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发布时间:2021-11-27 21:17:48

出自宋代嶽珂的《滿江紅·小院深深》

小院深深,悄鎮日、陰晴無據。春未足,閨愁難寄,琴心誰與?曲徑穿花尋蛱蝶,虛闌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楊柳女兒腰,東風舞。
雲外月,風前絮。情與恨,長如許。想绮窗今夜,爲誰凝伫?洛浦夢回留佩客,秦樓聲斷吹箫侶。正黃昏時候杏花寒,廉纖雨。

【賞析】

  慷慨悲歌,豪情萬丈,可以入詞;小橋流水,也可以入詞。這首詞以柔美的曲調,表現出男女相怨的私情。

  作品雖以大量篇幅寫一女子,但是全篇的主題卻是表現愛戀這個女子的一位男子的相思之情;女子的形象,僅是在這位男子的想象中出現的。這是詞的成功之處。詞的上片,全以虛拟之筆,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的情狀。雖是虛寫,卻逼真細緻,情景曆曆,宛然在目。首先,作者即描寫那個女子所獨自居住的環境。那是一個幽深靜谧的小小院落。由于情人的遠離,這深閨之中沒有了歡聲笑語,因而日間氣氛空寂得令人難耐。更可惱的是,時當春日,天氣冷暖陰晴沒個準,使人覺得心緒也愈發煩亂了。天氣之陰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時心情的起伏變化,意思極爲含蓄。“春未足,閨愁難寄,琴心誰與?”接下來三句,由景入情,正面點出女子的怨情。琴心,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這裏是爲女方設想:閨中寂悶,無可交通心事之人,當此春晝,她如何排遣滿腹愁怨呢?

  以下由寫情轉入寫事。“曲徑”、“虛闌”二句,是一組工整而流暢的對仗,意在進一步刻畫女子此刻之無聊。抒情男主人公設想,他的情人此時感覺萬般無聊,于是找些遊戲來打發光陰。她時而在幽曲的花徑裏穿進穿出地撲捉蝴蝶,時而斜倚欄幹在陽光下教鹦鹉說話……可是這些做法都沒能幫她驅走憂愁。有時她一擡頭,院中楊柳枝條飛舞之态又使她思緒萬千。上片末“笑十三楊柳女兒腰,東風舞”二句,意思是說:女子看到婀娜的楊柳在春風中自在搖動,恰如十三歲小女孩兒無憂無慮地扭腰作舞,她感到這種不知憂愁的張狂輕浮之态十分好笑。一“笑”字将女子因物興感、情緒更加煩亂的心态點化出來了。

  詞的下片,将相思之情寫得更加凄婉動人。過片的四個三字句,寫女子黃昏之後的孤苦愁悶。這裏用了兩個比喻:雲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見;風前絮,喻愁恨之綿綿不斷。這四句,使人宛然見女子春夜枯坐空閨、如泣如訴之狀。“想绮窗今夜,爲誰凝伫”二句,将此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的情态,準确地刻畫出來。這裏出以問句,更顯出多情的男主人公對女方的無限關切。是全篇的高潮,也是抒情的“詞眼”所在。一“想”字籠罩前後文,關合男女雙方。有此二句,點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寫皆非實景,而是“今夜”所“想”。有此二句,才由虛拟與懸想巧妙地過渡到實寫,從而正面描寫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的相思心理。“洛浦”與“秦樓”二句,即承“想”字而來,利用典故抒寫自己懷想情人卻無緣相會的痛苦。

  這“洛浦”與“秦樓”二句,借用了二個典故。前一個典故是正用,寫自己夢見情人,醒後一切成空;後一個典故是反用,歎息出雙入對的情侶天各一方。

  篇末“正黃昏時候杏花寒,廉纖雨(細雨)”,以景物的描寫顯示抒情主人公滿目所見,無非令人斷腸之物而已。無限的哀感頑豔之情,融入春日黃昏景色之中,愈發顯得愁緒無邊,韻味深長。全詞的結尾是以寫景來抒情、語盡而情不盡的妙筆。全詞情景交融,章法穿插變化,風格沉郁頓挫,用語典雅精麗,不失爲一篇佳作。

  • 曲徑穿花尋蛱蝶,虛闌傍日教鹦鹉。 相關内容:
  • 民感桑林雨,雲施李靖龍。
  • 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
  • 平生多感激,忠義非外獎。
  •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 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 高齋今夜雨,獨卧武昌城。
  • 獨倚危欄,神遊無際,天地猶嫌隘。
  • 賈傳自憐多感慨,東門何意泥孤虛。
  • 詩詞名句

以上就是曲徑穿花尋蛱蝶,虛闌傍日教鹦鹉。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宋代岳珂的《满江红·小院深深》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赏析】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这首词以柔美的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的私情。

  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女子,但是全篇的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的一位男子的相思之情;女子的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的想象中出现的。这是词的成功之处。词的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的情状。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景历历,宛然在目。首先,作者即描写那个女子所独自居住的环境。那是一个幽深静谧的小小院落。由于情人的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而日间气氛空寂得令人难耐。更可恼的是,时当春日,天气冷暖阴晴没个准,使人觉得心绪也愈发烦乱了。天气之阴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时心情的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接下来三句,由景入情,正面点出女子的怨情。琴心,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这里是为女方设想:闺中寂闷,无可交通心事之人,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下由写情转入写事。“曲径”、“虚阑”二句,是一组工整而流畅的对仗,意在进一步刻画女子此刻之无聊。抒情男主人公设想,他的情人此时感觉万般无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她时而在幽曲的花径里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而斜倚栏干在阳光下教鹦鹉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走忧愁。有时她一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又使她思绪万千。上片末“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二句,意思是说:女子看到婀娜的杨柳在春风中自在摇动,恰如十三岁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扭腰作舞,她感到这种不知忧愁的张狂轻浮之态十分好笑。一“笑”字将女子因物兴感、情绪更加烦乱的心态点化出来了。

  词的下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过片的四个三字句,写女子黄昏之后的孤苦愁闷。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云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见;风前絮,喻愁恨之绵绵不断。这四句,使人宛然见女子春夜枯坐空闺、如泣如诉之状。“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二句,将此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的情态,准确地刻画出来。这里出以问句,更显出多情的男主人公对女方的无限关切。是全篇的高潮,也是抒情的“词眼”所在。一“想”字笼罩前后文,关合男女双方。有此二句,点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写皆非实景,而是“今夜”所“想”。有此二句,才由虚拟与悬想巧妙地过渡到实写,从而正面描写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的相思心理。“洛浦”与“秦楼”二句,即承“想”字而来,利用典故抒写自己怀想情人却无缘相会的痛苦。

  这“洛浦”与“秦楼”二句,借用了二个典故。前一个典故是正用,写自己梦见情人,醒后一切成空;后一个典故是反用,叹息出双入对的情侣天各一方。

  篇末“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细雨)”,以景物的描写显示抒情主人公满目所见,无非令人断肠之物而已。无限的哀感顽艳之情,融入春日黄昏景色之中,愈发显得愁绪无边,韵味深长。全词的结尾是以写景来抒情、语尽而情不尽的妙笔。全词情景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

以上就是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7150.html

上一篇: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下一篇: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