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日记>闲逸日记

说说日志那些事

发布时间:2019-02-19 12:38:35

最近我很少浏覽日志了,并不是我怕浪費流量,而是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深受其害。

我對網上流傳的日志歸納一下,大緻有這幾種。

一、男孩女孩的故事;二、語錄摘抄勵志故事;三、生活工作技能常識;四、電影電視音樂書籍;五、考試考證相關試題答案;六、感情文章;七、時事評論。

先說第一個男孩女孩的故事,這個實在是太嚴重和泛濫了。這類文章的題目一般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你敢這樣愛女孩嗎?》《女孩,你敢這樣愛男孩嗎?》《說的太好了,男孩進來,女孩别進來,會哭》《說的太好了,女孩進來,男孩别進來,也會哭》《女孩,你做到這些我就娶你》《男孩,你做到這些我就嫁你》《注意,這樣的女孩你傷不得》《注意,這樣的男孩你傷不得》《據說,手涼的女孩是天使》《據說,憂郁的男孩是王子》《寫的太好了,看完我哭了》《誰寫的呀,太有才了》等等等等。每次看到這類日志我都恨不得扇作者一巴掌,你丫有點品位好不好?整天就這點破事,題目煽情的死去活來,内容邋遢的亂七八糟。我看了這麽多也沒哭也沒發現一個有才的,而且往往内容大同小異,僅僅改變了稱謂,故事虛假且沒有新意,更有甚者内容與題目不符,最可惡的是這類日志往往附帶詛咒逼人轉載,這就好比你去嫖 小姐,完事後她還非要你把她帶家去,你說氣人不氣人!

這類日志大緻有以下三個特征:

一、男孩女孩名字西方化 ;二、兩個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三、必定有一個要犧牲來成全另一個。

看到這類日志我實在忍不住想罵人,但因爲都是親朋好友轉載的我也不好說什麽。

再說說語錄摘抄勵志故事,這個雖然也很泛濫但無可厚非,不管怎麽說也是對人有益的文章。

但通病就是題目太煽情,太虛假,内容太華麗。這類的題目一般是《看了這三十六條,你就能成爲百萬富翁》《據說讀完這篇文章的人以後都成了億萬富翁》《讀完這二十條,你就可以少打拼十年》《悲傷十句,感悟十句,勵志十句》《傷懷五十句》《難過時來看看》《看完這三十句你就變成熟》《看完這四十句,你等于多了四年經曆》《絕美句子三十八句》《看了這些你當老板》等等。這麽神呀,我看了就能成百萬富翁!這麽牛呀,我讀了就能少打拼十年;這麽狂呀,我轉了就能當老板!那大家還上學幹嘛呀,天天抱着手機讀你的文章呗。其内容往往用一條一條的形式列出,特别是傷懷的句子,聽着很悲哀其實句詞華麗空洞,字詞堆砌蒼白,句子前後不連貫甚至無關。看似很有才華其實都是玩文字遊戲,而且大部分都是改編自知名作家的,沒有改編的更好反而改編的更差,貌似很凄但絕不美。用我那裏的話說就是XU DIAO,用東北話說就是得瑟,用全國通用的話說就是欠扁。

其實,真正悲傷和癡情的人是不會說出這種貌似華麗其實卻淺薄的文字的;真正的悲傷是無言,不是文字能表達的也不屑用文字來表達的。我認爲,文字的最高水準在于能用最平凡的話表達最深刻的道理和最美的意境,而不是運用文字遊戲來嘩衆取寵,娛樂人間。

接着說說生活工作常識技能和試題答案類的文章。對于這類日志我一向抱着支持和贊賞的态度。因爲這都是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衛生,習慣等都很有幫助的常識性知識。比如保養皮膚的,教你做菜的,糾正你平常壞習慣壞衛生的;提醒你防輻射的,教你如何保護自身安全的,告訴你應聘需要注意的,工作需要注意的、考試前應複習的,教你四六級應注意的,教你電腦應用常識的等等,這是一類真正有益的文章,也是很實用的常識,隻要題目别太出格,廢話不是很多,我一般都不反對而且很支持。

另一類就是電影電視音樂書籍。這類日志的題目一般是《勵志電影十部》《你不得不看的好電影》《你必須讀的二十本書》《超好聽的一百首歌》《你應該下載到MP3的一百首歌》《教育部推薦必讀書籍》等等,對于影視書曲本身我沒有意見,我有意見的是你不能把你自個喜歡的東西寫的太偉大,就好像你喜歡就很有品位,我不喜歡就很沒品位似地。你不能把你的喜好和偏好加諸于别人身上,雖然你說的很婉轉,用個專業名詞來說,這屬于“精神壓迫”。我不反對這類日志,隻希望作者不要寫的有“我喜歡的東西都是高雅的有品位的,你喜歡的東西都是低俗的沒品位的”這樣的意思就行。其實我也明白,作者那樣寫是想讓人轉載,但一句話說的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道不同,不相爲謀。

對于感情類的日志我也很贊賞,起碼能讓你的親朋好友了解你的感情生活,随便宣洩宣洩情緒,再起碼點會有人通過你的日志了解你的愛情觀和價值觀,了解你的内心思想和性格。不是有人說過嗎,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和價值觀首先要了解他的愛情觀。一個人的愛情觀往往能反映出他的其他方面的觀念和思想。有了快樂分享出來,有了難過傾訴出來,所以我很支持此類日志。

其他的鬧的最沸騰的日志就是關于周傑倫的言論捐款問題及許嵩的車禍身亡事件。我已寫過,在此細節不做贅述,總結一下我發現了幾點:一、大部分網友都是腦殘;二、大部分網友唯恐天下不亂;三、口水戰及筆戰背後的經濟利益;四、五毛黨及網絡水軍背後的産業鏈;五、中國人思想的劣根性。

再其他的日志就是些時事評論了,這個随事件發生而出現,比如我爸是李剛,韓寒言論等時事評論,但往往如男人的情 欲,來得也快去的也快,火過一陣就被淡忘了。

縱觀網絡網友大部分日志,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附帶詛咒的日志了。特别是那種題目故弄玄虛内容平淡無奇最後使用惡毒語言逼人轉載的類型。這已經無關文章優劣了,這是典型的人品問題。

古語早就有言:欲要爲文,必先爲人。人品低俗寫得再好也是小人戚戚;人品高雅寫的不好也是君子蕩蕩。

你寫的好我自會轉載,你寫的不好又何必要我轉載?但往往這類日志寫的都不好,寫得好也被詛咒抹黑了。

我這人崇尚自由,最不喜歡被人逼迫。帶詛咒的文章不論寫的好不好,我一概不轉,我也沒見我哪個親人出事了。

在此我想對那些喜歡轉載的親朋好友說:“你能不轉嗎?”你不轉你家裏有人出事嗎?你轉了你家裏就沒人出事嗎?我知道你很有孝心,但這種孝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糠。爲什麽在國外沒有這樣的事?你能說外國人都沒有孝心嗎?但有哪個像我們這樣濫用孝心的範圍呢?寫這些日志的人正是想利用你們這種不是孝心的孝心來傳播蔓延,以此獲得人氣和背後的經濟利益。所以,你越轉這種日志就越泛濫。以我的意見,對這種文章見一個封殺一個,對這種人見一個滅一個,見兩個滅一雙,直到把這種“語言暴力”肅殺清掃幹淨。

但是這種直接帶詛咒的文章已經不多了,又出了一樣替代品,這種替代品的特征就是由原來的直接詛咒變成間接詛咒,由原來的粗暴惡毒語言變成客氣婉轉語言,這類詛咒和語言通常是這樣的如“有孝心的請轉”“愛你女友(男友)的請轉”“是中國人就轉”“這都不轉你還是人嗎?”等等。哎,我實在是無話可說了,對這種作者沒什麽好說的,一磚頭拍死先。

俗話說:物極必反。這個世界有一個極端就有另一個極端,總是對稱的。我也見識到了,因爲我又看到另一種逼人轉載形式,這種形式和惡毒的詛咒恰恰相反是“祝福式”的,比如這些話:“轉了祝你家人平平安安”“轉了祝您壽比南山大富大貴”“轉了的人生活開心,學業有成”等,這些話的言外之意很明顯,你不轉我就不祝福你,但也沒有詛咒你,總算進步不少文明多了。

關于日志我要說的最後一點是———同文異題。同文異題的意思就是同一篇文章往往有幾個甚至是十幾個題目。我往往見到很久以前看過的日志幾個月後被人換個馬甲又重新發表出來了。說你抄襲吧有點嚴重,充其量你的目的隻不過是增加空間人氣;說你複制吧,你又亂篡改标題不尊重原著,而且标題往往改的很沒有水平很低俗。哎,你的動機是什麽我不問,但請這些人别改标題了行嗎?别誤導我再看一遍行嗎?你知道我手機性能很差的,流量不是問題,問題是沒網速啊!所以請不要把以前的日志換個題目再拉出來了,大家都不是傻瓜,你把這麽多人都當傻 逼,那自己就是個傻 逼。套用趙本山的一句話:“你丫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了?”

最後的最後,我很欣慰本篇日志沒有被騰訊屏蔽,它已經屏蔽我三篇了。另兩篇還在審核當中,初步估計結果不會變依舊會被屏蔽,看來政府打算連公民話語權都要壟斷啊!

最近我很少浏览日志了,并不是我怕浪费流量,而是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深受其害。

我对网上流传的日志归纳一下,大致有这几种。

一、男孩女孩的故事;二、语录摘抄励志故事;三、生活工作技能常识;四、电影电视音乐书籍;五、考试考证相关试题答案;六、感情文章;七、时事评论

先说第一个男孩女孩的故事,这个实在是太严重和泛滥了。这类文章的题目一般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你敢这样爱女孩吗?》《女孩,你敢这样爱男孩吗?》《说的太好了,男孩进来,女孩别进来,会哭》《说的太好了,女孩进来,男孩别进来,也会哭》《女孩,你做到这些我就娶你》《男孩,你做到这些我就嫁你》《注意,这样的女孩你伤不得》《注意,这样的男孩你伤不得》《据说,手凉的女孩是天使》《据说,忧郁的男孩是王子》《写的太好了,看完哭了》《谁写的呀,太有才了》等等等等。每次看到这类日志我都恨不得扇作者一巴掌,你丫有点品位好不好整天就这点破事,题目煽情的死去活来,内容邋遢的乱七八糟。我看了这么多也没哭也没发现一个有才的,而且往往内容大同小异,仅仅改变了称谓,故事虚假且没有新意,更有甚者内容与题目不符,最可恶的是这类日志往往附带诅咒逼人转载,这就好比你去嫖 小姐,完事后她还非要你把她带家去,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类日志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男孩女孩名字西方化 ;二、两个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三、必定有一个要牺牲来成全另一个。

看到这类日志我实在忍不住骂人,但因为都是亲朋好友转载的我也不好说什么。

再说说语录摘抄励志故事,这个虽然也很泛滥但无可厚非,不管怎么说也是对人有益的文章。

但通病就是题目太煽情,太虚假,内容太华丽。这类的题目一般是《看了这三十六条,你就能成为百万富翁》《据说读完这篇文章的人以后都成了亿万富翁》《读完这二十条,你就可以少打拼十年》《悲伤十句,感悟十句,励志十句》《伤怀五十句》《难过时来看看》《看完这三十句你就变成熟》《看完这四十句,你等于多了四年经历》《绝美句子三十八句》《看了这些你当老板》等等。这么神呀,我看了就能成百万富翁!这么牛呀,我读了就能少打拼十年;这么狂呀,我转了就能当老板!那大家还上学干嘛呀,天天抱着手机读你的文章呗。其内容往往用一条一条的形式列出,特别是伤怀的句子,听着很悲哀其实句词华丽空洞,字词堆砌苍白,句子前后不连贯甚至无关。看似很有才华其实都是玩文字游戏,而且大部分都是改编自知名作家的,没有改编的更好反而改编的更差,貌似很凄但绝不美。用我那里的话说就是XU DIAO,用东北话说就是得瑟,用全国通用的话说就是欠扁。

其实,真正悲伤和痴情的人是不会说出这种貌似华丽其实却浅薄的文字的;真正的悲伤是无言,不是文字能表达的也不屑用文字来表达的。我认为,文字的最高水准在于能用最平凡的话表达最深刻的道理和最美的意境,而不是运用文字游戏来哗众取宠,娱乐人间。

接着说说生活工作常识技能和试题答案类的文章。对于这类日志我一向抱着支持和赞赏的态度。因为这都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卫生,习惯等都很有帮助的常识性知识。比如保养皮肤的,教你做菜的,纠正你平常坏习惯坏卫生的;提醒防辐射的,教你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的,告诉你应聘需要注意的,工作需要注意的、考试前应复习的,教你四六级应注意的,教你电脑应用常识的等等,这是一类真正有益的文章,也是很实用的常识,只要题目别太出格,废话不是很多,我一般都不反对而且很支持。

另一类就是电影电视音乐书籍。这类日志的题目一般是《励志电影十部》《你不得不看的好电影》《你必须读的二十本书》《超好听的一百首歌》《你应该下载到MP3的一百首歌》《教育推荐读书籍》等等,对于影视书曲本身我没有意见,我有意见的是你不能把你自个喜欢的东西写的太伟大,就好像你喜欢就很有品位,我不喜欢就很没品位似地。你不能把你的喜好和偏好加诸于别人身上,虽然你说的很婉转,用个专业名词来说,这属于“精神压迫”。我不反对这类日志,只希望作者不要写的有“我喜欢的东西都是高雅的有品位的,你喜欢的东西都是低俗的没品位的”这样的意思就行。其实我也明白,作者那样写是想让人转载,但一句话说的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于感情类的日志我也很赞赏,起码能让你的亲朋好友了解你的感情生活,随便宣泄宣泄情绪,再起码点会有通过你的日志了解你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了解你的内心思想和性格。不是有人说过吗,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首先要了解他的爱情观。一个人的爱情观往往能反映出他的其他方面的观念和思想。有了快乐分享出来,有了难过倾诉出来,所以我很支持此类日志。

其他的闹的最沸腾的日志就是关于周杰伦的言论捐款问题及许嵩的车祸身亡事件。我已写过,在此细节不做赘述,总结一下我发现了几点:一、大部分网友都是脑残;二、大部分网友唯恐天下不乱;三、口水战及笔战背后的经济利益;四、五毛党及网络水军背后的产业链;五、中国人思想的劣根性。

再其他的日志就是些时事评论了,这个随事件发生而出现,比如我爸是李刚,韩寒言论等时事评论,但往往如男人的情 欲,来得也快去的也快,火过一阵就被淡忘了

纵观网络网友大部分日志,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附带诅咒的日志了。特别是那种题目故弄玄虚内容平淡无奇最后使用恶毒语言逼人转载的类型。这已经无关文章优劣了,这是典型的人品问题。

古语早就有言:欲要为文,必先为人。人品低俗写得再好也是小人戚戚;人品高雅写的不好也是君子荡荡。

你写的好我自会转载,你写的不好又何必要我转载?但往往这类日志写的都不好,写得好也被诅咒抹黑了。

我这人崇尚自由,最不喜欢被人逼迫。带诅咒的文章不论写的好不好,我一概不转,我也没见我哪个亲人出事了。

在此我想对那些喜欢转载的亲朋好友说:“你能不转吗?”你不转你家里有人出事吗?你转了你家里就没人出事吗?我知道你很有孝心,但这种孝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糠。为什么在国外没有这样的事?你能说外国人都没有孝心吗?但有哪个像我们这样滥用孝心的范围呢?写这些日志的人正是想利用你们这种不是孝心的孝心来传播蔓延,以此获得人气和背后的经济利益。所以,你越转这种日志就越泛滥。以我的意见,对这种文章见一个封杀一个,对这种人见一个灭一个,见两个灭一双,直到把这种“语言暴力”肃杀清扫干净

但是这种直接带诅咒的文章已经不多了,又出了一样替代品,这种替代品的特征就是由原来的直接诅咒变成间接诅咒,由原来的粗暴恶毒语言变成客气婉转语言,这类诅咒和语言通常是这样的如“有孝心的请转”“爱你女友(男友)的请转”“是中国人就转”“这都不转你还是人吗?”等等。哎,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了,对这种作者没什么好说的,一砖头拍死先。

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个世界有一个极端就有另一个极端,总是对称的。我也见识到了,因为我又看到另一种逼人转载形式,这种形式和恶毒的诅咒恰恰相反是“祝福式”的,比如这些话:“转了祝你家人平平安安”“转了祝您寿比南山大富大贵”“转了的人生活开心,学业有成”等,这些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你不转我就不祝福你,但也没有诅咒你,总算进步不少文明多了。

关于日志我要说的最后一点是———同文异题。同文异题的意思就是同一篇文章往往有几个甚至是十几个题目。我往往见到很久以前看过的日志几个月后被人换个马甲又重新发表出来了。说你抄袭吧有点严重,充其量你的目的只不过是增加空间人气;说你复制吧,你又乱篡改标题不尊重原著,而且标题往往改的很没有水平很低俗。哎,你的动机是什么我不问,但请这些人别改标题了行吗?别误导我再看一遍行吗?你知道我手机性能很差的,流量不是问题,问题是没网速啊!所以请不要把以前的日志换个题目再拉出来了,大家都不是傻瓜,你把这么多人都当傻 逼,那自己就是个傻 逼。套用赵本山的一句话:“你丫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了?”

最后的最后,我很欣慰本篇日志没有被腾讯屏蔽,它已经屏蔽我三篇了。另两篇还在审核当中,初步估计结果不会变依旧会被屏蔽,看来政府打算连公民话语权都要垄断啊!

善建者行

善建者行 “善”需要耐心与毅力,“建”需要勇气和眼光,然后收获“行”。这恰恰是调研组的这几天日程的生动体现。我是一个社会型的人,每个人都面对着弗罗斯特...[全文阅读]

温情岁月,煮字为念

  一笺红尘小字,抹去藏于心底的忧伤,如水般澄澈的岁月里,文字成了唯一的诉说,唯一的陪伴,折纸为安,煮字为念。一字一句,句句深情,一行一段,段段牵念。    ——题记 ...[全文阅读]

南冥有鱼,北城有雪

  这个城市的雪,我等了两年,就像等一个情深的爱人,等一个迟迟不肯赴约的故人。爱人来了又去,故人聚了又散。    在恬淡无忧的早晨里,雪终于把所有的荒芜都掩埋身...[全文阅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今年夏天,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风向标”实践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如今已是下乡活动的第六天。经过这几天的历练,我感触良多。来下乡...[全文阅读]

以文字激扬青春

迎着晨曦,拖着行李,带着充满期待的心,“暖阳”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廉江市石颈镇中心小学的“三下乡”之旅。前往之前,我满怀信心,踌躇满志,申请担任新闻组组长。经过一...[全文阅读]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一路走来,路过了风风雨雨,沐浴了彩虹之光。不变的是日出日落,善变的是沧桑的岁月。无论红尘深几丈,首先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么你还有...[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说说日志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232327.html

上一篇:3月24号

下一篇:安于生命,和谐生活

闲逸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闲逸日记文章
喜欢闲逸日记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