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夜泊牛渚怀古》

发布时间:2024-03-06 17:47:06

夜泊牛渚懷古 -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注釋】:
牛渚:牛渚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西北。謝将軍:謝尚,東晉人,鎮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月,聽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贊賞。袁從此名聲大振,後官至東陽太守。

【簡析】:
這首詩當是詩人失意後在當塗之作,那時詩人對未來已經不抱希望,但自負才華而怨艾無人賞識的情緒仍溢滿詩中。


  牛渚,是安徽當塗西北緊靠長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詩題下有原注說:“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據《晉書·文苑傳》記載:袁宏少時孤貧,以運租爲業。鎮西将軍謝尚鎮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聽到袁宏在運租船上諷詠他自己的詠史詩,非常贊賞,于是邀宏過船談論,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謝尚的贊譽,從此聲名大著。題中所謂“懷古”,就是指這件事。
  從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長江,古代稱西江。首句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次句寫牛渚夜景,大處落墨,展現出一片碧海青天、萬裏無雲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蒼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爲一體,越顯出境界的空闊渺遠,而詩人置身其間時那種悠然神遠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裏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過渡到“懷古”。謝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見袁宏月下朗吟這一富于詩意的故事,和詩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詩人由“望月”而“懷古”的主要憑藉,但之所以如此,還由于這種空闊渺遠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觸發對于古今的聯想。空間的無垠和時間的永恒之間,在人們的意念活動中往往可以相互引發和轉化,陳子昂登幽州台,面對北國蒼莽遼闊的大地而湧起“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感,便是顯例。而今古長存的明月,更常常成爲由今溯古的橋梁,“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說明這一點。因此,“望”、“憶”之間,雖有很大跳躍,讀來卻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當中就含有詩人由今及古的聯想和沒有明言的意念活動。“空憶”的“空”字,暗逗下文。
  如果所謂“懷古”,隻是對幾百年前發生在此地的“謝尚聞袁宏詠史”情事的泛泛追憶,詩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詩人别有會心,從這樁曆史陳迹中發現了一種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關系—貴賤的懸隔,絲毫沒有妨礙心靈的相通;對文學的愛好和對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這,正是詩人在當時現實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詩人的思緒,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聯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現實,情不自禁地發出“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的感慨。盡管自己也象當年的袁宏那樣,富于文學才華,而象謝尚那樣的人物卻不可複遇了。“不可聞”回應“空憶”,寓含着世無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末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挂帆離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風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離開江渚;楓葉紛紛飄落,象是無言地送着寂寞離去的行舟。秋色秋聲,進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懷。
  詩意明朗而單純,并沒有什麽深刻複雜的内容,但卻具有一種令人神遠的韻味。清代主神韻的王士禛甚至把這首詩和孟浩然的《晚泊浔陽望香爐峰》作爲“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典型,認爲“詩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無迹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這說法不免有些玄虛。其實,神韻的形成,離不開具體的文字語言和特定的表現手法,并非無迹可求。象這首詩,寫景的疏朗有緻,不主刻畫,迹近寫意;寫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說盡;用語的自然清新,虛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結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種悠然不盡的神韻。
  李白的五律,不以錘煉凝重見長,而以自然明麗爲主要特色。本篇“無一句屬對,而調則無一字不律”(王琦注引趙宧光評),行雲流水,純任天然。這本身就構成一種蕭散自然、風流自賞的意趣,适合表現抒情主人公那種飄逸不群的性格。詩的富于情韻,與這一點也不無關系。
  
(劉學锴)【作品評述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释】:
牛渚:牛渚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谢将军:谢尚,东晋人,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简析】:
这首诗当是诗人失意后在当涂之作,那时诗人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但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仍溢满诗中。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诗题下有原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
  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清代主神韵的王士禛甚至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作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认为“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这说法不免有些玄虚。其实,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并非无迹可求。象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本篇“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王琦注引赵宧光评),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刘学锴)【作品评述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王昌龄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不能:...[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夜泊牛渚怀古》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37172.html

上一篇:《飞龙引其二》

下一篇:巳上人茅斋 已上人茅斋解释

古诗文相关文章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