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8 20:21:57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戲題石門長老東軒》

石門長老身如夢,旃檀成林手所種。坐來念念非昔人,萬遍蓮花爲誰用?如今七十自忘機,貪愛都忘筋力微。莫向東軒春野望,花開日出雉皆飛。譯文及注釋

譯文石門長老身世如夢,當年栽種的檀香已經成林。靜坐念禅今非昔比,蓮華經念了萬遍有誰傾聽?如今年過七十早已忘卻往日的追求,筋力衰減再不會壯志淩雲。不要向東邊窗外春天的原野張望,晴空下百花盛開野鳥卻已飛盡。

注釋身如夢:指人生往事如夢。旃檀(zhāntán沾談):梵文“旃檀那”的省稱,即檀香。手所種:指旃檀的幼樹是石門長老親手栽種。坐來念念非昔人:其意是說,石門長老長年坐壇念經,年歲漸老,今非昔比。萬遍:形容反複念誦。蓮花:指《妙法蓮華經》,這裏泛指一切佛經。爲誰用:意爲沒有人願意聽他念誦佛經。忘機:指忘卻計較或沒有巧詐之心。這裏指自甘恬淡與世無争。貪愛:指石門長老年青時的理想與追求。筋力微:形容身心老邁,壯志消沉。雉(zhì志):即野雞。雉皆飛:比喻詩人親友多喪、孤苦伶仃的意思。典出樂府琴曲《雉朝飛》。

鑒賞

  這首詩在寫作手法上屬于借題發揮,即借用石門長老的形象,抒發作者忠于朝庭、希望得到朝庭的理解和重新起用,而長期被冷落的悲憤失望

望的心情。

  詩的首句通過“石門長老”的形象,引出作者往事如夢的感慨;第二句借“旃檀”的形象,說明官場新貴們的得勢。三、四句再借“石門長老”之言,說明江山易主、改朝換代、作者的忠心無人理解,等待重新起用已經無望。五、六句以“石門長老”的形象和自白,慨歎人生易老和作者生平抱負的落空。“忘機”,就是已經“無意苦争春”。“貪愛都忘”,就是心的頹喪,不再有理想與追求。七、八句是詩的尾聯,也是對全詩的總結。這兩句通過對“東軒”外春日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作者類似于“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感慨。作者以青春年少成名,并被委以朝廷重任,當年的意氣風發可想而知。

  “雉皆飛”含有一個典故,由樂府琴曲《雉朝飛》變化而來:“春秋時,衛侯女出嫁齊太子,中道聞太子死,傅母(女官名)仍然勸她去處理喪事。喪畢不肯歸,終死于齊。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放之,忽二雉出墓中。傅母托雉曰:‘女果爲雉也?’言未畢,雉俱飛而起,忽然不見。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飛》。”也有人說:“《雉朝飛》爲齊處士傷無妻之作。”柳宗元早年喪妻,來永州之後,母親和女兒先後病逝,所承受的人生變故如同“屋漏偏遭連夜雨,行船又遇頂頭風”,這種打擊

與悲痛可想而知。他被貶職後閑居永州,這期間江山易主,官場易人,新貴層出不窮,而且無不趨炎附勢,對柳宗元等“俟罪”的閑官不屑一顧,或者頤指氣使;更有一幫小人,經常散布一些流言蜚語,和莫須有的誣陷之辭。因此,詩人盡管悲憤交加,卻不能在詩文中明明白白地流露出對朝廷的怨恨心情,隻好運用巧妙的寫作手法,通過“戲題”一詩,表面上是在勸戒石門長老,不要用老邁哀傷的心情,來觀看東軒之外春意盎然的景色,以免觸景生情,更加傷心;實際上是在勸慰自己,要忍辱負重,不與官場新貴們攀比,索性閉目塞聽,讓火熱的心徹底地冷卻,以免受到更大的傷害。

  整首詩,以一個衰老、冰冷、絕望的外表,包容了一顆充滿激情、火熱和突突跳躍的心。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冰與炭的不可調和,最終決定了這位大才的悲劇命運。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

詩、文成就均極爲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轾。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译文及注释

译文石门长老身世如梦,当年栽种的檀香已经成林。静坐念禅今非昔比,莲华经念了万遍有谁倾听?如今年过七十早已忘却往日的追求,筋力衰减再不会壮志凌云。不要向东边窗外春天的原野张望,晴空下百花盛开野鸟却已飞尽。

注释身如梦:指人生往事如梦。旃檀(zhāntán沾谈):梵文“旃檀那”的省称,即檀香。手所种:指旃檀的幼树是石门长老亲手栽种。坐来念念非昔人:其意是说,石门长老长年坐坛念经,年岁渐老,今非昔比。万遍:形容反复念诵。莲花:指《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一切佛经。为谁用:意为没有人愿意听他念诵佛经。忘机:指忘却计较或没有巧诈之心。这里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贪爱:指石门长老年青时的理想与追求。筋力微:形容身心老迈,壮志消沉。雉(zhì志):即野鸡。雉皆飞:比喻诗人亲友多丧、孤苦伶仃的意思。典出乐府琴曲《雉朝飞》。

鉴赏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属于借题发挥,即借用石门长老的形象,抒发作者忠于朝庭、希望得到朝庭的理解和重新起用,而长期被冷落的悲愤失望

望的心情。

  诗的首句通过“石门长老”的形象,引出作者往事如梦的感慨;第二句借“旃檀”的形象,说明官场新贵们的得势。三、四句再借“石门长老”之言,说明江山易主、改朝换代、作者的忠心无人理解,等待重新起用已经无望。五、六句以“石门长老”的形象和自白,慨叹人生易老和作者生平抱负的落空。“忘机”,就是已经“无意苦争春”。“贪爱都忘”,就是心的颓丧,不再有理想与追求。七、八句是诗的尾联,也是对全诗的总结。这两句通过对“东轩”外春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类似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作者以青春年少成名,并被委以朝廷重任,当年的意气风发可想而知。

  “雉皆飞”含有一个典故,由乐府琴曲《雉朝飞》变化而来:“春秋时,卫侯女出嫁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傅母(女官名)仍然劝她去处丧事。丧毕不肯归,终死于齐。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放之,忽二雉出墓中。傅母托雉曰:‘女果为雉也?’言未毕,雉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也有人说:“《雉朝飞》为齐处士伤无妻之作。”柳宗元早年丧妻,来永州之后,母亲和女儿先后病逝,所承受的人生变故如同“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这种打击

与悲痛可想而知。他被贬职后闲居永州,这期间江山易主,官场易人,新贵层出不穷,而且无不趋炎附势,对柳宗元等“俟罪”的闲官不屑一顾,或者颐指气使;更有一帮小人,经常散布一些流言蜚语,和莫须有的诬陷之辞。因此,诗人尽管悲愤交加,却不能在诗文中明明白白地流露出对朝廷的怨恨心情,只好运用巧妙的写作手法,通过“戏题”一诗,表面是在劝戒石门长老,不要用老迈哀伤的心情,来观看东轩之外春意盎然的景色,以免触景生情,更加伤心;实际上是在劝慰自己,要忍辱负重,不与官场新贵们攀比,索性闭目塞听,让火热的心彻底地冷却,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整首诗,以一个衰老、冰冷、绝望的外表,包容了一颗充满激情、火热和突突跳跃的心。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冰与炭的不可调和,最终决定了这位大才的悲剧命运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

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2168.html

上一篇: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