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3 15:23:03

出自唐代杜荀鶴的《送人遊吳》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水港 一作:水巷)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绮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譯文及注釋

譯文你到姑蘇時将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麽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夜市上充斥着賣菱藕的聲音,河中的船上,滿載着精美的絲織品。遙想遠方的你,當月夜未眠之時,聽到江上的漁歌聲,定會觸動你的思鄉之情。

注釋姑蘇:蘇州的别稱枕河:臨河。枕:臨近。閑地少:指人煙稠密,屋宇相連。古宮:即古都,此處指代姑蘇。水港:河汊子,指流經城市的小河。一作“水巷”。绮羅: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一說此處是貴婦、美女的代稱。未眠月:月下未眠。

評析

  這首送别詩通過想象描繪了吳地秀美的風光,毫無離别時的傷感情緒,筆緻新穎可喜,僅在結尾處輕輕點出送别之意。唐代的蘇州又稱吳郡。作者送人前往漫遊的吳縣,又叫姑蘇,是當時蘇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兒是富庶的魚米之鄉,絲織品聞名全國,還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這些特點,通過描繪,便把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活托出來了。作者對它熟悉而又有感情,所以人們讀來親切有味。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

盡枕河。”蘇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從伍子胥在蘇州建城以來,城裏水道縱橫,漁船星數,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當地人們最主要的生活。詩歌的颔聯承接“人家盡枕河”而來,點明的就是這樣的當地特色。“古宮閑地少”這五個字是杜荀鶴用漫筆寫出的蘇州曆史。春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首都,在漫長的時光變遷裏,蘇州已經由一個政治要地轉變爲經濟重地了。在唐朝,全國的經濟重心開始逐步南移,雖然沒有宋朝那麽明顯,但帶來的直接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才會有“古宮閑地少”的情況出現。

  “水港小橋多”則是詩人用寫實般的白描手法營造出來的水鄉美景。對于國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來說,一座水城如若不是親眼所見,總是會覺得不可思議的,所以簡單的意象組合就能爲沒來過水鄉的人們營造出一個夢般的圖畫:彎彎的河道,較之于整齊寬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動的靈性。遍布的小橋,連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橋上的時光以及人們伫立橋頭眺望遠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掙紮在朔風之下堅韌得近乎麻木的漢子們所能輕易理解的。小橋、流水構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緻和讓人輕易陷入的漫不經心。這樣的美,别處尋無可尋。

  生活是流動的。生活中所有的美麗都是從流動中彰顯出來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绮羅。”杜荀鶴很喜歡“夜市”和“春船”的組合,在另一首《送友遊吳越》裏,“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便和這句異曲同工。像這樣繁榮、熱鬧的詩句,讀來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國古代,隻有經濟發達的城市才會有夜市,蓮藕則更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水産。绫羅綢緞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細吟誦詩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見操着蘇州話的人們正趁着夜市的燈火談論生計。那些遠方微明的燈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閃爍溫暖的星星。水鄉所有的生活,就像沒有受到任何打攪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裏,融化了。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此聯是詩人所設想的别全詩于後情景。此處才道出了送别之意,足見詩人謀篇布局之匠心獨具,顯得餘味悠長,耐人尋味。

  此詩以想象出之,格調清新活潑,篇末喟然一歎,可謂動人情思,引人遐想。詩人筆下的江南水鄉,在其精心描繪下更是活脫而出,令人讀來如臨其境,恍如人在畫中遊。

作者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複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诰。恃勢侮

易缙紳,衆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爲《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迹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出自唐代杜荀鹤《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译文注释

译文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注释姑苏:苏州的别称枕河:临河。枕:临近。闲地少:指人烟稠密,屋宇相连。古宫:即古都,此处指代姑苏。水港:河汊子,指流经城市的小河。一作“水巷”。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一说此处是贵妇、美女的代称。未眠月:月下未眠。

评析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轻轻点出送别之意。唐代的苏州又称吴郡。作者送人前往漫游的吴县,又叫姑苏,是当时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儿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织品闻名全国还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描绘,便把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活托出来了。作者对它熟悉而又有感情,所以人们读来亲切有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

尽枕河。”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诗歌的颔联承接“人家尽枕河”而来,点明的就是这样的当地特色。“古宫闲地少”这五个字是杜荀鹤用漫笔写出的苏州历史。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在漫长的时光变迁里,苏州已经由一个政治要地转变为经济重地了。在唐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显,但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才会有“古宫闲地少”的情况出现。

  “水港小桥多”则是诗人用写实般的白描手法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对于国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来说一座水城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总是会觉得不可思议的,所以简单的意象组合就能为没来过水乡的人们营造出一个梦般的图画:弯弯的河道,较之于整齐宽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动的灵性。遍布的小桥,连接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桥上的时光以及人们伫立桥头眺望远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挣扎在朔风之下坚韧得近乎麻木的汉子们所能轻易理解的。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生活是流动的。生活中所有的美丽都是从流动中彰显出来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另一首《送友游吴越》里,“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异曲同工。像这样繁荣、热闹的诗句,读来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则更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细吟诵诗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见操着苏州话的人们正趁着夜市的灯火谈论生计。那些远方微明的灯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闪烁温暖的星星。水乡所有的生活,就像没有受到任何打搅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里,融化了。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此联是诗人所设想的别全诗于后情景。此处才道出了送别之意,足见诗人谋篇布局之匠心独具,显得余味悠长,耐人寻味。

  此诗以想象出之,格调清新活泼,篇末喟然一叹,可谓动人情思,引人遐想。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其精心描绘下更是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

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08285.html

上一篇: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