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3 23:10:36

出自唐代許渾的《汴河亭》

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昆侖一派流。百二禁兵辭象阙,三千宮女下龍舟。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譯文及注釋

譯文揚州百花盛開隋炀帝禦舟東遊,先将發源昆侖的黃河鑿渠分流。骁勇的禦林軍跟皇帝辭别京城,三千美麗的宮女登上了大龍舟。喧阗的鼓聲響遏行雲星辰閃動,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天下起義軍歸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樓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陽樓。

注釋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濟渠,流經今河南、安徽境,在泗縣入淮河,隋炀帝所開,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蘇揚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開封市附近汴河之旁,傳爲炀帝行宮故址。廣陵:今江蘇揚州。帝:隋炀帝楊廣。昆侖一派流:指黃河,舊說黃河發源于昆侖山,“先劈”即謂将黃河鑿渠分引。先劈昆侖:一作“光碧黃河”。百二:指炀帝的禁衛兵骁勇。象阙:亦稱象魏。古時宮廷門外有二台,上作樓觀,兩觀對峙,中間阙然爲道,乃懸挂法令之處。凝雲:濃雲;密雲。鼓震:謂鼓聲高鳴。旗:一作“旌”。四海義師:指天下反隋的義軍。歸:歸附。有道:指唐朝。迷樓:(炀)帝顧左右曰:“雖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還似:一作“

“何異”。景陽樓:即景陽殿,南朝陳後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後主與寵妃張麗華投此井,未死,爲隋兵所執。後世稱之爲辱井。

賞析

  此詩首聯寫隋炀帝東遊前的準備。聞說揚州花盛,便想前去觀賞,這是人之常情。起句氣勢和緩;語不驚人。但緊一句便頓起波瀾,楊廣爲了去廣陵看花,竟鑿渠引流、大興水土。爲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費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侖一派流”,一語中的,揭示本質。颔聯寫楊廣離宮時景象。詩人沒有正面寫這個場面如何壯觀,氣勢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從随行的隊伍着筆,運用的是反襯手法。禁兵二百,前護後擁,宮女三千,尾随其後。皇帝的赫赫聲威,于此表現無遺。頸聯寫沿途的喧鬧情景。鼓聲震天,凝固流雲,驚動星辰,旌旗招展,覆蓋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開之處,可見水底日月沉浮。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進一層。前三聯,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依次寫來,極言隋朝昏君的豪奢無度。

  尾聯總束前文,避實就虛,删繁就簡,寫出隋朝的結局,點明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這個結局,是曆史的結局,又是隋炀帝荒淫無度的結局。陳後主驕奢荒淫而築景陽城,終爲隋朝所滅

;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樓,終爲李唐所代。曆史發展遵循着固有的軌迹。詩人以隋比陳,言唐軍爲有道之師。可是,當初隋滅陳之際,隋軍也是有道之軍,這種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有三個特點:

  一是在寫景叙事上的“示觀”描寫。所謂“示觀”,就是通過藝術想象把未曾見過的事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如臨其境。作者許渾經過隋炀帝的行宮汴河亭時不由得感慨萬千,浮想聯翩,隋炀帝當年那種窮奢極欲的情景仿佛呈現在他的眼前。即前三聯所描寫的奢侈豪華的場面。這一切,詩人都隻是“想見”而并未親見,但卻寫得這般情景生動,使讀者猶如親見,這就是詩人進行的“示觀”描寫及其産生的藝術效果。

  二是詩的意境的動态描繪。詩中“劈昆侖”、“下龍舟”、“星辰動”、“日月浮”等句中的“劈”、“下”、“動”、“浮”,以及“遊”、“震”、“拂”、“開”等字,都是動詞,因而就賦予全詩意境以活動的體态,形成了駿馬走坂之勢,給讀者以形象飛動之感。特别引讀者注意的是,詩人在進行這種動态描寫時,能夠在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虛構和誇張。像頸聯“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兩句,其中的“鼓震”、“旗開”是曆史事實;但是鼓聲能上入雲

霄,把行雲擋住并使星辰搖動,旗幟能“拂浪”,在旌旗閃動時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這都是詩人的創造性想象,是虛構和誇張。詩的首聯、颔聯本來已經寫得很活脫,很有氣魄,再加上這樣一個頸聯,就更顯得造形生動,氣象雄豪,把楊廣東遊的那種赫赫聲勢、巍巍壯觀的豪華盛況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眼前。頸聯這兩句詩實是全篇的“警策”。

  三是“卒章顯其志”。詩的前三聯基本上是冷靜地客觀地寫景叙事,讀者單看前三聯幾乎看不出作者的傾向所在。隻是到了最後一聯,才忽然筆鋒一轉,把對事件的評判,和詩人寫詩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來。詩人“顯志”的方式也很别緻。他筆下的尾聯不是前三聯所創造的形象的自然延伸,也不是對隋炀帝東遊景象的直接批判,而是另起爐竈,淩空一躍,一下子躍到“義師”、“迷樓”上去,對隋炀帝遊蕩荒淫所招緻的亡國後果作了嚴肅的評論和無情的嘲諷。但又不是直言指斥,而是把隋炀帝爲了淫樂而修的“迷樓”與南朝陳後主的“景陽樓”相比,把讀者的視線和思緒又拉回到眼前的汴河亭,解景生情,發人深思,無限感慨都在意象之外,這樣的結尾是很有韻味的。

創作背景

  隋炀帝楊廣爲了東遊廣陵(揚州),不惜傾全國民力财力開鑿一條運河,即

今通濟渠。其東段叫汴河,汴河之濱築有行宮,即“汴河亭”。這首《汴河亭》詩,當是作者在南遊中經過汴河時寫的。

作者簡介

許渾,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後人拟之與詩聖杜甫齊名,更有“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之語。

出自唐代许浑的《汴河亭》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注释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济渠,流经今河南、安徽境,在泗县入淮河,隋炀帝所开,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开封市附近汴河之旁,传为炀帝行宫故址。广陵:今江苏扬州。帝:隋炀帝杨广。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先劈昆仑:一作“光碧黄河”。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凝云:浓云;密云。鼓震:谓鼓声高鸣。旗:一作“旌”。四海义师:指天下反隋的义军。归:归附。有道:指唐朝。迷楼:(炀)帝顾左右曰:“虽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还似:一作“

“何异”。景阳楼:即景阳殿,南朝陈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后主与宠妃张丽华投此井,未死,为隋兵所执。后世称之为辱井。

赏析

  此诗首联写隋炀帝东游前的准备。闻说扬州花盛,便想前去观赏这是人之常情。起句气势和缓;语不惊人。但紧一句便顿起波澜,杨广为了去广陵看花,竟凿渠引流、大兴水土。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仑一派流”,一语中的,揭示本质。颔联写杨广离宫时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这个场面如何壮观,气势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禁兵二百,前护后拥,宫女三千,尾随其后。皇帝的赫赫声威,于此表现无遗。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进一层。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

  尾联总束前文,避实就虚,删繁就简,写出隋朝的结局,点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这个结局,是历史的结局,又是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结局。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

;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楼,终为李唐所代。历史发展遵循着固有的轨迹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这种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写景叙事上的“示观”描写。所谓“示观”,就是通过艺术想象把未曾见过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作者许浑经过隋炀帝的行宫汴河亭时不由得感慨万千,浮想联翩,隋炀帝当年那种穷奢极欲的情景仿佛呈现在他的眼前。即前三联所描写的奢侈豪华的场面。这一切,诗人都只是“想见”而并未亲见,但却写得这般情景生动,使读者犹如亲见,这就是诗人进行的“示观”描写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是诗的意境的动态描绘。诗中“劈昆仑”、“下龙舟”、“星辰动”、“日月浮”等句中的“劈”、“下”、“动”、“浮”,以及“游”、“震”、“拂”、“开”等字,都是动词,因而就赋予全诗意境以活动的体态,形成了骏马走坂之势,给读者以形象飞动之感。特别引读者注意的是,诗人在进行这种动态描写时,能够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夸张。像颈联“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两句,其中的“鼓震”、“旗开”是历史事实;但是鼓声能上入云

霄,把行云挡住并使星辰摇动,旗帜能“拂浪”,在旌旗闪动时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这都是诗人的创造性想象,是虚构和夸张。诗的首联、颔联本来已经写得很活脱,很有气魄,再加上这样一个颈联,就更显得造形生动,气象雄豪,把杨广东游的那种赫赫声势、巍巍壮观的豪华盛况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颈联这两句诗实是全篇的“警策”。

  三是“卒章显其志”。诗的前三联基本上是冷静地客观地写景叙事,读者单看前三联几乎看不出作者的倾向所在。只是到了最后一联,才忽然笔锋一转,把对事件的评判,和诗人写诗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来。诗人“显志”的方式也很别致。他笔下的尾联不是前三联所创造的形象的自然延伸,也不是对隋炀帝东游景象的直接批判,而是另起炉灶,凌空一跃,一下子跃到“义师”、“迷楼”上去,对隋炀帝游荡荒淫所招致的亡国后果作了严肃的评论和无情的嘲讽。但又不是直言指斥,而是把隋炀帝为了淫乐而修的“迷楼”与南朝陈后主的“景阳楼”相比,把读者的视线和思绪又拉回到眼前的汴河亭,解景生情,发人深思,无限感慨都在意象之外,这样的结尾是很有韵味的。

创作背景

  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一条运河,即

今通济渠。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这首《汴河亭》诗,当是作者在南游中经过汴河时写的。

作者简介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1053.html

上一篇: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闇主则必危其所爱。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