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6 15:29:50

出自唐代李賀的《綠水詞》

今宵好風月,阿侯在何處。爲有傾人色,翻成足愁苦。東湖采蓮葉,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賞析

  在李賀集中,這首詩的寫法是很獨特的。

  李賀作詩取法于《楚辭》早已是定論,至于有人說李賀之詩“少加以理,奴仆命《騷》可也”,褒揚亦甚。可能是李賀太喜歡标新立異的緣故吧,其詩趣實迥異于楚《騷》,走入幽冷鬼怪一路。從而人們往往忽視李賀也曾從南朝樂府民歌中汲取過養料。這首《綠水詞》就是明證。在這首詩中,詩人不僅在内容上與南朝樂府多言男歡女愛相一緻,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素來喜用幽冷孤凄的字眼的詩人此番一反常态,詩歌所顯現出來的情感是明快的,且多效仿南朝民歌近乎口語化的語言,很多詞語還直接取自于樂府民歌,讀來清新可愛。素性憂郁的詩人難得有這般輕快的心情。雖然此詩的主題,是良夜思憶所歡,中間滲透着一絲淡淡的苦味,但這在李賀已是很少見的了。

  除了李賀在此詩中的“取徑”南朝樂府問題外,詩句本身幾乎不用加以解釋了。“今宵好風月,阿侯在何處?”梁武帝有詩雲:“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爲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又有人據别書說阿侯是妓女,此句則指詩人所想念的女子。梁

梁武帝的詩很明顯是從民歌中汲取養料的,阿侯也許是當時民間所傳的人物。李賀此詩的第三句又從漢李延年的詩中化出。李延年原是伶人,其詩雲:“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李賀這裏反其意而用之。“爲有傾人色,翻成足愁苦。”相思不已,又無從尋覓,詩人心中因惦念她而産生許多遐想:也許她正在“東湖采蓮葉”,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根”。她采的蓮葉會給哪個人呢?“未持寄小姑”,意謂:不要先送給她的姐妹們。“且持感愁魂”,感愁魂是說詩人苦苦地思念她爲她而憂愁。意謂:她該先把蓮葉拿來送給詩人。

  比較一下南北朝時的《采蓮童曲》:“東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樂,爲持解愁思。”不難發現,李賀此詩的後半首與這首民歌的措詞、含意非常相似。李賀平時作詩冥思苦索、嘔心瀝血,奇峭的風格往往使人們忘記李賀創作時曾那樣苦心孤詣、曾經精心雕琢,但細心的讀者還是可以見出他因刻意求工而露出那份雕琢的痕迹來的,而以這樣洗煉、明快的語言表達詩人纏綿悱恻的情感,在李賀實爲難得。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愛情詩。葉蔥奇先生在其疏注的《李賀詩集》中已經發現,這首思慕所愛的詩中的“阿侯在何處”,與《七夕》中詩人所思念的所謂“

錢塘蘇小小”及《惱公》中的女主人公似乎都是一人,三詩同樣表達了一種因愛慕卻不能獲得對方的愛情的憂愁。

作者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隐稱爲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出自唐代李贺《绿水词》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赏析

  在李贺集中,这首诗的写法是很独特的。

  李贺作诗取法于《楚辞》早已是定论,至于人说李贺之诗“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褒扬亦甚。可能是李贺太喜欢标新立异的缘故吧,其诗趣实迥异于楚《骚》,走入幽冷鬼怪一路。从而人们往往忽视李贺也曾从南朝乐府民歌中汲取过养料。这首《绿水词》就是明证。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在内容上与南朝乐府多言男欢女爱相一致,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素来喜用幽冷孤凄的字眼的诗人此番一反常态,诗歌所显现出来的情感是明快的,且多效仿南朝民歌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很多词语还直接取自于乐府民歌,读来清新可爱。素性忧郁的诗人难得有这般轻快的心情。虽然此诗的主题,是良夜思忆所欢,中间渗透着一丝淡淡的苦味,但这在李贺已是很少见的了。

  除了李贺在此诗中的“取径”南朝乐府问题外,诗句本身几乎不用加以解释了。“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梁武帝有诗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又有人据别书说阿侯是妓女,此句则指诗人所想念的女子。梁

梁武帝的诗很明显是从民歌中汲取养料的,阿侯也许是当时民间所传的人物。李贺此诗的第三句又从汉李延年的诗中化出。李延年原是伶人,其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相思不已,又无从寻觅,诗人心中因惦念她而产生许多遐想: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根”。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未持寄小姑”,意谓: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且持感愁魂”,感愁魂是说诗人苦苦地思念她为她而忧愁。意谓:她该先把莲叶拿来送给诗人。

  比较一下南北朝时的《采莲童曲》:“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不难发现,李贺此诗的后半首与这首民歌的措词、含意非常相似。李贺平时作诗冥思苦索、呕心沥血,奇峭的风格往往使人们忘记李贺创作时曾那样苦心孤诣、曾经精心雕琢,但细心的读者还是可以见出他因刻意求工而露出那份雕琢的痕迹来的,而以这样洗炼、明快的语言表达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感,在李贺实为难得。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爱情诗。叶葱奇先生在其疏注的《李贺诗集》中已经发现,这首思慕所爱的诗中的“阿侯在何处”,与《七夕》中诗人所思念的所谓“

钱塘苏小小”及《恼公》中的女主人公似乎都是一人,三诗同样表达了一种因爱慕却不能获得对方的爱情的忧愁。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4833.html

上一篇: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闲来水上踏青阳。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