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21:53:19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送王郎》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贈君以黟川點漆之墨,送君以陽關堕淚之聲。酒澆胸次之磊塊,菊制短世之頹齡。墨以傳萬古文章之印,歌以寫一家兄弟之情。江山千裏俱頭白,骨肉十年終眼青。連床夜語雞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遠别音書少。炒沙作縻終不飽,縷冰文章費工巧。要須心地收汗馬,孔孟行世目杲杲。有弟有弟力持家,婦能養姑供珍鲑。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譯文及注釋

譯文請你喝蒲城産的桑落美酒,再在酒杯裏浮上幾片屈原曾經吃過的菊花。送給你黟川出産的亮黑如漆的名墨,又送上曲凄涼動情的陽關曲催人淚下。美酒使你胸中郁塞的磊塊盡化,秋菊使你停止衰老壽數無涯。名墨讓你寫下流傳萬古的佳作,歌曲使你感受到兄弟間情義無價。我們都已頭發斑白流落天涯,十年來骨肉情誼,青眼相加。今天我們睡在一起徹夜長談,不覺雞已報曉;你滿腹詩書,口若懸河,說個不了。學問精進到了這個地步,怎能爲遠别後音書難通抱恨怨惱?把沙石炒熱終究不能當飯謀求一飽,在冰塊上雕花隻是白白地追求工巧。請你收斂心神沉潛道義,定能體會出孔孟學術的精要。你有弟弟能夠勤儉持家,妻子又賢惠孝敬婆婆從不怠懈。兒子長

長大了能讀詩書,女兒能幹勤紡絲麻。你呢,隻要安心地享樂,讀書之餘,品味新茶。

注釋王郎:黃庭堅的妹夫王純亮,字世弼。蒲城:即蒲坂,今山西永濟縣。桑落酒:蒲城所産的名酒。《水經注》說蒲城民劉白堕,擅釀酒,在桑落時酒開始釀。後世因以其時釀的酒名桑落。湘累:屈原自沉于湘地之水,非罪而死稱累,後世因稱屈原爲湘累。秋菊之英:菊花。《離騷》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黟川:漢縣名,即今安徽歙縣,以産墨出名。點漆:指上等好墨。蕭子良《答王僧虔書》:“仲将之墨,一點如漆。”陽關:指王維所作《陽關曲》,一名《送元二使安西》,後人譜以樂,用作送别曲。磊塊:胸中郁結與不平。《世說新語·任誕》有“阮籍胸中磊塊,故須酒澆之”語。制:制止,延緩。短世:短暫的人生。頹齡:衰老之年。陶淵明《九日閑居》:“酒能祛百慮,菊爲制頹齡。”印:痕迹。眼青:即青眼,有好感,相契合。《晉書·阮籍傳》雲,阮籍不拘禮法,凡俗士來訪,以白眼對之,嵇康來,大悅,乃對以青眼。連床夜語:狀親密相處情景。炒沙作糜:炒沙成粥,比喻不可能的事。《楞嚴經》:“若不斷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飯,經百千劫,隻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故。”镂冰文章:在

冰上雕镂,喻勞而無功。語出《鹽鐵論·殊路》:“内無其質而外學其文,雖有賢師良友,若畫脂镂冰,費日損功。”心地收汗馬:指内心有實在的收獲。黃庭堅在《與王子予書》中曾說:“想以道義敵紛華之兵,戰勝久矣。古人雲:并敵一向,千裏殺将。要須心地收汗馬之功,讀書乃有味。”日杲杲(gǎo):如紅日一般光亮。珍鲑:對魚菜美稱。

賞析

  這首詩自起句至“骨肉十年終眼青”爲第一段,寫送别。它不轉韻,穿插四句七言之外,連用六句九言長句,用排比法一口氣傾瀉而出;九言長句,音調铿锵,詞藻富麗:這在黃庭堅詩中是很少見的“别調”。這種機調和詞藻,頗爲讀者所喜愛,所以此詩傳誦較廣,用陳衍評黃庭堅《寄黃幾複》詩的話來說,是“此老最合時宜語”。但此段前面八句,内容比較一般:說要用蒲城的美酒請王純亮喝,在酒中浮上幾片屈原喜歡吞嚼的“秋菊之落英”,酒可用來澆消王郎胸中的不平“磊塊”,菊可以像陶淵明所說的,用來控制人世因年齡增而早衰;要用歙州黟縣所産的好墨送王,用王維《渭城曲》那樣“陽關堕淚”的歌聲來餞别,墨好才能讓王郎傳寫“萬古文章”的“心印”(古今作家心心相印的妙谛),歌聲以表“兄弟”般的“一家”親戚之情。此外,這個調子,也非作

者首創,從遠處說來自鮑照《拟行路難》第一首“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等句;從近處說,來自歐陽修的《奉送原甫侍讀出守永嘉》起四句:“酌君以荊州魚枕之蕉,贈君以宣城鼠鬂之管。酒如長虹飲滄海,筆若駿馬馳平。”雖有發展,仍屬鋪張,不能代表黃庭堅寫詩的功力。到了這一段最後兩句“江山千裏俱頭白,骨肉十年終眼青”才見黃詩功力,用陳衍評《寄黃幾複》詩的話來說,就是露出“狂奴故态”。這兩句詩,從杜甫詩“别來頭并白,相對眼終青”化出,作者還有類似句子,但以用在這裏的兩句爲最好。它突以峭硬矗立之筆,煞住前面詩句的傾瀉之勢、和諧之調,有如黃河中流的“砥柱”一樣有力。從前面寫一時的送别,忽轉入寫彼此長期的關系,急轉硬煞,此其一;兩句中寫了十年之間,彼此奔波千裏,到了頭發發白,逼近衰老,變化很大,不變的隻是親如“骨肉”和“青眼”相看的感情,内容很廣,高度壓縮于句内,此其二;詞藻仍然俏麗,筆力變爲遒勁峭硬,此其三。這種地方,最見黃詩本領。

  第二段八句,轉押仄韻,承上段結聯,贊美王郎,并作臨别贈言。“連床夜語”四句,說王郎來探,彼此連床夜話,常談到雞聲報曉的時候,王郎學問淵博

,像“無底”的“書囊”,談話的資料沒完沒了;欣喜王郎讀書有得,功深如此,别後必然繼續猛進,就不用怨恨書信不能常通了。由來會寫到深談,由深談寫到欽佩王郎的學問和對别後的設想,筆調轉爲順遂暢适,又一變。“炒沙作縻”四句,承上讀書、治學而來,發爲議論,以作贈言,突兀遒勁,筆調又再變而與“江山”兩句相接應。這四句的意思是:追求寫“工巧”的文章,像“炒沙作縻”,無法填飽肚子,像镂刻冰塊,不能持久;應該收斂心神,潛心道義,戰勝虛華,才能體會出孔子、孟子之道如日月經天。黃庭堅緻力于詞章,力求“工巧”,但又有文章要爲“道”服務的觀念,所以認爲讀書治學,要以身體力行孔、孟之道爲主。實際上黃庭堅本身是詩人,不可能真正輕棄詞章,這裏隻是表現他把儒家的修身、濟世之道放在第一位而已。

  最後四句爲第三段。說王郎的弟弟能替他管理家事,妻子能烹制美餐孝敬婆婆,兒子能讀詩書,女兒能織絲麻,家中無内顧之憂,可以好好烹茶讀書,安居自适。王郎曾經考進士不第,這時又沒有做官,閑居家中,所以結尾用這四句話勸慰他。情調趨于閑适,組句仍求精煉,表現了黃詩所追求的“理趣”。

  這首詩多數人喜歡它的前半,其實功力見于“江山千裏”以下的

後半。方東樹《昭昧詹言》說:“入思深,造句奇崛,筆勢健,足以藥熟滑,山谷之長也。”要體會這種長處,主要在後半。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1084年(元豐七年),當時黃庭堅四十歲,從知太和縣(今屬江西)調監德州德平鎮(今山東德平)。王郎,即王純亮,字世粥,是作者的妹夫,亦能詩,作者集中和他唱和的詩頗多。這時黃庭堅初到德州,王純亮去看他,臨别之前,作此送王純亮。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甯(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爲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轼門下,合稱爲“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轼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爲“宋四家”之一。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送王郎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春茶译文及注释

译文请你喝蒲城产的桑落美酒,再在酒杯里浮上几片屈原曾经吃过的菊花。送给你黟川出产的亮黑如漆的名墨,又送上曲凄凉动情的阳关曲催人泪下。美酒使你胸中郁塞的磊块尽化,秋菊使你停止衰老寿数无涯。名墨让你写下流传万古的佳作,歌曲使你感受到兄弟间情义无价。我们都已头发斑白流落天涯,十年来骨肉情谊,青眼相加。今天我们睡在一起彻夜长谈,不觉鸡已报晓;你满腹诗书,口若悬河,说个不了。学问精进到了这个地步,怎能为远别后音书难通抱恨怨恼?把沙石炒热终究不能当饭谋求一饱,在冰块上雕花只是白白地追求工巧。请你收敛心神沉潜道义,定能体会出孔孟学术的精要。你有弟弟能够勤俭持家,妻子贤惠孝敬婆婆从不怠懈。儿子

长大了能读诗书,女儿能干勤纺丝麻。你呢,只要安心地享乐,读书之余,品味新茶

注释王郎:黄庭坚的妹夫王纯亮,字世弼。蒲城:即蒲坂,今山西永济县。桑落酒:蒲城所产的名酒。《水经注》说蒲城民刘白堕,擅酿酒,在桑落时酒开始酿。后世因以其时酿的酒名桑落。湘累:屈原自沉于湘地之水,非罪而死称累,后世因称屈原为湘累。秋菊之英:菊花。《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黟川:汉县名,即今安徽歙县,以产墨出名。点漆:指上等好墨。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仲将之墨,一点如漆。”阳关:指王维所作《阳关曲》,一名《送元二使安西》,后人谱以乐,用作送别曲。磊块:胸中郁结与不平。《世说新语·任诞》有“阮籍胸中磊块,故须酒浇之”语。制:制止,延缓。短世:短暂的人生。颓龄:衰老之年。陶渊明《九日闲居》:“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印:痕迹。眼青:即青眼,有好感,相契合。《晋书·阮籍传》云,阮籍不拘礼法,凡俗士来访,以白眼对之,嵇康来,大悦,乃对以青眼。连床夜语:状亲密相处情景。炒沙作糜:炒沙成粥,比喻不可能的事。《楞严经》:“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故。”镂冰文章:在

冰上雕镂,喻劳而无功。语出《盐铁论·殊路》:“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心地收汗马:指内心有实在的收获。黄庭坚在《与王子予书》中曾说:“想以道义敌纷华之兵,战胜久矣。古人云: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要须心地收汗马之功,读书乃有味。”日杲杲(gǎo):如红日一般光亮。珍鲑:对鱼菜美称。

赏析

  这首诗自起句至“骨肉十年终眼青”为第一段,写送别。它不转韵,穿插四句七言之外,连用六句九言长句,用排比法一口气倾泻而出;九言长句,音调铿锵,词藻富丽:这在黄庭坚诗中是很少见的“别调”。这种机调和词藻,颇为读者所喜爱,所以此诗传诵较广,用陈衍评黄庭坚《寄黄几复》诗的话来说,是“此老最合时宜语”。但此段前面八句,内容比较一般:说要用蒲城的美酒请王纯亮喝,在酒中浮上几片屈原喜欢吞嚼的“秋菊之落英”,酒可用来浇消王郎胸中的不平“磊块”,菊可以像陶渊明所说的,用来控制人世因年龄增而早衰;要用歙州黟县所产的好墨送王,用王维《渭城曲》那样“阳关堕泪”的歌声来饯别,墨好才能让王郎传写“万古文章”的“心印”(古今作家心心相印的妙谛),歌声以表“兄弟”般的“一家”亲戚之情。此外,这个调子,也非作

者首创,从远处说来自鲍照《拟行路难》第一首“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等句;从近处说,来自欧阳修的《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嘉》起四句:“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鬂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虽有发展,仍属铺张,不能代表黄庭坚写诗的功力。到了这一段最后两句“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才见黄诗功力,用陈衍评《寄黄几复》诗的话来说,就是露出“狂奴故态”。这两句诗,从杜甫诗“别来头并白,相对眼终青”化出,作者还有类似句子,但以用在这里的两句为最好。它突以峭硬矗立之笔,煞住前面诗句的倾泻之势、和谐之调,有如黄河中流的“砥柱”一样有力。从前面写一时的送别,忽转入写彼此长期关系,急转硬煞,此其一;两句中写了十年之间,彼此奔波千里,到了头发发白,逼近衰老,变化很大,不变的只是亲如“骨肉”和“青眼”相看的感情,内容很广,高度压缩于句内,此其二;词藻仍然俏丽,笔力变为遒劲峭硬,此其三。这种地方,最见黄诗本领。

  第二段八句,转押仄韵,承上段结联,赞美王郎,并作临别赠言。“连床夜语”四句,说王郎来探,彼此连床夜话,常谈到鸡声报晓的时候,王郎学问渊博

,像“无底”的“书囊”,谈话的资料没完没了;欣喜王郎读书有得,功深如此,别后必然继续猛进,就不用怨恨书信不能常通了。由来会写到深谈,由深谈写到钦佩王郎的学问和对别后的设想,笔调转为顺遂畅适,又一变。“炒沙作縻”四句,承上读书、治学而来,发为议论,以作赠言,突兀遒劲,笔调又再变而与“江山”两句相接应。这四句的意思是:追求写“工巧”的文章,像“炒沙作縻”,无法填饱肚子,像镂刻冰块,不能持久;应该收敛心神,潜心道义,战胜虚华,才能体会出孔子、孟子之道如日月经天。黄庭坚致力于词章,力求“工巧”,但又有文章要为“道”服务的观念,所以认为读书治学,要以身体力行孔、孟之道为主。实际上黄庭坚本身是诗人,不可能真正轻弃词章,这里只是表现他把儒家的修身、济世之道放在一位而已。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说王郎的弟弟能替他管理家事,妻子能烹制美餐孝敬婆婆,儿子能读诗书,女儿能织丝麻,家中无内顾之忧,可以好好烹茶读书,安居自适。王郎曾经考进士不第,这时又没有做官,闲居家中,所以结尾用这四句话劝慰他。情调趋于闲适,组句仍求精炼,表现了黄诗所追求的“理趣”。

  这首诗多数人喜欢它的前半,其实功力见于“江山千里”以下的

后半。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入思深,造句奇崛,笔势健,足以药熟滑,山谷之长也。”要体会这种长处,主要在后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84年(元丰七年),当时黄庭坚四十岁,从知太和县(今属江西)调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平)。王郎,即王纯亮,字世粥,是作者的妹夫,亦能诗,作者集中和他唱和的诗颇多。这时黄庭坚初到德州,王纯亮去看他,临别之前,作此送王纯亮。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7414.html

上一篇:势理者,虽委之不乱;势乱者,虽勤之不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