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6 03:37:54

出自唐代毛文錫的《更漏子·春夜闌》

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偏怨别,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宵霧散,曉霞晖,梁間雙燕飛。譯文及注釋

譯文春的深夜靜靜的,春的思愁綿綿不絕,花叢外杜鵑鳥的聲聲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殘月。相思的人不見蹤影,相思的夢也難成,我那孤獨的心,如紅紗罩裏的一點殘燈。最恨的是這時分别,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階下的丁香花繁葉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結。夜霧漸漸地飄散,朝霞在天邊燦爛,梁間呢喃着親親的細語,飛來了一雙春天的燕。

注釋春夜闌:春夜将盡。闌,盡。春恨:春日的思愁。切:急切,這裏有綿綿不覺之意。子規:杜鵑鳥,又稱布谷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難憑:無所依托。芳節:百花盛開時節,猶言春天時節。丁香千結:此處謂固結不開,猶人之愁固結不解。千,一作“半”。宵霧:夜霧。晖:光輝燦爛,一作“輝”。

賞析

  毛文錫擅寫閨情,詞語豔麗,這首詞是一首藝術性較高的閨思之作。

  閨中少婦,思念遠别的親人,通宵不寐,直待天明。以其愛之甚切,故恨之亦切;以其思之甚深,故怨之亦深。這一懷思緒,主要通過環境氣氛的描寫來烘托和表現。

  詞中的景物,不僅是作爲春天一般景物用以渲染春天

天的氣氛,同時還作爲一種意象,借以表達離情别緒和春思春愁。

  “花外子規啼月”,思婦在靜夜裏聽到鳥聲,本來就容易勾起孤寂之感。以鳥聲烘托岑寂,是以動寫靜。而這鳥聲又是子規的啼叫聲,便包含着更深一層的意思。子規的叫聲近似“不如歸去”。杜牧詩雲:“蜀客春城聞蜀鳥,思歸聲引未歸心。”這首詞裏所寫花外子規,也具有思歸的意象,但不是用以表示遊子思歸,而是用以表現思婦切盼情人歸來。

  “紅紗一點燈”,思婦獨守空閨,孤寂之中,對着紅紗籠罩的的孤燈凝思,此景此情,都帶點凄涼之感。“孤燈”在這裏是烘托思婦孤寂的一種意象。思婦夜裏思念情人,不能入寐,夢也難成,空對着一點寒燈。在寒燈的映照下,益顯出思婦心情的孤寂。

  “庭下丁香千結”,寫室外之景。丁香結蕾,唐宋詩人多用一比喻愁思固結不解。如李商隐《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首詞描寫庭下丁香花蕾千結,同樣暗寓思婦愁腸千結,表現了思婦的離愁和春愁。

  “梁間雙燕飛”,雙燕飛于梁間,最容易引起思婦的春思和春愁。本來成雙成對的燕子繞梁而飛,是一種很和諧的景物,可以喚起歡愉的情緒,然而當對着這景物的主人公心境十分孤寂的時候,這一和諧景物與孤寂的心

境恰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當詞中的思婦徹夜不眠,送走宵霧,迎來曉霞,看到雙燕在晨曦中繞梁而飛的時候,不是解除了夜間相思之苦,而是更增添了一種孤寂之感,更無法排遣心中的春情和春思、春愁和春恨。

  詞中子規、紗燈、丁香、雙燕這四種景象,是實景,又不是單純的實景,可以說是“實中有虛”,也就是說既具體又抽象,因爲它們已經成了引發愁情的觸媒,甚至稱了這無形無質的情思的表象。這首詞對于這些意象的運用是很成功的。

作者簡介

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幾,複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爲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出自唐代毛文锡的《更漏子·春夜阑》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译文注释

译文春的深夜静静的,春的思愁绵绵不绝,花丛外杜鹃鸟的声声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残月。相思的人不见踪影,相思的梦也难成,我那孤独的心,如红纱罩里的一点残灯。最恨的是这时分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阶下的丁香花繁叶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结。夜雾渐渐地飘散,朝霞在天边灿烂,梁间呢喃着亲亲的细语,飞来了一双春天的燕。

注释春夜阑:春夜将尽。阑,尽。春恨:春日的思愁。切:急切,这里有绵绵不觉之意。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难凭:无所依托。芳节:百花盛开时节,犹言春天时节。丁香千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千,一作“半”。宵雾:夜雾。晖:光辉灿烂,一作“辉”。

赏析

  毛文锡擅写闺情,词语艳丽,这首词是一首艺术性较高的闺思之作。

  闺中少妇,思念远别的亲人通宵不寐,直待天明。以其爱之甚切,故恨之亦切;以其思之甚深,故怨之亦深。这一怀思绪,主要通过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和表现

  词中的景物,不仅是作为春天一般景物用以渲染春天

天的气氛,同时还作为一种意象,借以表达离情别绪和春思春愁。

  “花外子规啼月”,思妇在静夜里听到鸟声,本来就容易勾起孤寂之感。以鸟声烘托岑寂,是以动写静。而这鸟声又是子规的啼叫声,便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子规的叫声近似“不如归去”。杜牧诗云:“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这首词里所写花外子规,也具有思归的意象,但不是用以表示游子思归,而是用以表现思妇切盼情人归来。

  “红纱一点灯”,思妇独守空闺,孤寂之中,对着红纱笼罩的的孤灯凝思,此景此情,都带点凄凉之感。“孤灯”在这里是烘托思妇孤寂的一种意象。思妇夜里思念情人,不能入寐,梦也难成,空对着一点寒灯。在寒灯的映照下,益显出思妇心情的孤寂。

  “庭下丁香千结”,写室外之景。丁香结蕾,唐宋诗人多用一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首词描写庭下丁香花蕾千结,同样暗寓思妇愁肠千结,表现了思妇的离愁和春愁。

  “梁间双燕飞”,双燕飞于梁间,最容易引起思妇的春思和春愁。本来成双成对的燕子绕梁而飞,是一种很和谐的景物,可以唤起欢愉的情绪然而当对着这景物的主人公心境十分孤寂的时候,这一和谐景物与孤寂的心

境恰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当词中的思妇彻夜不眠,送走宵雾,迎来晓霞,看到双燕在晨曦中绕梁而飞的时候,不是解除了夜间相思之苦,而是更增添了一种孤寂之感,更无法排遣心中的春情和春思、春愁和春恨。

  词中子规、纱灯、丁香、双燕这四种景象,是实景,又不是单纯的实景,可以说是“实中有虚”,也就是说既具体又抽象,因为它们已经成了引发愁情的触媒,甚至称了这无形无质的情思的表象。这首词对于这些意象的运用是很成功的。

作者简介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9633.html

上一篇: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