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10:12:17

出自宋代蘇轼的《虢國夫人夜遊圖》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驚燕蹋飛龍。金鞭争道寶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宮。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坐中八姨真貴人,走馬來看不動塵。明眸皓齒誰複見,隻有丹青餘淚痕。人間俯仰成今古,吳公台下雷塘路。當時亦笑張麗華,不知門外韓擒虎。譯文及注釋

譯文這位佳人駕馭玉花骢馬,淡妝多态。她騎在駿馬上,身段輕盈,恍如驚飛的春燕。飛龍駿馬驕馳在進宮的大道上,宛若遊龍。爲了搶先進入明光宮,楊家豪奴,揮動金鞭與公主争道,緻使公主驚下馬來,寶钗堕地。此時宮中正在演奏曾被附會爲能催發杏柳開花的樂曲,貴妃親自彈撥琵琶,汝陽王李琏在敲擊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況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寵花嬌。秦國夫人已經先期豔妝就座,打扮得非常嬌貴。虢國夫人素妝淡雅,乘車緩緩而行,入宮以後馬的步子放慢,驚塵不動。這絕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處呢?她那明眸皓齒,除了畫圖之外,誰又曾見到過呢?當年的歡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隻留下點點慘痛的淚痕了。人在世上,繁花如夢,俯仰之間,重滔覆轍者比比皆是。隋炀帝與陳叔寶一樣國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吳公台下、雷塘路邊。可是當年他卻曾嘲笑過陳叔寶、張麗華一味享樂,不恤國事,不知

知道韓擒虎已經帶領隋兵迫近宮門。

注釋虢(guó)國夫人夜遊圖:唐代畫作。此畫在北宋末期已成爲稀世珍品,曾藏于宋徽宗畫院,據說上面有徽宗的題字。此畫原圖已佚,今遼甯博物館有宋仿者一幀。絹本,橫卷,題《臨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虢國夫人:唐朝楊貴妃三姐的封號。據《舊唐書·楊貴妃傳》,楊貴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長曰大姨,封韓國夫人;三姨封虢國夫人;八姨封秦國夫人。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天下”。鞚(kòng):勒馬的繩。玉花骢(cōng):唐玄宗的名馬。蹋(tà):踏。飛龍:特指唐代禦廄中右膊印飛字、左項印龍形的馬。金鞭争道:指楊家與廣平公主争道西市門,楊家豪奴竟然揮鞭驚吓公主落馬。明光宮:漢代有明光殿,此處借指唐代宮殿。羯(jié)鼓催花柳:唐代南卓《羯鼓錄》:“唐明皇好羯鼓,嘗于庭内臨軒擊鼓,庭下柳杏時正發坼,明皇指而笑謂宮人曰:‘此一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後來傳爲羯鼓催花的故事。羯鼓,唐代由羯族傳來的一種鼓,形如漆筒,音響急促高昂,故名羯鼓。玉奴:楊貴妃的小名。弦索:原指樂器上的弦,此指弦樂器。花奴:汝陽王李琏的小名。李琏擅長演奏羯鼓,楊貴妃工弦索。八姨:即楊貴妃的八姐秦國夫人。明眸(móu)皓(hào)齒誰複

見:此用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詩意。“明眸皓齒”連同上句的“走馬”與下句的“丹青”,都指虢國夫人。丹青:丹和青是中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顔色,借指繪畫、圖畫。吳公台、雷塘:都在揚州。吳公台因陳将吳明徹得名。隋炀帝死後,初葬吳公台下,後來遷葬雷塘。張麗華: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的寵妃,隋滅陳時,張麗華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将韓擒虎俘獲,随後被殺。門外韓擒虎:韓擒虎是隋初開國功臣,滅陳時領軍爲先鋒。這裏用杜牧《台城曲二首》“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意。

賞析

  蘇轼這首《虢國夫人夜遊圖》和杜甫的《麗人行》在題材和主旨上一脈相承,含有一定的諷谕意義。

  詩的起四句爲第一段,渲染虢國夫人恃寵驕肆。前兩句所描繪的形象,正是圖中虢國夫人形象的再現。作者寫這位佳人,駕馭玉花骢馬,淡妝多态。她騎在駿馬上,身段輕盈,恍如驚飛的春燕。駿馬驕馳在進宮的大道上,宛若遊龍。美人名馬,相互輝映;神采飛動,容光豔麗。《明皇雜錄》記載:虢國夫人出入宮廷,常乘紫骢,使小黃門爲禦者。畫和詩所繪寫的都有所據。“金鞭争道”兩句,寫虢國夫人的驕縱,和楊家炙手可熱的氣焰。作者用“金鞭争道寶钗落”這句,再現了圖中的情景。爲了搶先

進入明光宮,楊家豪奴,揮動金鞭與公主争道,緻使公主驚下馬來,寶钗堕地。據史載,某年正月十五日,楊家五宅夜遊,與廣平公主争道西市門,結果公主受驚落馬。詩所寫的,正是畫意所在。

  詩的第二段是“宮中羯鼓催花柳”以下六句,寫虢國夫人入宮和宮中的情事。此時宮中正作“羯鼓催花”之戲,貴妃親自彈撥琵琶,汝陽王李琏在敲擊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況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寵花嬌。秦國夫人已經先期豔妝就座,打扮得非常嬌貴。虢國夫人乘車緩緩而行,驚塵不動,素妝淡雅。入宮以後馬的步子是放慢了。其是珠光寶氣,人影衣香,花團錦簇,在不夜的宮廷裏,一派歡樂情景,紛呈紙上。詩中叙玉奴和八姨作爲襯映,而“自鞚玉花骢”的佳人,才是主體。畫圖是入神之畫,詩是傳神之詩,詩情畫意,融爲一體。作者寫詩至此,于歡情笑意中,陡作警醒之筆。作者說:這絕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處呢?她那明眸皓齒,除了畫圖之外,誰又曾見到過呢?當年的歡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隻留下點點慘痛的淚痕了。陡轉兩句,筆力千鈞。

  第三段是最後四句,緊承前文,作者在觀圖感歎之後,更對曆史上一些回環往複的舊事,緻以深沉的感慨。詩說:“吳公台下雷塘路,人間俯仰成今古。當時亦笑

張麗華,不知門外韓擒虎。”曆史上的隋炀帝,當年也曾嘲笑過陳叔寶、張麗華一味享樂,不恤國事,不知道韓擒虎已經帶領隋兵迫近宮門。可是他後來也步陳叔寶的後塵,俯仰之間,身死人手,國破家亡,繁華成爲塵土。言外之意,是說唐明皇、楊玉環、虢國夫人等,又重蹈了隋炀帝的覆轍。“吳公台下雷塘路”,葬埋了隋朝風流天子;“馬嵬坡下泥土中”,也不僅僅隻是留下楊玉環的血污,她的三姨虢國夫人也在那裏被殺掉了。荒淫享樂者的下場,千古以來,如出一轍。昙花一現的恩寵,換來的僅僅是一幅供人憑吊的圖畫。

  全詩着意鮮明,前兩段十句,全以畫意爲詩,筆墨酣暢。“明眸皓齒”兩句轉入主題,作輕微的感歎。末段四句,揭示意圖,語意新警,亦諷亦慨,而千古恨事亦在其中,如此題圖,大筆淋漓,有如史論,引人深思。

創作背景

  《虢國夫人夜遊圖》是唐代流傳下來的一幅名畫。圖爲張萱所繪,一說是出自周昉之手。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此畫爲劉有方所收藏。當時蘇轼在汴京(今河南開封)任職中書舍人,曾看到此圖,于是作了這首七言古詩。

作者簡介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

,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出自宋代苏轼的《虢国夫人夜游图》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译文注释

译文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飞龙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此时宫中正在演奏曾被附会为能催发杏柳开花的乐曲,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素妆淡雅,乘车缓缓而行,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放慢,惊尘不动。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人在世上,繁花如梦,俯仰之间,重滔覆辙者比比皆是。隋炀帝与陈叔宝一样国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吴公台下、雷塘路边。可是当年他却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

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

注释虢(guó)国夫人夜游图:唐代画作。此画在北宋末期已成为稀世珍品,曾藏于宋徽宗画院,据说上面有徽宗的题字。此画原图已佚,今辽宁博物馆有宋仿者一帧。绢本,横卷,题《临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唐朝杨贵妃三姐的封号。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长曰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鞚(kòng):勒马的绳。玉花骢(cōng):唐玄宗的名马。蹋(tà):踏。飞龙: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金鞭争道:指杨家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杨家豪奴竟然挥鞭惊吓公主落马。明光宫:汉代有明光殿,此处借指唐代宫殿。羯(jié)鼓催花柳:唐代南卓《羯鼓录》:“唐明皇好羯鼓,尝于庭内临轩击鼓,庭下柳杏时正发坼,明皇指而笑谓宫人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来传为羯鼓催花的故事。羯鼓,唐代由羯族传来的一种鼓,形如漆筒,音响急促高昂,故名羯鼓。玉奴:杨贵妃的小名。弦索:原指乐器上的弦,此指弦乐器。花奴:汝阳王李琏的小名。李琏擅长演奏羯鼓,杨贵妃工弦索。八姨:即杨贵妃的八姐秦国夫人。明眸(móu)皓(hào)齿谁复

见:此用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诗意。“明眸皓齿”连同上句的“走马”与下句的“丹青”,都指虢国夫人。丹青: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图画。吴公台、雷塘:都在扬州。吴公台因陈将吴明彻得名。隋炀帝死后,初葬吴公台下,后来迁葬雷塘。张丽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隋灭陈时,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将韩擒虎俘获,随后被杀。门外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开国功臣,灭陈时领军为先锋。这里用杜牧《台城曲二首》“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

赏析

  苏轼这首《虢国夫人夜游图》和杜甫的《丽人行》在题材和主旨上一脉相承,含有一定的讽谕意义。

  诗的起四句为第一段,渲染虢国夫人恃宠骄肆。前两句所描绘的形象,正是图中虢国夫人形象的再现。作者写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美人名马,相互辉映;神采飞动,容光艳丽。《明皇杂录》记载:虢国夫人出入宫廷,常乘紫骢,使小黄门为御者。画和诗所绘写的都有所据。“金鞭争道”两句,写虢国夫人的骄纵,和杨家炙手可热的气焰。作者用“金鞭争道宝钗落”这句,再现了图中的情景。为了抢先

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据史载,某年正月十五日,杨家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结果公主受惊落马。诗所写的,正是画意所在。

  诗的第二段是“宫中羯鼓催花柳”以下六句,写虢国夫人入宫和宫中的情事。此时宫中正作“羯鼓催花”之戏,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乘车缓缓而行,惊尘不动,素妆淡雅。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是放慢了。其是珠光宝气,人影衣香,花团锦簇,在不夜的宫廷里,一派欢乐情景,纷呈纸上。诗中叙玉奴和八姨作为衬映,而“自鞚玉花骢”的佳人,才是主体。画图是入神之画,诗是传神之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作者写诗至此,于欢情笑意中,陡作警醒之笔。作者说: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陡转两句,笔力千钧。

  第三段是最后四句,紧承前文,作者在观图感叹之后,更对历史上一些回环往复的旧事,致以深沉的感慨。诗说:“吴公台下雷塘路,人间俯仰成今古。当时亦笑

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历史上的隋炀帝,当年也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可是他后来也步陈叔宝的后尘,俯仰之间,身死人手,国破家亡,繁华成为尘土。言外之意,是说唐明皇、杨玉环、虢国夫人等,又重蹈了隋炀帝的覆辙。“吴公台下雷塘路”,葬埋了隋朝风流天子;“马嵬坡下泥土中”,也不仅仅只是留下杨玉环的血污,她的三姨虢国夫人也在那里被杀掉了。荒淫享乐者的下场,千古以来,如出一辙。昙花一现的恩宠,换来的仅仅是一幅供人凭吊的图画。

  全诗着意鲜明,前两段十句,全以画意为诗,笔墨酣畅。“明眸皓齿”两句转入主题,作轻微的感叹。末段四句,揭示意图,语意新警,亦讽亦慨,而千古恨事亦在其中,如此题图,大笔淋漓,有如史论,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虢国夫人夜游图》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名画。图为张萱所绘,一说是出自周昉之手。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此画为刘有方所收藏。当时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职中书舍人,曾看到此图,于是作了这首七言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

,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06795.html

上一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