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30 06:34:56

出自唐代王維的《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譯文及注釋

譯文漢江流經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遠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無中。岸邊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動,水天相接波濤滾滾蕩雲空。襄陽的風光的确令人陶醉,我願在此地酣飲陪伴山翁。

注釋漢江:即漢水,流經陝西漢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陽、荊門、潛江、仙桃、孝感,到漢口流入長江。詩題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題名爲“漢江臨眺”,臨眺,登高遠望。漢江從襄陽城中流過,把襄陽與樊城一分爲二(合稱“襄樊”),以及襄樊周圍大大小小的無數城郭(包括襄陽城門外的許多“甕城”),一個個都像在眼前的水道兩旁漂浮。臨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瀾中搖晃,感覺遠處的天空都在搖動,非常恰當地扣題,寫出“臨泛”的獨特觀感。假如是“漢江臨眺”,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此詩還是應題爲《漢江臨泛》爲是。楚塞:楚國邊境地帶,這裏指漢水流域,此地古爲楚國轄區。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陰、湘鄉,合稱三湘。一說是漓湘、蒸湘、潇湘總稱三湘。荊門:山名,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戰

戰國時爲楚之西塞。九派:九條支流,長江至浔陽分爲九支。這裏指江西九江。郡邑:指漢水兩岸的城鎮。浦:水邊。好風日:一作“風日好”,風景天氣好。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簡,晉代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幼子,西晉将領,鎮守襄陽,有政績,好酒,每飲必醉。這裏借指襄陽地方官。

鑒賞

  此詩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爲畫幅的背景。春秋戰國時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屬于楚國,而襄陽位于楚之北境,所以這裏稱“楚塞”。“三湘”,一說湘水合漓水爲漓湘,合蒸水爲蒸湘,合潇水爲潇湘,合稱三湘;一說爲湖南的湘潭、湘陰、湘鄉。古詩文中,三湘一般泛稱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帶。“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九派”,指長江的九條支流,相傳大禹治水,開鑿江流,使九派相通。詩人泛舟江上,縱目遠望,隻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湧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湧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彙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漢江橫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詩人将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于紙端,納浩浩江流于畫邊,爲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出自唐代王维的《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译文注释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

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02236.html

上一篇: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