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发布时间:2022-01-12 08:18:47

原文賞析:
上國随緣住,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禅寂,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萬裏眼中明。
拼音解讀
shàng guó suí yuán zhù ,lái tú ruò mèng háng 。
fú tiān cāng hǎi yuǎn ,qù shì fǎ zhōu qīng
shuǐ yuè tōng chán jì ,yú lóng tīng fàn shēng 。
wéi lián yī dēng yǐng ,wàn lǐ yǎn zhōng míng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韻譯隻要有機緣,随時都可以到中國來;一路霧霭茫茫,船隻象在夢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駛去那遙遠的邊際;超脫世俗,自然會感受到法舟輕盈。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虛幻;海内魚龍,也會出來聽你誦經之聲。最可愛的是,有盞照亮心田的佛燈;航行萬裏,眼中永遠都是燦爛光明。

注釋1. 上國:這裏指中國(唐朝)。2. 随緣:佛家語,随其機緣。3. 來途:指從日本來中國。4. 浮天:舟船浮于天際。形容海面寬廣,天好像浮在海上。5. 去世:離開塵世,這裏指離開中國。6. 水月:佛教用語,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象水中月那樣虛幻。禅寂:佛教悟道時清寂凝定的心境。7. 法舟輕:意爲因佛法高明,乘船歸國,将會一路順利。8. 梵聲:念佛經的聲音。9. 惟憐:最愛;最憐。10. 燈:雙關,以舟燈喻禅燈。

相關賞析

詩之起筆突兀,本是送别,卻不寫送歸,偏從來路寫起。“若夢行”表現長時間乘舟航海的疲憊、恍惚的狀态,以襯歸國途中的艱辛,并啓中間兩聯。颔聯寫海上航行時的迷茫景象。“浮天”狀海路之遠,海面之闊,寓含着對僧人長途颠簸的關懷和體貼。“法舟”扣緊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緣”而往之意蘊,儲蓄空靈,意蘊豐富。頸聯寫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誦經。“水月”喻禅理,“魚龍聽”切海行,又委婉表現僧人獨自誦經而謹守佛律的品性,想象豐富。尾聯用“一燈”描狀僧人歸途中之寂寞,隻有孤燈相伴,這是實處。但實中有虛,“一燈”又喻禅理、佛理。虛實相映成趣。本詩在立意上有兩點需注意:一是所送者爲僧人,詩中用了一些佛教術語,如“随緣”、“法舟”、“禅”、“梵”、“一燈”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來自日本,又欲歸日本,必經大海,故極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間兩聯前人多謂其寫來途,實嫌拘滞。其實是往返兼寫,而以返途爲主,這樣才能與“歸日本”的詩題相合。此詩因送人過海,因而從對禅機的抒發,把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達了出來。海趣禅機,深情厚誼,融爲一體,爲一首送别的好詩。

作者介紹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一帶)人。玄宗天寶十年(751)進士,曆任校書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有《錢考功集》。錢起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詩與劉長卿齊名,稱「錢劉」;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他長于應酬之作,當時赴外地的官員以得到他的送行詩爲榮。大概他得「才子」的桂冠,也就是這個原因。他的詩技巧熟練,風格清奇,理緻清淡。近體詩中,多寫景佳句,深爲評論家所稱道。

以上就是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拼音解读
shàng guó suí yuán zhù ,lái tú ruò mèng háng 。
fú tiān cāng hǎi yuǎn ,qù shì fǎ zhōu qīng
shuǐ yuè tōng chán jì ,yú lóng tīng fàn shēng 。
wéi lián yī dēng yǐng ,wàn lǐ yǎn zhōng mí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韵译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注释1. 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2. 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3. 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4. 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5. 去世:离开尘世,这里指离开中国。6. 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7. 法舟轻:意为因佛法高明,乘船归国,将会一路顺利。8. 梵声:念佛经的声音。9. 惟怜:最爱;最怜。10. 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相关赏析

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本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作者介绍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一带)人。玄宗天宝十年(751)进士,历任校书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有《钱考功集》。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与刘长卿齐名,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他长于应酬之作,当时赴外地的官员以得到他的送行诗为荣。大概他得「才子」的桂冠,也就是这个原因。他的诗技巧熟练,风格清奇,理致清淡。近体诗中,多写景佳句,深为评论家所称道。

以上就是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55929.html

上一篇: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下一篇: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