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2 16:01:32

出自宋代時彥的《青門飲·寄寵人》

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鬥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裏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譯文及注釋

譯文北方的駿馬迎着烈風嘶叫,大宋的旗幟在雪花裏翻攪,黃昏時天邊又吐出一片紅豔的晚霞,夕陽從一竿高的地平線低低地投射着殘照。蒼老的枯林連接着天空,無數的山巒重疊聳峭,暮色中走遍漫漫平沙處處皆衰草。幽靜的館舍上星鬥橫斜,無眠的夜實在難熬。燈芯凝結出殘花,相思徒勞。鴨形的熏爐裏香霧濃郁缭繞,蠟燭淌淚像冰水凝晶,夜色沉沉總難見霜天破曉。總記得淡淡梳妝才完了,别宴上杯酒尚未飲盡,已引得離情翻湧如潮。醉裏的秋波顧盼,夢中的幽歡蜜愛,醒來時都是煩惱。算來更有牽惹情懷處,怎忍細思量、她附在耳邊的情話悄悄:“啥時能躍馬歸來,還能認得迎門的輕柔歡笑!”

注釋漢旗:代指宋朝的旗幟。彤雲:紅雲,此指風雪前密布的濃雲。香鴨:鴨形香爐。老:殘。小妝:猶淡妝。秋波:形容美人秀目顧盼如秋水澄波。《青門飲》,詞調名,始見于時

時彥、秦觀詞。

鑒賞

  此詞爲作者遠役懷人之作。詞的上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曆北國風光,下篇展示回憶,突出離别一幕,着力刻繪伊人形象。

  本詞上片開始幾句,作者将親身經曆的邊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簡練的字句再現出來。“胡馬”兩句,寫風雪交加,呼嘯的北風聲中,夾雜着胡馬的長嘶,真是“胡馬依北風”,使人意識到這裏已離邊境不遠。擡頭而望,“漢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卻正随着紛飛的雪花翻舞,車馬就風雪之中行進。“彤雲”兩句,寫氣候變化多端。正行進間,風雪逐漸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陽即将西沉。“一竿殘照”,是形容殘日離地平線很近。借着夕陽餘暈,隻見一片廣闊荒寒的景象,老樹枯枝縱橫,山巒錯雜堆疊;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處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認。

  “星鬥”以下,寫投宿以後夜間情景。從凝望室外星鬥橫斜的夜空,到聽任室内燈芯延燒聚結似花,還有鴨形熏爐不斷散放香霧,燭淚滴凝成冰,都是用來襯托出長夜漫漫,作者沉浸思念之中,整宵難以入睡的相思之情。

  下片用生活化的語言和委婉曲折的筆觸勾勒出那位“寵人”的形象。離情别意,本來是詞中經常出現的内容,而且以直接描寫爲多,作者卻另辟蹊徑,以“寵人”的各種表情和動

态來反映或曲折地表達不忍分離的心情。

  “長記”三句,寫别離前夕,她淺施粉黛、裝束淡雅,餞别宴上想借酒澆愁,卻是稍飲即醉。“醉裏”三句,寫醉後神情,由秋波頻盼而終于入夢,然而這卻隻能增添醒後惜别的煩惱,真可說是“借酒澆愁愁更愁”了。這裏刻畫因傷離而出現的姿态神情,都是運用白描和口語,顯得宛轉生動,而人物内心活動卻從中曲曲道出。

  結尾四句,是作者繼續回想别時難舍難分的情況,其中最牽惹他的情思,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語的神态。這裏不用一般篇末别後思念的寫法,而以對方望歸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時的喜悅心情作爲結束。耳語的内容是問他何時能躍馬歸來,是關心和期待,從而使想見對方迎接時愉悅的笑容,于是作者進一層展開一幅重逢之時的歡樂場面,并以充滿着期待和喜悅的心情總收全篇。

  這首詞寫境悲涼,抒情深摯,語言疏密相間,密處凝煉生動,疏處形象真切。詞中寫景寫事筆墨甚多,直接言情之處甚少。作者将抒情融入叙寫景事之中,以細膩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讀者。

作者簡介

時彥(?—1107),字邦彥,河南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己未科狀元。存詞僅一首。

出自宋代时彦的《青门饮·寄宠人》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译文注释

译文北方的骏马迎着烈风嘶叫,大宋的旗帜在雪花里翻搅,黄昏时天边又吐出一片红艳的晚霞,夕阳从一竿高的地平线低低地投射着残照。苍老的枯林连接着天空,无数的山峦重叠耸峭,暮色中走遍漫漫平沙处处皆衰草。幽静的馆舍上星斗横斜,无眠的夜实在难熬。灯芯凝结出残花,相思徒劳。鸭形的熏炉里香雾浓郁缭绕,蜡烛淌泪像冰水凝晶,夜色沉沉总难见霜天破晓。总记得淡淡梳妆才完了,别宴上杯酒尚未饮尽,已引得离情翻涌如潮。醉里的秋波顾盼,梦中的幽欢蜜爱,醒来时都是烦恼。算来更有牵惹情怀处,怎忍细思量、她附在耳边的情话悄悄:“啥时能跃马归来,还能认得迎门的轻柔欢笑!”

注释汉旗:代指宋朝的旗帜。彤云:红云,此指风雪前密布的浓云。香鸭:鸭形香炉。老:残。小妆:犹淡妆。秋波:形容美人秀目顾盼如秋水澄波。《青门饮》,词调名,始见于时

时彦、秦观词。

鉴赏

  此词为作者远役怀人之作。词的上篇纯写境界,描绘作者旅途所历北国风光,下篇展示回忆,突出离别一幕,着力刻绘伊人形象。

  本词上片开始几句,作者将亲身经历的边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简练的字句再现出来。“胡马”两句,写风雪交加,呼啸的北风声中,夹杂着胡马的长嘶,真是“胡马依北风”,使人意识到这里已离边境不远。抬头而望,“汉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却正随着纷飞的雪花翻舞,车马就风雪之中行进。“彤云”两句,写气候变化多端。正行进间,风雪逐渐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阳即将西沉。“一竿残照”,是形容残日离地平线很近。借着夕阳余晕,只见一片广阔荒寒的景象,老树枯枝纵横,山峦错杂堆叠;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处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认。

  “星斗”以下,写投宿以后夜间情景。从凝望室外星斗横斜的夜空,到听任室内灯芯延烧聚结似花,还有鸭形熏炉不断散放香雾,烛泪滴凝成冰,都是用来衬托出长夜漫漫,作者沉浸思念之中,整宵难以入睡的相思之情。

  下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笔触勾勒出那位“宠人”的形象。离情别意,本来是词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而且以直接描写为多,作者却另辟蹊径,以“宠人”的各种表情和动

态来反映或曲折地表达不忍分离的心情。

  “长记”三句,写别离前夕,她浅施粉黛、装束淡雅,饯别宴上想借酒浇愁,却是稍饮即醉。“醉里”三句,写醉后神情,由秋波频盼而终于入梦,然而这却只能增添醒后惜别的烦恼,真可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了。这里刻画因伤离而出现的姿态神情,都是运用白描和口语,显得宛转生动,而人物内心活动却从中曲曲道出。

  结尾四句,是作者继续回想别时难舍难分的情况,其中最牵惹他的情思,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语的神态。这里不用一般篇末别后思念的写法,而以对方望归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时的喜悦心情作为结束。耳语的内容是问他何时能跃马归来,是关心和期待,从而使想见对方迎接时愉悦的笑容,于是作者进一层展开一幅重逢之时的欢乐场面,并以充满着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总收全篇。

  这首词写境悲凉,抒情深挚,语言疏密相间,密处凝炼生动,疏处形象真切。词中写景写事笔墨甚多,直接言情之处甚少。作者将抒情融入叙写景事之中,以细腻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读者。

作者简介

时彦(?—1107),字邦彦,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存词仅一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9185.html

上一篇: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