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发布时间:2022-05-28 08:49:15

原文賞析:
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隐寒光。危闌醉倚人如畫,隔煙村、何處鳴根。烏鵲倦栖,魚龍驚起,星鬥挂垂楊
蘆花千頂水微茫。秋色滿江鄉。樓台恍似遊仙夢,又疑是、洛浦潇湘。風露浩然,山河影轉,今古照凄涼。
拼音解讀
bīng lún xié niǎn jìng tiān zhǎng 。jiāng liàn yǐn hán guāng 。wēi lán zuì yǐ rén rú huà ,gé yān cūn 、hé chù míng gēn 。wū què juàn qī ,yú lóng jīng qǐ ,xīng dòu guà chuí yáng
lú huā qiān dǐng shuǐ wēi máng 。qiū sè mǎn jiāng xiāng 。lóu tái huǎng sì yóu xiān mèng ,yòu yí shì 、luò pǔ xiāo xiāng 。fēng lù hào rán ,shān hé yǐng zhuǎn ,jīn gǔ zhào qī liáng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這首詞是一首玩賞風景作品,但由于融進了感歎國家興亡的内容,從而使它的認識意義和審美意義驟然加重。全詞景象大開大變,但由于描寫有序、布局有緻,又有“玩月”二字貫穿其間,加上詞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提綱挈領,所以,全詞結構仍顯得很嚴謹。

  全詞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兩句爲第一部分,先總寫月照澄江、水映長空的雄偉景觀。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輝映的壯麗圖景。“冰輪”,指月。“斜輾”,即斜照。但何以必用“輾”字而不用“照”字?蓋“輾”字有轉動的意思,用在這裏,不僅與“冰輪”搭襯得當,而且,還給人以運動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輪,正随着江水的流動而緩緩移動。“鏡天長”,極言波明如鏡,把整個長空都映現出來。“江練”從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澄江靜如練”句而來,謂江水清澈見底,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綢帶。“隐寒光”,則謂月光和水色渾然一體。“隐”字可謂一字傳神,寫出了月光無聲地射照江水的韻緻。而“寒”字,既與上句的“冰輪”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這兩句的江月傳神寫照,境界闊大,景象宛然。

  從“危闌”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寫秋月照耀下的江鄉景色。“危闌”句承上啓下,順筆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詞人完全陶醉在這畫圖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闌”,即高樓上的欄杆,照應了題面中的“溪堂”二字,說明“玩月”的所在是臨江的樓台。“醉倚”,寫出了作者憑欄玩月賞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詞人彼時的心态也寫出來了。詞人自我形象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這幅秋江月夜圖的内容,也使它顯得更有情趣。接下來“隔煙村”數句,便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人如畫”的“畫”作了具體的描繪。“隔煙村”句從聽覺的角度寫漁舟夜歸。“鳴木桹”也作“鳴榔”,漁人捕魚時用長木板敲打船舷,發出桹桹的聲音,使魚驚而入網,故雲。但詞人隻是憑欄所聞,而且又因隔着煙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漁舟從何而來,歸向何處,故雲“何處鳴桹”。“烏鵲”三句從視覺的角度着墨,寫了三種事物的三種表現:烏鵲倦于栖息,魚龍(複詞偏義,實際就是指魚)驚而躍起,隻有北鬥星默默地挂在垂楊梢頭。至于烏鵲何以“倦栖”,魚龍又何以“驚起”,是因爲月光明亮,還是因爲漁舟鳴桹,詞人沒說,也不必說,何況“倦”、“驚”雲雲,本來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帶上了詞人的主觀感覺。這三句雖然都從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層次,而且靜中有動,使這幅“畫”顯得更有生意。

  過片繼續寫景。換頭兩句又從整體上勾勒一筆,爲上片所寫之景描繪出一個更爲廣闊的背景,使整個畫面顯得更加瑰偉壯麗:蘆花千頃,江水迷茫,渺無天際的秋色籠罩着整個江鄉。蘆花是江鄉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寫蘆花便突出了江鄉的特點。而雲“千頃”,則極言遼闊無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這一則是月光水色交相輝映,二則也因爲蘆花紛紛揚揚,所以遠遠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覺。

  下片“樓台”兩句與上片“危闌”句遙相呼應,把鏡頭拉到自己的身邊來,進一步抒寫憑欄“玩月”的感受。詞人伫立江樓,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麗景象,恍若夢遊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濱,湘水之畔。洛水(在今河南省),相傳是女神宓妃出沒的地方,張衡《思玄賦》曾有“載太華之女兮,召洛浦之宓妃”的詩句,後來曹植還專門寫過一篇《洛神賦》,描寫了一個人神戀愛的故事。潇湘,這裏指湘水(在今湖南省),屈原《九歌》中的《湘君》篇和《湘夫人》篇,都和湘水有關,寫的是湘水之神的戀歌。這裏“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僅突出了江鄉之美,給詞人描繪的這幅秋江月夜圖塗上了一層神奇色彩,同時也強化了詞人的覽物之情,流露出詞人對江鄉的熱愛之忱。

  結拍三句爲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變,情調轉入悲涼,寄寓了詞人的國家興亡之感。“風露”句極寫寒氣濃重,浩然莫禦。“山河”句和篇首“冰輪斜輾”遙相呼應,顯示出時間的推移、景象的變化和詞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雲“山河影轉”,境界就更爲開闊,整個空間都在随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着,而不僅僅局限于“溪堂”和“江鄉”,它分明織進了詞人的想象。這兩句全爲結拍一句蓄勢。“今古”句是全詞的結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後感觸所在。從古到今,明月無殊,普照人間。但詞人何以會有“今古照凄涼”之感呢?這種感受首先是從嚴酷的現實而來。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僅不思恢複,還對主張和堅持抗金的人進行壓制迫害,使他們“報國欲死無戰場”(陸遊《隴頭水》)。詞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納、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時,詞人登上江樓,看到雄偉壯麗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無限感慨。詞人還想到了“古”,想到了曆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南北分裂局面,故雲“今古照凄涼”。“山河影轉”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後再以“今古”句一結,就和盤托出了作者感時傷景的悲涼情懷,使全詞意韻和格調爲之一變,帶上一層濃重的悲古傷今、感歎興亡的色彩。這樣就使詞從詞人賞玩風景的情事範圍開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詞的境界,豐富了詞的内涵。總觀結拍三句,氣象恢宏,意境雄渾,聲情悲壯,含義深遠。

  陳亮所作的詞的風格并非單一,于豪邁奔放之外還有幽雅秀麗的一面,而這首詞則又另具風韻,遠非豪邁奔放和幽雅秀麗所能概括。這首詞的内容如題,通篇描繪秋江月夜的瑰麗景象,隻在詞的結尾處才透露出作者感時傷懷的悲涼情懷。

相關賞析

  這首詞是一首玩賞風景作品,但由于融進了感歎國家興亡的内容,從而使它的認識意義和審美意義驟然加重。全詞景象大開大變,但由于描寫有序、布局有緻,又有“玩月”二字貫穿其間,加上詞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提綱挈領,所以,全詞結構仍顯得很嚴謹。

  全詞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兩句爲第一部分,先總寫月照澄江、水映長空的雄偉景觀。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輝映的壯麗圖景。“冰輪”,指月。“斜輾”,即斜照。但何以必用“輾”字而不用“照”字?蓋“輾”字有轉動的意思,用在這裏,不僅與“冰輪”搭襯得當,而且,還給人以運動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輪,正随着江水的流動而緩緩移動。“鏡天長”,極言波明如鏡,把整個長空都映現出來。“江練”從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澄江靜如練”句而來,謂江水清澈見底,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綢帶。“隐寒光”,則謂月光和水色渾然一體。“隐”字可謂一字傳神,寫出了月光無聲地射照江水的韻緻。而“寒”字,既與上句的“冰輪”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這兩句的江月傳神寫照,境界闊大,景象宛然。

  從“危闌”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寫秋月照耀下的江鄉景色。“危闌”句承上啓下,順筆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詞人完全陶醉在這畫圖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闌”,即高樓上的欄杆,照應了題面中的“溪堂”二字,說明“玩月”的所在是臨江的樓台。“醉倚”,寫出了作者憑欄玩月賞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詞人彼時的心态也寫出來了。詞人自我形象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這幅秋江月夜圖的内容,也使它顯得更有情趣。接下來“隔煙村”數句,便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人如畫”的“畫”作了具體的描繪。“隔煙村”句從聽覺的角度寫漁舟夜歸。“鳴木桹”也作“鳴榔”,漁人捕魚時用長木板敲打船舷,發出桹桹的聲音,使魚驚而入網,故雲。但詞人隻是憑欄所聞,而且又因隔着煙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漁舟從何而來,歸向何處,故雲“何處鳴桹”。“烏鵲”三句從視覺的角度着墨,寫了三種事物的三種表現:烏鵲倦于栖息,魚龍(複詞偏義,實際就是指魚)驚而躍起,隻有北鬥星默默地挂在垂楊梢頭。至于烏鵲何以“倦栖”,魚龍又何以“驚起”,是因爲月光明亮,還是因爲漁舟鳴桹,詞人沒說,也不必說,何況“倦”、“驚”雲雲,本來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帶上了詞人的主觀感覺。這三句雖然都從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層次,而且靜中有動,使這幅“畫”顯得更有生意。

  過片繼續寫景。換頭兩句又從整體上勾勒一筆,爲上片所寫之景描繪出一個更爲廣闊的背景,使整個畫面顯得更加瑰偉壯麗:蘆花千頃,江水迷茫,渺無天際的秋色籠罩着整個江鄉。蘆花是江鄉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寫蘆花便突出了江鄉的特點。而雲“千頃”,則極言遼闊無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這一則是月光水色交相輝映,二則也因爲蘆花紛紛揚揚,所以遠遠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覺。

  下片“樓台”兩句與上片“危闌”句遙相呼應,把鏡頭拉到自己的身邊來,進一步抒寫憑欄“玩月”的感受。詞人伫立江樓,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麗景象,恍若夢遊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濱,湘水之畔。洛水(在今河南省),相傳是女神宓妃出沒的地方,張衡《思玄賦》曾有“載太華之女兮,召洛浦之宓妃”的詩句,後來曹植還專門寫過一篇《洛神賦》,描寫了一個人神戀愛的故事。潇湘,這裏指湘水(在今湖南省),屈原《九歌》中的《湘君》篇和《湘夫人》篇,都和湘水有關,寫的是湘水之神的戀歌。這裏“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僅突出了江鄉之美,給詞人描繪的這幅秋江月夜圖塗上了一層神奇色彩,同時也強化了詞人的覽物之情,流露出詞人對江鄉的熱愛之忱。

  結拍三句爲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變,情調轉入悲涼,寄寓了詞人的國家興亡之感。“風露”句極寫寒氣濃重,浩然莫禦。“山河”句和篇首“冰輪斜輾”遙相呼應,顯示出時間的推移、景象的變化和詞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雲“山河影轉”,境界就更爲開闊,整個空間都在随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着,而不僅僅局限于“溪堂”和“江鄉”,它分明織進了詞人的想象。這兩句全爲結拍一句蓄勢。“今古”句是全詞的結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後感觸所在。從古到今,明月無殊,普照人間。但詞人何以會有“今古照凄涼”之感呢?這種感受首先是從嚴酷的現實而來。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僅不思恢複,還對主張和堅持抗金的人進行壓制迫害,使他們“報國欲死無戰場”(陸遊《隴頭水》)。詞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納、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時,詞人登上江樓,看到雄偉壯麗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無限感慨。詞人還想到了“古”,想到了曆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南北分裂局面,故雲“今古照凄涼”。“山河影轉”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後再以“今古”句一結,就和盤托出了作者感時傷景的悲涼情懷,使全詞意韻和格調爲之一變,帶上一層濃重的悲古傷今、感歎興亡的色彩。這樣就使詞從詞人賞玩風景的情事範圍開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詞的境界,豐富了詞的内涵。總觀結拍三句,氣象恢宏,意境雄渾,聲情悲壯,含義深遠。

  陳亮所作的詞的風格并非單一,于豪邁奔放之外還有幽雅秀麗的一面,而這首詞則又另具風韻,遠非豪邁奔放和幽雅秀麗所能概括。這首詞的内容如題,通篇描繪秋江月夜的瑰麗景象,隻在詞的結尾處才透露出作者感時傷懷的悲涼情懷。

作者介紹

烏鵲倦栖,魚龍驚起,星鬥挂垂楊陳亮(1143─1194)字同甫,號龍川。初名汝能,二十六歲時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才氣超邁,喜談兵。乾道五年(1169)試吏部,被黜。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退而杜門力學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詣阙上書,十日内凡三上,言恢複之大計,不爲當政所用,憤恨而歸。爾後遭人嫉恨,二度被誣入獄,備受折磨。淳熙十五年(1188),親赴金陵、京口觀察山川形勢,賦《念奴嬌》二詞言志。至臨安複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朝廷交怒,以爲狂怪。是年冬,赴上饒與辛棄疾會于鵝湖,極論世事。别後有《賀新郎》三詞與稼軒往複唱酬。紹熙初,被誣第三次入獄,經力救得免。紹熙四年(1193),策進士第一,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葉适爲其撰墓志銘(《水心文集》卷二四)。《宋史》有傳。陳亮也是當時名學者,與朱熹友善,然論學各不相下,蓋學派判然不同。亮與葉适共創經世濟用之「事功之學」,爲「永康學派」創始人,學者稱龍川先生。嘗自贊雲:「人中之龍,文中之虎。」辛棄疾《祭陳同父》盛稱其「智略橫生,議論風凜」。有《龍川文集》三十卷,《龍川詞》一卷。葉适《書龍川集後》謂陳亮本「有長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歎曰:『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劉師培《論文雜記》雲:「龍川之詞,感憤淋漓,眷懷君國。稼軒之詞,才思橫溢,悲壯蒼涼。例之古詩,遠法太沖,近師李白,此縱橫家之詞也。」他對寫作的意見是:大凡論不必作好言語,意與理勝,則文字自然超衆。故大手之文,不爲詭異之體,而自然宏富;不爲險怪之磁,而自然典麗。奇,寓于純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學文者,不求高于理與意。其哲學著作氣勢恢宏,說理精辟透徹,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與辛棄疾交往甚密,是著名的辛派詞人,詞集名《龍川詞》,全宋詞收詞74首。突出的特點是直抒胸臆,把詞作爲表達經世濟民的政治抱負、抒發抗戰愛國激情的工具。《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是著名的激越高亢的愛國主義篇章,千百年來爲人們廣爲傳誦,被評爲《龍川詞》的壓卷之作。《龍川詞》多數篇章語出肺腑,極少矯飾,但也不是淺直表露,自有其抑揚沉痛之處。劉熙載《藝概》卷四說:「同甫與稼軒爲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
原文赏析: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根。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顶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拼音解读
bīng lún xié niǎn jìng tiān zhǎng 。jiāng liàn yǐn hán guāng 。wēi lán zuì yǐ rén rú huà ,gé yān cūn 、hé chù míng gēn 。wū què juàn qī ,yú lóng jīng qǐ ,xīng dòu guà chuí yáng
lú huā qiān dǐng shuǐ wēi máng 。qiū sè mǎn jiāng xiāng 。lóu tái huǎng sì yóu xiān mèng ,yòu yí shì 、luò pǔ xiāo xiāng 。fēng lù hào rán ,shān hé yǐng zhuǎn ,jīn gǔ zhào qī li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冰轮”,指月。“斜辗”,即斜照。但何以必用“辗”字而不用“照”字?盖“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镜天长”,极言波明如镜,把整个长空都映现出来。“江练”从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句而来,谓江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带。“隐寒光”,则谓月光和水色浑然一体。“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冰轮”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

  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即高楼上的栏杆,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鸣木桹”也作“鸣榔”,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板敲打船舷,发出桹桹的声音,使鱼惊而入网,故云。但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桹”。“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复词偏义,实际就是指鱼)惊而跃起,只有北斗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洛水(在今河南省),相传是女神宓妃出没的地方,张衡《思玄赋》曾有“载太华之女兮,召洛浦之宓妃”的诗句,后来曹植还专门写过一篇《洛神赋》,描写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潇湘,这里指湘水(在今湖南省),屈原《九歌》中的《湘君》篇和《湘夫人》篇,都和湘水有关,写的是湘水之神的恋歌。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风露”句极写寒气浓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轮斜辗”遥相呼应,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景象的变化和词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云“山河影转”,境界就更为开阔,整个空间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不仅仅局限于“溪堂”和“江乡”,它分明织进了词人的想象。这两句全为结拍一句蓄势。“今古”句是全词的结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触所在。从古到今,明月无殊,普照人间。但词人何以会有“今古照凄凉”之感呢?这种感受首先是从严酷的现实而来。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仅不思恢复,还对主张和坚持抗金的人进行压制迫害,使他们“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词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纳、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时,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陈亮所作的词的风格并非单一,于豪迈奔放之外还有幽雅秀丽的一面,而这首词则又另具风韵,远非豪迈奔放和幽雅秀丽所能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如题,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

相关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冰轮”,指月。“斜辗”,即斜照。但何以必用“辗”字而不用“照”字?盖“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镜天长”,极言波明如镜,把整个长空都映现出来。“江练”从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句而来,谓江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带。“隐寒光”,则谓月光和水色浑然一体。“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冰轮”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

  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即高楼上的栏杆,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鸣木桹”也作“鸣榔”,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板敲打船舷,发出桹桹的声音,使鱼惊而入网,故云。但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桹”。“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复词偏义,实际就是指鱼)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洛水(在今河南省),相传是女神宓妃出没的地方,张衡《思玄赋》曾有“载太华之女兮,召洛浦之宓妃”的诗句,后来曹植还专门写过一篇《洛神赋》,描写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潇湘,这里指湘水(在今湖南省),屈原《九歌》中的《湘君》篇和《湘夫人》篇,都和湘水有关,写的是湘水之神的恋歌。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风露”句极写寒气浓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轮斜辗”遥相呼应,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景象的变化和词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云“山河影转”,境界就更为开阔,整个空间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不仅仅局限于“溪堂”和“江乡”,它分明织进了词人的想象。这两句全为结拍一句蓄势。“今古”句是全词的结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触所在。从古到今,明月无殊,普照人间。但词人何以会有“今古照凄凉”之感呢?这种感受首先是从严酷的现实而来。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仅不思恢复,还对主张和坚持抗金的人进行压制迫害,使他们“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词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纳、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时,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陈亮所作的词的风格并非单一,于豪迈奔放之外还有幽雅秀丽的一面,而这首词则又另具风韵,远非豪迈奔放和幽雅秀丽所能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如题,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

作者介绍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乾道五年(1169)试吏部,被黜。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退而杜门力学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诣阙上书,十日内凡三上,言恢复之大计,不为当政所用,愤恨而归。尔后遭人嫉恨,二度被诬入狱,备受折磨。淳熙十五年(1188),亲赴金陵、京口观察山川形势,赋《念奴娇》二词言志。至临安复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朝廷交怒,以为狂怪。是年冬,赴上饶与辛弃疾会于鹅湖,极论世事。别后有《贺新郎》三词与稼轩往复唱酬。绍熙初,被诬第三次入狱,经力救得免。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叶适为其撰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四)。《宋史》有传。陈亮也是当时名学者,与朱熹友善,然论学各不相下,盖学派判然不同。亮与叶适共创经世济用之「事功之学」,为「永康学派」创始人,学者称龙川先生。尝自赞云:「人中之龙,文中之虎。」辛弃疾《祭陈同父》盛称其「智略横生,议论风凛」。有《龙川文集》三十卷,《龙川词》一卷。叶适《书龙川集后》谓陈亮本「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刘师培《论文杂记》云:「龙川之词,感愤淋漓,眷怀君国。稼轩之词,才思横溢,悲壮苍凉。例之古诗,远法太冲,近师李白,此纵横家之词也。」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其哲学著作气势恢宏,说理精辟透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辛弃疾交往甚密,是著名的辛派词人,词集名《龙川词》,全宋词收词74首。突出的特点是直抒胸臆,把词作为表达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抒发抗战爱国激情工具。《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是著名的激越高亢的爱国主义篇章,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传诵,被评为《龙川词》的压卷之作。《龙川词》多数篇章语出肺腑,极少矫饰,但也不是浅直表露,自有其抑扬沉痛之处。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13501.html

上一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下一篇: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