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题大庾岭北驿》

发布时间:2021-12-31 07:14:18

題大庾嶺北驿 -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複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注解】:
1、陽月:陰曆十月。
2、瘴: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緻病之氣。
3、隴頭梅:其地氣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見梅,舊時紅白梅夾道,故有梅嶺之稱。隴
??頭:即爲“嶺頭”。

【韻譯】:
陰曆十月的時候,大雁就開始南飛,
據說飛到大庾嶺,它們就全部折回。
鳥兒不進,我卻行程未止遠涉嶺南,
真不知何日何時,我才能遇赦歸來?
潮水退落了,江面靜靜地泛着漣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氣濃重散不開。
來日我登上高山頂,向北遙望故鄉,
抑或能看到:那山頭上初放的紅梅。

【評析】:
??大庚嶺爲五嶺之一,古人以此爲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飛至此不過嶺南之傳說。詩
是作者流放欽州途經大庚嶺時所作。
??全詩寫貶谪嶺南的傷感,于旅途中抒發情懷。開頭以比興入手,寫望雁思鄉,再
寫嶺南境惡,更襯懷鄉情切。最後兩句由寫景轉爲抒情,暗祈能見到紅梅采寄親眷,
以表衷情。
??詩旨在寫“愁”,卻未着“愁”字,情緻凄婉,愁緒滿懷,以情布景,以景托
情,情真意切,柔婉動人。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簡析】:
這是詩人在被貶嶺南途經大庚嶺時所作。首句就用鴻雁飛到這裏也要折回,極狀了谪途的艱險和不如大雁還能轉飛回去的痛苦心情,還寫出自己雖苦而仍要安慰親人,感情十分真實動人。

  這是宋之問流放欽州(治所在今廣西欽州東北)途經大庾嶺時,寫在嶺北驿的一首五律。大庾嶺在今江西大庾,嶺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嶺。古人認爲此嶺是南北的分界線,因有十月北雁南歸至此,不再過嶺的傳說。

  本來,在武後、中宗兩朝,宋之問頗得寵幸,睿宗執政後,卻成了谪罪之人,發配嶺南,其心中的痛苦哀傷自是可知。所以當他到達大庾嶺北驿時,眼望那蒼茫山色、長天雁群,想到明日就要過嶺,一嶺之隔,與中原便咫尺天涯,頓時遷谪失意的痛苦,懷土思鄉的憂傷一起湧上心頭。悲切之音脫口而出:“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複歸來?”陽月(即農曆十月)雁南飛至此而北回,而我呢,卻象“孤雁獨南翔”(曹丕《雜詩》),非但不能滞留,還要翻山越嶺,到那荒遠的瘴疠之鄉;群雁北歸有定期,而我呢,何時才能重來大庾嶺,再返故鄉和親人團聚!由雁而後及人,詩人用的是比興手法。兩兩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蘊其中。這一鮮明對照,把詩人那憂傷、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複雜的内心情感表現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較以後,五六兩句,詩人又點綴了眼前景色:“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黃昏到來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靜得令人寂寞,林間瘴氣缭繞,一片迷蒙。這景象又給詩人平添了一段憂傷。因爲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靜的時候,而詩人心潮起伏,卻無一刻安甯。叢林迷瞑,瘴氣如煙,故鄉何在?望眼難尋;前路如何,又難以蔔知。失意的痛苦,鄉思的煩惱,面對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惱人的景象,愁殺了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離惝恍。因此,這二句寫景接上二句的抒情,轉承得實在好,以景襯情,渲染了凄涼孤寂的氣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進一層,更加深刻細膩,更加強烈具體了。

  最後二句,詩人又從寫景轉爲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願:“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明晨踏上嶺頭的時候,再望一望故鄉吧!雖然見不到她的蹤影,但嶺上盛開的梅花該是可以見到的!《荊州記》載,南朝梁時詩人陸凱有這樣一首詩:“折梅逢驿使,寄與隴頭人。江南何所有,聊贈一枝春。”顯然,詩人暗用了這一典故。雖然家不可歸,但他多麽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鄉的親人啊!

  情緻凄婉,綿長不斷,詩人懷鄉之情已經升發到最高點,然而卻收得含吐不露。宋人沈義父說:“以景結情最好”,“含有餘不盡之意”。(《樂府指迷》)這一聯恰好如此,詩人沒有接續上文去寫實景,而是拓開一筆,寫了想象,虛拟一段情景來關合全詩。這樣不但深化了主題,而且情韻醇厚,含悠然不盡之意,令人神馳遐想。

  全詩寫的是“愁”,卻未着一“愁”字。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感到愁緒滿懷,凄恻纏綿。爲什麽會産生這樣的藝術魅力呢?因爲“善道景者,絕去形容,略加點綴”,“善言情者,吞吐深淺,欲露還藏”(陸時雍《詩鏡總論》)。這首詩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詩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襯情,使情景融合,寫出了真實的感受,因而情真意切,動人心弦。

  (張秉戍)【作品評述題大庾嶺北驿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複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题大庾岭北驿 -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解】:
1、阳月:阴历十月。
2、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
3、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
??头:即为“岭头”。

【韵译】: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评析】:
??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
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
??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
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
以表衷情。
??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
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是诗人在被贬岭南途经大庚岭时所作。首句就用鸿雁飞到这里也要折回,极状了谪途的艰险和不如大雁还能转飞回去的痛苦心情,还写出自己虽苦而仍要安慰亲人,感情十分真实动人。

  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本来,在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其心中的痛苦哀伤自是可知。所以当他到达大庾岭北驿时,眼望那苍茫山色、长天雁群,想到明日就要过岭,一岭之隔,与中原便咫尺天涯,顿时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阳月(即农历十月)雁南飞至此而北回,而我呢,却象“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非但不能滞留,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我呢,何时才能重来大庾岭,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景色:“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何在?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写景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最后二句,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显然,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多么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啊!

  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宋人沈义父说:“以景结情最好”,“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这一联恰好如此,诗人没有接续上文去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令人神驰遐想。

  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魅力呢?因为“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陆时雍《诗镜总论》)。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诗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张秉戍)【作品评述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题大庾岭北驿》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55062.html

上一篇:描写凤凰松的好句,你读过哪些描写松柏的好诗和佳句?

下一篇:《闲游》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