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亦有白骨归咸阳

发布时间:2021-10-31 09:26:59

出自唐代王建的《渡遼水》

渡遼水,此去鹹陽五千裏。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歸鹹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離開鹹陽,此去遼水漫漫五千裏,還未出門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難再次相聚。臨出門時母親又爲我重新做了幾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無回,萬一死在路途中沒有幹淨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犧牲被送回鹹陽,軍中長官呈請皇上讓烈士本鄉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憐,身在外時将再沒有回來的日期,爲此心裏無限傷感,茫然駐馬停在遼水之邊。

注釋
①如:動詞,去。
②鹹陽:古都城。
③營家:軍中的長官。
④題:上奏呈請。

【賞析】

  王建在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年間曾在幽燕一帶度過了十多年的戎馬生涯,對邊疆戰士的生活極爲熟悉,十分同情他們的痛苦,這首詩便揭露了唐王朝遠征高麗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渡遼水,此去鹹陽五千裏。”這兩句寫出征的戰士背井離鄉,長途征戰。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隔生”之感、“送死”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對外戰争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的嚴重災難。父母與兒子、妻子與丈夫、小孩與父親的生離死别,正是源于統治者的這些對外侵略戰争。

  “亦有白骨歸鹹陽,營家(一作‘茔冢’)各與題本鄉。”這兩句體現了遠征之人的思鄉之情,即使死了也不忘家鄉,希望落葉歸根。句中的“白骨”與“茔冢”都是戰争留下的凄涼的遺物,是殘酷戰争的見證。凄涼的遺物與思鄉之情融彙在一起,讓人傷感莫名,表達了詩人對統治階級窮兵黩武的控訴與憤慨。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死的尚有“白骨”“歸鹹陽”,活着的隻能隔着遼水空望家鄉。他們隻能期望有一天戰死沙場後,自己的遺骸能夠被幸運地送回長安。遠征戰士的悲哀,在這字裏行間表現得很濃烈。

  此詩筆力遒勁,意境蒼涼,讀來令人心摧骨折、肝腸欲絕。

  • 亦有白骨歸鹹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相關内容:
  • 婿爲燕國王,身被诏獄加。
  • 聞道皇華使,方随皂蓋臣。
  • 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 相州晝錦堂廚醞,衛國淇川岸竹萌。
  •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風。
  • 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 天與三台座,人當萬裏城。
  • 野臣潛随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 詩詞名句

出自唐代王建的《渡辽水》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注释
①如:动词,去。
②咸阳:古都城。
③营家:军中的长官。
④题:上奏呈请。

【赏析】

  王建在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曾在幽燕一带度过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边疆战士的生活极为熟悉,十分同情他们的痛苦,这首诗便揭露了唐王朝远征高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写出征的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隔生”之感、“送死”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与丈夫、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正是源于统治者的这些对外侵略战争。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一作‘茔冢’)各与题本乡。”这两句体现了远征之人的思乡之情,即使死了不忘家乡,希望落叶归根。句中的“白骨”与“茔冢”都是战争留下的凄凉的遗物,是残酷战争的见证。凄凉的遗物与思乡之情融汇在一起让人伤感莫名,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控诉与愤慨。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死的尚有“白骨”“归咸阳”,活着的只能隔着辽水空望家乡。他们只能期望有一天战死沙场后,自己的遗骸能够被幸运地送回长安。远征战士的悲哀,在这字里行间表现得很浓烈。

  此诗笔力遒劲,意境苍凉,读来令人心摧骨折、肝肠欲绝。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亦有白骨归咸阳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5773.html

上一篇: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下一篇: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