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00:03:39

出自先秦公羊高的《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國而反之桓。曷爲反之桓?桓幼而貴,隐長而卑。其爲尊卑也微,國人莫知。隐長又賢,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爲桓立也。隐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元年”是什麽意思?指君王登位的第一年。“春”是什麽意思?就是一年開始的季節。“王”指的誰?指周文王。爲什麽先說“王”,再說“正月”?因爲指的是周王确立的正月。爲什麽要說周王的正月?是表明大一統,天下都實行王的政令。爲什麽不說隐公登位?這是成全隐公的心願。爲什麽要成全隐公的心願?隐公打算把國家治好,再把政權還給桓公。爲什麽要把政權還給桓公?因爲桓公年幼而尊貴,隐公年長而卑賤。他兄弟倆身份尊卑的區别很微小,國人并不了解。隐公年長而賢明,諸大夫擁戴他爲國君。這時如果隐公辭讓

讓,桓公能否登位,還沒有把握。即使桓公能夠登位,大夫們能否輔佐幼君,也沒有把握。所以,隐公登位,全是替桓公着想。隐公年長又賢明,爲什麽不宜立爲國君?因爲立夫人所生的嫡子爲國君,隻憑年長,不憑賢明;立媵妾的兒子爲國君,隻憑尊貴,不憑年長。桓公爲什麽尊貴?因爲他的母親尊貴。母親尊貴,兒子也就尊貴嗎?是的。兒子因母親而尊貴,母親又因兒子而尊貴。

注釋①元年:指魯隐公元年。②文王:周文王。③曷:爲什麽。正月:陰曆每年第一個月。④王正月:指周曆正月。古時改朝換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曆以建子之月(即夏曆的十一月)爲歲首。⑤大一統:天下統一。⑥平國而反之桓:隐公打算平治魯國後,把政權歸還桓公。⑦隐長而卑、桓幼而貴:桓公的母親仲子是魯惠公的夫人。隐公的母親聲子隻是随嫁來的姐妹。⑧扳:擁戴。⑨適:同“嫡”。⑩立子:立庶子。

作者簡介

公羊高,舊題《春秋公羊傳》的作者。戰國時齊國人。相傳是子夏(蔔商)的弟子,治《春秋》,傳于公羊平。《春秋公羊傳》最初僅有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及齊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傳于世。《春秋公羊傳》,亦稱《公羊春秋》或《公羊傳》,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起于魯隐

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闡釋《春秋》之“微言”、“大義”,史事記載較簡略。

出自先秦公羊高的《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译文注释

译文  “元年”是什么意思?指君王登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年开始的季节。“王”指的谁?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再说“正月”?因为指的是周王确立的正月。为什么要说周王的正月?是表明大一统,天下都实行王的政令。为什么不说隐公登位?这是成全隐公的心愿。为什么要成全隐公的心愿?隐公打算把国家治好,再把政权还给桓公。为什么要把政权还给桓公?因为桓公年幼而尊贵,隐公年长而卑贱。他兄弟俩身份尊卑的区别很微小,国人并不了解。隐公年长而贤明,诸大夫拥戴他为国君。这时如果隐公辞让

让,桓公能否登位,还没有把握。即使桓公能够登位,大夫们能否辅佐幼君,也没有把握。所以,隐公登位,全是替桓公着想。隐公年长又贤明,为什么不宜立为国君?因为立夫人所生的嫡子为国君,只凭年长,不凭贤明;立媵妾的儿子为国君,只凭尊贵,不凭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因为他母亲尊贵。母亲尊贵,儿子也就尊贵吗?是的。儿子因母亲而尊贵,母亲又因儿子而尊贵。

注释①元年:指鲁隐公元年。②文王:周文王。③曷:为什么。正月:阴历每年第一个月。④王正月:指周历正月。古时改朝换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⑤大一统:天下统一。⑥平国而反之桓:隐公打算平治鲁国后,把政权归还桓公。⑦隐长而卑、桓幼而贵:桓公的母亲仲子是鲁惠公的夫人。隐公的母亲声子只是随嫁来的姐妹。⑧扳:拥戴。⑨適:同“嫡”。⑩立子:立庶子。

作者简介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

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1353.html

上一篇:皇太后诏曰: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明日,毅辞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