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发布时间:2022-05-17 17:53:38

原文賞析: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
拼音解讀
chuān tiān tòu dì bú cí láo ,dào dǐ fāng zhī chū chù gāo
xī jiàn yān néng liú dé zhù ,zhōng xū dà hǎi zuò bō tāo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此詩由唐宣宗李忱與香嚴閑禅師的聯句點化而來。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爲僧。一日與禅師在廬山觀瀑,禅師有意試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連句而先詠二句曰:“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李忱應聲續作二句:“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無意之間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爲的心懷,後來果踐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借這組聯句,僅改數字,而境界大不相同。首句“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氣魄宏大,遠勝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堅持不懈的決心。這兩句還顯示出瀑布的動勢和高度: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淩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澗,它作出這一壯舉該要冒多大風險,要付出多少辛勞啊!然而,爲了奔赴目的地,它卻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瀑布跌落潭底後,從底處擡頭仰望,隻見一道寬大的銀練垂落而下,迸珠濺玉,這時,方才更加覺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樣驚人,他的出處是那樣高峻。末兩句詩,則進一層表現出瀑布非凡的氣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邊的溪澗,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這山中溪澗哪裏能長期挽留住它哩,縱經千回百折,它也要流進大江長河,彙入浩瀚的大海。“歸”字改作“須”字,隐喻太平軍須農民群衆的“大海”成就偉業,比“歸”字更有深意。作爲一位站在曆史潮頭、代表着當時中國農民階級先進思想的革命家,他深信曆史終将肯定自己的行動是“出處高”的,是正義的。平庸安逸的生活豈能束縛他前進的腳步,他終要率領父老弟兄們揭竿而起,沖出山鄉僻壤,彙合成農民起義的大軍,像洶湧的大海的怒濤,翻天覆地,摧毀腐朽的滿清封建王朝!這首詩,文辭流暢,語意雙關,明則句句寫瀑布,實則處處寫自己,充分顯示出這位農民領袖高尚的情操、堅定的信念和雄偉的抱負,氣勢豪放,格調高昂,在曆代詠瀑布詩中,實屬立意高、新、深的上乘之作,即與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兩首托物詠志的詩《題菊花》、《菊花》相比,也毫不遜色。

相關賞析

  此詩由唐宣宗李忱與香嚴閑禅師的聯句點化而來。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爲僧。一日與禅師在廬山觀瀑,禅師有意試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連句而先詠二句曰:“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李忱應聲續作二句:“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無意之間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爲的心懷,後來果踐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借這組聯句,僅改數字,而境界大不相同。首句“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氣魄宏大,遠勝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堅持不懈的決心。這兩句還顯示出瀑布的動勢和高度: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淩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澗,它作出這一壯舉該要冒多大風險,要付出多少辛勞啊!然而,爲了奔赴目的地,它卻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瀑布跌落潭底後,從底處擡頭仰望,隻見一道寬大的銀練垂落而下,迸珠濺玉,這時,方才更加覺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樣驚人,他的出處是那樣高峻。末兩句詩,則進一層表現出瀑布非凡的氣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邊的溪澗,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這山中溪澗哪裏能長期挽留住它哩,縱經千回百折,它也要流進大江長河,彙入浩瀚的大海。“歸”字改作“須”字,隐喻太平軍須農民群衆的“大海”成就偉業,比“歸”字更有深意。作爲一位站在曆史潮頭、代表着當時中國農民階級先進思想的革命家,他深信曆史終将肯定自己的行動是“出處高”的,是正義的。平庸安逸的生活豈能束縛他前進的腳步,他終要率領父老弟兄們揭竿而起,沖出山鄉僻壤,彙合成農民起義的大軍,像洶湧的大海的怒濤,翻天覆地,摧毀腐朽的滿清封建王朝!這首詩,文辭流暢,語意雙關,明則句句寫瀑布,實則處處寫自己,充分顯示出這位農民領袖高尚的情操、堅定的信念和雄偉的抱負,氣勢豪放,格調高昂,在曆代詠瀑布詩中,實屬立意高、新、深的上乘之作,即與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兩首托物詠志的詩《題菊花》、《菊花》相比,也毫不遜色。

作者介紹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馮雲山(1822年~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後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爲業。後爲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官封南王,七千歲。

以上就是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拼音解读
chuān tiān tòu dì bú cí láo ,dào dǐ fāng zhī chū chù gāo
xī jiàn yān néng liú dé zhù ,zhōng xū dà hǎi zuò bō tā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此诗由唐宣宗李忱与香严闲禅师的联句点化而来。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为僧。一日与禅师在庐山观瀑,禅师有意试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连句而先咏二句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应声续作二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意之间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为的心怀,后来果践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借这组联句,仅改数字,而境界大不相同。首句“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气魄宏大,远胜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坚持不懈的决心。这两句还显示出瀑布的动势和高度: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瀑布跌落潭底后,从底处抬头仰望,只见一道宽大的银练垂落而下,迸珠溅玉,这时,方才更加觉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样惊人,他的出处是那样高峻。末两句诗,则进一层表现出瀑布非凡的气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边的溪涧,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这山中溪涧哪里能长期挽留住它哩,纵经千回百折,它也要流进大江长河,汇入浩瀚的大海。“归”字改作“须”字,隐喻太平军须农民群众的“大海”成就伟业,比“归”字更有深意。作为一位站在历史潮头、代表着当时中国农民阶级先进思想的革命家,他深信历史终将肯定自己的行动是“出处高”的,是正义的。平庸安逸的生活岂能束缚他前进的脚步,他终要率领父老弟兄们揭竿而起,冲出山乡僻壤,汇合成农民起义的大军,像汹涌的大海的怒涛,翻天覆地,摧毁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这首诗,文辞流畅,语意双关,明则句句写瀑布,实则处处写自己,充分显示出这位农民领袖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气势豪放,格调高昂,在历代咏瀑布诗中,实属立意高、新、深的上乘之作,即与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托物咏志的诗《题菊花》、《菊花》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关赏析

  此诗由唐宣宗李忱与香严闲禅师的联句点化而来。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为僧。一日与禅师在庐山观瀑,禅师有意试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连句而先咏二句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应声续作二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意之间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为的心怀,后来果践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借这组联句,仅改数字,而境界大不相同。首句“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气魄宏大,远胜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坚持不懈的决心。这两句还显示出瀑布的动势和高度: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瀑布跌落潭底后,从底处抬头仰望,只见一道宽大的银练垂落而下,迸珠溅玉,这时,方才更加觉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样惊人,他的出处是那样高峻。末两句诗,则进一层表现出瀑布非凡的气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边的溪涧,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这山中溪涧哪里能长期挽留住它哩,纵经千回百折,它也要流进大江长河,汇入浩瀚的大海。“归”字改作“须”字,隐喻太平军须农民群众的“大海”成就伟业,比“归”字更有深意。作为一位站在历史潮头、代表着当时中国农民阶级先进思想的革命家,他深信历史终将肯定自己的行动是“出处高”的,是正义的。平庸安逸的生活岂能束缚他前进的脚步,他终要率领父老弟兄们揭竿而起,冲出山乡僻壤,汇合成农民起义的大军,像汹涌的大海的怒涛,翻天覆地,摧毁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这首诗,文辞流畅,语意双关,明则句句写瀑布,实则处处写自己,充分显示出这位农民领袖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气势豪放,格调高昂,在历代咏瀑布诗中,实属立意高、新、深的上乘之作,即与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托物咏志的诗《题菊花》、《菊花》相比,也毫不逊色。

作者介绍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1822年~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后为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官封南王,七千岁。

以上就是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13022.html

上一篇: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下一篇: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