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清锐读诗:曲江对酒(杜甫) 曲江二首(其二)

发布时间:2024-02-21 15:06:06

曲江對酒 - 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春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衣。  這首詩寫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後留住長安時的作品。
  一年以前,杜甫隻身投奔肅宗李亨,受職左拾遺。因上疏爲宰相房琯罷職一事鳴不平,激怒肅宗,遭到審訊。以後,雖仍任拾遺,但有名無實,不受重用。杜甫無所作爲,空抱報國之心,不免滿腹牢騷。這首《曲江對酒》便是詩人此種心境的反映。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東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當時京都的第一勝地。
  前兩聯是曲江即景。“苑外江頭坐不歸”,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遊幸之所。坐不歸,表明詩人已在江頭多時。這個“不”字很有講究,如用“坐未歸”,隻反映客觀現象,沒有回去;“坐不歸”,則突出了詩人的主觀意願,不想回去,可見心中的情緒。這就爲三、四聯的述懷作了墊筆。
  以下三句,接寫坐時所見。“水精宮殿轉霏微”,水精宮殿,即苑中宮殿。霏微,迷蒙的樣子。在“宮殿”、“霏微”間,又着一“轉”字,突出了景物的變化。這似乎是承“坐不歸”而來的:久坐不歸,時已向晚,故而宮殿霏微。但是,我們從下面的描寫中,卻看不到日暮的景象,這就透露了詩人另有筆意。浦起龍《讀杜心解》曾将詩人這一時期所寫的《曲江二首》、《曲江對酒》、《曲江對雨》,跟作于安史之亂以前的《麗人行》作過比較,指出:“此處曲江詩,所言皆‘花’、‘鳥’、‘蜻’、‘蝶’。一及宮苑,則雲‘巢翡翠’,‘轉霏微’,‘雲覆’,‘晚靜’而已。視前此所詠‘雲幕’,‘禦廚’,覺盛衰在目,彼此一時。”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宮殿轉霏微”所顯示的,即是一種虛空寥落的情景,這個“轉”字,則有時過境遷的意味。
  與此适成對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短短一聯,形、神、聲、色、香俱備。“細逐”、“時兼”四字,極寫落花輕盈無聲,飛鳥歡躍和鳴,生動而傳神。兩句襯托出詩人的此時的心緒:久坐江頭,空閑無聊,因而才這樣留意于花落鳥飛。“桃花細逐楊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楊花語”,後杜甫“自以淡筆改三字”(胡仔《苕溪漁隐叢話》),由拟人法改爲描寫法。何以有此改?就因爲“桃花欲共楊花語”顯得過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這一聯用“自對格”,兩句不僅上下對仗,而且本句的某些字詞也相對。此處“桃”對“楊”,“黃”對“白”。鳥分黃白,這是明點,桃楊之色則是暗點:桃花紅而楊花白。這般色彩又随着花之“細逐”和鳥之“兼飛”而呈現出上下飄舞的動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異常絢麗。
  風景雖好,卻是暮春落花時節。落英缤紛,固然賞心悅目,但也很容易勾起傷春之情,于是三、四聯對酒述懷,轉寫心中的牢騷和愁緒。
  先寫牢騷:“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判,讀潘,“割舍之辭;亦甘願之辭”(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這兩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縱酒,早就甘願被人嫌棄;我懶于朝參,的确有違世情。這顯然是牢騷話,實際是說:既然人家嫌棄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參?正話反說,更顯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這裏所說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之輩,牢騷已經發到了肅宗李亨的頭上。詩人素以“忠君”爲懷,但失望過甚時,也禁不住口出微辭。以此二句,足見詩人的憤懑不平之氣。
  最後抒發愁緒:“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滄洲,水邊綠洲,古時常用來指隐士的居處。拂衣,指辭官。這一聯是說:隻因爲微官縛身,不能解脫,故而雖老大傷悲,也無可奈何,終未拂衣而去。這裏,以“滄洲遠”、“未拂衣”,和上聯的“縱飲”、“懶朝”形成對照,顯示一種欲進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兩難境地。杜甫雖然仕途失意,畢生坎坷,但“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始終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他還勉勵友人“緻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暮秋枉裴道州手劄率爾遣興》),希望以國事爲己任。可見詩人之所以縱飲懶朝,是因爲抱負難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憂憤托于花鳥清樽,正反映出詩人報國無門的苦痛。  
(周錫炎)【作品評述曲江對酒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春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衣。
曲江对酒 -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激怒肃宗,遭到审讯。以后,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抱报国之心,不免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诗人此种心境的反映。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的第一胜地。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水精宫殿,即苑中宫殿。霏微,迷蒙的样子。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似乎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已向晚,故而宫殿霏微。但是,我们从下面的描写中,却看不到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适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何以有此改?就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本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之“细逐”和鸟之“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显然是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甚时,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拂衣,指辞官。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希望以国事为己任。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周锡炎)【作品评述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王昌龄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不能:...[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清锐读诗:曲江对酒(杜甫) 曲江二首(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36916.html

上一篇:秋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下一篇:更多古诗文

古诗文相关文章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