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发布时间:2020-07-02 19:27:15

遠遊跻劍閣,長想屬天台。萬裏隔三載,此邦餘重來。音容曠不睹,夢寐殊悠哉。邊郡饒藉藉,晚庭正回回。喜傳上都封,因促傍吏開。向悟海鹽客,已而梁木摧。變衣寝門外,揮涕少城隈。卻記分明得,猶持委曲猜。師儒昔訓獎,仲季時童孩。服義題書箧,邀歡泛酒杯。暫令風雨散,仍迫歲時回。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白頭還作尉,黃绶固非才。可歎懸蛇疾,先贻問鵩災。故鄉閉窮壤,宿草生寒荄.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曩期冬贈橘,今哭夏成梅。執禮誰爲赗,居常不徇财。北登嵔gF坂,東望姑蘇台。天路本懸絕,江波複溯洄。念孤心易斷,追往恨艱裁。不遂卿将伯,孰雲陳與雷。吾衰亦如此,夫子複何哀。作者簡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曆任烏程尉、左司禦率府胄曹參軍、監察禦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後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後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谥文憲。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服义题书箧,邀欢泛酒杯。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北登嵔gF坂,东望姑苏台。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作者简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11939.html

上一篇:梁园赏花四首 其三

下一篇:晚秋出门戏作二首 其二

古诗文相关文章
    • 虞美人 听乡人言故乡事

      高楼起处新街阔,店肆琳琅列。一声汽笛听如歌,今岁火车初打县城过。作者简介蔡淑萍,女,汉族人。生于1946年,四川营山人。当代著名女词人,曾任民盟重庆常委、秘书长

    • 哭子正直讲

      頍弁王门客,横经胄席师。频扬四巡颂,屡析六身疑。寂寞终嘲白,侏儒讵信饥。一朝嗟溘尽,福善亦予欺。作者简介宋庠(xi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

    • 过故乡

      不似严生乞会稽,一身名义总无非。何须佩印如金斗,若论还乡胜锦衣。行处眼前新事满,坐来门外故人稀。有时载酒寻闾巷,认得当年老父归。作者简介徐积(1028—1103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