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桥上酸风射眸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30 15:08:45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沈沈千裏。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爲蕭娘,書一紙。譯文及注釋

譯文一抹斜陽透過樹葉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細細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裏之外。橋上的寒風刺人眼目,令人神傷。我伫立已久,眼看着黃昏将盡,街市上亮起了燈火點點。陳舊的小屋裏,我卧在寒窗之下,聽到了井邊幾片梧桐落地的聲響。不貪戀這薄薄的被子,幾次三番起身下床。有誰知道我如此心神不安,輾轉難寐,全是因爲她的一封書信。

注釋夜遊宮:詞牌名。《清真集》入“般涉調”。雙調五十七字,前後片各四仄韻。葉下:葉落。輕浪:微波。 沉沉:形容流水不斷的樣子。酸風射眸子:指冷風刺眼使酸鼻。酸風,指刺人的寒風。單衾(qīn):薄被。蕭娘:唐代對女子的泛稱。此指詞人的情侶。唐楊巨源《崔娘》詩:“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賞析

  前人評清真詞,多認爲其詞之風格爲富豔、典麗,細密多變,但這首詞作卻寫得頗爲明快曉暢,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相思之情叙寫得相當動人。此詞爲傷離懷舊之作。詞的結構采用新巧的“懸念法”,先層層加重讀者的疑惑,最後一

一語道破意蘊,讀來跌宕頓挫,波瀾起伏,委婉凄絕。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沉沉千裏”,首二句,詞人描述眼中所見之情景,西下的夕陽,餘晖透過樹葉,把斑駁的陽光灑在水面上;再往前看,江水翻卷着細浪緩緩地迤逦而去。這兩句點明了時間、地點,爲思念之情纏身的詞人,恰逢薄暮時分,更覺愁思難耐,悠悠不盡的愁思,亦如眼下流淌不絕的江水。後四句:“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原來此時詞人是伫立在橋上。詞人目光迎着刺眼的秋風,憑欄遠眺,疑望着黃昏時分華燈初上的鬧市,久久沒有離去。詞作上片,詞人的筆觸側重描繪室外,以粗細結合、濃淡相宜的筆墨勾勒出一幅黃昏夕陽之下,一位爲相思所苦者,久久伫立橋頭,迎着蕭瑟秋風,疑神遠眺的情景。第三句中“酸風射眸子”,系借用唐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詩中句子:“魏官牽車指千裏,東關酸風射眸子。”李詩是叙寫金銅仙人離漢宮之凄婉情态,詞人借用此句,不無借此表露自己思念的悲苦之情。

  詞作下片,詞人的筆觸轉而叙寫室内情景。“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此時已是夜闌人靜,詞人也已回到屋中,伴随他的是古屋寒窗,他輾轉反側,爲思念之情所困擾,無法入眠,井欄上墜落下的梧

桐葉聲,不時地傳入耳際。詞人描述眼中幽凄的環境和卧聽蕭蕭落葉,正映襯了自己的孤寂與思慕之苦。後四句:“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爲蕭娘,書一紙”,這四句是說,夜不成寐,輾轉反側,都是爲了思念心上之人。思念至極,不顧天寒,起而揮筆傾瀉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的相思之情。“再三”二字,極言天寒猶不能阻攔自己。

  詞所表現的雖是思念情人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的主題,寫法上卻頗有特色。詞之上下兩片描寫由傍晚斜陽到黃昏燈火,由橋上酸風到古屋寒窗的情景,時空依次推移,景物随時變換,感情随之深化,最後揭出“爲蕭娘,書一紙”的底蘊,寫來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創作背景

  此詞爲即景抒情之作。寫接到情人(蕭娘)一封信後的沉痛情緒。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曆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羁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叙。爲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爲“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译文注释

译文一抹斜阳透过树叶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细细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里之外。桥上的寒风刺人眼目,令人神伤。我伫立已久,眼看着黄昏将尽,街市上亮起了灯火点点。陈旧的小屋里,我卧在寒窗之下,听到了井边几片梧桐落地的声响。不贪恋这薄薄的被子,几次三番起身下床。有谁知道我如此心神不安,辗转难寐,全是因为她的一封书信。

注释夜游宫:词牌名。《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五十七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叶下:叶落。轻浪:微波。 沉沉:形容流水不断的样子。酸风射眸子:指冷风刺眼使酸鼻。酸风,指刺人的寒风。单衾(qīn):薄被。萧娘:唐代对女子的泛称。此指词人的情侣。唐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赏析

  前人评清真词,多认为其词之风格为富艳、典丽,细密多变,但这首词作却写得颇为明快晓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相思之情叙写得相当动人。此词为伤离怀旧之作。词的结构采用新巧的“悬念法”,先层层加重读者的疑惑,最后一

一语道破意蕴,读来跌宕顿挫,波澜起伏,委婉凄绝。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首二句,词人描述眼中所见之情景,西下的夕阳,余晖透过树叶,把斑驳的阳光洒在水面上;再往前看,江水翻卷着细浪缓缓地迤逦而去。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思念之情缠身的词人,恰逢薄暮时分,更觉愁思难耐,悠悠不尽的愁思,亦如眼下流淌不绝的江水。后四句:“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原来此时词人是伫立在桥上。词人目光迎着刺眼的秋风,凭栏远眺,疑望着黄昏时分华灯初上的闹市,久久没有离去。词作上片,词人的笔触侧重描绘室外,以粗细结合、浓淡相宜的笔墨勾勒出一幅黄昏夕阳之下,一位相思所苦者,久久伫立桥头,迎着萧瑟秋风,疑神远眺的情景。第三句中“酸风射眸子”,系借用唐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句子:“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李诗是叙写金铜仙人离汉宫之凄婉情态,词人借用此句,不无借此表露自己思念的悲苦之情。

  词作下片,词人的笔触转而叙写室内情景。“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此时已是夜阑人静,词人也已回到屋中,伴随他的是古屋寒窗,他辗转反侧,为思念之情所困扰,无法入眠,井栏上坠落下的梧

桐叶声,不时地传入耳际。词人描述眼中幽凄的环境和卧听萧萧落叶,正映衬了自己的孤寂与思慕之苦。后四句:“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这四句是说,夜不成寐,辗转反侧,都是为了思念心上之人。思念至极,不顾天寒,起而挥笔倾泻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再三”二字,极言天寒犹不能阻拦自己。

  词所表现的虽是思念情人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主题,写法上却颇有特色。词之上下两片描写由傍晚斜阳到黄昏灯火,由桥上酸风到古屋寒窗的情景,时空依次推移,景物随时变换,感情随之深化,最后揭出“为萧娘,书一纸”的底蕴,写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创作背景

  此词为即景抒情之作。写接到情人(萧娘)一封信后的沉痛情绪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桥上酸风射眸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2572.html

上一篇:浩浩昊天,不骏其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笃公刘,于豳斯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