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现代诗歌

莫高窟描写飞天,敦煌壁画中"飞天"到底是何方神圣?

发布时间:2023-03-12 19:16:30

敦煌飛天“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
——《洛陽伽藍記》。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與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曆經十個朝代,曆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
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态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
如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即整個唐代,敦煌飛天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唐代大詩人李白詠贊敦煌飛天仙女詩:“素手把芙蓉,虛步蹑太空。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
飛天是如何産生的?從北涼、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曆經近1000年,敦煌莫高窟繪畫、雕塑都經曆了哪些演變?。
今天,小編就繼續上周的話題,來和大家一起來探讨一下大漠深處的“飛天”傳說——。
隋時期:飛天最具藝術創造,基本爲中原式女性造型。
隋朝立國短短三十餘年,隋文帝楊堅與隋炀帝楊廣均崇聖佛教,在這時期佛教如日中天。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時間裏建了百餘個洞窟,是莫高窟這座曆史遺迹中最閃光的一部分。此時敦煌飛天數目驟增,滿窟皆畫飛天,敦煌飛天藝術出現高峰,與朝廷大力倡導畫飛天也有重大關聯。據史籍載隋炀帝特别喜愛飛天,他在宮中曾讓匠人爲其創造“活動飛天”,在大門上挂帷幕錦幔,裝飾木雕飛天,經過機械傳導,飛天可上下升騰俯仰,卷動錦幔上升。
隋代敦煌飛天的繪制達到鼎盛。飛天不僅繪制精美,色彩斑斓,而且無拘無束,任意飛翔,表現出一種動感和生命的活力,已完全擺脫了西域畫風的影響,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飛天創作生動,布局多爲群體,首尾銜接,各有姿态。飛天基本上爲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長;或豐肌麗質,婀娜多姿,眉宇含情。飛天的動态多變,俯抑斜正,騰飛俯沖,不拘一格。有的洞窟四壁,環窟繪帶狀飛天一周,有天宮欄牆紋爲界線,以飛天代替過去的天宮伎樂,如莫高窟244、390窟,這是隋代飛天變化的特征。還有一種特殊形态,莫高窟276窟有反彈箜篌(音:空侯,古代傳統彈弦樂,形似豎琴)飛天一身,在莫高窟反彈琵琶圖形甚多,反彈箜篌僅見此例,反彈樂器有悖于人體自然規律,實屬想象中的藝術造型。
隋代的飛天表現形态豐富,繪畫技法日臻成熟,造型不以線爲主,而是線、色并用。大量用顔色鋪排,色彩濃重,效果極其強烈。加之飛天多用幾種色彩排列出火焰紋樣襯托,顯得光輝爛漫,極富想象力。飛天群體構圖,使人感到隋代的洞窟琳琅滿目,确是飛天的世界。
飛天群(隋莫高窟305窟窟頂東坡)藻井外以蓮花火焰摩尼寶珠爲中心,一群飛天在天花流雲中穿行,姿态潇灑不拘于形式。造型顯出世俗化,有的梳雙髻像少女,有的穿右袒袈裟似比丘,服飾有長裙、袈裟、裙圍、長腳褲,多種多樣。
天宮伎樂飛天(隋莫高窟390窟南壁)在說法圖和天宮欄牆之土,畫有飛天繞窟一周,或持花,或演奏橫笛、拍鼓,體态婀娜秀麗,造型準确,有韻律感。此窟是隋代壁畫繪制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窟。
獻花伎樂飛天(隋莫高窟420窟西壁龛内)飛天在火焰紋背光上方的三角形空間飛行,袒裸上身。有的捧花盤供養,有的彈奏箜篌、琵琶、吹橫笛和笙,有聲有色。畫法是用粗重的黑線勾出面部,頭發和寶冠并不用粗線勾勒,形成奇特畫面效果。
反彈箜篌飛天(隋莫高窟276窟窟頂北坡)飛天頭束雙髻,背身彈箜篌,動作寫實,飄帶飛揚,形象潇灑。敦煌壁畫中背身彈奏箜篌的圖象僅此一例。
隋代飛天(隋莫高窟401窟北壁龛頂)佛寶蓋一側的飛天,頭戴寶冠,隆胸細腰,有女性身材特征,手捧蓮花或花盤散花,淩空在祥雲中盤旋,自由翺翔,色彩豔麗熱烈。在龛頂描繪衆多的飛天是隋代洞窟的特點。
敦煌之最:莫高窟建窟最頻繁的朝代,隋代是莫高窟建窟最頻繁的朝代。根據不完全統計,隋朝一代,前後僅三十八年,卻在莫高窟建窟一百餘個,其中新建石窟一百零一,重修北朝石窟五個。十六國北涼、北魏、西魏、北周四個朝代,一百八十餘年,現存洞窟僅三十六個,隻有隋朝一代的三分之一。
鼎盛期:唐、五代(618—959年)。
雄居世界的大唐帝國統治中國近三百年,其間是佛教的鼎盛時期。唐代以吐蕃占領敦煌爲界,分爲前後兩期。唐前期國家蒸蒸日上,石窟壁畫絢爛華彩,風格清新爽朗。唐後期,葉蕃占領敦煌,由于葉蕃人也笃信佛教,加之唐代文化根深蒂固,因此藝術風格一脈相承,變化不大。唐至五代敦煌藝術進入了成熟、定型、并趨于程序化的時期。
唐時期:飛天轉換爲宮娥舞女,多現世俗風情。
近三百年曆史的唐朝,是極其輝煌的一段曆史,國力的強盛,爲佛教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統治者出于政治目的或自身信仰而對佛教的倡導、扶植,更直接地促進了佛教的繁盛。敦煌石窟也呈現出空前輝煌的局面,現存唐代洞窟236個,占全部洞窟的一半。
此時壁畫中的飛天是曆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裏,完成中國化曆程的飛天,其基本形象是菩薩裝,女性體型,特别是盛唐時期受到宮廷舞蹈和仕女畫的影響。其畫法由浪漫、誇張步入現實,由天人轉變爲楚楚動人的宮娥舞女,粉壁丹青完全進入了人物畫的範疇,工筆勾勒,重彩平塗,形象鮮明。
唐代出現的經變說法圖畫幅巨大,内容豐富,畫面所折射出的是當時以皇帝爲中心的宗法制度,喻示着至高無上的皇家權勢和等級森嚴的社會秩序,滿足了統治者的權力欲望。從某種義意上講,經變畫也是皇權的視覺标志。由于經變畫的渲染沖淡了宗教氣氛,把佛教概念中的抽象和神秘轉爲人間的現實,驟然增強了世俗性。飛天造型上貼近現實生活,甚至把飛天也繪成最具時尚的女性寫照,完全成爲中國寫實的仕女畫,有着鮮明的中原特色和民族風格。不僅如此,飛天的臉型也轉爲中原的面孔,西域形象已蕩然無存,依然保存的飛天的基本特征是半裸、露臂、赤足、帶有钏镯裝飾等。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莫高窟329、331、320窟等。
雙飛天(初唐莫高窟321窟西壁龛頂)飛天身體輕盈,姿态優美舒展,長裙裹足,巾帶随色但安祥欣喜的眉目,裝飾華麗可見,華麗而别緻。這是敦煌壁畫中著名的雙飛天。
散花飛天(初唐莫高窟322窟西壁龛頂)飛天頭上梳髻,修眉細眼,肢體柔軟,一手托蓮花,一手散花,手勢生動,像女性;而橢圓形面龐上又畫着兩撇小胡須,當爲男扮女妝。
觀無量壽經變中的飛天(盛唐莫高窟217窟北壁)觀無量壽經變中,在宏偉的樓閣上方,遼闊的天空上飄蕩着各種紮着飄帶的樂器,不鼓自鳴,飛天随着樂曲的旋律穿梭于樓閣之中,輕盈如燕,祥雲燎繞,描繪出佛經中所說的仙境。将靜止的建築賦予動感,是畫作的成功之處。
散花飛天(盛唐莫高窟320窟南壁)四身飛天相對盤旋于阿彌陀佛寶蓋上方,前後顧盼,揚手散花嬉戲,充滿生氣和歡樂的情趣。姿勢富有力度,飛動感強。“黑飛天”系顔色變化而造成的。此圖爲敦煌最引人注目的飛天代表作,在現代裝飾、工藝品上被廣泛引用。
獻花飛天(盛唐莫高窟39窟西壁龛内)飛天豐肌秀骨,珠光寶氣,一手持蓮花花盤,一手拈牡丹花蕾,飛身而降。線描流暢有力,用色絢麗多彩,層層叠染,加金線提神,驚豔絕倫,表明盛唐飛天已進入工筆仕女畫範疇。
散花飛天(中唐榆林窟25窟北壁)飛天在雲端雙手捧花飛翔,肌膚豐滿而白皙,是典型的中唐少女形象。巾帶舒卷自如,線條圓潤,紅褲綠帶和綠葉紅花相襯,色彩鮮明而簡約。
伎樂飛天(晚唐莫高窟161窟窟頂南坡)飛天各持樂器,有腰鼓、鼗鼓、琵琶和海螺。爲使構圖豐富,不單調呆板,将一身飛天頭向下倒飛,從而也表現天際遼闊,飛翔的自由與歡暢。
敦煌之最:莫高窟建窟最多的朝代,據唐代武周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記載,莫高窟從前秦建元二年至唐代武周聖曆元年時已建窟一千餘龛。莫高窟現存洞窟492個,唐代洞窟232個,幾乎占現存洞窟的一半。唐代是莫高窟曆史上建窟最多的朝代,也是現存洞窟最多的朝代。
五代時期:飛天數量減少,造型單一缺乏新意,逐漸轉向衰敗。
中原的五代時期,朝廷衰微,北方大部分地區被少數民族占領。唯獨敦煌一地保持着漢族地方政權,維持着與中原王朝的聯系。此時敦煌洞窟中的壁畫強調各種經變,使原來大幅經變畫縮小,比較繁瑣,甚至一窟之内出現十多鋪經變畫,失去整體感和雄渾之勢,飛天畫也進入了衰落階段。
首先,由于密教經變畫的興起(密宗推崇彌勒和觀音信仰),飛天的數量大大減少,有的洞窟甚至不繪。繪有飛天的洞窟中,飛天在壁畫中所占的比重也顯著減弱。五代尚存飛天的典型洞窟有莫高窟468、61以及100、98窟。
其次,由于此時壁畫世俗性加強,出行圖、經變畫中大量出現市井生活,影響到飛天的創造,使飛天的形象宛如當時婦女的寫照。飛天造型全爲女性,頭梳單髻,顔面秀美,朱唇微點,情态婉委,帔巾飄逸,一派淨土仙女模樣。雖然其形象尚保留着唐代畫風,表現出娴熟的工筆仕女畫的風範,但已遠不如唐代時富麗。
五代時的畫風是晚唐的繼續,在焦墨中略施微染的壁畫技法,在莫高窟被廣泛采用。這種畫法色彩豔麗,勾線剛勁。飛天的繪制也采用這種技法,使人物形象的處理都很精到。但技法上的強健表現力,卻掩蓋不住藝術上的蒼白。晚唐至五代飛天畫已趨于程序化,有創新意境的佳作銳減。
散花飛天(五代莫高窟468窟西壁)飛天爲菩薩裝束,一手托蓮花,一手拈花蕾,仰卧在彩雲中飛舞。此時敦煌的飛天進入程序化,風格單一。此圖雖工整,但雲朵、飄帶、服飾及至面部表情都有圖案化傾向,缺乏生命氣息。
散花飛天(五代莫高窟61窟背屏)兩身橫向飛行的飛天,上方一身服飾華麗,下方一身爲梳雙髻少女,面相豐滿,雙手散花,衣着簡樸,矯健而有生活氣息。以紅色暈染臉頰和身體肌膚,線條清晰流暢,繼承了唐代畫風。
衰落期:宋、西夏、元(960—1368年)。
宋代、西夏和元代,屬于敦煌壁畫的晚期,這一時期的飛天繪制進入了衰落期,壁畫上美麗動人的天宮樂舞也随之謝幕。
宋時期:飛天繪制走向程式化,造型缺乏活力。
宋代壁畫中,飛天繪制的整體趨勢是逐漸走向衰落。不僅飛天畫的數量減少,而且造型缺乏活力,精神凋渙,有些甚至是風骨孱弱,飛動無力,寡情乏韻。究其原因,一是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難以喚起人們歡樂的情緒,營建石窟的财力也受影響。二是佛教密宗興起,密宗推崇彌勒和觀音信仰,在造像中少有飛天出現。還有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時掌管敦煌地區的曹氏追随北宋宮廷的體制在瓜州建立畫院,使飛天的繪制走向程式化,缺乏新意。
敦煌畫院設立初期,在線描造型上頗有魄力,豪放、豐潤、富于變化,特别在人物面部塑造上,筆力勁挺,神采奕奕,具有内在的力量。但到曹元忠以後,線描變得柔弱無力,藝術修養不足,而整體效果卻表示了畫院的統一,程式化嚴重。
院體壁畫中的飛天一般面相豐圓,神情持重,身材窈窕如少女,菩薩裝束,斜披帔巾,飄帶飾有條紋。造型多以線取勝,勾線勁健流暢,基本爲白描人物,僅在飾物、裙、巾帶上敷彩,色彩以石綠、赭紅爲主要用色,冷暖相濟,簡潔雅緻。典型的有莫高窟76窟、榆林窟26窟中的飛天。莫高窟76窟飛天繪于環窟四周。但這時的飛天流動缥眇的動感性不足,在用線上頗見功力,是院體畫中的代表作。
捧珠飛天(宋莫高窟76窟北壁)飛天面相豐圓,長眉修目,戴寶冠,梳高髻,斜披大巾,下着長裙,兩手捧金光閃閃的摩尼寶珠。造型優美,畫工精細,不失爲宋代佳作。
佛寶蓋飛天(宋榆林窟26窟北壁)淨土變中的佛寶蓋兩側,飛天駕雲繞行而下。其面相短圓似女童子,額上有吉祥痣,頭後梳雙髻,雙手捧花供養。墨線勾輪廓,以石綠、赭紅和白色爲主色調,風格鮮明。璎珞華蓋之華麗有五代之遺風。
捧珠雙飛天(宋莫高窟76窟南壁)兩身飛天相對共捧一大摩尼寶珠。飛天服飾華麗,多珠寶飾物,其造型、勾線均體現出時代風格,設色爲冷色調,以青、綠,灰色爲主。
西夏時期:飛天造型多具少數民族風格。
黨項爲北方遊牧民族,12世紀初,黨項與甘州回鹘發生了争奪河西走廊的長期戰争。黨項軍隊攻陷甘州,占領了整個河西走廊。占領河西後黨項族立大夏國,在短短的二百年間建立起了獨特的西夏文化。西夏文化受到中原漢族及遼、金、回鹘、吐蕃等農、牧文化的影響,有獨特的文字。
回鹘、西夏時期敦煌地區新開石窟不多,多爲改建。在莫高窟和榆林窟,均留下很精彩的遺迹,反映出回鹘、黨項族藝術強調裝飾性的特點。例如西夏洞窟,常見的壁畫風格爲團花錦地,畫千佛,人物體健腿短,有西夏造型特征;受回鹘影響的洞窟,畫曼荼羅。從此時繪制的飛天也可看出這一特點。
伎樂飛天(西夏榆林窟10窟窟頂西坡)飛天梳高髻,戴寶冠,有頭光,面相豐滿,丹鳳眼,斜披天衣,下着裙。一彈琵琶,一彈筝,生動和諧。人物體健腿短,有西夏造型特征。線描精細,設色淺淡,是西夏的傑作。
伎樂飛天(西夏榆林窟10窟窟頂西坡)兩身伎樂飛天高髻花冠,天衣長裙。一側身回首吹鳳笛,一高舉拍板和之,形象生動。樂器畫的逼真,與人體的比例也很協調。
獻花伎樂飛天(西夏莫高窟327窟窟頂南坡)在裝飾華麗的垂幔下,兩身飛天一捧花供養,一彈箜篌,箜篌的每個部件都交待得很清楚。畫面裝飾華麗,隻是彩雲畫得過于程序化。
元時期:密宗盛行,飛天漸漸消失于天際。
元代時蒙古族統治敦煌地區,在莫高窟和榆林窟營建重修的洞窟都很少。元代流行密宗,分藏密和漢密。藏傳密宗藝術中無飛天,漢傳密宗藝術中現存的飛天也不多。元代具有代表性的是莫高窟3窟中千手千眼觀音經變上方兩角的四身飛天,其中北壁觀音經變圖上方兩身飛天造型較爲完美。一爲黑發,梳雙髻,頭上有簪花,高鼻大眼,身體較胖,系長裙,另一身爲金發少女,頭梳雙髻,亦爲高鼻大眼,手持白蓮乘雲從空而降。兩身飛天不對稱,均具中亞西亞民族臉形,造型頗寫實,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點,已無佛教飛天的姿态風貌,而像是兩位乘雲飛行的道教仙童。在技法上表現出濃郁的中原畫風,構圖豐滿,筆法細膩,抑揚頓挫,堪稱中國元代壁畫中的傑作。自元朝,敦煌飛天漸漸消失于天際。
簪花飛天(元莫高窟3窟南壁)飛天飄在黃色翔雲上,腦後垂雙環發髻,頭上簪花,高鼻,濃眉大眼,面豐體壯,捧蓮花供養千手千眼觀音,十分虔誠。此線描功力在敦煌壁畫中堪稱一流,千手千眼觀音爲密宗題材。
金發飛天(元莫高窟3窟北壁)飛天爲金發,頭梳雙髻,長眉高鼻,一手捧蓮花,一手持長蓮枝,從天而降,來供奉千手千眼觀音。周圍黃色雲朵飄浮,與巾帶的紫色形成對比。飛天造型有西域人特征。
飛天是天宮的精靈,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間最善良、最美麗的形象,使人覺得親切并産生護佑感。飛天的美學基調是健康的,表達的是飛舞、開朗、樂觀的情趣,這也正是飛天藝術的生命力所在。敦煌飛天,經曆了千餘年的歲月,展示了不同的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許多優美的形象,歡樂的境界,永恒的藝術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們。正如段文傑先生在《飛天在人間》一文中說:“她們并未随着時代的過去而滅亡,她們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畫中,工藝文中,到處都有飛天的形象。應該說她們已從天國降落到人間,将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不斷地給人們以啓迪和美的享受。(來源:文博河南)。

以上就是莫高窟描寫飛天,敦煌壁畫中"飛天"到底是何方神聖?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敦煌飞天“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洛阳伽蓝记》。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
如敦煌飞天的鼎盛时期,即整个唐代,敦煌飞天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飞天是如何产生的?从北凉、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历经近1000年,敦煌莫高窟绘画、雕塑都经历了哪些演变?。
今天,小编就继续上周的话题,来和大家起来探讨一下大漠深处的“飞天”传说——。
隋时期:飞天最具艺术创造,基本为中原式女性造型。
隋朝立国短短三十余年,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均崇圣佛教,在这时期佛教如日中天。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建了百余个洞窟,是莫高窟这座历史遗迹中最闪光的一部分。此时敦煌飞天数目骤增,满窟皆画飞天,敦煌飞天艺术出现高峰,与朝廷大力倡导画飞天也有重大关联。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飞天,他在宫中曾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飞天”,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飞天,经过机械传导,飞天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
隋代敦煌飞天的绘制达到鼎盛。飞天不仅绘制精美,色彩斑斓,而且无拘无束,任意飞翔,表现出一种动感和生命的活力,已完全摆脱了西域画风的影响,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飞天创作生动,布局多为群体,首尾衔接,各有姿态。飞天基本上为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长;或丰肌丽质,婀娜多姿,眉宇含情。飞天的动态多变,俯抑斜正,腾飞俯冲,不拘一格。有的洞窟四壁,环窟绘带状飞天一周,有天宫栏墙纹为界线,以飞天代替过去的天宫伎乐,如莫高窟244、390窟,这是隋代飞天变化的特征还有一种特殊形态,莫高窟276窟有反弹箜篌(音:空侯,古代传统弹弦乐,形似竖琴)飞天一身,在莫高窟反弹琵琶图形甚多,反弹箜篌仅见此例,反弹乐器有悖于人体自然规律,实属想象中的艺术造型。
隋代的飞天表现形态丰富,绘画技法日臻成熟,造型不以线为主,而是线、色并用。大量用颜色铺排,色彩浓重,效果极其强烈。加之飞天多用几种色彩排列出火焰纹样衬托,显得光辉烂漫,极富想象力。飞天群体构图,使人感到隋代的洞窟琳琅满目,确是飞天的世界。
飞天群(隋莫高窟305窟窟顶东坡)藻井外以莲花火焰摩尼宝珠为中心,一群飞天在天花流云中穿行,姿态潇洒不拘于形式。造型显出世俗化,有的梳双髻像少女,有的穿右袒袈裟似比丘,服饰有长裙、袈裟、裙围、长脚裤,多种多样。
天宫伎乐飞天(隋莫高窟390窟南壁)在说法图和天宫栏墙之土,画有飞天绕窟一周,或持花,或演奏横笛、拍鼓,体态婀娜秀丽,造型准确,有韵律感。此窟是隋代壁画绘制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窟。
献花伎乐飞天(隋莫高窟420窟西壁龛内)飞天在火焰纹背光上方的三角形空间飞行,袒裸上身。有的捧花盘供养,有的弹奏箜篌、琵琶、吹横笛和笙,有声有色。画法是用粗重的黑线勾出面部头发和宝冠并不用粗线勾勒,形成奇特画面效果。
反弹箜篌飞天(隋莫高窟276窟窟顶北坡)飞天头束双髻,背身弹箜篌,动作写实,飘带飞扬,形象潇洒。敦煌壁画中背身弹奏箜篌的图象仅此一例。
隋代飞天(隋莫高窟401窟北壁龛顶)佛宝盖一侧的飞天,头戴宝冠,隆胸细腰,有女性身材特征,手捧莲花或花盘散花,凌空在祥云中盘旋,自由翱翔,色彩艳丽热烈。在龛顶描绘众多的飞天是隋代洞窟的特点。
敦煌之最: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隋代是莫高窟建窟最频繁的朝代。根据不完全统计,隋朝一代前后仅三十八年,却在莫高窟建窟一百余个,其中新建石窟一百零一,重修北朝石窟五个。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一百八十余年,现存洞窟仅三十六个,只有隋朝一代的三分之一。
鼎盛期:唐、五代(618—959年)。
雄居世界的大唐帝国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其间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唐代以吐蕃占领敦煌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唐前期国家蒸蒸日上,石窟壁画绚烂华彩,风格清新爽朗。唐后期,叶蕃占领敦煌,由于叶蕃人也笃信佛教,加之唐代文化根深蒂固,因此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变化不大。唐至五代敦煌艺术进入了成熟、定型、并趋于程序化的时期。
唐时期:飞天转换为宫娥舞女,多现世俗风情。
近三百年历史的唐朝,是极其辉煌的一段历史,国力的强盛,为佛教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或自身信仰而对佛教的倡导、扶植,更直接地促进了佛教的繁盛。敦煌石窟也呈现出空前辉煌的局面,现存唐代洞窟236个,占全部洞窟的一半。
此时壁画中的飞天是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完成中国化历程的飞天,其基本形象是菩萨装,女性体型,特别是盛唐时期受到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其画法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人转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粉壁丹青完全进入了人物画的范畴,工笔勾勒,重彩平涂,形象鲜明。
唐代出现的经变说法图画幅巨大,内容丰富,画面所折射出的是当时以皇帝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喻示着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势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满足了统治者的权力欲望。从某种义意上讲,经变画也是皇权的视觉标志。由于经变画的渲染冲淡了宗教气氛,把佛教概念中的抽象和神秘转为人间的现实,骤然增强了世俗性。飞天造型上贴近现实生活,甚至把飞天也绘成最具时尚的女性写照,完全成为中国写实的仕女画,有着鲜明的中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不仅如此,飞天的脸型也转为中原的面孔,西域形象已荡然无存,依然保存的飞天的基本特征是半裸、露臂、赤足、带有钏镯装饰等。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莫高窟329、331、320窟等。
双飞天(初唐莫高窟321窟西壁龛顶)飞天身体轻盈,姿态优美舒展,长裙裹足,巾带随色但安祥欣喜的眉目,装饰华丽可见,华丽而别致。这是敦煌壁画中著名的双飞天。
散花飞天(初唐莫高窟322窟西壁龛顶)飞天头上梳髻,修眉细眼,肢体柔软,一手托莲花,一手散花,手势生动,像女性;而椭圆形面庞上又画着两撇小胡须,当为男扮女妆。
观无量寿经变中的飞天(盛唐莫高窟217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在宏伟的楼阁上方,辽阔的天空上飘荡着各种扎着飘带的乐器,不鼓自鸣,飞天随着乐曲的旋律穿梭于楼阁之中,轻盈如燕,祥云燎绕,描绘出佛经中所说的仙境。将静止的建筑赋予动感,是画作的成功之处。
散花飞天(盛唐莫高窟320窟南壁)四身飞天相对盘旋于阿弥陀佛宝盖上方,前后顾盼,扬手散花嬉戏,充满生气和欢乐的情趣。姿势富有力度,飞动感强。“黑飞天”系颜色变化而造成的。此图为敦煌最引人注目的飞天代表作,在现代装饰、工艺品上被广泛引用。
献花飞天(盛唐莫高窟39窟西壁龛内)飞天丰肌秀骨,珠光宝气,一手持莲花花盘,一手拈牡丹花蕾,飞身而降。线描流畅有力,用色绚丽多彩,层层迭染,加金线提神,惊艳绝伦,表明盛唐飞天已进入工笔仕女画范畴。
散花飞天(中唐榆林窟25窟北壁)飞天在云端双手捧花飞翔,肌肤丰满而白皙,是典型的中唐少女形象。巾带舒卷自如,线条圆润,红裤绿带和绿叶红花相衬,色彩鲜明而简约
伎乐飞天(晚唐莫高窟161窟窟顶南坡)飞天各持乐器,有腰鼓、鼗鼓、琵琶和海螺。为使构图丰富,不单调呆板,将一身飞天头向下倒飞,从而也表现天际辽阔,飞翔的自由与欢畅。
敦煌之最:莫高窟建窟最多的朝代,据唐代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至唐代武周圣历元年时已建窟一千余龛。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唐代洞窟232个,几乎占现存洞窟的一半。唐代是莫高窟历史上建窟最多的朝代,也是现存洞窟最多的朝代。
五代时期:飞天数量减少,造型单一缺乏新意,逐渐转向衰败。
中原的五代时期,朝廷衰微,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占领。唯独敦煌一地保持着汉族地方政权,维持着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此时敦煌洞窟中的壁画强调各种经变,使原来大幅经变画缩小,比较繁琐,甚至一窟之内出现十多铺经变画,失去整体感和雄浑之势,飞天画也进入了衰落阶段。
首先,由于密教经变画的兴起(密宗推崇弥勒和观音信仰),飞天的数量大大减少,有的洞窟甚至不绘。绘有飞天的洞窟中,飞天在壁画中所占的比重也显著减弱。五代尚存飞天的典型洞窟有莫高窟468、61以及100、98窟。
其次,由于此时壁画世俗性加强,出行图、经变画中大量出现市井生活,影响到飞天的创造,使飞天的形象宛如当时妇女的写照。飞天造型全为女性,头梳单髻,颜面秀美,朱唇微点,情态婉委,帔巾飘逸,一派净土仙女模样。虽然其形象尚保留着唐代画风,表现出娴熟的工笔仕女画的风范,但已远不如唐代时富丽。
五代时的画风是晚唐的继续,在焦墨中略施微染的壁画技法,在莫高窟被广泛采用。这种画法色彩艳丽,勾线刚劲。飞天的绘制也采用这种技法,使人物形象的处理都很精到。但技法上的强健表现力,却掩盖不住艺术上的苍白。晚唐至五代飞天画已趋于程序化,有创新意境的佳作锐减。
散花飞天(五代莫高窟468窟西壁)飞天为菩萨装束,一手托莲花,一手拈花蕾,仰卧在彩云中飞舞。此时敦煌的飞天进入程序化,风格单一。此图虽工整,但云朵、飘带、服饰及至面部表情都有图案化倾向,缺乏生命气息。
散花飞天(五代莫高窟61窟背屏)两身横向飞行的飞天,上方一身服饰华丽,下方一身为梳双髻少女,面相丰满,双手散花,衣着简朴,矫健而有生活气息。以红色晕染脸颊和身体肌肤,线条清晰流畅,继承了唐代画风。
衰落期:宋、西夏、元(960—1368年)。
宋代、西夏和元代,属于敦煌壁画的晚期,这一时期的飞天绘制进入了衰落期,壁画上美丽动人的天宫乐舞也随之谢幕。
宋时期:飞天绘制走向程式化,造型缺乏活力。
宋代壁画中,飞天绘制的整体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不仅飞天画的数量减少,而且造型缺乏活力,精神凋涣,有些甚至是风骨孱弱,飞动无力,寡情乏韵。究其原因,一是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难以唤起人们欢乐的情绪,营建石窟的财力也受影响。二是佛教密宗兴起,密宗推崇弥勒和观音信仰,在造像中少有飞天出现。还有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掌管敦煌地区的曹氏追随北宋宫廷的体制在瓜州建立画院,使飞天的绘制走向程式化,缺乏新意。
敦煌画院设立初期在线描造型上颇有魄力,豪放、丰润、富于变化,特别在人物面部塑造上,笔力劲挺,神采奕奕,具有内在的力量。但到曹元忠以后,线描变得柔弱无力,艺术修养不足,而整体效果却表示了画院的统一,程式化严重。
院体壁画中的飞天一般面相丰圆,神情持重,身材窈窕如少女,菩萨装束,斜披帔巾,飘带饰有条纹。造型多以线取胜,勾线劲健流畅,基本为白描人物,仅在饰物、裙、巾带上敷彩,色彩以石绿、赭红为主要用色,冷暖相济,简洁雅致。典型的有莫高窟76窟、榆林窟26窟中的飞天。莫高窟76窟飞天绘于环窟四周。但这时的飞天流动缥眇的动感性不足,在用线上颇见功力,是院体画中的代表作。
捧珠飞天(宋莫高窟76窟北壁)飞天面相丰圆,长眉修目,戴宝冠,梳高髻,斜披大巾,下着长裙,两手捧金光闪闪的摩尼宝珠。造型优美,画工精细,不失为宋代佳作。
佛宝盖飞天(宋榆林窟26窟北壁)净土变中的佛宝盖两侧,飞天驾云绕行而下。其面相短圆似女童子,额上有吉祥痣,头后梳双髻,双手捧花供养。墨线勾轮廓,以石绿、赭红和白色为主色调,风格鲜明。璎珞华盖之华丽有五代之遗风。
捧珠双飞天(宋莫高窟76窟南壁)两身飞天相对共捧一大摩尼宝珠。飞天服饰华丽,多珠宝饰物,其造型、勾线均体现时代风格,设色为冷色调,以青、绿,灰色为主。
西夏时期:飞天造型多具少数民族风格。
党项为北方游牧民族,12世纪初,党项与甘州回鹘发生了争夺河西走廊长期战争。党项军队攻陷甘州,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占领河西后党项族立大夏国,在短短的二百年间建立起了独特的西夏文化。西夏文化受到中原汉族及辽、金、回鹘、吐蕃等农、牧文化的影响,有独特的文字。
回鹘、西夏时期敦煌地区新开石窟不多,多为改建。在莫高窟和榆林窟,均留下很精彩的遗迹,反映出回鹘、党项族艺术强调装饰性的特点。例如西夏洞窟,常见的壁画风格为团花锦地,画千佛,人物体健腿短,有西夏造型特征;受回鹘影响的洞窟,画曼荼罗。从此时绘制的飞天也可看出这一特点。
伎乐飞天(西夏榆林窟10窟窟顶西坡)飞天梳高髻,戴宝冠,有头光,面相丰满,丹凤眼,斜披天衣,下着裙。一弹琵琶,一弹筝,生动和谐。人物体健腿短,有西夏造型特征。线描精细,设色浅淡,是西夏的杰作。
伎乐飞天(西夏榆林窟10窟窟顶西坡)两身伎乐飞天高髻花冠,天衣长裙。一侧身回首吹凤笛,一高举拍板和之,形象生动。乐器画的逼真,与人体的比例也很协调。
献花伎乐飞天(西夏莫高窟327窟窟顶南坡)在装饰华丽的垂幔下,两身飞天一捧花供养,一弹箜篌,箜篌的每个部件都交待得很清楚。画面装饰华丽,只是彩云画得过于程序化。
元时期:密宗盛行,飞天渐渐消失于天际。
元代时蒙古族统治敦煌地区,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营建重修的洞窟都很少。元代流行密宗,分藏密和汉密。藏传密宗艺术中无飞天,汉传密宗艺术中现存的飞天也不多。元代具有代表性的是莫高窟3窟中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上方两角的四身飞天,其中北壁观音经变图上方两身飞天造型较为完美。一为黑发,梳双髻,头上有簪花,高鼻大眼,身体较胖,系长裙,另一身为金发少女,头梳双髻,亦为高鼻大眼,手持白莲乘云从空而降。两身飞天不对称,均具中亚西亚民族脸形,造型颇写实,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已无佛教飞天的姿态风貌,而像是两位乘云飞行的道教仙童。在技法上表现出浓郁的中原画风,构图丰满,笔法细腻,抑扬顿挫,堪称中国元代壁画中的杰作。自元朝,敦煌飞天渐渐消失于天际。
簪花飞天(元莫高窟3窟南壁)飞天飘在黄色翔云上,脑后垂双环发髻,头上簪花,高鼻,浓眉大眼,面丰体壮,捧莲花供养千手千眼观音,十分虔诚。此线描功力在敦煌壁画中堪称一流,千手千眼观音为密宗题材。
金发飞天(元莫高窟3窟北壁)飞天为金发,头梳双髻,长眉高鼻,一手捧莲花,一手持长莲枝,从天而降,来供奉千手千眼观音。周围黄色云朵飘浮,与巾带的紫色形成对比。飞天造型有西域人特征。
飞天是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护佑感。飞天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的是飞舞、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正是飞天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正如段文杰先生在《飞天在人间》一文中说:“她们并未随着时代的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中,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来源:文博河南)。

以上就是莫高窟描写飞天,敦煌壁画中"飞天"到底是何方神圣?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时间的草书

孤独的悬崖,草与花已占地为王在不解的苦咖啡里时间找不到回家的罗马风是坟头最毒的分打扰了春天之下那些死人的梦故事总会发芽的在悲剧与喜剧分界之前什么早已尘埃...[全文阅读]

当花瓣舞和冷风同时光临我的小园(在列车上)

当花瓣舞和冷风同时光临我的小园你是否依然安坐在温室里喝着牛奶当记忆的碎片倏然掠过我的脑海你是否继续躲在卧室里为远方恋人唱着情歌我是如此地不敢接近你你偶...[全文阅读]

等待的曙光

立秋的风轻轻的吹炎热的浪潮渐渐缓缓的消退早开的桂花飘起了沁人心肺的香天高云淡的蓝迎来了又一季秋高气爽的天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时光,从昨夜来到今晨眉宇蕴藏...[全文阅读]

秋水共长天一色

泛滥的阳光撩起了妩媚的窗帘,温柔的清风牵引着婀娜的野花。小桥流水,自在农家,青山点缀了大地的尊贵,河流泛起了大地的青春。洋洋洒洒的爱,停留在了路边的驿站。只想做...[全文阅读]

不知什么飞奔跑在荒原里在阳光里呼呼风声跑不总是逃避在身后时间正褪去爱情生命信仰意义唯有跑在日落之前抵达山峰挂好黑色旗帜...[全文阅读]

做一个简单的人 做个简单的人说说

做个简单的人哪怕际遇像一只小白鼠装在瓶子里的命运隔着透明的玻璃多少人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可是你们看得到我的挣扎看不到我火热的心做个简单的人哪怕只是一颗流星...[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莫高窟描写飞天,敦煌壁画中"飞天"到底是何方神圣?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27508.html

上一篇:描写对比的好句,你读到过哪些前后对比强烈的诗词歌赋?

下一篇:更多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相关文章
更多现代诗歌文章
喜欢现代诗歌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