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8 07:22:33
出自宋代韓缜的《鳳箫吟·鎖離愁》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繡帏人念遠,暗垂珠淚,泣送征輪。長亭長在眼,更重重、遠水孤雲。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消魂。池塘别後,曾行處、綠妒輕裙。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裏,緩步香茵。朱顔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長新。遍綠野,嬉遊醉眠,莫負青春。譯文及注釋譯文離愁萦繞,看着眼前連綿無際的春草,想起與心上人同遊時它們還剛在路邊吐出香馨。閨中人想到心上人要遠行,暗暗地流下淚珠,哽咽着目送遠去的車輪。人已遠去她還癡癡地張望,可見到的已是重重遠水、片片孤雲。她又登樓極目遠望,但望穿秋水也難見遊子蹤影。傷心啊傷心,自從池塘分别後無日不黯然銷魂。想當年同遊的地方連綠草都妒忌她的羅裙。那時候他攜着她的手,在花叢柳絮之中,在翠綠香茵上信步徜徉。如今她的容顔雖已漸漸老去,但心中情意仍像芳草一樣年年常新。她要再遊遍綠野,忘情嬉戲酣飲,不辜負這珍貴的年少青春。
注釋鳳箫吟:詞牌名。陌上初熏:路上散發着草的香氣。陌:道路。熏:花草的香氣濃烈侵人。繡帏:繡房、閨閣。暗垂珠露:暗暗落下一串串珠露般的眼淚。王孫:這裏指送行之人。漢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綠妒
妒輕裙:輕柔的羅裙和芳草争綠。恁(nèn):那。恁時:即那時、彼時。素手:指女子潔白如玉的手。香茵:芳草地。
鑒賞此詞上片開始二句先從遊子遠歸即賦别離說起。春風如醉,香氣似熏;陌上相會,情意綿綿,此處系用江淹《别賦》句意:“閨中風暖,陌上草熏。”遺憾的是遊子來去匆匆,才相會又将賦别離,惜别者的眼中,那連綿不斷的碧草,似乎深鎖着無限離愁,使人觸景傷情。接着“繡帏”三句,形容遊子歸來以後旋即匆匆離去。這裏主要點出深閨思婦垂淚泣送的形象,同時還體現出露滴如珠淚的碧草之神,所謂“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别賦》)。真是深閨念遠,南浦傷别,可以說是相見時難别亦難了。此處用拟人手法将碧草化作多情之人,亦似爲離别而垂泣,如此以來化靜爲動,增添了傷離的黯然氣氛。
“長亭”兩句,将鏡頭從深閨轉到旅途中的遊子經曆。他行行重行行,不見伊人倩影,但見遍地芳草,遠接重重雲水,這裏以雲水襯出春野綠意。一“孤”字暗示了睹草思人的情懷。下面随即折回描寫思婦形象,“但望極”兩句,是寫她獨上危樓、極目天際,但見一片碧色,卻望不到遊子的身影。此處即用“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道出了思婦空自怅望的
别恨。
下片“銷魂”三句,是回憶當年。“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本爲謝靈運的名句,詞人憶及昔日同遊池畔,旋賦别離,句中不僅深有滄桑之感,而且也沒有離題。記得那時她姗姗而行,羅裙輕拂,使綠草也不禁生妒;這是反用牛希濟“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詞意,以綠草妒忌羅裙之碧色,來襯托出伊人之明媚可愛,從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對她的懷念之情。
“恁時”三句,仍是回憶。“恁時”即“那時”,連上“曾行處、綠妒輕裙”時事。他輕攜素手,絮飛花亂的暮春季節裏,漫步于如茵綠草之間。而眼前的如茵綠草,又使他興起無限感喟。“朱顔”兩句,從劉希夷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化出,時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自己年華已經漸老,隻有芳草卻是春風吹過而新綠又生。結末呼應上文,願人們毋須觸景傷情,當春回大地、綠滿田野之時,可以放懷宴遊,到那時可不要辜負了青春好時光。
這首詞在寫作手法上的成功之處,主要是巧妙地将草拟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瑩露珠像是她惜别之淚,這樣,遍野的綠草成爲離愁的化身,而與伊人别恨密切相聯。
作者簡介韓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靈壽(今屬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縣)。韓绛、韓維之弟。慶曆
二年進士。英宗時任淮南轉運使,神宗時自龍圖閣直學士進知樞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罷知颍昌府。紹聖四年卒,年七十九,谥莊敏,封崇國公。《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出自宋代韩缜的《凤箫吟·锁离愁》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译文及注释译文离愁萦绕,看着眼前连绵无际的春草,想起与心上人同游时它们还刚在路边吐出香馨。闺中人想到心上人要远行,暗暗地流下泪珠,哽咽着目送远去的车轮。人已远去她还痴痴地张望,可见到的已是重重远水、片片孤云。她又登楼极目远望,但望穿秋水也难见游子踪影。伤心啊伤心,自从池塘分别后无日不黯然销魂。想当年同游的地方连绿草都妒忌她的罗裙。那时候他携着她的手,在花丛柳絮之中,在翠绿香茵上信步徜徉。如今她的容颜虽已渐渐老去,但心中情意仍像芳草一样年年常新。她要再游遍绿野,忘情嬉戏酣饮,不辜负这珍贵的年少青春。
注释凤箫吟:词牌名。陌上初熏:路上散发着草的香气。陌:道路。熏:花草的香气浓烈侵人。绣帏:绣房、闺阁。暗垂珠露:暗暗落下一串串珠露般的眼泪。王孙:这里指送行之人。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绿妒
妒轻裙:轻柔的罗裙和芳草争绿。恁(nèn):那。恁时:即那时、彼时。素手:指女子洁白如玉的手。香茵:芳草地。
鉴赏此词上片开始二句先从游子远归即赋别离说起。春风如醉,香气似熏;陌上相会,情意绵绵,此处系用江淹《别赋》句意:“闺中风暖,陌上草熏。”遗憾的是游子来去匆匆,才相会又将赋别离,惜别者的眼中,那连绵不断的碧草,似乎深锁着无限离愁,使人触景伤情。接着“绣帏”三句,形容游子归来以后旋即匆匆离去。这里主要点出深闺思妇垂泪泣送的形象,同时还体现出露滴如珠泪的碧草之神,所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别赋》)。真是深闺念远,南浦伤别,可以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了。此处用拟人手法将碧草化作多情之人,亦似为离别而垂泣,如此以来化静为动,增添了伤离的黯然气氛。
“长亭”两句,将镜头从深闺转到旅途中的游子经历。他行行重行行,不见伊人倩影,但见遍地芳草,远接重重云水,这里以云水衬出春野绿意。一“孤”字暗示了睹草思人的情怀。下面随即折回描写思妇形象,“但望极”两句,是写她独上危楼、极目天际,但见一片碧色,却望不到游子的身影。此处即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道出了思妇空自怅望的
别恨。
下片“销魂”三句,是回忆当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本为谢灵运的名句,词人忆及昔日同游池畔,旋赋别离,句中不仅深有沧桑之感,而且也没有离题。记得那时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使绿草也不禁生妒;这是反用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意,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色,来衬托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恁时”三句,仍是回忆。“恁时”即“那时”,连上“曾行处、绿妒轻裙”时事。他轻携素手,絮飞花乱的暮春季节里,漫步于如茵绿草之间。而眼前的如茵绿草,又使他兴起无限感喟。“朱颜”两句,从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化出,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自己年华已经渐老,只有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结末呼应上文,愿人们毋须触景伤情,当春回大地、绿满田野之时,可以放怀宴游,到那时可不要辜负了青春好时光。
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巧妙地将草拟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莹露珠像是她惜别之泪,这样,遍野的绿草成为离愁的化身,而与伊人别恨密切相联。
作者简介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
二年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