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次韵探梅二绝

发布时间:2020-06-30 07:31:42

隻從地底一陽來,已把東皇次第催。煙縷未看原上柳,霜苞先探嶺頭梅。作者簡介

宋成都雙流人,字信可,晚號亦樂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進士。累任銅梁、仁壽等縣令。高宗紹興十八年,以任永康軍通判時牒試避親、舉人不當降一官。終部刺史。與秦桧有庠序舊,絕不與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詩,與蒲大受、馮時行、何耕道爲詩友。有《雲溪集》。

只从地底一阳来,已把东皇次第催。烟缕未看原上柳,霜苞先探岭头梅。作者简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次韵探梅二绝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01951.html

上一篇:题云松野岸

下一篇:满庭芳 季弟孝积生辰宴集

古诗文相关文章
    • 寄嘉定徐二刺史

      豪华犹六代,胜事在吴门。绿树湖边寺,红云海上村。桑麻常夜缉,橘柚向秋繁。拂袖还乡日,应怜松菊存。作者简介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

    • 题宋高宗诗意便面

      深宫华气接蓬莱,日日题诗上紫苔。一夜雨声无处著,尽将秋色过江来。作者简介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

    • 忻州汪刺史重修元遗山墓于草间获断碑拓以见寄感赋长句

      刺史行部春郊路,路前有冢冢无树。石人石兽知何代,萦烟结莽埋春雾。下马来寻断碑露,碑表七字擘窠书,乃是诗人元遗山之墓。魏初姜彧记碑阴,先生遗命弟子注。不书官爵不题

    • 赠陈汝砺刺史请告寿母二首 其一

      五马何缘恋梓乡,倚门朝夕念高堂。瑶池已为传青鸟,归去天香溢彩裳。作者简介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

    • 许州厅事之西小孟刺史辟圃筑山莳花养鱼于其中长句奉题

      泠然始信御风行,又见云间雁影横。泗水波中千佛塔,万花堆里一书生。英飞小院春常满,鳞养方塘月不惊。回首旧游真是梦,花潭千尺让深情。作者简介萧元吉,字象占,号谦谷,

    • 高宗纯皇帝御制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章乾隆四十一年 其八

      前次受降惟戢斧,今番报捷乃犁庭。敬承天眷能无慰,未至武成心未宁。

    • 高宗纯皇帝御制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章乾隆四十一年 其十二

      勒围报捷夜行营,重值上陵昼返程。一刻万人齐色喜,光明日月永销兵。

    • 高宗所书绢素杜律

      江头宫殿日迟迟,朝退千官默坐时。春尽龙沙无雁度,尺缣惟写少陵诗。作者简介字叔润,天台人。

    •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虚堂含夕照,绮席醉良朋。绿酒浮鹦鹉,黄花映毾?。书图随意展,真赝任人评。清夜论诗罢,深谈契佛乘。作者简介(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

    • 高宗为皇四子时致蔡文勤闾疾诗翰敬题 其一

      家法尊师裕圣功,十朝全盛数乾隆。微臣耄及丁阳九,书屋曾窥旧补桐。作者简介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