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7 03:44:08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滿江紅·代王夫人作》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陽辭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瓯缺。譯文及注釋

譯文試問哀怨凄婉的琵琶聲,萬裏胡沙外是怎樣的風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貴的姚黃花,被強移出紮根的仙家宮庭。王母的歡意銷歇盛宴已終場,銅仙鉛淚淌滿的金盤也欹傾。半夜裏行宮外雨淋風鈴腸欲斷,一滴滴一聲聲沒有消停。美麗的彩雲已消散,宮中的香塵再不見,銅駝荒草亡國恨,待要述說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國的男子漢,嚼碎鋼牙滿口血斑斑。回想起昭陽殿離别墜落的紅日,最傷心銅雀台迎接新月一彎。細思量妾身不似當今帝王家,眼睜睜讓大好河山淪陷。

注釋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等。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韻,下片十句五平韻。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選入宮爲昭儀,宋亡被擄往大都。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詞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琵(pí)琶(pá):樂器名。漢武帝時烏孫公主遠嫁,令馬上作樂,以慰道路之思。風色:風光物色。姚黃:一種

種名貴的牡丹,爲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葉黃花。詞中喻指王夫人。移根仙阙(què):指把牡丹從仙官裏移植他處。王母:古傳說中的仙人西王母。仙人:即金銅仙人。漢武帝在建章宮前鑄銅人,手捧盛露盤,魏明帝命人把銅人遷往洛陽,在拆遷時,據說銅人流下淚來。雨淋鈴:雨淋在風鈴上的聲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聽到夜雨淋鈴,思念貴妃,分外凄怆,采其聲爲《雨淋鈴》。香塵:詞中指宮中的整華。銅駝(tuó)恨:晉索靖知天下将亂,指着洛陽宮門的銅駝說:“就要看見你埋在荊棘裏”。詞中指亡國之恨。嚼(jiáo)穿龈血:唐張巡臨戰時對敵大呼,經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噴到臉上,說明憤怒已極。昭陽:漢時後宮有昭陽殿。詞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宮。銅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詞中借指元宮。天家:帝王家。金瓯(ōu)缺:比喻山河破碎。

賞析

  上片寫宋亡後,王夫人被掠出宋宮,輾轉北上,在驿舍聽到夜雨淋鈴,愁恨無法消解。詞人用沉重的筆調,緊扣“最苦”兩字,反複陳述了亡國的痛烈心情。起首“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兩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語歎息:在塞外,除了黃沙還有什麽風光?先寫塞外的荒涼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後用名貴牡丹姚黃被人從仙宮裏連

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瑤池仙宴,漢宮金銅仙人被拆遷而淚滿金盤,和唐玄宗在蜀中聽到夜雨淋鈴而萬分感傷等一系列典故,寫宋室滅亡,皇室人員被驅北行的慘狀。

  下片寫回首往事已成雲煙,矚目未來更添傷悲,情願做一個男子漢慷慨殉國,決不願像宋恭帝、全太後那樣對敵人俯首稱臣。詞人先寫國破家亡,繁華銷盡,男兒已爲國捐軀,此恨難消的悲痛心情,同時刻畫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那堪說”表明其悲痛之極,不能卒言。再以昭陽殿、銅雀台日落日出的變化,寫改朝易代的慘景。“想男兒慷慨,嚼穿龈血。”這種情境是詞人所親曆親知的,以補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宮那得知”的事實。”用“想”字領起,意境就更充實。“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落日和秋月将光輝灑在故國宮殿上,寄托一種思念的情感。“回首”“傷心”,借王夫人口氣,寓其詞人的悲感。“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瓯缺。”點明詞人緣何代王清惠作這首詞的緣由。詞人改變王清惠原作中消極避禍的思想,要潔身自愛,堅守操節,這實際上是詞人借王夫人之口表達的自勉之詞,并與王夫之和衆宮娥共勉。

  全詞一氣貫注,詞人集中筆力抒寫亡國之痛,在這基礎上慷慨明志。上片運用各種典故描述離阙北上的

痛苦。過片複申亡國之禍的慘烈。接着以将士的血戰報國砥砺自己的志節,複以遙想故宮加深故國之思,瞻念前景而悲不自勝。最後表明誓死守節之志,有穿雲裂石之概。全詞層層遞進,字字泣血,題旨在不斷強化中得到實現,給讀者以強烈感染。

創作背景

  元軍破臨安時,宮中自大後以下均被押送大都,途中王夫人于壁中題《滿江紅》詞一首,傳誦一時。詞人讀後稱其末句“欠商量”,于是以王夫人的口氣,寫下這首詞。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後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範俘虜,在獄中堅持鬥争三年多,後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作品。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译文及注释

译文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琵(pí)琶(pá):乐器名。汉武帝时乌孙公主远嫁,令马上作乐,以慰道路之思。风色:风光物色。姚黄:一种

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词中喻指王夫人。移根仙阙(què):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仙人:即金铜仙人。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人流下泪来。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铜驼(tuó)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词中指亡国之恨。嚼(jiáo)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天家:帝王家。金瓯(ōu)缺:比喻山河破碎。

赏析

  上片写宋亡后,王夫人被掠出宋宫,辗转北上,在驿舍听到夜雨淋铃,愁恨无法消解。词人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起首“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两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

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写回首往事已成云烟,瞩目未来更添伤悲,情愿做一个男子汉慷慨殉国,决不愿像宋恭帝、全太后那样对敌人俯首称臣。词人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这种情境是词人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词人的悲感。“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词人缘何代王清惠作这首词的缘由。词人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是词人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全词一气贯注,词人集中笔力抒写亡国之痛,在这基础上慷慨明志。上片运用各种典故描述离阙北上的

痛苦。过片复申亡国之祸的惨烈。接着以将士的血战报国砥砺自己的志节,复以遥想故宫加深故国之思,瞻念前景而悲不自胜。最后表明誓死守节之志,有穿云裂石之概。全词层层递进,字字泣血,题旨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实现,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创作背景

  元军破临安时,宫中自大后以下均被押送大都,途中王夫人于壁中题《满江红》词一首,传诵一时。词人读后称其末句“欠商量”,于是以王夫人的口气,写下这首词。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9880.html

上一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春伴春游夜转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