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08:18:24

出自明代魏學洢的《核舟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爲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态。嘗贻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爲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啓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曆曆數也。

  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啓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鈎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爲人五;爲窗八;爲箬篷,爲

爲楫,爲爐,爲壺,爲手卷,爲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爲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譯文及注釋

譯文明朝(有一個)有特殊技藝(技藝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還有飛鳥、走獸、樹木、石頭,沒有一件不是根據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拟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轼乘船遊赤壁(的情形)。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麽高。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的船篷覆蓋着它。旁邊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着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一副對聯,右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刻着“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用石青塗在字的凹處。船頭坐着三個人,中間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蘇轼),佛印(蘇轼的好友)位于右邊,魯直(黃庭堅)位于左邊。蘇東坡、黃魯直共同看着一幅書畫長卷。蘇東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輕按在魯直的背上。魯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說些什麽。蘇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身子都

)略微側斜,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裏(意思是說,從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兩膝的輪廓)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袒着胸脯,露出乳頭,擡頭仰望,神情和蘇東坡、魯直不相類似。佛印卧倒右膝,彎曲着右臂支撐在船上,豎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船尾橫放着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名撐船的人。位于右邊的撐船者梳着椎形發髻,仰着臉,左手倚着一根橫木上,右手扳着右腳趾頭,好像在大聲呼喊的樣子。在左邊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輕按着火爐,爐上有一把水壺,那個人的眼光正視着(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船的背面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啓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筆畫像蚊子的腳一樣細小,清清楚楚,它的顔色是黑的。還刻着一枚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顔色是紅的。總計一條船,刻了五個人,八扇窗戶;箬竹葉做的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計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還(竟然,尚且)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

注釋奇:奇特。

曰:叫。以:用。徑:直徑。之:的。爲:做,這裏指雕刻。罔:無,沒有。因:依據。勢:樣子。象:模似,仿照。具:具有。情:神情。各:各自。态:姿态。嘗:曾經。贻:贈。餘:我。蓋:大概,原來是。泛:泛舟。雲:句尾語氣詞,無意。約:大約。有奇(jī):有,念yòu,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意思同“又”。奇,零數。黍:又叫黍子,去皮後叫黃米。可:大約。許:上下。軒:高。敞:寬敞。爲:是。箬篷: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名詞作狀語,用箬篷。覆:覆蓋。之:代詞,代指“船艙”。開:開設。啓:打開。而:表修飾。相望:左右相對。焉:語氣詞。之:代窗。則:就。徐:緩緩地。石青:一種礦物質的藍色顔料,這裏譯爲用石青。糁:塗染,名作動。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而:表并列,并且。髯:兩腮的胡須。這裏泛指胡須。居:位于。爲:是。閱:閱讀,看。執卷端:拿着畫卷的右端。執:拿着。卷端:畫卷的右端。撫:輕按。卷末:畫卷的左端。如:好像語:說話。現:露出。側:側轉。其:他們的。比:靠近。絕:極,非常。類:像。矯:舉。屬(zhǔ):相類似。诎:同"屈",彎曲。而:表并列,并且。倚:倚靠。之:代左腳。可:可以。曆曆:分明可數的樣子。楫:船槳。舟子:撐船

的人。狀:的樣子。其:那。椎髻:梳着椎形發髻,名作動詞。髻,在腦上或腦後挽束起來。衡:通“橫”,與縱相對。攀:扳。若:好像。視:目光。端:正。容:神情。寂:平靜若:好像。然:的樣子。其:那。夷:平題:題寫。其:船的背面,船底。曰:刻。 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稱。鈎畫:筆畫。了了:清楚明白。其:代字。墨:黑。用:刻着。篆章:篆字圖章。丹:朱紅色。通:總。爲:刻。并:和。有:同“又”,連接零數和整數。而:表轉折。計:計算。曾:尚,還。(讀“zēng”,見古文字典)盈:滿。簡:通“揀”,挑選。修狹:長而窄。爲:做,這裏指雕刻。之:代“核舟”。以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态:無不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技亦靈怪矣哉:技藝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驚歎的語氣詞,相當于“了啊”。蓋大蘇泛赤壁雲:刻的應當是蘇轼遊赤壁的情景。大蘇,蘇轼。人們稱他和他的弟弟爲“大蘇”、“小蘇”。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遊覽。蘇轼曾遊赤壁,寫過《赤壁賦》、《後赤壁賦》等作品。

作者簡介

魏學洢(約1596——約1625),字子敬,中國明朝末嘉善(今屬浙江省嘉興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當地有名的

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長子,一生未做過官,好學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張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記》,是其代表作。

出自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

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注释

译文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

)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注释奇:奇特。

曰:叫。以:用。径:直径。之:的。为:做,这里指雕刻。罔:无,没有。因:依据。势:样子。象:模似,仿照。具:具有。情:神情。各:各自。态:姿态。尝:曾经。贻:赠。余:我。盖:大概,原来是。泛:泛舟。云:句尾语气词,无意。约:大约。有奇(jī):有,念yòu,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意思同“又”。奇,零数。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可:大约。许:上下。轩:高。敞:宽敞。为:是。箬篷: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覆:覆盖。之:代词,代指“船舱”。开:开设。启:打开。而:表修饰。相望:左右相对。焉:语气词。之:代窗。则:就。徐:缓缓地。石青:一种矿物质的蓝色颜料,这里译为用石青。糁:涂染,名作动。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而:表并列,并且。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居:位于。为:是。阅:阅读,看。执卷端:拿着画卷的右端。执:拿着。卷端:画卷的右端。抚:轻按。卷末:画卷的左端。如:好像语:说话。现:露出。侧:侧转。其:他们的。比:靠近。绝:极,非常。类:像。矫:举。属(zhǔ):相类似。诎:同"屈",弯曲。而:表并列,并且。倚:倚靠。之:代左脚。可:可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楫:船桨。舟子:撑船

的人。状:的样子。其:那。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名作动词。髻,在脑上或脑后挽束起来。衡:通“横”,与纵相对。攀:扳。若:好像。视:目光。端:正。容:神情。寂:平静若:好像。然:的样子。其:那。夷:平题:题写。其:船的背面,船底。曰:刻。 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钩画:笔画。了了:清楚明白。其:代字。墨:黑。用:刻着。篆章:篆字图章。丹:朱红色。通:总。为:刻。并:和。有:同“又”,连接零数和整数。而:表转折。计:计算。曾:尚,还。(读“zēng”,见古文字典)盈:满。简:通“拣”,挑选。修狭:长而窄。为:做,这里指雕刻。之:代“核舟”。以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奇妙啊!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苏轼。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为“大苏”、“小苏”。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

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

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755.html

上一篇: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