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咏史》

发布时间:2021-10-19 20:24:51

詠史 - 劉禹錫
骠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題解〕

這首詩是詩人詠史二首中的第一首。

這首詩贊揚了西漢漢武帝時任安堅守節操,不肯趨炎附勢的高風亮節,借以表達了詩人心如砥柱,不肯屈事權貴的高貴品質。

〔作者〕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唐代中期詩人、哲學家。貞元九年,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詞科,從事淮南幕府,入爲監察禦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與之圖議,言無不從。轉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在道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還。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觀看花詩涉譏忿,執政不悅,複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爲言,改連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爲主客郎中。又以作重遊玄都觀詩,出分司東都。度仍薦爲禮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度罷,出刺蘇州,徙汝、同二州,遷太子賓客分司。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二,贈戶部尚書。他的一些詩歌反映了進步的思想,其學習民歌寫成的《竹枝詞》等詩具有新鮮活潑、健康開朗的顯著特色,情調上獨具一格。語言簡樸生動,情緻纏綿。絕句多登臨詠懷之作,格調深婉,神韻悠長。白居易嘗叙其詩曰:“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有《劉夢得文集》。《舊唐書》卷160、《新唐書》卷168有傳。《全唐詩》卷354-366,存詩12卷。詩集十八卷,今編爲十二卷。

〔品析〕

劉禹錫在仕途上可謂一波三折,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卻是一位不妥協的鬥士,是一個硬骨頭。唐順宗永貞元年,正是詩人春風得意的時候,王伾、王叔文、韋執誼等人在新即位的順宗李誦支持下進行政治革新,實施一系列具有進步傾向的政治措施。劉禹錫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積極參與謀議,并擔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協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财政,成爲革新集團的重要成員。改革觸及了一大批權貴人物的利益,他們瘋狂反撲,僅五個月後,“永貞革新”遭到失敗,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到憲宗元和十年(815)召回長安,詩人看到一批趨炎附勢之徒,不可一世,提筆寫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諷刺詩,又觸怒了權貴,再度遭貶,貶連州刺史,轉夔、和二州。又過了十四年,到敬宗寶曆二年(826)才被召回,又揮筆寫下了《再遊玄都觀》,宣稱“前度劉郎今又來”!詩人的硬骨頭精神令人敬佩。這首詩就是詩人這種精神的真實寫照。

“骠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這兩句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趨奉權貴的可貴精神。詩中的“骠騎”,古代将軍的名號。指漢代骠騎将軍霍去病。“非無勢”,并非沒有權勢,意謂權勢顯赫;“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軍衛青的屬官。褚少孫在《史記·田叔列傳》後面補叙任安事,載武帝語:“任安有當死之罪甚衆,吾嘗活之。”後死于北軍護軍使者任内。“終不去”,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衛将軍)。詩人在這裏運用了對舉的方法來叙事。上句寫霍去病,稱其官職而不稱名姓,說明霍去病的官位顯赫,接着用雙重否定的詞句,進一步寫出霍去病的權勢很大。在一般情況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蠅逐臭,改換門庭,紛紛投靠骠騎。可任安卻不是這樣。下句寫任安,稱其字而不呼其名,字裏行間有一種親切感,充滿着敬重之意。《史記·衛将軍骠騎列傳》記載,霍去病是大将軍衛青的外甥,年輕時跟随大将軍出擊匈奴,後來獨自領兵出戰,取得赫赫戰功,深得漢武帝信任,跟随他出征的軍官都封侯拜将。後來,漢武帝“乃益置大司馬位,大将軍、骠騎将軍皆爲大司馬。定令,令骠騎将軍秩祿與大将軍等。自是之後,大将軍青日退,而骠騎日益貴。舉大将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骠騎,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詩人所寫的就是這樣一段事實。我們一般讀《史記》,一般都不太重視這一段的記載,都注意衛青、霍去病的立功封侯以及他們的貴幸,所謂“将軍不敗由天幸”。可詩人對這一段記載卻十分在意,十分感慨。可以說,任安身上有詩人的影子在。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這兩句是詩人的感慨。詩人說:如今的世道有如流水直下,隻有我的心象中流砥柱一樣,毫不動搖。句中的“劇”急劇,厲害的意思;“頹波”,大河決堤時從堤口奔瀉而下的洪流;“砥柱”,山名,在黃河三門峽中。郦道元《水經注·河水》雲:“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山。”詩人回到現實社會中來,感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官場上更是如此,落井下石,互相傾軋。詩人的兩次遭貶,就是最好的說明。在這樣的情況下,詩人對任安情有獨鍾,任安的這種行爲,如今更是難能可貴。詩人把任安視爲知己,他不向權貴屈服,永遠不向邪惡勢力低下那高昂的頭。形勢越是險惡,他越是堅強。“我心如砥柱”,是詩人的真心表白,是詩人與邪惡鬥争的宣言。真是可佩可敬!

這首詩借史說話,抒發感慨,将叙事、議論、抒懷融爲一體。《史記》中短短的一句話,詩人撰寫成一首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來,既贊揚了任安,又表明了心志,感情強烈,志向堅定,無疑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好事。

2007年5月17日星期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55a201000a1t.html【作品評述詠史
骠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
咏史 - 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咏史二首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赞扬了西汉汉武帝时任安坚守节操,不肯趋炎附势的高风亮节,借以表达了诗人心如砥柱,不肯屈事权贵的高贵品质

〔作者〕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绝句多登临咏怀之作,格调深婉,神韵悠长。白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有《刘梦得文集》。《旧唐书》卷160、《新唐书》卷168有传。《全唐诗》卷354-366,存诗12卷。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品析〕

刘禹锡在仕途上可谓一波三折,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却是一位妥协的斗士,是一个硬骨头。唐顺宗永贞元年,正是诗人春风得意的时候,王伾、王叔文、韦执谊等人在新即位的顺宗李诵支持下进行政治革新,实施一系列具有进步倾向的政治措施。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积极参与谋议,并担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协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改革触及了一大批权贵人物的利益,他们疯狂反扑,仅五个月后,“永贞革新”遭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到宪宗元和十年(815)召回长安,诗人看到一批趋炎附势之徒,不可一世,提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讽刺诗,又触怒了权贵,再度遭贬,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又过了十四年,到敬宗宝历二年(826)才被召回,又挥笔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宣称“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的硬骨头精神令人敬佩。这首诗就是诗人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这两句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趋奉权贵的可贵精神。诗中的“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非无势”,并非没有权势,意谓权势显赫;“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的属官。褚少孙在《史记·田叔列传》后面补叙任安事,载武帝语:“任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后死于北军护军使者任内。“终不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卫将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举的方法来叙事。上句写霍去病,称其官职而不称名姓,说明霍去病的官位显赫,接着用双重否定的词句,进一步写出霍去病的权势很大。在一般情况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蝇逐臭,改换门庭,纷纷投靠骠骑。可任安却不是这样。下句写任安,称其字而不呼其名,字里行间有一种亲切感,充满着敬重之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年轻时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后来独自领兵出战,取得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信任,跟随他出征的军官都封侯拜将。后来,汉武帝“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诗人所写的就是这样一段事实。我们一般读《史记》,一般都不太重视这一段的记载,都注意卫青、霍去病的立功封侯以及他们的贵幸,所谓“将军不败由天幸”。可诗人对这一段记载却十分在意,十分感慨。可以说,任安身上有诗人的影子在。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说:如今的世道有如流水直下,只有我的心象中流砥柱一样,毫不动摇。句中的“剧”急剧,厉害的意思;“颓波”,大河决堤时从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砥柱”,山名,在黄河三门峡中。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山。”诗人回到现实社会中来,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官场上更是如此,落井下石,互相倾轧。诗人的两次遭贬,就是最好的说明。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对任安情有独钟,任安的这种行为,如今更是难能可贵。诗人把任安视为知己,他不向权贵屈服,永远不向邪恶势力低下那高昂的头。形势越是险恶,他越是坚强。“我心如砥柱”,是诗人的真心表白,是诗人与邪恶斗争的宣言。真是可佩可敬!

这首诗借史说话,抒发感慨,将叙事、议论、抒怀融为一体。《史记》中短短的一句话,诗人撰写成一首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既赞扬了任安,又表明了心志,感情强烈,志向坚定,无疑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好事。

2007年5月17日星期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55a201000a1t.html【作品评述咏史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咏史》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5219.html

上一篇:《赠景和尚院》

下一篇:送令狐焕赴阙原文|翻译|赏析|朗诵|拼音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