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发布时间:2021-10-28 08:47:43

出自南北朝範雲的《送沈記室夜别》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雲。
秋風兩鄉怨,秋月千裏分。
寒枝甯共采,霜猿行獨聞。
扪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譯文及注釋】

桂花飄香的夜晚,江水如此澄澈。到了清晨,楚地定會白雲輕輕飄動,空曠清新。
想秋風吹起,會觸動起我們兩人的愁思;眼望秋月,會讓千裏之分的我們更加思念對方。
今夜與你分别,我不能設想,當你身處夜晚時,我卻不能與你一道共患難,揀寒枝禦風寒;秋霜裏,你一人行走山中,耳聞猿猴凄厲的叫聲,怎不令人傷感。
在你撫摸藤蘿想念我的時候,我也正手折桂枝思念您。

【賞析】

  範雲十幾歲時,其父範抗在郢府(今湖北武漢附近)任職,範雲随侍其側,年長其十歲的沈約也在郢府爲記室參軍,一見如故,遂相友好。八年以後,沈約轉至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爲征西記室參軍,兩人分别。這首詩當作于此時,詩題中的沈記室即沈約。史稱範雲八歲賦詩屬文,“操筆便就”,“下筆辄成”(《梁書·範雲傳》),這首詩就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詩的開頭便以極平穩的筆調勾畫出送别時靜谧、安詳的環境。“桂水”并非特指某一條水,隻是用以形容其水的芳香。王褒《九懷》中有“桂水兮潺湲”句,王逸注雲:“芳流衍溢,周四境也。”後人遂常用之,如陸雲《喜霁賦》中“戢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塵于沉泥。”江淹《雜體三十首》中亦有“且泛桂水潮”、“桂水日千裏”等句,均非實指。範詩中用這一詞渲染了送别場面的溫馨。送别詩,可以寫送别時的情景、場面,以及當時人的心理活動,但範雲隻是用一句詩輕輕帶過,遂轉入天明登程的想象之中。郢州與荊州,古時均屬楚地,故用“楚山”代之。啓程的情景是晴空萬裏,天朗氣清。這畢竟是少年人所寫的詩,所以,他筆下的離别不是凄慘悲切,而是有一股清新流麗之氣貫穿于内,顯得輕盈灑脫。沈約《别範安成》詩中雲:“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不過,中國人重視朋友(爲五倫之一),重視友情,朋友的離别,總難免有些許的哀愁。“悲莫悲兮生離别,樂莫樂兮心相知。”故而下句以“秋風兩鄉怨”分寫兩地相思之怨愁,而以“秋月千裏分”合寫二人心靈之相通。謝莊《月賦》雲:“美人邁兮音塵阙,隔千裏兮共明月。”所寫的正是地有千裏之隔,明月人可共見之情。以上四句,前二句偏寫景,後二句偏寫情,所以轉下去便偏寫事。“寒枝甯共采”是對二人過去共同生活的回憶,“霜猿行獨聞”則是對别後獨自旅程寂寥的想象。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送别,但無論是偏于寫景、寫情或寫事,都暗涉了離别。然而離别隻是形體上的分隔,更重要的乃是精神上的合一。結束兩句以極其肯定的語氣寫道:“扪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意”通“憶”。“扪蘿”、“折桂”由上句“寒枝”引發而來,同時又暗與起句的“桂水”“楚山”相呼應。

  這裏牽涉到一句詩的異文。“扪蘿正意我”中“正意”二字,一作“忽遺”,一作“勿遺”。“忽遺我”意思是:忽将我遺忘。前者似不符合沈約與範雲間的感情,且與全詩情緒不一,後者表示的是一種希冀之情,雖然可通,但不如“正意我”所表達出的心心相印之情。另外,從範雲詩的整體風格來看,也以“正意我”于文爲勝。範詩的結句尤喜以彼我、今昔對寫。如“迨君當歌日,及我傾樽時。”(《當對酒》)“爾拂後車塵,我事東臯粟。”(《餞謝文學離夜》)“待爾金閨北,予藝青門東。”(《答何秀才》)“海上昔自重,江上今如斯。”(《登三山》)“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别詩》)等等。而在這首詩中,也隻有作“扪蘿正意我”,才可與“折桂方思君”相對得最爲工穩,也最能體現範雲詩歌句法、結構的特色。

  此詩在寫法上是一句一轉,但同樣是“轉”,如沈約的《别範安成詩》(沈德潛《古詩源》卷十二評爲“句句轉”),是層層遞進式的轉,而範雲此詩則是句句回環式的轉。這種回環式的結構、回環式的句法正是範雲詩風的典型。所以鍾嵘《詩品》曾評範雲詩曰:“範詩清便宛轉,如流風回雪。”正是抓住了其詩風格的整體特征。《送沈記室夜别》雖然是範雲的早期作品,但也不難看出,這首詩已經奠定了範詩風格的基礎。

  • 扪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相關内容:
  • 婿爲燕國王,身被诏獄加。
  • 聞道皇華使,方随皂蓋臣。
  • 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 相州晝錦堂廚醞,衛國淇川岸竹萌。
  •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風。
  • 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 天與三台座,人當萬裏城。
  • 野臣潛随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 詩詞名句

以上就是扪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南北朝范云的《送沈记室夜别》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译文及注释】

桂花飘香的夜晚,江水如此澄澈。到了清晨,楚地定会白云轻轻飘动,空旷清新。
想秋风吹起,会触动起我们两人的愁思;眼望秋月,会让千里之分的我们更加思念对方。
今夜与你分别,我不能设想,当你身处夜晚时,我却不能与你一道共患难,拣寒枝御风寒;秋霜里,你一人行走山中,耳闻猿猴凄厉的叫声,怎不令人伤感。
在你抚摸藤萝想念我的时候,我也正手折桂枝思念您。

【赏析】

  范云十几岁时,其父范抗在郢府(今湖北武汉附近)任职,范云随侍其侧,年长其十岁的沈约也在郢府为记室参军,一见如故,遂相友好。八年以后,沈约转至荆州(今湖北江陵附近)为征西记室参军,两人分别。这首诗当作于此时,诗题中的沈记室即沈约。史称范云八岁赋诗属文,“操笔便就”,“下笔辄成”(《梁书·范云传》),这首诗就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诗的开头便以极平稳的笔调勾画出送别时静谧、安详的环境。“桂水”并非特指某一条水,只是用以形容其水的芳香。王褒《九怀》中有“桂水兮潺湲”句,王逸注云:“芳流衍溢,周四境也。”后人遂常用之,如陆云《喜霁赋》中“戢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尘于沉泥。”江淹《杂体三十首》中亦有“且泛桂水潮”、“桂水日千里”等句,均非实指。范诗中用这一词渲染了送别场面的温馨。送别诗,可以写送别时的情景、场面,以及当时人的心理活动,但范云只是用一句诗轻轻带过,遂转入天明登程的想象之中。郢州与荆州,古时均属楚地,故用“楚山”代之。启程的情景是晴空万里,天朗气清。这毕竟是少年人所写的诗,所以,他笔下的离别不是凄惨悲切,而是有一股清新流丽之气贯穿于内,显得轻盈洒脱。沈约《别范安成》诗中云:“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不过,中国人重视朋友(为五伦之一),重视友情,朋友的离别,总难免有些许的哀愁。“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心相知。”故而下句以“秋风两乡怨”分写两地相思之怨愁,而以“秋月千里分”合写二人心灵之相通。谢庄《月赋》云:“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所写的正是地有千里之隔,明月人可共见之情。以上四句,前二句偏写景,后二句偏写情,所以转下去便偏写事。“寒枝宁共采”是对二人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霜猿行独闻”则是对别后独自旅程寂寥的想象。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送别,但无论是偏于写景、写情或写事,都暗涉了离别。然而离别只是形体上的分隔,更重要的乃是精神上的合一。结束两句以极其肯定的语气写道:“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意”通“忆”。“扪萝”、“折桂”由上句“寒枝”引发而来,同时又暗与起句的“桂水”“楚山”相呼应。

  这里牵涉到一句诗的异文。“扪萝正意我”中“正意”二字,一作“忽遗”,一作“勿遗”。“忽遗我”意思是:忽将我遗忘。前者似不符合沈约与范云间的感情,且与全诗情绪不一,后者表示的是一种希冀之情,虽然可通,但不如“正意我”所表达出的心心相印之情。另外,从范云诗的整体风格来看,也以“正意我”于文为胜。范诗的结句尤喜以彼我、今昔对写。如“迨君当歌日,及我倾樽时。”(《当对酒》)“尔拂后车尘,我事东皋粟。”(《饯谢文学离夜》)“待尔金闺北,予艺青门东。”(《答何秀才》)“海上昔自重,江上今如斯。”(《登三山》)“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别诗》)等等。而在这首诗中,也只有作“扪萝正意我”,才可与“折桂方思君”相对得最为工稳,也最能体现范云诗歌句法、结构的特色。

  此诗在写法上是一句一转,但同样是“转”,如沈约的《别范安成诗》(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评为“句句转”),是层层递进式的转,而范云此诗则是句句回环式的转。这种回环式的结构、回环式的句法正是范云诗风的典型。所以钟嵘《诗品》曾评范云诗曰:“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正是抓住了其诗风格的整体特征。《送沈记室夜别》虽然是范云的早期作品,但也不难看出,这首诗已经奠定了范诗风格的基础。

以上就是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5632.html

上一篇: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下一篇: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