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2 17:55:51

出自唐代杜甫的《佳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随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譯文及注釋

譯文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隐居在空曠的山谷中。她說自己是高門府第的女子,飄零淪落到與草木相依。過去關中一帶遭遇戰亂,家裏的兄弟全被亂軍殺戮。官居高位又有什麽用?自己兄弟的屍骨都無法收埋。世俗人情都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就像随風而轉的燭火。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抛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人。合歡花尚且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丈夫隻看見新人歡笑,哪裏聽得到舊人哭泣?泉水在山裏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讓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把青蘿修補茅屋。摘下來的花不願插在頭上,喜歡采折滿把的柏枝。天氣寒冷,衣衫顯得分外單薄,黃昏時分,獨自倚在修長的竹子上。

韻譯有一個美豔絕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靜的深山野谷。她說:“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與草木依附。想當年長安喪亂的時候,兄弟遭到了

了殘酷的殺戮。官高顯赫又有什麽用呢,不得收養我這至親骨肉。世情本來就是厭惡衰落,萬事象随風抖動的蠟燭。沒想到夫婿是個輕薄兒,又娶了美顔如玉的新婦。合歡花朝舒昏合有時節,鴛鴦鳥雌雄交頸不獨宿。朝朝暮暮隻與新人調笑,那管我這個舊人悲哭?!”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渾濁濁。變賣首飾的侍女剛回來,牽拉蘿藤修補着破茅屋。摘來野花不愛插頭打扮,采來的柏子滿滿一大掬。天氣寒冷美人衣衫單薄,夕陽下她倚着長長青竹。

注釋絕代:冠絕當代,舉世無雙。佳人:貌美的女子。幽居:靜處閨室,恬淡自守。零落:飄零淪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喪亂:死亡和禍亂,指遭逢安史之亂。官高:指娘家官階高。骨肉:指遭難的兄弟。轉燭:燭火随風轉動,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夫婿:丈夫。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合昏:夜合花,葉子朝開夜合。鴛鴦:水鳥,雌雄成對,日夜形影不離。舊人:佳人自稱。賣珠:因生活窮困而賣珠寶。牽蘿:拾取樹藤類枝條。也是寫佳人的清貧。采柏:采摘柏樹葉。動:往往。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節操。

賞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又體現了詩人的主觀寄托。詩中人物悲慘的命運與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強烈的對照

,既讓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詩人用“賦”的手法描寫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時用“比興”的手法贊美了她高潔的品格。全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感人肺腑,能強烈地引起讀者的共鳴,是杜甫詩中的佳作。

  全詩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寫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傾訴被丈夫抛棄的大不幸。第三段,贊美佳人雖遭不幸,尚能潔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開頭兩句點題,上句寫其貌之美,下句寫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環境,襯出佳人的孤寂,點出佳人命運之悲,處境之苦,隐含着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歎。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稱的描狀,筆調含蓄蘊藉。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從此處以下轉爲第一人稱的傾訴,語氣率直酣暢。當年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兄弟們慘遭殺戮。官位高也沒有什麽用,他們死後連屍骨都得不到收殓。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官高”呼應上文的“良家子”,強調絕代佳人出自貴人之家。

  “世情惡衰歇,萬事随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這四句托物興感,刻畫世态炎涼,人情冷暖。宋代的劉辰翁評論說:“閑言餘語,無不可感。”“轉燭”,以風中

的燭光,飄搖不定,比喻世事轉變、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詩人以形象的比喻,寫負心人的無義絕情,被抛棄的人傷心痛苦。在佳人傾訴個人不幸、慨歎世情冷漠的言辭中,充溢着悲憤不平的情緒。一“新”一“舊”、一“笑”一“哭”,強烈對照,被遺棄女子聲淚俱下的痛苦之狀,如在目前。夜合花朝開夜合,所以說“知時”。鴛鴦則多雌雄成對,生活在水邊。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這幾句似悲似訴,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潔端麗之意。同時,可見佳人居家環境的簡陋清幽,生活的清貧困窘。浦起龍評論說:“這二句,可謂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無此語也。”它出自《詩經·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載清載濁。”但在這首詩中,有多種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舊人爲清濁,或以前華後憔爲清濁,或以在家棄外爲清濁,或以守貞爲清、改節爲濁。還有人認爲: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婦人爲夫所愛,世人便認爲她是清的;爲夫所棄,世人便認爲她是濁的。另一種解釋是佳人怨其夫之辭。人處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沒有什麽能影響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随物流

蕩,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濁泉。而她則甯肯受饑寒,也不願再嫁,成爲那濁泉。這就像晉代孫綽《三日蘭亭詩序》所說的那樣:“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談!非以停之則清,混之則濁邪?情因所習而遷移,物觸所遇而興感。”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幾句以寫景作結,刻畫出佳人的孤高和絕世而立,畫外有意,象外有情。在體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這種美,不隻是一種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種理想美。詩句暗示讀者,這位時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經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勁節的綠竹,有着高潔的情操。詩的最後兩句,爲後人激賞,妙在對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僅憑“翠袖”、“修竹”這一對色澤清新而寓有興寄的意象,與天寒日暮的山中環境相融合,便傳神地刻畫出佳人不勝清寒、孤寂無依的幽姿高緻。

  這首五言古體詩,從開篇一路下來,都是“說”,到了結尾兩句,才以一幅畫面忽然結束。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裏。他沒有拿一個結局去遷就讀者的胃口,而是用一個懸念故意吊着讀者的胃口。讀過這首詩的人,一閉上眼睛,就會在腦海裏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位絕世美貌卻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風中,在黃昏裏,衣裳單薄,孤伶伶地站在那裏,背靠着一

叢竹,眼裏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棄婦爲題材的詩文不乏佳作。如《詩經》裏的《衛風·氓》,漢樂府裏的《上山采蘼蕪》等,而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寫被廢棄的陳皇後,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兩句,正是杜甫《佳人》詩題的來源。杜甫很少寫專詠美人的詩歌,《佳人》卻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爲詠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見其品質之清,侍婢賣珠見其生計之貧,牽蘿補屋見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見其樸素無華,采柏盈掬見其情操貞潔,日暮倚竹見其清高寂寞。詩人以純客觀叙述方法,兼采夾叙夾議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個在戰亂時期被遺棄的上層社會婦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亂發生後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遺降爲華州司功參軍。第二年七月,他毅然棄官,拖家帶口,客居秦州,在那裏負薪采橡栗,自給度日,《佳人》就寫于這一年的秋季。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

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出自唐代杜甫的《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注释

译文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韵译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

了残酷的杀戮。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蜡烛。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注释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佳人:貌美的女子。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零落:飘零沦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官高:指娘家官阶高。骨肉:指遭难的兄弟。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夫婿:丈夫。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旧人:佳人自称。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采柏:采摘柏树叶。动:往往。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赏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从此处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也没有什么用,他们死后连尸骨都得不到收殓。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呼应上文的“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

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在佳人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的情绪。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夜合花朝开夜合,所以说“知时”。鸳鸯则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它出自《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但在这首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没有什么能影响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随物流

荡,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这就像晋代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面忽然结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

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文不乏佳作。如《诗经》里的《卫风·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

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3421.html

上一篇: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