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发布时间:2021-12-30 12:48:04

雲陽館與韓紳宿别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注解】:
1、幾度:多少道。
2、乍:驟,突然。
3、共傳:互相舉杯。

【韻譯】:
老朋友自從江海闊别之後,
幾道道隔山隔水難得見面。
忽然相逢卻疑心是在夢中,
相憐别後生活互問了庚年。
孤燈冷冷地在雨夜中閃爍,
窗外濕竹籠罩昏暗的輕煙。
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将分别,
這惜别懷盞怎不相對頻傳?

【評析】:
??詩寫乍見又别之情,不勝黯然。詩由上次别離說起,接着寫此次相會,然後寫叙
談,最後寫惜别,波瀾曲折,富有情緻。“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乃久别重逢之
絕唱,與李益的“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簡析】:
  雲陽,縣名,縣治在今陝西泾陽縣西北。韓紳,《全唐詩》注:“一作韓升卿。”韓愈四叔名紳卿,與司空曙同時,曾在泾陽任縣令,可能即爲其人。

  這是首惜别詩,但一開始卻從上次的别離說起,接寫此次相會,然後才寫到叙談和惜别,描寫曲折,富有情緻。

  上次别後,已曆數年,山川阻隔,相會不易,其間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爲相會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發出此次相見時的“疑夢”和惜别的感傷心情來,首聯和颔聯,恰成因果關系。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爲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遙遠。幾度,幾次,此處猶言幾年,下文的“問年”,正與此呼應。

  “乍見”二句是傳誦的名句,人到情極處,往往以假爲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見以後,反疑爲夢境,正說明了上次别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會不易。假如别後沒有牽情,相逢以後便會平平淡淡,不會有“翻疑夢”的情景出現了。“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态表現得維妙維肖,十分傳神。即使說久别初見時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盡見于三字之中,也是不爲過的。杜甫《羌村三首》雲:“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是寫亂離中回家後和妻子兒女相見時的心情。“乍見”二句,和杜詩的用意相仿。“乍見”,不僅是說剛剛相見,而且還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見的意思。由于别後相會不易,所以見後才喜極生悲;由于别後時間隔得太長,所以相見以後才互問年齡。“各問年”,不僅在感歎年長容衰,也在以實證虛,說明“翻疑夢”的境真情真。

  頸聯和尾聯接寫深夜在館中叙談的情景。相逢已難,又要離别,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說完的,所以詩人避實就虛,隻以景象渲染映襯,以景寓情了。寒夜裏,一束暗淡的燈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着片片煙雲。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是多麽凄涼。詩人寫此景正是借以渲染傷别的氣氛。其中的孤、寒、濕、暗、浮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僅渲染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遊不定。二句既是描寫實景,又是虛寫人的心情。

  結處表面上是勸飲離懷,實際上卻是總寫傷别。用一“更”字,就點明了即将再次離别的傷痛。“離懷惜共傳”,在慘淡的燈光下,兩位友人舉杯勸飲,表現出彼此珍惜情誼和戀戀不舍的離情。惜,珍惜。詩人用在此處,自有不盡的情意。綜觀全詩,中四句語極工整,寫悲喜感傷,籠罩寒夜,幾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卻能輕輕收結,略略沖淡。這說明詩人能運筆自如,具有重抹輕挽的筆力。

  (孫其芳)【作品評述雲陽館與韓紳宿别
故人江海别,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以上就是《雲陽館與韓紳宿别》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注解】:
1、几度:多少道。
2、乍:骤,突然。
3、共传:互相举杯。

【韵译】:
老朋友自从江海阔别之后,
几道道隔山隔水难得见面。
忽然相逢却疑心是在梦中,
相怜别后生活互问了庚年。
孤灯冷冷地在雨夜中闪烁,
窗外湿竹笼罩昏暗的轻烟。
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将分别
这惜别怀盏怎不相对频传?

【评析】:
??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
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
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

  这是首惜别诗,但一开始却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下文的“问年”,正与此呼应。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假如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杜甫《羌村三首》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写乱离中回家后和妻子儿女相见时的心情。“乍见”二句,和杜诗的用意相仿。“乍见”,不仅是说刚刚相见,而且还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见的意思。由于别后相会不易,所以见后才喜极生悲;由于别后时间隔得太长,所以相见以后才互问年龄。“各问年”,不仅在感叹年长容衰,也在以实证虚,说明“翻疑梦”的境真情真。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怀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惜,珍惜。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孙其芳)【作品评述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以上就是《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53970.html

上一篇:《我身》

下一篇:《学古思边》

古诗文相关文章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