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3 07:11:19

出自五代孫光憲的《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

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漲綠。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鑒賞

  孫光憲生長在五代的後唐和北宋初期。他很勤學,博通經史。這首《風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詞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寫了田園、村舍的風光,生活氣息很濃。詞中描繪的是一幅安詳的水鄉農家圖,連雞犬都在安詳地來回覓食,猶如從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這安詳中不息的生機,在葉上,在花上,在門外流水,門裏人家。那軋軋織布聲卻是他蓦然聽到的,就從他駐足留戀的流水家傳出。于是他知道,在這安詳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勞作。

  作品所展現的,是一幅水鄉農村的風俗畫。作者在藝術處理上的一個最大特色,是準确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水鄉農村的環境、景物以及生活内容,用簡練樸素的語言加以描繪。在一條小溪的拐彎處,一帶的槿(音“僅”,一種落葉灌木)籬掩映着幾間茅屋。春天已經到來了,溪邊淺水中,菰葉長,水葓(音“洪”,一種水草)開,春波蕩漾。這是一個安恬甯靜的處所,作者又在這幅畫面上配上了動态與音響:屋外雞犬往來覓食,屋内紡車聲響軋軋傳出。詞中雖然未曾出現人物,但我們已能感受到這農家忙碌的氣氛了

了。全詞取材選景的角度和處理都很得當。加之筆墨經濟,色調簡淡,動靜協調,更具有濃郁的農家風味。

  在孫光憲之前,文人詞中寫到農村的,隻有劉禹錫的一首《竹枝》:“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钏金钗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而在孫光憲之後,蘇轼曾寫有農村詞《浣溪沙》五首,辛棄疾則更有數十首之多。農村詞的創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雖然,孫光憲的這首農村詞,與他前後絕大部分的農村詞一樣,都未曾能反映出那個時代農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畢竟以這首詞填補了五代詞中農村詞的空白,與他的描寫隋炀帝荒淫誤國的《河傳》、邊塞征戰的《酒泉子》等詞一起,在題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間詞的樊籬。

賞析

  這首《風流子》,在孫光憲的八十多首詞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寫了田園、村舍的風光,生活氣息很濃。詞中描繪的是一幅安詳的水鄉農家圖,連雞犬都在安詳地來回覓食,猶如從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這安詳中不息的生機,在葉上,在花上,在門外流水,門裏人家。那軋軋織布聲卻是他蓦然聽到的,就從他駐足留戀的流水家傳出。于是他知道,在這安詳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勞作。

  這首詞的藝術結構,可以分三個層次。開頭的兩句是第一個層次。村

民居住的茅舍坐落在一條潺潺流水的清溪的彎曲處,周圍栽着槿樹,形成了嚴密的屏障。雞犬之聲,時斷時續,從茅舍的南邊和北邊傳來。作者用槿籬溪曲,裝點了茅舍的優美環境。并捕捉了當時農村的特征——雞犬之聲,有着和平生活的氣氛。

  “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漲綠”三句,是第二個層次,描繪了茅舍周圍使人留戀的景色。這三句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景象:水邊的茭白葉子,長得又嫩又大;水葓花争媚鬥豔,滿溪盛開;池塘裏碧波蕩漾,春意盎然。其中“漲”字用得極妙,它表明剛下過一場雨,積蓄了滿滿蕩蕩的一池春水。

  “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這三句是最後一個層次,也是作者比較用心的構思。茅舍之外,盡管看不見那忙于織布的農家婦女的形象,可是“軋軋鳴梭”急促的織布聲,卻從房屋裏傳到了外邊。“聲促”的“促”字,用得恰到好處,它說明了織布的婦女,在辛勤地緊張地勞動着。

  這首詞的藝術構思是比較成功的,它緊緊地圍繞着茅舍,展開了構思和布局。整首詞嚴謹完整,質樸自然,色彩鮮明。真切地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農村圖畫。那茅舍所在秀麗的環境,農家婦女急促的織布聲,形象鮮明。這是作者對田園、村舍風光的真實反映。假若作者隻寫一所孤零零的茅

舍和村婦急促的織布聲,不寫那美麗的環境和雞鳴狗吠之聲,或隻寫其中的一兩樣景緻,不言而喻,這也就不成爲一幅完整的農村畫圖了。作者作爲花間派詞人,能夠突破豔麗柔縻的詞風的束縛,純粹采用白描的手法,寫出這樣樸素明暢、輕快活潑、通俗易懂、别具一格的詞作,應當說是非常可貴的。

  在孫光憲之前,文人詞中寫到農村的,隻有劉禹錫的一首《竹枝》:“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钏金钗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而在孫光憲之後,蘇轼曾寫有農村詞《浣溪沙》五首,辛棄疾則更有數十首之多。農村詞的創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雖然,孫光憲的這首農村詞,與他前後絕大部分的農村詞一樣,都未曾能反映出那個時代農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畢竟以這首詞填補了五代詞中農村詞的空白,與他的描寫隋炀帝荒淫誤國的《河傳》、邊塞征戰的《酒泉子》等詞一起,在題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間詞的樊籬。

作者簡介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禦史中丞。入宋,爲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

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雠,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台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豔、绮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出自五代孙光宪的《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鉴赏

  孙光宪生长在五代的后唐和北宋初期。他很勤学,博通经史。这首《风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作品所展现的,是一幅水乡农村风俗画。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一个最大特色,是准确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水乡农村的环境、景物以及生活内容,用简练朴素的语言加以描绘。在一条小溪的拐弯处,一带的槿(音“仅”,一种落叶灌木)篱掩映着几间茅屋。春天已经到来了,溪边浅水中,菰叶长,水葓(音“洪”,一种水草)开,春波荡漾。这是一个安恬宁静的处所,作者又在这幅画面上配上了动态与音响:屋外鸡犬往来觅食,屋内纺车声响轧轧传出。词中虽然未曾出现人物,但我们已能感受到这农家忙碌的气氛了

了。全词取材选景的角度和处理都很得当。加之笔墨经济,色调简淡,动静协调,更具有浓郁的农家风味。

  在孙光宪之前,文人词中写到农村的,只有刘禹锡的一首《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而在孙光宪之后,苏轼曾写有农村词《浣溪沙》五首,辛弃疾则更有数十首之多。农村词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孙光宪的这首农村词,与他前后绝大部分的农村词一样,都未曾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农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毕竟以这首词填补了五代词中农村词的空白,与他的描写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河传》、边塞征战的《酒泉子》等词一起,在题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间词的樊篱。

赏析

  这首《风流子》,在孙光宪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这首词的艺术结构,可以分三个层次。开头的两句是第一个层次。村

民居住的茅舍坐落在一条潺潺流水的清溪的弯曲处,周围栽着槿树,形成了严密的屏障。鸡犬之声,时断时续,从茅舍的南边和北边传来。作者用槿篱溪曲,装点了茅舍的优美环境。并捕捉了当时农村的特征——鸡犬之声,有着和平生活的气氛。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三句,是第二个层次,描绘了茅舍周围使人留恋的景色。这三句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景象:水边的茭白叶子,长得又嫩又大;水葓花争媚斗艳,满溪盛开;池塘里碧波荡漾,春意盎然。其中“涨”字用得极妙,它表明刚下过一场雨,积蓄了满满荡荡的一池春水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三句是最后一个层次,也是作者比较用心的构思。茅舍之外,尽管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可是“轧轧鸣梭”急促的织布声,却从房屋里传到了外边。“声促”的“促”字,用得恰到好处,它说明了织布的妇女,在辛勤地紧张地劳动着。

  这首词的艺术构思是比较成功的,它紧紧地围绕着茅舍,展开了构思和布局。整首词严谨完整,质朴自然,色彩鲜明。真切地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农村图画。那茅舍所在秀丽的环境,农家妇女急促的织布声,形象鲜明。这是作者对田园、村舍风光的真实反映。假若作者只写一所孤零零的茅

舍和村妇急促的织布声,不写那美丽的环境和鸡鸣狗吠之声,或只写其中的一两样景致,不言而喻,这也就不成为一幅完整的农村画图了。作者作为花间派词人,能够突破艳丽柔縻的词风的束缚,纯粹采用白描的手法,写出这样朴素明畅、轻快活泼、通俗易懂、别具一格的词作,应当说是非常可贵的。

  在孙光宪之前,文人词中写到农村的,只有刘禹锡的一首《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而在孙光宪之后,苏轼曾写有农村词《浣溪沙》五首,辛弃疾则更有数十首之多。农村词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孙光宪的这首农村词,与他前后绝大部分的农村词一样,都未曾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农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毕竟以这首词填补了五代词中农村词的空白,与他的描写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河传》、边塞征战的《酒泉子》等词一起,在题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间词的樊篱。

作者简介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

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3226.html

上一篇: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