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发布时间:2022-07-20 20:50:03

原文賞析: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栖息一枝安。
拼音解讀
qīng qiū mù fǔ jǐng wú hán ,dú xiǔ jiāng chéng là jù cán 。 yǒng yè jiǎo shēng bēi zì yǔ ,zhōng tiān yuè sè hǎo shuí kàn 。 fēng chén rěn rǎn yīn shū jué ,guān sāi xiāo tiáo háng lù nán 。 yǐ rěn líng pīng shí nián shì ,qiáng yí qī xī yī zhī ān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深秋時節,幕府井邊梧桐疏寒;獨宿江城,更深人靜殘燭暗淡。長夜裏,號角聲有如人的悲語;中天月色雖好,誰有心情仰看?亂中四處漂泊,親朋音書皆斷,關塞零落蕭條,行路十分艱難。忍受困苦,我颠沛流離了十年;勉強栖息一枝,暫借幕府偷安。

注釋①府:幕府。古代将軍的府署。杜甫當時在嚴武幕府中。 ②井梧:梧桐。葉有黃紋如井,又稱金井梧桐。 ③永夜:整夜。④自語:自言自語。⑤中天:半空之中。 ⑥風塵荏苒:指戰亂已久。荏苒,指時間推移。 ⑦伶俜(pīng):流離失所。⑧十年事:杜甫飽經喪亂,從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至作者寫詩之時,正是十年。⑨強移:勉強移就。⑩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參謀一職。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爲一家生活而勉強任職,雖是應嚴武盛情邀請,但也隻是求暫時安居。

相關賞析

  此詩作于764年(廣德二年)秋,當時作者在嚴武幕府中任節度參謀。詩中抒發的感情還是傷時感事,表達出作者對于國事動亂的憂慮和他飄泊流離的愁悶。正是始終壓在詩人身上的愁苦使詩人無心賞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體寫出了詩人對風塵荏苒、關塞蕭條的動亂時代的憂傷。

  押韻:上平十四寒〈平水韻〉

  最後兩句雖寫“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爲他輾轉流離苦悶。總之,詩人當時境遇凄涼,十年飄泊輾轉,詩風沉郁。

  首聯倒裝。按順序說,第二句應在前。其中的“獨宿”二字,是一詩之眼。“獨宿”幕府,眼睜睜地看着“蠟炬殘”,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見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則通過環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涼。未寫“獨宿”而先寫“獨宿”的氛圍、感受和心情,意在筆先,起勢峻聳。

  颔聯寫“獨宿”的所聞所見,清代方東樹指出:“景中有情,萬古奇警。”而造句之新穎,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這一聯卻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讀起來有三個停頓。翻譯一下,就是:“長夜的角聲啊,多悲涼!但隻是自言自語地傾訴亂世的悲涼,沒有人聽;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盡管美好,在漫漫長夜裏,又有誰看呢?!”詩人就這樣化百煉鋼爲繞指柔,以頓挫的句法,吞吐的語氣,活托出一個看月聽角、獨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現了無人共語、沉郁悲抑的複雜心情。

  前兩聯寫“獨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後兩聯則就“獨宿”之景,直抒“獨宿”之情。“風塵”句緊承“永夜”句。“永夜角聲”,意味着戰亂未息。那悲涼的、自言自語的“永夜角聲”,引起詩人許多感慨。“風塵荏苒音書絕”,就是那許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風塵荏苒”,指戰亂延續的時間很長。詩人時常想回到故鄉洛陽,卻由于“風塵荏苒”,連故鄉的音信都得不到。“關塞”句緊承“中天”句。詩人早在《恨别》一詩裏寫道:“洛城一别四千裏,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好幾年又過去了,詩人卻仍然流落劍外,一個人在這凄清的幕府裏長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關塞蕭條行路難”,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憶弟之情有增無已,因爲他還是沒有辦法回到洛陽。這一聯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時的心情很複雜,用兩句詩無法寫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給讀者留下了結合詩人的經曆去馳騁想象的空間。

  尾聯照應首聯。作爲幕府的參謀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詩人聯想到《莊子·逍遙遊》中所說的那個鹪鹩鳥來。“鹪鹩巢于深林,不過一枝。”他從安史之亂以來,“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那飽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經忍受過來了,如今卻又要到這幕府裏來忍受“井梧寒”。用“強移”二字,表明他并不願意來占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嚴武拉來的。用一個“安”字,不過是詩人自我解嘲。詩人一夜徘徊徬徨、展轉反側,心中并不安甯。

  杜甫的理想是“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然而無數事實證明這理想難得實現,所以早在759年(乾元二年),他就棄官不做,擺脫了“苦被微官縛,低頭愧野人”的牢籠生活。這次作參謀,雖然并非出于杜甫自願,但爲了“酬知己”,還是寫了《東西兩川論》,爲嚴武出謀劃策。但到幕府不久,就受到幕僚們的嫉妒、诽謗和排擠,日子很不好過。因此,在《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裏,他訴說了自己的苦況之後,就請求嚴武把他從“龜觸網”、“鳥窺籠”的困境中解放出來。詩人甯願回到草堂去“倚梧桐”,而不願“栖”那“幕府井梧”的“一枝”;因爲“倚”草堂的“梧桐”,比較“安”,也不那麽“寒”。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詳注》裏解釋這首詩說:“此秋夜‘宿府’而有感也。上四叙景,下四言情。首句點‘府’,次句點‘宿’。角聲慘栗,悲哉自語;月色分明,好與誰看:此‘獨宿’凄涼之況也。鄉書闊絕,歸路艱難;流落多年,借栖幕府:此‘獨宿’傷感之意也。玩‘強移’二字,蓋不得已而暫依幕下耳。”這意見值得參考。至于上四句叙景、下四句言情,也隻是各就主要方面加以區分的。其實,上四句雖偏于叙景,而景中有情;下四句雖重在言情,而情觸景生。八句詩情景交融,構成完美的意境,令讀者玩味無窮。

作者介紹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遊曆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陝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陝西富縣境),隻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後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爲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抛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後被嚴武薦爲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死後,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後,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唐太宗大曆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隻小船中。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爲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态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聖」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餘首。有《杜少陵集》。
原文赏析: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拼音解读
qīng qiū mù fǔ jǐng wú hán ,dú xiǔ jiāng chéng là jù cán 。 yǒng yè jiǎo shēng bēi zì yǔ ,zhōng tiān yuè sè hǎo shuí kàn 。 fēng chén rěn rǎn yīn shū jué ,guān sāi xiāo tiáo háng lù nán 。 yǐ rěn líng pīng shí nián shì ,qiáng yí qī xī yī zhī 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注释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②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 ③永夜:整夜。④自语:自言自语。⑤中天:半空之中。 ⑥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 ⑦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⑧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⑨强移:勉强移就。⑩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任职,虽是应严武盛情邀请,但也只是求暂时安居。

相关赏析

  此诗作于764年(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

  押韵:上平十四寒〈平水韵〉

  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

  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翻译一下,就是:“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是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尽管美好,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历去驰骋想象的空间。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徬徨、展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

  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所以早在759年(乾元二年),他就弃官不做,摆脱了“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的牢笼生活。这次作参谋,虽然并非出于杜甫自愿,但为了“酬知己”,还是写了《东西两川论》,为严武出谋划策。但到幕府不久,就受到幕僚们的嫉妒、诽谤和排挤,日子很不好过。因此,在《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里,他诉说了自己的苦况之后,就请求严武把他从“龟触网”、“鸟窥笼”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诗人宁愿回到草堂去“倚梧桐”,而不愿“栖”那“幕府井梧”的“一枝”;因为“倚”草堂的“梧桐”,比较“安”,也不那么“寒”。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解释这首诗说:“此秋夜‘宿府’而有感也。上四叙景,下四言情。首句点‘府’,次句点‘宿’。角声惨栗,悲哉自语;月色分明,好与谁看:此‘独宿’凄凉之况也。乡书阔绝,归路艰难;流落多年,借栖幕府:此‘独宿’伤感之意也。玩‘强移’二字,盖不得已而暂依幕下耳。”这意见值得参考。至于上四句叙景、下四句言情,也只是各就主要方面加以区分的。其实,上四句虽偏于叙景,而景中有情;下四句虽重在言情,而情触景生。八句诗情景交融,构成完美的意境,令读者玩味无穷。

作者介绍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原文赏析: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拼音解读:yáoyèrénhézài,chéng...[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15851.html

上一篇: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