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

发布时间:2019-03-04 10:00:09

乍可黃冠歸宋,羞将白血殉元。蜜蘖不争甜苦,猿蟲各有精魂。

作者簡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曆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爲船山先生。

乍可黄冠归宋,羞将白血殉元。蜜蘖不争甜苦,猿虫各有精魂。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79271.html

上一篇:诣斋宫叠去岁韵三首 其二

下一篇:车次和散释中秋均

古诗文相关文章
    • 丁亥至日谒杭州龚自珍纪念馆即用其咏史韵

      双开老眼望神州,谁倚东南涕泪流。一角湖山容我坐,几人杖履与公游。霸才须待风雷降,生气固非文字谋。不是烹鲜医国手,先生合拜万梅侯。

    • 满江红 和连珠先生咏史

      天假以年,算诸葛、果何成就。使当日、真兴汉业,怎生功咎。天下英雄曹孟德,命中天子刘阿斗。是江山自古属君王,民何有。

    • 咏史应嘘堂兄作

      太岁在丑维季夏,诸道不利飞羽书。东南半壁力不支,金陵三日餍鸢乌。公命上将汝宗仁,汝其总戎障青徐。汝检师徒饬兵马,岛夷犯顺宜加诛。拜命无言有杯酒,城在城亡身与俱。

    • 咏史五首

      鸟尽弓藏意已灰,浮槎沧海去无回。陶朱虽富终输国,醉拥西施亦可哀。

    • 咏史五首 其四

      楚有无双士,重瞳不相识。一朝走归汉,天子推衣食。龙性本难驯,骏马岂受勒?君看架上鹰,亦有凌风翼。作者简介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

    • 浣溪沙 咏史效涉江体

      雾锁蓬莱杳不还,谁通消息到尘寰。当时离合最堪怜。

    • 杭城坐箫斋楼上观钱塘江感怀,杜琳瑛女史令次定庵咏史韵

      莽荡长河贯数州,愁痕飘尽古今流。百年箫剑苍苍醉,万里龙蛇混混游。鼠璞同名嚣大国,鹤琴一炬叹奇谋。高楼袖手棋谁毕,槐梦纷纷竟列侯。

    • 西湖吟草 拜谒龚自珍纪念馆即用其咏史原韵

      登临岂羡帝王州,来拜当年第一流。大宙应难供独啸,平湖恨未与同游。四厢花弄庄骚影,八斗才兼管乐谋。击剑吹箫还叱月,黑甜乡里醉封侯。

    • 咏史五首 其三

      已焚经典绝遗谞,已铸铜人兵器除。可叹儒生坑不尽,闭门偷读未烧书。

    • 咏史五首 其二

      楚庭放后赋骚词,瓦釜黄钟怪陆离。翘首天阍愁雾惨,汨罗遗恨古今悲!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