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5 18:48:12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贈江華長老》

老僧道機熟,默語心皆寂。去歲别舂陵,沿流此投迹。室空無侍者,巾屦唯挂壁。一飯不願馀,跏趺便終夕。風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譯文及注釋

譯文老和尚精通釋氏道義,整天默默不語而心神甯靜。據說是去年離開舂陵,沿着潇水投奔零陵。居室簡陋沒有侍者,隻有毛巾鞋子挂在壁屛。用餐時一粒飯都不肯剩存,飯後盤腿而坐直至太陽西沉。窗外風吹稀疏的竹枝沙沙作響,井邊的老松上清露泠泠。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場所,庭院青悠悠芳草芬馨。

注釋⑴長老:對寺廟住持或德高年長之僧的尊稱。⑵機:關鍵、要點。⑶舂(chōng)陵:地名,在今湖南甯遠縣柏家坪。⑷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⑸跏趺(jīa fū):佛教徒結跏趺坐的略稱,雙足交叠而坐,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⑹偶:諧合。

賞析

  這是一首酬贈詩,詩中描述了這樣一位老和尚:他生性喜靜,沉于佛事,佛理精熟,生活簡樸,令人肅然起敬。全詩語言明白曉暢,内容單一。

  全詩可分爲三節,前四句是第一節,概括介紹老和尚,一“熟”一“默”,形象地刻畫出了老和尚内外特點。中四句爲第二節,以白描手法,反映了老和尚節儉的生活。後四句爲第三節,寫庭院環境,襯托老和

和尚不凡的修養。全詩結構勻稱合理。

  此詩在寫法上運用襯托手法。先寫老僧話少心靜,再寫居室空蕩,生活簡樸,環境天然,意在襯托“長老”内在的充實以及對佛道的精熟。在此詩第三節以生活環境的自然幽雅來襯托主人的涵養。另外,此詩所布的“虛白”,如長老的家世如何,緣何而投空門,乃至姓名法號等等,讀者都不得而知。詩人有意将此談化,恰恰突顯了中心内容,使“熟”字成爲此詩的詩眼。把讀者的目光引向了長者對佛的熱情與虔誠,“長者”就像是爲“佛”而生,爲之癡迷,願爲之傾盡生命的堅定執著的信使,是一名地道的全身心投入的“浮屠”。

  柳宗元的贈詩答詩,一般都是寫給好友親朋的。像此詩這樣寫給既非親故、又無深交的一般僧侶,是少之又少。這就反映出詩人對老和尚的敬慕以及貶谪生活的孤獨寂寞之情。此詩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長老的敬仰與羨慕,同時也反映出詩人當時舊痛欲罷不能的心境。

創作背景

  此詩是柳宗元寫給一位江華籍老和尚的贈詩。此詩作于柳宗元貶谪永州時期(805—815年)。江華籍老和尚是寫此詩前一年才由舂陵移居永州的。此詩應是詩人住龍興寺時,出入寺廟觀察有感後而寫的。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

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爲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轾。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赠江华长老》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译文注释

译文老和尚精通释氏道义,整天默默不语而心神宁静据说是去年离开舂陵,沿着潇水投奔零陵。居室简陋没有侍者,只有毛巾鞋子挂在壁屛。用餐时一粒饭都不肯剩存,饭后盘腿而坐直至太阳西沉。窗外风吹稀疏的竹枝沙沙作响,井边的老松上清露泠泠。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场所,庭院青悠悠芳草芬馨。

注释⑴长老:对寺庙住持或德高年长之僧的尊称。⑵机:关键、要点。⑶舂(chōng)陵: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柏家坪。⑷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⑸跏趺(jīa fū):佛教徒结跏趺坐的略称,双足交迭而坐,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⑹偶:谐合。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中描述了这样一位老和尚:他生性喜静,沉于佛事,佛理精熟,生活简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明白晓畅,内容单一。

  全诗可分为三节,前四句是第一节,概括介绍老和尚,一“熟”一“默”,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和尚内外特点。中四句为第二节,以白描手法,反映了老和尚节俭的生活。后四句为第三节,写庭院环境,衬托老和

和尚不凡的修养。全诗结构匀称合理。

  此诗在写法上运用衬托手法。先写老僧话少心静,再写居室空荡,生活简朴,环境天然,意在衬托“长老”内在的充实以及对佛道的精熟。在此诗第三节以生活环境的自然幽雅来衬托主人的涵养。另外,此诗所布的“虚白”,如长老的家世如何,缘何而投空门,乃至姓名法号等等,读者都不得而知。诗人有意将此谈化,恰恰突显了中心内容,使“熟”字成为此诗的诗眼。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长者对佛的热情与虔诚,“长者”就像是为“佛”而生,为之痴迷,愿为之倾尽生命的坚定执著的信使,是一名地道的全身心投入的“浮屠”。

  柳宗元的赠诗答诗,一般都是写给好友亲朋的。像此诗这样写给既非亲故、又无深交的一般僧侣,是少之又少。这就反映出诗人对老和尚的敬慕以及贬谪生活的孤独寂寞之情。此诗不仅表现诗人对长老的敬仰与羡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当时旧痛欲罢不能的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是柳宗元写给一位江华籍老和尚的赠诗。此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805—815年)。江华籍老和尚是写此诗前一年才由舂陵移居永州的。此诗应是诗人住龙兴寺时,出入寺庙观察有感后而写的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

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08432.html

上一篇: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