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30 08:14:29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蓦山溪·贈衡陽妓陳湘》

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尋花載酒。肯落誰人後。隻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心期得處,每自不由人,長亭柳。君知否。千裏猶回首。賞析

  《蓦山溪》又名《上陽春》,“贈衡陽妓陳湘”又作“别意”。這是一首贈别的詞。

  上片寫陳湘的天生麗質,豆蔻年華,而又柔情脈脈,春愁恹恹,使人魂飛心醉,我見猶憐。下片寫詞人載酒尋芳,臨别傷懷,後約無期的怅惘心情。前者重繪形,故我绮語;後者重抒情,頗具風韻。全詞運用鋪叙的手法,層次分明。

  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似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尋花載酒,肯落誰人後。隻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心期得處,每自不由人,長亭柳,君知否,千裏猶回首?

  上片首二句先寫陳湘年少懷春的内心活動。鴛鴦、翡翠,皆偶禽。雄者爲鴛,雌者爲鴦。《說文》:“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雄赤曰翡,雌青曰翠。

  接下來兩句,以遠山秋波,比喻陳湘的眉清目秀。“山明水秀”與“眉黛”、“秋波”相應,言其眉如山之明,眼如水之秀。

。把美人的眼比作秋波,眉比作遠山,是我國古代詩文中所習見的。王觀《蔔算子》的“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即爲一範例。末五句,以春花的嬌嫩鮮豔,比喻陳湘的年輕貌美。妙詞人不着痕迹地點染了杜牧《贈别》的“娉娉嫋嫋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的詩句,含蓄而婉轉地把陳湘的婀娜身段、錦繡年華勾勒了出來。又以“透”、“瘦”、“愁”三字分别寫出陳湘的情窦初開、腰肢苗條和多愁善感。豔而不冶,媚而不妖,清麗纖巧,情韻兼勝,其構思之委婉曲折,低回往複,出人意表。

  片前兩句寫結識陳湘,唯恐不早。一種急于謀面、一傾積愫的感情,溢于言表,不言傾慕,而愛戀之情自見。接下來兩句,寫詞人對後約無期、猶恐美人已有所屬的怅惘。妙他把杜牧《歎花》詩“自是尋春去太遲,不須惆怅怨芳時。狂風吹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融化裏面。詞人這裏遙想别易會難,聚少離多,待到他們重逢的那天,恐怕是花已成泥、葉已成陰、子已滿枝了。意脈上承“娉娉嫋嫋,恰近十三馀”了。感情上低回婉轉,一往情深,顯得更加深沉、真摯。最後五句,表現自己的着戀之深,依慕之切。“心期”,指内心深處的期望。這裏是申說人生實難,事與願違,造物是那樣地捉弄人,不讓人把握自己的命運

,實現自己的願望。接着又以柳的飄拂依人,比喻自己的别情無極,依戀不已。雖千裏之外,猶然頻頻回首,尋覓那折柳贈行者的倩影。

  語淡而情深,意濃而韻遠,非有這種實際生活的體驗,是不能道出此中的委婉曲折的。妥溜又恰切,莊重又活潑,非功力深厚之妙筆,亦不能表達也。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甯(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爲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轼門下,合稱爲“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轼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爲“宋四家”之一。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赏析

  《蓦山溪》又名《上阳春》,“赠衡阳妓陈湘”又作“别意”。这是一首赠别的词。

  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约无期的怅惘心情。前者重绘形,故我绮语;后者重抒情,颇具风韵。全词运用铺叙的手法,层次分明。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似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上片首二句先写陈湘年少怀春的内心活动。鸳鸯、翡翠,皆偶禽。雄者为鸳,雌者为鸯。《说文》:“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雄赤曰翡,雌青曰翠。

  接下来两句,以远山秋波,比喻陈湘的眉清目秀。“山明水秀”与“眉黛”、“秋波”相应,言其眉如山之明,眼如水之秀。

。把美人的眼比作秋波,眉比作远山,是我国古代诗文中所习见的。王观《卜算子》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即为一范例。末五句,以春花的娇嫩鲜艳,比喻陈湘的年轻貌美。妙词人不着痕迹地点染了杜牧《赠别》的“娉娉嫋嫋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含蓄而婉转地把陈湘的婀娜身段、锦绣年华勾勒了出来。又以“透”、“瘦”、“愁”三字分别写出陈湘的情窦初开、腰肢苗条和多愁善感。艳而不冶,媚而不妖,清丽纤巧,情韵兼胜,其构思之委婉曲折,低回往复,出人意表。

  片前两句写结识陈湘,唯恐不早。一种急于谋面、一倾积愫的感情,溢于言表,不言倾慕,而爱恋之情自见。接下来两句,写词人对后约无期、犹恐美人已有所属的怅惘。妙他把杜牧《叹花》诗“自是寻春去太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吹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融化里面。词人这里遥想别易会难,聚少离多,待到他们重逢的那天,恐怕是花已成泥、叶已成阴、子已满枝了。意脉上承“娉娉嫋嫋,恰近十三馀”了。感情上低回婉转,一往情深,显得更加深沉、真挚。最后五句,表现自己的着恋之深,依慕之切。“心期”,指内心深处的期望。这里是申说人生实难,事与愿违,造物是那样地捉弄人,不让人把握自己的命运

,实现自己的愿望。接着又以柳的飘拂依人,比喻自己的别情无极,依恋不已。虽千里之外,犹然频频回首,寻觅那折柳赠行者的倩影。

  语淡而情深,意浓而韵远,非有这种实际生活的体验,是不能道出此中的委婉曲折的。妥溜又恰切,庄重又活泼,非功力深厚之妙笔,亦不能表达也。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25931.html

上一篇: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

    •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

    •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

    •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王绩的《古意六首》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百金买一声,千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