子一照,嘿!又美觀,又大方,心裏甭提多高興了。不由地伸出大拇指連聲稱贊:“真不愧是剃頭的小神童!”又轉回頭埋怨太監說:“要是早請他來何至于給我拉兩個口子!”太監急忙跪下說:“奴才有罪,奴才該死!”

這時小怯勺接話說:“啓禀皇上,這咋能怨公爺呀。其實那兩位師傅都比俺手藝高啊,因爲他們害怕給您剃壞喽,手就哆嗦,才傷了您的龍頭呗。”

乾隆很納悶地問:“那你怕不怕呢?”小怯勺不慌不忙地回答:“您是真龍天子,天下屬您最尊貴啦!您叫我剃頭,就把龍頭交給我了,刀子在我手裏攥着,您都不怕;我是個小剃頭的,象棵小草,跟您相比,是一天一地,俺還怕啥!”

乾隆聽了這番話,前思後想,恍然大悟,心說:“唉呀!那兩位師傅是忠于我的,才怕我……錯殺了,錯殺了!後悔也來不及了。隻好給他倆好裝裹,好棺材,出大殡吧。多給他們家屬撫恤銀兩。”乾隆想罷,便開付銀票,命地方官去辦理善後。

乾隆很喜歡小剃頭的手藝好,還有心胸,有理智,有能言善辯的口才,就封他爲五品随駕官,專給自己理發整容。後來小怯勺回家探親,真是衣錦還鄉,全縣人都 遠接高迎,非常羨慕。從此以後,寶坻縣的人都争先恐後地學習理發手藝。他們學會手藝,奔赴各地,大多數是下天津衛幹理發行業。

相沿至今,天津市有許多老理發師還都是寶抵人哩!

有一年刚出正月,清朝乾隆皇帝想去江南游山玩水,便乘坐龙舟沿着御河起驾而行。在农历月初一这天,他路过天津卫,天晚了就住在北马路五彩号胡同的龙亭里。

转天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么日子?”太监说:“启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了心中非常高兴他说:“嗅,今天是龙抬头啊!是剃头 的好日子。我要剃头、整容,取个吉利儿,一路平安。”于是就吩咐太监去找个手艺高超的理发师傅来。太监急忙到城里的一家剃头棚请来一位手艺最好的理发师 傅,先教他一套参拜皇上的礼法,然后才领他面见乾隆皇帝。理发师傅行了大礼以后,乾隆说:“给朕理发有三条规定:第一不许用臭嘴熏我;第二不许喘大气喷 我;第三不许给我脑袋瓜拉口儿!”

这位理发师傅,听说给皇上剃头,早就慌了神;又听了这三条规定,更吓得六神无主,浑身颤抖;要想不剃,可又犯了“抗旨”的罪,也是杀头。

没 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给皇上剃头。太监还挺照顾他,给了他一把砂仁、豆蔻,含在嘴里防止口臭。那时所谓“剃头”,并不是整个剃个光葫芦,而是在头中心梳辫 子,周围留一圈齐马穗儿,俗称“留锅圈儿”,然后再用剃头刀刮边。这位理发师傅越是提心吊胆,手就越哆嗦,剃了没有两三下,心一慌,手一抖,“哧儿!”就 在乾隆皇帝的后脑勺上拉了一个口子。乾隆喝骂一声:“混账东西,你要刺王杀驾吗?把他拉出去!”护卫们立刻把理发师傅拉出去砍了头。乾隆把太监骂了一顿, 命令再请一个手艺真正高的理发师傅来。

工夫不大,又找来一位理发师傅。乾隆把三条规定重说了一遍,还加了一句:“如给朕拉了口儿,可小心你的 脑袋!”这句话又把理发师傅吓得脸色惨白,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剃了没有三下,嚓的一声,在乾隆的脑门子上又拉丁一个口子。乾隆更恼火了:“好大胆的贱民, 敢在朕的面前行凶,快给我推出去!”护卫们又把这位师傅砍了头。

一连拉了两个口子,可把乾隆气急了,拍着桌子命令太监:“快去把他 们掌柜的叫来!”太监也害怕了,慌里慌张地跑进剃头棚,冲着掌柜的撒气发威:“好你个猴崽子,你叫两个手艺孬的废物鸡去给皇上剃头,把皇上脑袋瓜儿拉了两 个口子,直冒血筋儿;皇上急了,叫你亲手去剃,剃好了有赏,剃不好你也别要脑袋了!”掌柜的一听,只吓得魂不附身,体似筛糠,急忙跪下磕头求饶:“太监老 爷,我胆小不敢见皇上,您另请高明吧!”太监骂道:“你敢抗旨不遵吗?难道你就不要脑袋啦!”掌柜的心想:“两位手艺高的师傅都不行,我这两下子更是白搭 了。哎,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于是他面带假笑他说:“您别着急,我去。请您稍等一会儿,我到后边换件衣服,解泡手就走。”掌柜的点头哈腰说着就溜到后边,逃走了

   这时剃头棚里只剩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徒弟,他是宝抵县人,因为家乡连年闹灾荒,逃难到天津卫求条生路,就在这家剃头棚立下了卖身契学手艺。从前学徒的 不许用姓名,只叫小名。这小伙一口宝抵县的土腔,掌柜的和师傅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都叫他“小怯勺”。别看他说话口音侍,可人聪明、勤快,是个机灵鬼儿。他 正在练剃头的基本功哪:手拿着剃头刀刮冬瓜皮上的一层白霜,一刀一刀地把白霜都刮掉,刮得干干净净,还不许刮破一点冬瓜皮儿。小怯勺已经练得挺好了,很想 给人剃头试试手,可是掌柜的还不敢叫他上座。这时,小怯勺早猜透掌柜的使了金蝉脱壳计,溜号啦。他眼珠一转,想了一个主意,就装作没事儿似的,站在墙角不 紧不慢、稳稳当当地刮冬瓜霜。

太监等了一袋烟的工夫,还不见掌柜回来,就冲着这小怯勺大发雷霆地喊道:“你们掌柜的怎么还不回来?”小怯勺笑 笑说:“公爷,您别着急。实话对您说吧,我们掌柜的怕见皇上,他是脚底下抹油——溜啦。让我去给皇上剃头中不中啊?”太监一听,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似的: “你简直胡闹!两个耍手艺的老师傅都砸了锅,你个小毛孩子更不行了,弄不好连我的脑袋也保不住了。”小怯勺一本正经他说:“咋的?公爷您别看我岁数小,咱 的手艺比他们高着哩!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嘛!您就让我去吧,准保让皇上满意。”太监一琢磨:掌柜的跑了,正愁没处找人,只好带着这个小替 死鬼去交差喽。

 他们来到龙亭,乾隆看是个小孩,立刻满脸怒气,刚要斥责太监,小怯勺马上给乾隆磕头说:“启禀皇上,您这是咋哩,别看 我人小,手艺可是呱呱叫呀,大伙都叫我‘剃头的小神童’啊,我要是给您剃不好,就杀我的头中不中?”乾隆一听这小嘴真乖,能说会道的,气消了一半;再仔细 一瞧,这小孩五官端正,个头儿不高不矮,长得显着那么精神,心里又生了三分喜爱,于是就答应让他剃头了。

小怯勺开始也有点怕,可心里却打好了 谱:“如果俺一失手给你拉个口子,那就豁出去了,不等你砍我的头,我就来个先下手为强,喀嚓一下先把你的脑袋削下来,拿我这条小命儿换你这皇帝的老命也够 本了。”他这样一想,也就不害怕了。再者,小怯勺的基本功也练得扎实,心里沉稳,手头灵巧,动作轻快,干净利索,不大会儿工夫就剃完头,刮完脸,梳好了辫 子。

乾隆皇帝好象一点感觉没有,舒舒服服的就理了发,整了容。拿镜子一照,嘿!又美观,又大方,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不由地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真不愧是剃头的小神童!”又转回头埋怨太监说:“要是早请他来何至于给我拉两个口子!”太监急忙跪下说:“奴才有罪,奴才该死!”

这时小怯勺接话说:“启禀皇上,这咋能怨公爷呀。其实那两位师傅都比俺手艺高啊,因为他害怕给您剃坏喽,手就哆嗦,才伤了您的龙头呗。”

乾隆很纳闷地问:“那你怕不怕呢?”小怯勺不慌不忙地回答:“您是真龙天子,天下属您最尊贵啦!您叫我剃头,就把龙头交给我了,刀子在我手里攥着,您都不怕;我是个小剃头的,象棵小草,跟您相比,是一天一地,俺还怕啥!”

乾隆听了这番话,前思后想恍然大悟,心说:“唉呀!那两位师傅是忠于我的,才怕我……错杀了,错杀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给他俩好装裹,好棺材,出大殡吧。多给他们家属抚恤银两。”乾隆想罢,便开付银票,命地方官去办理善后。

乾隆很喜欢小剃头的手艺好,还有心胸,有理智,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就封他为五品随驾官,专给自己理发整容。后来小怯勺回家探亲,真是衣锦还乡,全县人都 远接高迎,非常羡慕。从此以后,宝坻县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学习理发手艺。他们学会手艺,奔赴各地,大多数是下天津卫干理发行业

相沿至今,天津市有许多老理发师还都是宝抵人哩!

小猪变干净了

  有一只小猪,它长着,圆圆的头、大大的耳朵、翘翘的鼻子、胖乎乎的身子。它喜欢在垃圾堆里找吃的,吃饱了,就在泥坑里滚来滚去它身上全是泥浆。它想:“哼!我就不...[全文阅读]

自强的人永远可以重新出发

    乔丹丹,北邮的“自强之星”。这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去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过五关斩六将,成功通过笔试、面试,获得了到清华大学硕...[全文阅读]

国王

  国王并不需要特别的伪装来掩饰自己,但他有奴才前呼后拥,还有那些五大三粗全副武装的卫兵和保镖、开路的喇叭和大鼓,以及那些簇拥着他们的卫队,这些仪式营造出来的...[全文阅读]

和前妻再谈一次恋爱

  婚姻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两个人在一起,终归会好一些。最重要的是,我们之间还有爱!  前一阵子,电视上热播连续剧《和前妻谈恋爱》。这片子一播完,我和妻子都感同身...[全文阅读]

晋怀公为何逼死自己的外祖父?他是不是一个昏君?

  晋怀公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外祖父逼死的人,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晋怀公本人只因为外祖父狐突不听从自己的命令手召狐偃狐毛回国,就杀掉了狐突这件事却是被记...[全文阅读]

为别人披一床棉被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的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个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人家都是对我恶语相向,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乾隆剃头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236514.html

上一篇:仙姑半仙大斗法

下一篇:宋江方腊起义

古代故事相关文章
更多古代故事文章
喜欢古代故事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