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08:06:27

出自先秦左丘明的《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缒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選自《左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

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别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麽作爲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将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爲什麽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随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麽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麽會滿足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爲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将從哪裏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

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于是秦國就撤軍了。

  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注釋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以其無禮于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于晉無禮。以,因爲,連詞。其,代詞,它,指鄭國。于,對于。且貳于楚:并且從屬于晉的同時又從屬于楚。且,并且,表遞進。貳,從屬二主。于,對,介詞。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屬鄭地。(古漢語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聲。)佚(yì)之狐:鄭國大夫。若:假如。使:派。見:拜見進見。從:聽從。辭:推辭。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猶:尚且。無能爲也已:不能幹什麽了。爲,做。已,同“矣”,語氣詞,了。用:任用。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

,過錯。然:然而。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缒(zhuì):用繩子拴着人(或物)從上往下運。既:已經。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手下的人。這是客氣的說法。敢,冒昧的。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越國以鄙(bǐ)遠:(然而)越過别國而把遠地(鄭國)當做邊邑。越,越過。鄙,邊邑。焉用亡鄭以陪鄰:爲什麽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鄰:鄰國,指晉國。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厚,雄厚。若舍鄭以爲東道主: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爲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舍:放棄(圍鄭)。行李:古今異義,出使的人。共(gōng)其乏困: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共,通“供”,供給。其:代指使者。嘗爲晉君賜矣: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嘗,曾經。爲,給予。賜,恩惠。爲···賜:施恩。許君焦、瑕:(晉惠公)許諾給您焦、瑕兩城。朝濟而夕設版焉:指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濟,渡河。設版,修築防禦工事。版,築土牆用的夾板。朝,在早晨。厭:通“餍”,滿足。東封鄭:在東邊

讓鄭國成爲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裏作用動詞。肆其西封:擴展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将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阙(quē):侵損,削減。盟:結盟。戍:守衛。還:撤軍回國。[注:在古漢語詞典中明确标注爲“缺”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說”同“悅”,喜歡,高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微:沒有。夫人: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損害。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交,親附。知:通“智”。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緻,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的道義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緻的步調。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去之:離開鄭國。之,指代鄭國。

分析

概述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曆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叙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爲

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左傳》長于叙事,善于描寫戰争和記述行人辭令。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爲曆代散文的典範。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争。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了晉楚争霸的城濮之戰,結果楚國戰敗,晉國稱霸。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于晉,這就是晉秦聯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這次戰争,也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秦、晉圍鄭,形勢緊迫,在這幹鈞一發之際,鄭臣燭之武僅憑口舌說服秦伯,使秦轉變對鄭的态度,化敵爲友,對晉以友爲敵,這是什麽原因呢?爲什麽會有這麽大的突變呢?關鍵在于燭之武所說的兩點針對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滅鄭于秦有害無益。秦對鄭鞭長莫及,若以鄭爲東道主,就爲秦稱霸提供了住、食等種種方便,更何況“亡鄭以陪鄰”,這對秦有什麽好處呢?其次,也是更爲重要的晉有野心(對此秦本有戒心),燭之武列舉了秦伯曾親身領略過的事實,再進行科學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晉

是大敵。燭之武用語不多,對秦穆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并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争的複雜性。

段解  文章開篇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秦晉兩大國聯合起來圍攻鄭國,戰争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爲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  寫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抛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系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本段是全文的主體,也是說退秦師的關鍵。分四個層次:一是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引起對方好感;二是說明亡鄭隻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三是陳述保存鄭國,對秦國有好處;四是從秦、晉兩國的曆史關系,說明晉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并分析晉國貪得無厭,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強會危秦,于是與鄭國

訂立了盟約,乃至幫助鄭國。  本段記晉師撤離鄭國,同時體現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政治遠見。

文章特點  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組織嚴密,前後照應。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爲了擴大自己霸主的威勢,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秦毫無關系。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這就爲全文的發展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他們之間并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後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  二、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燭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當鄭國處于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生了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的戲劇性。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于秦無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以此作爲緩沖;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後,子犯發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系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最後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于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緻,更能緊扣讀者的心弦,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三、說理透辟,善于辭令。這篇文章,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這個主題本身,決定了它必須着意描繪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從這點來說,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隻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爲,反過來幫助鄭國。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辭。燭之武鬥争策略的巧妙還表現在,他奉命去說秦君,完全是爲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辭裏表現的是處處爲秦國着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辭隻有短短的125個字

,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于秦無益,說到秦、晉曆史關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後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優秀散文作品  ⒈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的?這與整個故事發展有何關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又用“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說明攻方的态勢,暗示鄭國已經危在旦夕。這就點明了燭之武遊說秦伯的背景,爲下文的故事發展作了鋪墊。  ⑴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無禮于晉”及“貳于楚”都直接關系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這就爲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爲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⑵秦、晉兩軍,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鄭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兩軍分駐南北兩邊,互不接觸。這爲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秘密活動增加了有利條件。  ⒉本文在展開故事情節上有何特點?  ⑴文章篇幅雖然短小,故事情節卻有頭有尾,層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薦,引出燭之武,這是故事的開端;鄭伯于危急中請燭之武前往秦營,燭之武不念個人私怨,慨然應允,這是故事的發展;

燭之武在夜間“缒而出”,秘密私訪秦伯,并用一番動人的言辭說服了秦伯,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鄭國,最後晉也被迫退兵,鄭國轉危爲安,這是故事的結局。整篇故事結構是完整而嚴謹的。  ⑵波瀾叠起,曲折有緻。秦晉兩軍夾擊鄭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關鍵時刻,佚之狐力薦善于辭令的燭之武,并斷言:“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此爲一波。但當鄭伯去請燭之武時,卻遭到了燭之武的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顯然,燭之武對鄭伯過去的用人方針有看法,對自己過去所受到的排擠也是憤懑不平的。此時,鄭伯趕緊認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并指出:“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深明大義,在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不計私怨,捐棄前嫌,毅然應命。這寥寥幾筆,給行文平添了一層波瀾。燭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會見秦伯,并說服了秦伯,秦伯答應退兵。晉大夫子犯主張襲擊秦軍,形勢又緊張起來了,故事出現了第三折。最後,晉文公分析了形勢,認爲“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鄭終于轉危爲安。  ⒊燭之武爲什麽能說服秦伯?  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于

辭令,寫得極爲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裏處處爲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⑴處處爲秦着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于危亡的地步。但作爲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爲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爲秦着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着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别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别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着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⑵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系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爲秦君分析:“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将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将進一步尖銳化。由于晉國當時已成爲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于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寫作特點  ⑴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叙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爲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缒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爲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⑵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爲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又緊張起來

。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緻,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⑶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隻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态度接待這位即将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創作背景

  該文故事背景是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時。秦、晉聯合攻打鄭國。鄭國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

作者簡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爲魯國太史 。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

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爲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出自先秦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译文注释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

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

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注释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声。)佚(yì)之狐:郑国大夫。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辞:推辞。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犹:尚且。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用:任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

,过错。然:然而。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既:已经。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厌:通“餍”,满足。东封郑:在东边

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说”同“悦”,喜欢,高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分析

概述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

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认识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

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段解  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

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文章特点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

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⒈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⑴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⑵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⒉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⑴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

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⑵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⒊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

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⑴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⑵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写作特点  ⑴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⑵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⑶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创作背景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作者简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

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8917.html

上一篇: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