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6 11:36:48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摸魚兒·午日雨眺》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台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沖破翠錢雨。蒹葭渚,不減潇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鲛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隻彩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譯文及注釋

譯文雨後水漲,嫩綠的水面已漲至半篙,蒲柳和荇葉無數。亭台樓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鳥銜着魚兒飛掠欲舞。畫橋外,路幽長。畫船齊發,箫鼓陣陣,在水中央流連。随着輕柔的劃槳之聲,船早巳拂過新荷,沿着河堤忽轉,沖破新荷出生時所下之雨。長滿蘆葦的洲渚,絲毫不亞于潇湘深處。雨紛紛而下,迷迷蒙蒙,如霧一般,恰似鲛人的眼淚,亦如正作賦投江以憑吊屈原。愁意難以譜寫,隻是用彩線纏裹香菰以紀念屈原的習俗,千古流傳。一片傷心,沉默不語。記得那日在酒樓中,待到水上遊戲做罷,人群散盡,我飲酒至半酣,迎風而行。

注釋摸魚兒:詞牌名。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爲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午日:五月初五

五日,即端陽節日。漲痕,漲水的痕迹。柔綠,嫩綠,此處代指嫩綠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楊。荇: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對生圓形,可食。③煙柳:謂煙霧籠罩的柳林。嘔啞(ōu yā)柔橹(lǔ):謂船行水面橹篙劃水發出輕柔的水聲。嘔啞:象水聲。翠錢雨:指新荷生出時所下的雨。翠錢:新荷之雅稱。蒹葭渚:長滿蘆葦的洲渚。鲛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汨羅投賦:戰國時楚詩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汨羅江(湘江支流)而死。後人寫詩作賦投入江中,以示憑吊。“愁難譜”二句:謂滿懷憂怨哀愁難以表達,隻有憑借用彩線纏裹香菰投入江中以示這千古的脈脈哀思了。菰(gū)米:即菱白。其食爲菰米,亦稱雕胡米,可食。旗亭:酒樓。因懸旗爲酒招,故名。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從詞的副标題“午日雨眺”可以看出,這首詞寫于五月初五端午節,納蘭雨中憑眺生情,感懷而作。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曆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

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拟古決絕詞》——“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衆多代表作之一。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摸鱼儿·午日雨眺》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译文注释

译文雨后水涨,嫩绿的水面已涨至半篙,蒲柳和荇叶无数。亭台楼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鸟衔着鱼儿飞掠欲舞。画桥外,路幽长。画船齐发,箫鼓阵阵,在水中央流连。随着轻柔的划桨之声,船早巳拂过新荷,沿着河堤忽转,冲破新荷出生时所下之雨。长满芦苇的洲渚,丝毫不亚于潇湘深处。雨纷纷而下,迷迷蒙蒙,如雾一般,恰似鲛人的眼泪,亦如正作赋投江以凭吊屈原。愁意难以谱写,只是用彩线缠裹香菰以纪念屈原习俗,千古流传。一片伤心,沉默不语。记得那日在酒楼中,待到水上游戏做罢,人群散尽,我饮酒至半酣,迎风而行。

注释摸鱼儿:词牌名。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午日:五月初五

五日,即端阳节日。涨痕,涨水的痕迹。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荇:多年生草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③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呕哑(ōu yā)柔橹(lǔ):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呕哑:象水声。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翠钱:新荷之雅称。蒹葭渚:长满芦苇的洲渚。鲛人:神话传说中人鱼。汨罗投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汨罗江(湘江支流)而死。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以示凭吊。“愁难谱”二句:谓满怀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菰(gū)米:即菱白。其食为菰米,亦称雕胡米,可食。旗亭:酒楼。因悬旗为酒招,故名。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从词的副标题“午日雨眺”可以看出,这首词写于五月初五端午节,纳兰雨中凭眺生情,感怀而作。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

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9778.html

上一篇: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