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3 19:02:04

出自唐代曹邺的《官倉鼠》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賞析

  這首詩如題所示,寫的是官倉裏的老鼠。在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中有這樣一則記載:“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爲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庑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這首《官倉鼠》應是從這裏受到了一些啓發。在災荒之年,官倉内積滿糧食,老鼠吃得肥大如鬥,下層士兵和窮苦百姓卻忍饑挨餓。詩人在這首詩裏憤怒揭露了這種現象。他質問的是官倉鼠,實際上譴責的是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

  詩的前兩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帶誇張,形象地勾畫出官倉鼠不同凡鼠的特征和習性。誰都知道,老鼠曆來是以“小”和“怯”著稱的。它們晝伏夜動,見人就跑,所以有所謂“獸之大者莫勇于虎,獸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說法。然而官倉鼠卻非同一般:它們不僅“大”──“官倉老鼠大如鬥”;而且“勇”──“見人開倉亦不走”。至于官倉鼠何以能至于此,詩人并未多說,但其意并不難明白:“大”,是飽食積粟的結果;“勇”,是無人去整治它們,所以見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

“鼠”寫到“人”:“健兒無糧百姓饑。”官倉裏的老鼠被養得又肥又大,前方守衛邊疆的将士和後方終年辛勞的百姓卻仍然在挨餓。詩人以強烈的對比,一下子就把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矛盾展現在讀者面前。面對這樣一個人不如鼠的社會現實,第四句的質問就脫口而出了:“誰遣朝朝入君口?”至此,詩的隐喻意很清楚了。官倉鼠是比喻那些隻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貪官污吏;而這些兩條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當然不僅僅是糧食,而是從人民那裏搜刮來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憤慨的是,官倉鼠作了這麽多孽,竟然可以有恃無恐,這必定有人作後台。“誰遣朝朝入君口?”詩人故執一問,含蓄不盡。“誰”字下得極妙,耐人尋思。它有意識地引導讀者去探索造成這一不合理現象的根源,把矛頭指向了最高統治者,主題十分鮮明。

  這種以大老鼠來比喻、諷刺剝削者的寫法,早在《詩經·魏風·碩鼠》中就有。不過,在《碩鼠》中,詩人反複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樂土”“樂國”“樂郊”,而《官倉鼠》卻能面對現實,引導人們去探求苦難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強烈。這就是一種發展。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似乎隻是揭露官倉管理不善,細細體味,卻句句是對貪官污吏的誅伐。詩人采用的是民間口語,然而

譬喻妥帖,詞淺意深。他有“鬥”這一糧倉盛器來比喻官倉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點出了鼠的貪心。最後一句,又把“鼠”稱爲“君”,俨然以人視之而且尊之,諷刺性極強,深刻地揭露了這個是非颠倒的黑暗社會。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曹邺在洋州(今陝西洋縣)任職期間。鹹通(唐懿宗年號,公元860—874年)年間,曹邺出任洋州刺史,看到吏治腐敗,百姓貧苦,官員、士紳相互勾結,内貪外刮的景象時,寫下了這首政治諷刺詩《官倉鼠》。

作者簡介

曹邺,字邺之,桂州(桂林)陽朔人,與晚唐著名詩人劉駕、聶夷中、于濆、邵谒、蘇拯齊名,而以曹邺才穎最佳。

出自唐代曹邺的《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赏析

  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首《官仓鼠》应是从这里受到了一些启发。在灾荒之年,官仓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和穷苦百姓却忍饥挨饿。诗人在这首诗里愤怒揭露了这种现象。他质问的是官仓鼠,实际上谴责的是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诗的前两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带夸张,形象地勾画出官仓鼠不同凡鼠的特征和习性。谁都知道,老鼠历来是以“小”和“怯”著称的。它们昼伏夜动,见人就跑,所以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然而官仓鼠却非同一般:它们不仅“大”──“官仓老鼠大如斗”;而且“勇”──“见人开仓亦不走”。至于官仓鼠何以能至于此,诗人并未多说,但其意并不难明白:“大”,是饱食积粟的结果;“勇”,是无人去整治它们,所以见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

“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强烈对比,一下子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谁遣朝朝入君口?”至此,诗的隐喻意很清楚了。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而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当然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必定有人作后台。“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谁”字下得极妙,耐人寻思。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这种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早在《诗经·魏风·硕鼠》中就有。不过,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乐国”“乐郊”,而《官仓鼠》却能面对现实,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强烈。这就是一种发展。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然而

譬喻妥帖,词浅意深。他有“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最后一句,又把“鼠”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曹邺在洋州(今陕西洋县)任职期间。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年)年间,曹邺出任洋州刺史,看到吏治腐败,百姓贫苦,官员、士绅相互勾结,内贪外刮的景象时,写下了这首政治讽刺诗《官仓鼠》。

作者简介

曹邺,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9231.html

上一篇: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