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发布时间:2021-12-22 15:24:59

原文賞析: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将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
拼音解讀
ā fáng wǔ diàn fān luó xiù ,jīn gǔ míng yuán qǐ yù lóu ,suí dī gǔ liǔ lǎn lóng zhōu 。bú kān huí shǒu ,dōng fēng hái yòu ,yě huā kāi mù chūn shí hòu 。
měi rén zì wěn wū jiāng àn ,zhàn huǒ céng shāo chì bì shān ,jiāng jun1 kōng lǎo yù mén guān 。shāng xīn qín hàn ,shēng mín tú tàn ,dú shū rén yī shēng zhǎng tàn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阿房宮内羅袖翻飛,歌舞升平;金谷園裏玉樓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蔥郁,江中龍舟顯威名。往事難回首,東風又起,暮春時候一片凄清。美人虞姬自盡在烏江岸邊,戰火也曾焚燒赤壁萬條戰船,将軍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門關。傷心秦漢的烽火,讓百萬生民塗炭,讀書人隻能一聲長歎。

注釋⑴阿房(舊讀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發刑徒七十餘萬修阿房宮及郦山陵。阿房宮僅前殿即“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爲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記·秦始皇本紀》)。但實際上沒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說,當年秦始皇曾在華麗的阿房宮裏觀賞歌舞,盡情享樂。⑵金谷名園:在河南省洛陽市西面,是晉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築和陳設異常奢侈豪華。⑶隋堤古柳:隋炀帝開通濟渠,沿河築堤種柳,稱爲“隋堤”,即今江蘇以北的運河堤。纜龍舟:指隋炀帝沿運河南巡江都(今揚州市)事。⑷東風還又:現在又吹起了東風。這裏的副詞“又”起動詞的作用,是由于押韻的需要。⑸“美人”句:言楚漢相争時項羽戰敗自刎烏江。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被漢軍圍困。夜裏,他在帳中悲歌痛飲,與美人虞姬訣别,然後乘夜突出重圍。在烏江(今安徽和縣東)邊自刎而死。這裏說美人自刎烏江,是這個典故的活用。⑹“戰火”句:言三國時曹操慘敗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揮吳蜀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大軍。⑺“将軍”句:言東漢班超垂老思歸。班超因久在邊塞鎮守,年老思歸,給皇帝寫了一封奏章,上面有兩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肅),但願生入玉門關”。見《後漢書·班超傳》。⑻秦漢:泛指曆朝曆代。⑼塗炭:比喻受災受難。塗,泥塗;炭,炭火。

相關賞析

  這組曲子由兩首小令曲組成。下面是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周嘯天先生對這組曲的賞析。

  令曲與傳統詩詞中的絕句與令詞,有韻味相近者,有韻味全殊者。這兩首懷古的令曲,前一首便與詩詞相近,後一首則與詩詞相遠。

  第一首曲子開頭先用三個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宮行樂,二是西晉富豪石崇築金谷園行樂,三是隋炀帝沿運河南巡江都遊樂。這三個典故都是窮奢極欲而不免敗亡的典型。但這組僅僅典出事情的發端而不說其結局。“不堪回首”四字約略寓慨,遂結以景語:“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這是詩詞中常用的以“興”終篇的寫法,同時,春意闌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寫的繁華盛事形成鮮明對照,一熱一冷,一興一衰,一有一無,一樂一哀,真可興發無限感慨。這與劉禹錫的七絕《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這首曲子的長短參差,奇偶間出,更近于令詞。不過,一開篇就是鼎足對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時、不在一地且不必關聯(但相類屬),這是它與向來的“登臨”懷古詩詞有所不同之處。

  相比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這首在手法上似乎與前首相同,也是列舉三事:一是霸王别姬的故事,二是吳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從戎的故事。看起來這些事彼此毫無邏輯聯系,拼湊不倫。然而緊接兩句卻是“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說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馬做犧牲的普通老百姓,可見前三句所寫的也有共通的内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轟烈或哀豔的事迹,多見于載籍,但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沒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這一來,作者揭示了一個嚴酷的現實,即不管哪個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窮途的英雄美人。在這種對比上,最後激發直呼的“讀書人一聲長歎”,也就驚心動魄了。這個結尾句意義深刻且耐人回味。“讀書人”可泛指當時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達這樣的含義: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曆史與現實,寄寓着豐富的感情,有對“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歎惋,有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責難,有對“争強争弱,天喪天亡,都一枕夢黃梁”的感傷。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曆史與現實,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顯得真實準确。最後的“歎”字含義豐富,一是歎國家遭難,二是歎百姓遭殃,三是歎讀書人無可奈何。在語言風格上,此曲與前曲的偏于典雅不同,更多運用口語乃至俗語,尤其是最後一句的寫法,更是傳統詩詞中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這種将用典用事的修辭,與俚俗的語言結合,便形成一種所謂的“蒜酪味兒”和“蛤蜊風緻”,去詩詞韻味遠甚。兩首相比,這一首是更爲本色的元曲小令。

  這兩首懷古元曲,在内容上極富于人民性,無論是抨擊社會現實,還是審視曆史,都稱得上是佳作。

作者介紹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甯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爲“二張”。

以上就是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拼音解读
ā fáng wǔ diàn fān luó xiù ,jīn gǔ míng yuán qǐ yù lóu ,suí dī gǔ liǔ lǎn lóng zhōu 。bú kān huí shǒu ,dōng fēng hái yòu ,yě huā kāi mù chūn shí hòu 。
měi rén zì wěn wū jiāng àn ,zhàn huǒ céng shāo chì bì shān ,jiāng jun1 kōng lǎo yù mén guān 。shāng xīn qín hàn ,shēng mín tú tàn ,dú shū rén yī shēng zhǎng t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注释⑴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⑵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⑶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⑷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⑸“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⑹“战火”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⑺“将军”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⑻秦汉:泛指历朝历代。⑼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相关赏析

  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曲组成。下面是四川大学文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这组曲的赏析。

  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时,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这与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首曲子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时、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

  相比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这首在手法上似乎与前首相同,也是列举三事:一是霸王别姬的故事,二是吴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从戎的故事。看起来这些事彼此毫无逻辑联系,拼凑不伦。然而紧接两句却是“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说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马做牺牲的普通老百姓,可见前三句所写的也有共通的内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但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没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这一来,作者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穷途的英雄美人。在这种对比上,最后激发直呼的“读书人一声长叹”,也就惊心动魄了。这个结尾句意义深刻且耐人回味。“读书人”可泛指当时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达这样的含义: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丰富的感情,有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叹惋,有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责难,有对“争强争弱,天丧天亡,都一枕梦黄梁”的感伤。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历史与现实,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显得真实准确。最后的“叹”字含义丰富,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在语言风格上,此曲与前曲的偏于典雅不同,更多运用口语乃至俗语,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写法,更是传统诗词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种将用典用事的修辞,与俚俗的语言结合,便形成一种所谓的“蒜酪味儿”和“蛤蜊风致”,去诗词韵味远甚。两首相比,这一首是更为本色的元曲小令。

  这两首怀古元曲,在内容上极富于人民性,无论是抨击社会现实,还是审视历史,都称得上是佳作。

作者介绍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以上就是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53581.html

上一篇:"一声梧叶一声秋

下一篇: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