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5 01:32:23

出自唐代李嘉祐的《早秋京口旅泊章侍禦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吳越征徭非舊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隻有同時骢馬客,偏宜尺牍問窮愁。注釋①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蘇鎮江市。②章侍禦:侍禦,即侍禦史,禦史大夫的屬官。章侍禦,其名其事不詳。③避寇:760~761年(上元年間)、766~779年(大曆年間)中,李嘉佑先後曾任台州、袁州刺史。袁晁陷台州并攻下浙東諸州,曆時8月,至公元 763年(廣德年間)四月始平,所謂移家“避寇”當指此。④至南徐:公元307~312年(永嘉年間)亂後,西晉滅亡,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劉宋特于京口設南徐州安置移民。轄境相當今安徽風陽以東、江蘇淮河以 南、長江以北地區。其後,轄境南移,相當今江蘇長江以南,南京東北部及丹陽、宜興以東,無錫以北地區。⑤吳越:古吳國都吳(今江蘇蘇州市)、古越國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市),吳越泛指今江蘇、浙江及江西、安徽部分地區。⑥秣陵:古縣名,秦始皇改金陵邑置,治今江蘇南京市江甯縣南。⑦玷桴:持衣石與棒槌。比喻浣洗。⑧七夕:陰曆七月初七的夜晚。⑨鬥牛:本指二十八宿的鬥宿和牛宿。這是複詞偏義,主要指牛宿,即牽牛星,一名河鼓,俗稱牛郎星。隔銀河

河與織女星相對。古時神話,以牽牛織女爲夫婦,每年七月七日夜有鵲烏群集銜接爲橋以便織女渡過銀;河與牛郎相會。詩句“七夕何人望鬥牛”,意思是戰亂中,丈夫被征發,生死不知,誰還能指望有夫妻相會之時。⑩馬客:指章侍禦。骢馬,青白色的馬。東漢桓輿爲侍禦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無所回避。常乘骢馬,京師畏憚,爲之語日:“行行且止,避骢馬禦史。””(《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傳》附桓典)

創作背景

  該詩爲公元762~763年、763~764年(廣德年間)李爲避戰亂、居家旅泊京口而作。時北方戰火尚未熄滅,南方動亂又起,今江蘇、浙江一帶大多男子被征發;丁壯不存,田野荒蕪,無物可收。身爲一州之長的李嘉佑都在爲生活困頓而愁苦,一般的平民百姓當然更難以爲生了。

作者簡介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出自唐代李嘉祐的《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注释①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②章侍御:侍御,即侍御史,御史大夫的属官。章侍御,其名其事不详。③避寇:760~761年(上元年间)、766~779年(大历年间)中,李嘉佑先后曾任台州、袁州刺史。袁晁陷台州并攻下浙东诸州,历时8月,至公元 763年(广德年间)四月始平,所谓移家“避寇”当指此。④至南徐:公元307~312年(永嘉年间)乱后,西晋灭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刘宋特于京口设南徐州安置移民。辖境相当今安徽风阳以东、江苏淮河以 南、长江以北地区。其后,辖境南移,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南京东北部及丹阳、宜兴以东,无锡以北地区。⑤吴越:古吴国都吴(今江苏苏州市)、古越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吴越泛指今江苏、浙江及江西、安徽部分地区。⑥秣陵:古县名,秦始皇改金陵邑置,治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县南。⑦玷桴:持衣石与棒槌。比喻浣洗。⑧七夕:阴历月初七的夜晚。⑨斗牛:本指二十八宿的斗宿和牛宿。这是复词偏义,主要指牛宿,即牵牛星,一名河鼓,俗称牛郎星。隔银河

河与织女星相对。古时神话,以牵牛织女为夫妇,每年七月七日夜有鹊乌群集衔接为桥以便织女渡过银;河与牛郎相会。诗句“七夕何人望斗牛”,意思是战乱中,丈夫被征发,生死不知,谁还能指望有夫妻相会之时。⑩马客:指章侍御。骢马,青白色的马。东汉桓舆为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日:“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附桓典)

创作背景

  该诗为公元762~763年、763~764年(广德年间)李为避战乱、居家旅泊京口而作。时北方战火尚未熄灭,南方动乱又起,今江苏、浙江一带大多男子被征发;丁壮不存,田野荒芜,无物可收。身为一州之长的李嘉佑都在为生活困顿而愁苦,一般的平民百姓当然更难以为生了

作者简介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9837.html

上一篇: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野塘烟雨罩鸳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