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6 13:28:32

出自先秦的《國風·周南·兔罝》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幹城。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譯文及注釋

譯文兔網結得緊又密,布網打樁聲聲碎。武士氣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護衛。

兔網結得緊又密,布網就在叉路口。武士氣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幫手!

兔網結得緊又密,布網就在林深處。武士氣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注釋肅肅(suō):整饬貌,密密。罝(jū 居):捕獸的網。椓(zhuó 濁):打擊。丁丁(zhēnɡ 争):擊打聲。布網捕獸,必先在地上打樁。赳赳:威武雄健的樣子。公侯:周封列國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統制者。幹:盾牌。城:城池。幹城,比喻捍衛者。逵(kuí 魁):九達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達的路叉口。仇(qiú 求):通“逑”。林: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中林,林中。腹心:比喻最可信賴而不可缺少之人。

鑒賞

  将打樁設網的狩獵者,與捍衛公侯的甲士聯系起來,似乎也太突兀了些。但在先秦時代,狩獵本就是習練行軍布陣、指揮作戰的“武事”之一。《周禮·大司馬》曰:“中春,教振旅。司馬以旗緻民,平列陳(陣),如戰之陳,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

之節,遂以蒐田(打獵)。”其他如“中夏”、“中秋”、“中冬”,亦各有“教茇舍(野外駐營)”、“教治兵”、“教大閱(檢閱軍隊的綜合訓練)”的練兵活動,并與打獵結合在一起進行。按孔子的解釋就是:“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兵者兇事,不可空設,因蒐狩(打獵)而習之。”打獵既爲武事,則贊美公侯的衛士,偏從打樁設網的狩獵“興起”,也正在情理之中了。

  一場緊張的狩獵就将開始。從首章的“肅肅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于中逵”、“施于中林”,雖皆爲“興語”,其實亦兼有直賦其事的描摹之意。“兔”解爲“兔子”自無不可,但指爲“老虎”似更恰當。“周南”江漢之間,本就有呼虎爲“於菟”的習慣。那麽,這場狩獵所要獵獲的對象。就該是嘯聲震谷的斑斓猛虎了!正因爲如此,獵手們所布的“兔置”,結紮得格外緊密,埋下的網樁,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肅肅”,既有形容布網緊密之義,但從出沒“中逵”、“中林”的衆多狩獵戰士說,同時也表現着這支隊伍的“軍容整肅”之貌。“丁丁”摹寫敲擊網“椓”的音響,從路口、從密林四處交彙,令人感覺到它們是那樣恢宏,有力。而在這恢宏有力的敲擊聲中,又同時展示着狩獵者振臂舉錘的孔武身影。

  從詩中所

詠看,狩獵戰士圍驅虎豹的關鍵場景還沒有展開,就突然跳向了對“超赳武夫”的熱烈贊美。但被跳過的狩獵場景,其實是可由讀者的豐富想像來補足的。《鄭風·大叔于田》就曾描摹過“火烈具舉,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驚險場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禦(車)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馬),抑縱送忌(忽而縱馳)”的追獵猛獸情景。這些,都可在此詩興語的中斷處,或熱烈贊語的字行間想見。而且由獵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幹城”,又同時在狩獵虎豹和沙場殺敵之間,實現了刹那間的時空大轉換:這些在平時狩獵中搏虎驅豹的健兒,一旦出現在捍衛國家的疆場之上,将在車毂交錯、箭矢紛墜之際,揮戈擊退來犯強敵,而巍然難摧如橫聳的城牆。于是一股由衷的贊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詩人胸際,甚至沖口而出,連連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幹城(好仇、腹心)”了。

  詩寫得很自豪。在三章相疊的詠唱之中,這種自豪也因了“幹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層層推進,而增添了一種神采飛揚的誇耀意味。這對那些“公侯”來說,有這麽一些孔武有力之士爲其賣命,當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對于“春秋無義戰”的那個時代來說,甘将一身武藝,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當他們的“腹心”爲榮,就

很難說是一件幸事了。《詩經》“國風”中另一些爲離鄉背井、久役不歸或喪身異域,而咽泣、哀號和歌哭的詩作,也許更能透露:在這種誇耀背後,還掩蓋着怎樣一種廣大無際的悲哀。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毛詩序》、朱熹《詩集傳》以爲詩的主旨是講“後妃之化”、“(周)文王德化之盛”,實在令人感到穿鑿牽強,而歐陽修《詩本義》、方玉潤《詩經原始》所持的“美武夫忠勇說”、“詠武夫田獵說”差爲近之。

創作背景

  先秦時代,狩獵本是習練行軍布陣指揮作戰的武事之一,這點在《周禮·大司馬》中有記載,這首兔罝即是對當時狩獵的情況的記載和對勇武的戰士的形象歌頌的詩歌。

出自先秦的《国风·周南·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译文注释

译文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注释肃肃(suō):整饬貌,密密。罝(jū 居):捕兽的网。椓(zhuó 浊):打击。丁丁(zhēnɡ 争):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公侯: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干:盾牌。城:城池。干城,比喻捍卫者。逵(kuí 魁):九达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仇(qiú 求):通“逑”。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林中。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鉴赏

  将打桩设网的狩猎者,与捍卫公侯的甲士联系起来,似乎也太突兀了些。但在先秦时代,狩猎本就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周礼·大司马》曰:“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阵),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

之节,遂以蒐田(打猎)。”其他如“中夏”、“中秋”、“中冬”,亦各有“教茇舍(野外驻营)”、“教治兵”、“教大阅(检阅军队的综合训练)”的练兵活动,并与打猎结合在一起进行。按孔子的解释就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事,不可空设,因蒐狩(打猎)而习之。”打猎既为武事,则赞美公侯的卫士,偏从打桩设网的狩猎“兴起”,也正在情理之中了。

  一场紧张的狩猎就将开始。从首章的“肃肃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于中逵”、“施于中林”,虽皆为“兴语”,其实亦兼有直赋其事的描摹之意。“兔”解为“兔子”自无不可,但指为“老虎”似更恰当。“周南”江汉之间,本就有呼虎为“於菟”的习惯。那么,这场狩猎所要猎获的对象。就该是啸声震谷的斑斓猛虎了!正因为如此,猎手们所布的“兔置”,结扎得格外紧密,埋下的网桩,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肃肃”,既有形容布网紧密之义,但从出没“中逵”、“中林”的众多狩猎战士说,同时也表现着这支队伍的“军容整肃”之貌。“丁丁”摹写敲击网“椓”的音响,从路口、从密林四处交汇,令人感觉到它们是那样恢宏,有力。而在这恢宏有力的敲击声中,又同时展示着狩猎者振臂举锤的孔武身影。

  从诗中所

咏看,狩猎战士围驱虎豹的关键场景还没有展开,就突然跳向了对“超赳武夫”的热烈赞美。但被跳过的狩猎场景,其实是可由读者的丰富想像来补足的。《郑风·大叔于田》就曾描摹过“火烈具举,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惊险场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车)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马),抑纵送忌(忽而纵驰)”的追猎猛兽情景。这些,都可在此诗兴语的中断处,或热烈赞语的字行间想见。而且由猎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干城”,又同时在狩猎虎豹和沙场杀敌之间,实现了刹那间的时空大转换:这些在平时狩猎中搏虎驱豹的健儿,一旦出现在捍卫国家的疆场之上,将在车毂交错、箭矢纷坠之际,挥戈击退来犯强敌,而巍然难摧如横耸的城墙。于是一股由衷的赞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诗人胸际,甚至冲口而出,连连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仇、腹心)”了。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

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通过面的分析,可知《毛诗序》、朱熹《诗集传》以为诗的主旨是讲“后妃之化”、“(周)文王德化之盛”,实在令人感到穿凿牵强,而欧阳修《诗本义》、方玉润《诗经原始》所持的“美武夫忠勇说”、“咏武夫田猎说”差为近之。

创作背景

  先秦时代,狩猎本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这点在《周礼·大司马》中有记载,这首兔罝即是对当时狩猎的情况的记载和对勇武的战士的形象歌颂的诗歌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6408.html

上一篇: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一剪梅 中秋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