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独寐寤歌,永矢弗过。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8 20:26:00

出自先秦的《考槃》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譯文及注釋

譯文築成木屋山澗間,賢人居住天地寬。獨眠獨醒獨自言,永記快樂不言傳。築成木屋山之坡,賢人居如安樂窩。獨眠獨醒獨自歌,絕不走出這山阿。築成木屋在高原,賢人在此獨盤桓。獨眠獨醒獨自宿,此中樂趣不能言。

注釋考槃(pán):盤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說指扣盤而歌。考,築成,建成。槃,架木爲屋。一說“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盤”,指盛水的木制器皿。澗:山間流水的溝。朱熹《詩集傳》:“山夾水曰澗。”碩人之寬:隐士寬闊的居處。碩人,大人,美人,賢人。本指形象高大豐滿的人,不僅指形體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此指隐者。寬,心寬。一說貌美。獨寤寐言:獨睡,獨醒,獨自言語。指不與人交往。寤,睡醒;寐,睡着。永:永久。矢:同“誓”。弗谖(xuān):不忘卻。阿(ē):山阿,大陵,山的曲隅。一說山坡。薖(kē):“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爲心胸寬大。一說同“窩”。歌:此處作動詞,歌唱。永矢弗過:永遠不複入君之朝。一說永不過問世事。過,過從,過往。陸:高平之地。一說土丘。

。軸:本義爲車軸,此處指中心。一說明智,或說進展,或說美好的樣子,或說盤桓不行貌。《列女傳·母儀》:“服重任,行遠道,正直而固者,軸也。”弗告:不以此樂告人。一說不哀告、不訴苦。

鑒賞

  這是一首隐士的贊歌。題目就包涵着贊美的意思。《毛傳》說:“考,成;槃,樂。”朱熹《詩集傳》引陳傅良的說明:“考,扣也;盤,器名。蓋扣之以節歌,如鼓盆拊缶之爲樂也。”黃熏《詩解》說:“考槃者,猶考擊其樂以自樂也。”總之,題目定下一個愉悅贊美的感情調子。

  全詩分三章,變化不大,意思連貫。無論這位隐士生活在水湄山間,無論他的言辭行動,都顯示暢快自由的樣子。詩反複吟詠這些言行形象,用複沓的方式,增強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此詩集中描寫兩個内容。一個内容是隐士形象。“碩人”一詞,本身就帶有身體高大與思想高尚雙重含義。全詩反複強調“碩人之寬”“碩人之薖”“碩人之軸”,突出“寬”“薖”“軸”,實際上表示隐士的生活是自由舒暢的,心胸是寬廣高尚的。他遠離濁世,又使濁世景仰。因此,這個隐士雖然隐居山間水際,但仍然是受人們敬重仰羨的社會人。隐士是賢者,處身于窮鄉僻壤。碩人是隐士,是賢者,是有高尚思想寬廣胸襟的偉人,對此詩歌反

複吟詠,詩内詩外,都得到表現。詩中描寫的另一個内容,是隐居的環境。“考槃在澗”“考槃在阿”“考槃在陸”,無論在水澗、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較少的地方。隐士之所以叫做隐,當然并不僅僅在于遠離社會生活。雖說前人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說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隐士不是不可以;不過,一般說來,隐士大多數指遠離人群集中活動的範圍,到山林、水際、海島等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隐士也可以說是自願從社會中自我放逐者。詩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隐居的環境寫得幽靜雅緻。山澗、山丘、黃土高坡,都不涉一筆荒蕪、凄涼、冷落,反而成爲一個符合隐士所居的幽雅環境。那麽,賢良的隐士在幽雅的環境中,就如魚得水,散步、歌唱、遊賞,自得其樂,舒暢自由。于是,隐居之樂也永遠不能忘卻,更不想離去了。賢人、幽境、愉悅三者相結合,強烈地表達出碩人的隐居,是一種高尚而快樂的行爲,是應該受到社會尊重贊美的。

  詩歌每章一韻,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齊中見出變化。全詩以山澗小屋與獨居的人心境對照,木屋雖小,隻感覺天地之寬。環境之美,留戀不出,尤其是一“獨寐寤言”的勾勒,增界全出,在自我的天地之中,獨自一人睡,獨

自一人醒,獨一個人說話,早已是恍然忘世,凸現出一個鮮明生動的隐者形象。作筆的簡練,選項取的鏡頭之典型,人物是呼之欲出,境之耐人尋,确有妙處。

創作背景

  曆代學者一般認爲此詩爲贊美隐士而作。《毛詩序》認爲這首詩是諷刺衛莊公不用賢人的,說:“《考槃》,刺莊公也。不能繼先王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朱熹《詩集傳》則認爲此詩是贊美“賢者隐處澗谷之間”。

出自先秦的《考槃》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译文注释

译文筑成木屋山涧间,贤人居住天地宽。独眠独醒独自言,永记快乐不言传。筑成木屋山之坡,贤人居如安乐窝。独眠独醒独自歌,绝不走出这山阿。筑成木屋在高原,贤人在此独盘桓。独眠独醒独自宿,此中乐趣不能言。

注释考槃(pán):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指扣盘而歌。考,筑成,建成。槃,架木为屋。一说“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盘”,指盛水的木制器皿。涧:山间流水的沟。朱熹《诗集传》:“山夹水曰涧。”硕人之宽:隐士宽阔的居处。硕人,大人,美人,贤人。本指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此指隐者。宽,心宽。一说貌美。独寤寐言:独睡,独醒,独自言语。指不与人交往。寤,睡醒;寐,睡着。永:永久。矢:同“誓”。弗谖(xuān):不忘却。阿(ē):山阿,大陵,山的曲隅。一说山坡。薖(kē):“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为心胸宽大。一说同“窝”。歌:此处作动词,歌唱。永矢弗过:永远不复入君之朝。一说永不过问世事。过,过从,过往。陆:高平之地。一说土丘。

。轴:本义为车轴,此处指中心。一说明智,或说进展,或说美好的样子,或说盘桓不行貌。《列女传·母仪》:“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轴也。”弗告:不以此乐告人。一说不哀告、不诉苦

鉴赏

  这是一首隐士的赞歌。题目就包涵着赞美的意思。《毛传》说:“考,成;槃,乐。”朱熹《诗集传》引陈傅良的说明:“考,扣也;盘,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黄熏《诗解》说:“考槃者,犹考击其乐以自乐也。”总之,题目定下一个愉悦赞美的感情调子。

  全诗分三章,变化不大,意思连贯。无论这位隐士生活在水湄山间,无论他的言辞行动,都显示畅快自由的样子。诗反复吟咏这些言行形象,用复沓的方式,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此诗集中描写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隐士形象。“硕人”一词,本身就带有身体高大与思想高尚双重含义。全诗反复强调“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突出“宽”“薖”“轴”,实际上表示隐士的生活是自由舒畅的,心胸是宽广高尚的。他远离浊世,又使浊世景仰。因此,这个隐士虽然隐居山间水际,但仍然是受人们敬重仰羡的社会人。隐士是贤者,处身于穷乡僻壤。硕人是隐士,是贤者,是有高尚思想宽广胸襟的伟人,对此诗歌

复吟咏,诗内诗外,都得到表现。诗中描写的另一个内容,是隐居的环境。“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无论在水涧、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少的地方。隐士之所以叫做隐,当然并不仅仅在于远离社会生活。虽说前人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说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隐士不是不可以;不过,一般说来,隐士大多数指远离人群集中活动的范围,到山林、水际、海岛等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隐士也可以说是自愿从社会中自我放逐者。诗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隐居的环境写得幽静雅致。山涧、山丘、黄土高坡,都不涉一笔荒芜、凄凉、冷落,反而成为一个符合隐士所居的幽雅环境。那么,贤良的隐士在幽雅的环境中,就如鱼得水,散步、歌唱、游赏,自得其乐,舒畅自由。于是,隐居之乐也永远不能忘却,更不想离去了。贤人、幽境、愉悦三者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赞美的。

  诗歌每章一韵,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齐中见出变化。全诗以山涧小屋独居的人心境对照,木屋虽小,只感觉天地之宽。环境之美,留恋不出,尤其是一“独寐寤言”的勾勒,增界全出,在自我的天地之中,独自一人睡,独

自一人醒,独一个人说话早已恍然忘世,凸现出一个鲜明生动的隐者形象。作笔的简练,选项取的镜头之典型,人物是呼之欲出,境之耐人寻,确有妙处。

创作背景

  历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为赞美隐士而作。《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卫庄公不用贤人的,说:“《考槃》,刺庄公也。不能继先王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是赞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独寐寤歌,永矢弗过。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3359.html

上一篇: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