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发布时间:2021-11-18 13:23:38

出自五代牛希濟的《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裏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洞庭碧波蕩滌着萬裏晴空,君山一點仿佛凝在煙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樓閣如玉砌,殿堂連珠影,鑲嵌在月輪邊上,與明月相映。
平湖萬頃凝着秋色的清冷,天邊閃爍着時隐時現的晨星。經霜的橘林色更鮮濃。聽人傳說,羅浮山下,有暗道與仙境連通。

注釋
⑴飐(zhǎn):風吹顫動。
⑵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經注》:“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遊處,故曰君山。”
⑶真境:神仙境界。《拾遺記》:“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于山頂。······其山又有靈洞,入中常如有燭于前。中有異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藥石之人入中如行十裏,迥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樓瓊宇,宮觀異常,乃見衆女霓裳,冰顔豔質,與世人殊别。”
⑷玉樓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
⑸參(cēn)然:星光閃爍,時隐時現的樣子。
⑹羅浮山:仙山名,在廣東省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長達百餘公裏,風景秀麗。相傳羅山之西有浮山,爲蓬萊之一阜,浮海而至,與羅山并體,故曰羅浮。傳稱葛洪曾得仙術于此,被道家列爲第七洞天。
⑺“有路”句:傳說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潛通吳之包山,俗稱“巴陵地道”。

【賞析】

  這首描繪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沒有标題,也仍然表現了泛舟遊覽的景緻。

  上片第一句,極言洞庭之大,可說是抓住了這湖的特色。句中的“飐”字,表現了風吹浪動的場面。但此句并非寫浪濤的洶湧,而是湖面的廣闊。第二句,寫在湖面上遙望君山,如一點凝煙。這裏僅用“一點凝煙”來描繪,既反襯出湖面寬廣,更爲畫面添了一種神秘朦胧的情韻。第三句緊承上句,說明神秘朦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兩句“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是作者對仙境的想像。這兩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輪邊”,景色奇麗,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遊湖是在夜間。

  下片開頭,“萬裏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點名時令。後又着一“冷”字,則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個“冷”字不僅表現了湖水寬闊,爲秋色增寒,讓人仿若身臨其境。天爲秋夜,湖面之氣溫,人之體膚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這種冷,隻有身處水天空闊之中才感覺得真切。第二句以星鬥下垂,寫湖面視野開闊的景象,與杜甫《旅夜書懷》中所寫下“星垂平野闊”意境相同。第三句寫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經秋霜一壓,桔子成熟,更顯得紅豔嬌美。給人以視覺享受。最末兩句,将洞庭湖與號稱道教“第七洞天”的羅浮山聯系起來,表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

  牛希濟《臨江仙》共七首,都是詠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點是語言芊綿溫麗,寫景抒情,融爲一體,其憑吊凄涼之意,蘊含其中,深得詠史之體裁。而從此首詞來看,作者運用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充分的馳騁想像,淋漓盡緻的寫出洞庭湖的神韻。在文字的運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種清新明麗之感。

  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該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稱"八百裏"。說波浪連天,湖中君山猶似一點,雖不免誇張,終屬真境,說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樓珠殿",與明月交輝,則是神話傳說,屬幻境。說湖中星影參差,随波上下,湖畔霜華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說洞庭與千裏之外嶺南的羅浮山相連,卻是傳聞之詞,應屬幻境。真境,固然歌頌了山河壯闊,幻境,也爲這壯闊著上虹霓船的奇麗色彩。真真幻幻,虛虛實實,共同構成這闊大的詞境共同襯托出詞人闊大的襟懷。

  • 萬裏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 相關内容:
  •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 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 凄恻近長沙,地僻秋将盡。
  • 羁心積秋晨,晨積展遊眺。
  • 詩詞名句

出自五代牛希济的《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君山一点仿佛凝在烟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楼阁如玉砌,殿堂连珠影,镶嵌在月轮边上,与明月相映。
平湖万顷凝着秋色的清冷,天边闪烁着时隐时现的晨星。经霜的橘林色更鲜浓。听人传说,罗浮山下,有暗道与仙境连通。

注释
⑴飐(zhǎn):风吹颤动。
⑵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
⑶真境:神仙境界。《拾遗记》:“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其山又有灵洞,入中常如有烛于前。中有异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药石之人入中如行十里,迥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楼琼宇,宫观异常,乃见众女霓裳,冰颜艳质,与世人殊别。”
⑷玉楼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
⑸参(cēn)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
⑹罗浮山:仙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长达百余公里,风景秀丽。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传称葛洪曾得仙术于此,被道家列为第七洞天。
⑺“有路”句:传说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俗称“巴陵地道”。

【赏析】

  这首描绘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没有标题,也仍然表现了泛舟游览的景致。

  上片第一句,极言洞庭之大,可说是抓住了这湖的特色。句中的“飐”字,表现了风吹浪动的场面。但此句并非写浪涛的汹涌,而是湖面的广阔。第二句,写在湖面上遥望君山,如一点凝烟。这里仅用“一点凝烟”来描绘,既反衬出湖面宽广,更为画面添了一种神秘朦胧的情韵。第三句紧承上句,说明神秘朦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两句“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作者对仙境的想像。这两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轮边”,景色奇丽,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间。

  下片开头,“万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点名时令。后又着一“冷”字,则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个“冷”字不仅表现了湖水宽阔,为秋色增寒,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天为秋夜,湖面之气温,人之体肤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这种冷,只有身处水天空阔之中才感觉得真切。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写湖面视野开阔的景象,与杜甫《旅夜书怀》中所写下“星垂平野阔”意境相同。第三句写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经秋霜一压,桔子成熟,更显得红艳娇美。给人以视觉享受。最末两句,将洞庭湖与号称道教“第七洞天”的罗浮山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而从此首词来看,作者运用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的驰骋想像,淋漓尽致的写出洞庭湖的神韵。在文字的运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种清新明丽之感。

  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该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应属幻境。真境,固然歌颂了山河壮阔,幻境,也为这壮阔著上虹霓船的奇丽色彩。真真幻幻,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词境共同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6691.html

上一篇: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下一篇:戛戛秋蝉响似筝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