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写景诗歌

描写青岛,青岛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

发布时间:2024-01-05 11:34:02

「我們青島……」這是個風物君常聽到的前綴。這群青島人,把自己的傲嬌藏在啤酒、海灘、礦泉水裏。
青島這個常年熱門的旅遊城市,不需要炒作,它已經是旅遊行業的大IP了。
不過随着這兩年國内綜藝節目的密集出現,青島籍的明星又把這座城市的存在感刷得更亮了。
下海撈鮑魚的黃渤、跟媽媽在一起很溫情的黃曉明、「我就是帥」的黃子韬……你會發現青島人很有魅力,這魅力中還帶點兒小傲嬌。
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生活在青島時間稍微長一點,你能感受到本地人毫無保留的驕傲。這個海濱城市年生産總值常年排名山東省第一,去年它爲山東貢獻了15%的GDP。
這種驕傲的感覺甚至是随意的,生活在這個城市時間久了人就容易沾染上這個城市的味道。
曉晗雖然不是青島人,但「吃蛤蜊,喝啤酒」這句青島話從他口中說出來從來不違和。今年已經是他來青島的第7年了。大學畢業三年,他現在在崂山區九水東路的一個小區租了套兩居。這些天大學同學出差回青島,周末來家裏喝酒叙舊。每每這時候,他大周末也會早早起來,踩雙人字拖去菜市場買回蛤蜊,并捎帶手在樓下的小店帶兩袋紮啤回家。
紮啤是外地朋友來做客,他一定會用來招待的「飲料」。
老練的青島人,啤酒要喝1廠的同志們,你們在國内可能不知道,站在美國超市整排賣啤酒的架子前面,看見唯一一個貼着中國商标的瓶裝啤酒是什麽感覺。而且這個啤酒在價位上還屬中高端,逼格遠遠高于百威,貝克,米勒,嘉士伯,福斯特,喜力,克羅那,就是比吉尼斯,Stella也領先半個身位。
我給老外推薦的時候,不誇張的說,确實有揚我國威的趕腳。青島啤酒在很多國家就是中國啤酒的象征,口碑相當好——在知乎問題青島人是不是不喝青島啤酒啊,隻有外地人才喝青島啤酒?下面,答主@豆子彩虹爸這樣回答(不過,該答主是北京人)。
圖片源自網絡。
青島人那種驕傲在很多方面你都能感受到。啤酒最直觀。的确,青島啤酒做得不錯,截止到2014年青島啤酒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7%,全球排名第6。
因爲這個标簽,青島還有了專門的啤酒節。
但那更像是個爲滿足外地人對青島想象而設立的節日。對于生活在青島的人來說,啤酒早已融入了生活,它不需要節日。
青島人喝啤酒很随意,裝紮啤的大啤酒桶随處可見。社區邊、菜市場、小賣部……啤酒桶上挂着塑料袋的一般都能讓客人用袋子裝着啤酒帶走。比起超市裏賣的罐裝酒,這些紮啤都論斤賣,每斤8到10塊。
青島人裝酒的塑料袋也是特質的,上面往往會印有崂特或青啤的logo。圖片源自網絡。
嘴尖的青島人買酒的時候講究這酒是從哪個廠出來的。講究的青島人會告訴你1廠的酒最好,其次是5廠和2廠。盡管産地都是青島,但是由于釀造工藝的不同,不同酒廠的酒口感上也略有區别。
但在青島待了四年,我每次喝紮啤從來沒能分辨出來過。有人說這隻是一種玄學。
玄學也好,較真也罷。這至少說明一件事,經過一百多年的培養,青島人生長出了自己的啤酒美學。
倒回去114年,啤酒還隻是個舶來品。
1903年,德國商人投資40萬馬克在青島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生産德國風味的啤酒。二戰結束後,啤酒廠被青島政府接管才有了青島啤酒公司。
經過這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啤酒成了青島人的特色飲料。那地位等同于青島的崂山礦泉水、崂山可樂。圖片源自網絡。
德國人來了,才有了作爲城市的青島2012年北京的特大暴雨也把青島送上了熱搜。
之後兩年每到暴雨時節,朋友圈就流傳着「青島不怕水淹,是因爲德國人一百多年前給青島設計的排水系統」的帖子。盡管後來兩年這個迷思被漸漸破除了,但青島人總體上對自己的城市規劃是驕傲的。而這與德占期間的德國人的建設不無關系。
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一年四季這裏都有穿婚紗的新婚夫婦。圖片源自網絡。
1897年德國占領了青島,短暫的17年時間,青島從一個偏遠的小漁村演被改造成一個現代化城市。
如今遊客們念念不忘的棧橋、浙江路天主教堂、總督府等青島城市景觀都集中在這塊「歐人區」上。今天從青島南站走出來,沿着海岸線往北走,那一路的紅瓦白牆、梧桐大海都源于德國人最初對這座城市的規劃。
2013年因爲狂風暴雨而中斷的棧橋,目前已經重新開通接納遊客。圖片源自網絡。
八大關嘉峪關路,這條被封爲異國風情的風景區,其實是在德國人走了之後,由中國的設計師完成最終的設計的。圖片源自網絡。
離海水浴場最近的魯迅公園,每到夏季,這裏人滿爲患。圖片源自網絡。
除了遊客心中的異國景觀,吸引遊客的景點大概還有海水浴場。每到夏天,市南區最靠近火車南站的第一海水浴場都人多到像下餃子。
這個外地人眼中的青島海水浴場源于德國人。
1989年初來乍到的德國人發現第一海水浴場那一帶暗礁少,也沒有狂瀾漩渦,是個洗海澡的好地方。于是德國人就改造成爲了海水浴場,并配備了飯店、更衣室和音樂廳等設備。它代表着一種現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德占時期,來這裏“下餃子”的是英美等這些外國人。
現在去那裏「下餃子」的大多是國内的遊客。
青島石老人海水浴場,每到周末本地的青島市民最愛去的不是市南的海水浴場,而是石老人。圖片源自網絡。
青島人自己有一套與大海相處的方式。
夏天當地人都講究「洗海澡」。下海似乎像是他們天生的技能,就像《極限挑戰》裏當黃渤和黃磊被同時丢到了荒島上,在沒有給養的情況下,黃渤能熟練地下海撈鮑魚回來填飽肚子。
熱搜裏都說黃渤這個「撈鮑魚的男人值得嫁」,不過我對水性娴熟的黃渤倒不驚訝。像黃渤那一代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多少會點兒下海的技能。從大一開始,我就聽過青島本地的老師繪聲繪色的向我們描述,自己如何在家裏來了客人,自己沒買菜的情況下,立馬出門下海給客人撈海藻吃的故事。
「你看,我這裏撈到了海鮮。」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有機會去青島,去海邊看洗海澡的人,你很快就能分辨出誰是遊客,誰是本地人。因爲隻有本地人才知道如何在海浪來的時候迎着浪往前遊。而這項技能是他們多年來在海裏學會的經驗。
中國海洋大學崂山校區内的櫻花大道,除了山、海,這裏給遊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櫻花。它們最早是德國人和日本人帶來的。圖片源自網絡。
被侵占的青島,客觀上被開發了出來德國人給青島建了個現代化的雛形。青島人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文化。
第一次去青島的人大概都會得出一個共識,這座城市是幹淨的。「衛生」城市本身就是個現代的概念,這跟德國人也不無關系,即使他們的初衷帶有點種族隔離的味道。
在歐洲人進入中國以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仍舊是極其鄉土的,這直接反映在人們的衛生習慣上。當時的中國人并沒有公共衛生習慣,污水亂倒,随地大小便,對于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來說,這是緻命的。
德國人規劃的「華人區」開始采用裏院的設計,爲了衛生期間,街道完全按西南—東北和東南—西北走向。這樣能确保太陽每天都能照到每條街道和房子正面。而有傳染病源風險的街道由于經常照到太陽,而容易保持幹燥。圖片源自網絡。
德國人來青島後,爲了防止外國人被傳染的風險,不僅把城市劃分成了「歐人區」和「華人區」,還在華人區開展了專門的衛生運動。禁止中國人污染飲用水,禁止中國人在歐人區和華人區密集的大鮑島挖「糞坑」,取而代之的是鼓勵人們使用「馬桶」來清理糞便。即使是在德國人不那麽在意的台東、台西華人聚居區,德國來的這些管理者也會雇人清運糞便。
2016年的《旋風孝子》裏,黃曉明帶着媽媽回自己原來青島的家住了幾天,那個院子就是傳統的青島裏院。今天這樣的院子被民宿改造成特色來吸引遊客,但是在那之前,它承載了多少代老青島人的記憶。圖片源自網絡。
這鮮明的對比也形成了青島獨特的城市風格。大多數遊客眼裏,青島隻有市南的那片海灘和八大關的異國小院,卻不會留意更長一段時間裏,青島普通人家的生活常态是像黃曉明舊房子那樣的裏院生活。
山城青島,殖民地反面的中國城市山城,是青島另一個被忽視的标簽,它卻代表着這個被稱爲文化荒漠的城市與曆史的聯結。
崂山,就是其中一個集中展現。這座山上不僅融入了傳統中國人的山水、天地觀,還完美地被整合進了今天青島人的生活裏。
生活在青島你可以N年不去爬崂山,但是不可能一口不喝崂山礦泉水。因爲在青島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礦泉水是崂礦,而不是農夫山泉。
青島崂山。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願随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公元744年的冬天,李白同杜甫去河南王屋山尋道士,途經崂山後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它不同于現代的審美體驗,而帶有濃濃的傳統色彩。「天人合一」恐怕是李白登上崂山後最強烈的感受了。
這座有着道教傳統的山脈與中國很多内陸山脈都不同。它瀕臨海岸線,崂頂最高峰海拔1131米,登上崂頂,天變矮了,遠處的大海清晰可見。天氣好的情況下,天水一色,那是種說不出的開闊。自古就有人把這裏稱作「神仙之宅,靈異之府」。相傳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山上道觀密布,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支撐。
山上留下的這些道教建築群在2013年被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崂山的自然景物,不僅僅具有自然屬性,而且染上了曆史和信仰的濃郁色彩。從太清宮,過逢仙橋、神水泉,到三皇殿或三清殿,看到的那些古樹參天,無疑是最好的注解。2000多年的漢柏,1300多年的唐榆,1000多年的宋銀杏,還有700多年的黃楊,500多年的绛雪山茶……特别是那株漢柏,另有一株淩霄纏繞着它飛上藍天,讓古樹有了生命,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曆史,感受到了一種神的力量。」作家肖複興在《崂山的前世今生》中這麽說。圖片源自網絡。
除了道教,這座山也流傳着本土的民間信仰。自古崂山人視狐爲瑞獸,在崂山東南邊的華嚴寺就專拜狐爲仙,廟裏供奉着一個白胡子老人,被尊稱爲「胡三太爺」。每年農曆正月初八是它的生日,人們每到這個時候會舉辦廟會,焚香敬拜。
這是不同于青島西南角的現代都市風景。盡管今天人們去爬崂山,仍然是都市消費文化的一部分,但登上山頂,你仍舊會有「天人合一」的審美體驗。
尤其是如果你每個季節都有機會去爬一次崂山,那種四季輪回,海天一線的風景總會在某一刻就觸動到你。
青島并不完全是一片文化荒漠,近代以來的殖民地建設把青島從孕育它的傳統文化中剝離出來,培養出了現代的城市文化。但如果站在城南轉身往後看,這裏仍還留存着本土文化的影子。
爲什麽青島人是驕傲的呢?。
因爲它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曆史裏培養出了現代的文明,也因爲這裏從未與傳統剝離。
文中曉晗爲化名。
文朱若淼。
豆瓣:地道風物。
「定義地道分享風物發現鄉土中國之美」。

以上就是描寫青島,青島是一座怎麽樣的城市?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我们青岛……」这是个风物君常听到的前缀。这群青岛人,把自己的傲娇藏在啤酒、海滩、矿泉水里。
青岛这个常年热门旅游城市,不需要炒作,它已经是旅游行业的大IP了。
不过随着这两年国内综艺节目的密集出现,青岛籍的明星又把这座城市的存在感刷得更亮了。
下海捞鲍鱼黄渤、跟妈妈在一起很温情的黄晓明、「我就是帅」的黄子韬……你会发现青岛人很有魅力,这魅力中还带点儿小傲娇。
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生活在青岛时间稍微长一点,你能感受到本地人毫无保留的骄傲。这个海滨城市年生产总值常年排名山东省第一,去年它为山东贡献了15%的GDP。
这种骄傲的感觉甚至是随意的,生活在这个城市时间久了人就容易沾染上这个城市的味道。
晓晗虽然不是青岛人,但「吃蛤蜊,喝啤酒」这句青岛话从他口中说出来从来不违和。今年已经是他来青岛的第7年了。大学毕业三年,他现在在崂山区九水东路的一个小区租了套两居。这些天大学同学出差回青岛,周末来家里喝酒叙旧。每每这时候,他大周末也会早早起来,踩双人字拖菜市场买回蛤蜊,并捎带手在楼下的小店带两袋扎啤回家。
扎啤是外地朋友来做客,他一定会用来招待的「饮料」。
老练的青岛人,啤酒要喝1厂的同志们,你们在国内可能不知道,站在美国超市整排卖啤酒的架子前面,看见唯一一个贴着中国商标的瓶装啤酒是什么感觉。而且这个啤酒在价位上还属中高端,逼格远远高于百威,贝克,米勒,嘉士伯,福斯特,喜力,克罗那,就是比吉尼斯,Stella也领先半个身位。
我给老外推荐的时候,不夸张的说,确实有扬我国威的赶脚。青岛啤酒在很多国家就是中国啤酒的象征,口碑相当好——知乎问题青岛人是不是不喝青岛啤酒啊,只有外地人才喝青岛啤酒?下面,答主@豆子彩虹爸这样回答(不过,该答主是北京人)。
图片源自网络。
青岛人那种骄傲在很多方面你都能感受到。啤酒最直观。的确,青岛啤酒做得不错,截止到2014年青岛啤酒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7%,全球排名第6。
因为这个标签,青岛还有了专门的啤酒节。
但那更像是个为满足外地人对青岛想象而设立的节日。对于生活在青岛的人来说,啤酒早已融入了生活,它不需要节日。
青岛人喝啤酒很随意,装扎啤的大啤酒桶随处可见。社区边、菜市场、小卖部……啤酒桶上挂着塑料袋的一般都能让客人用袋子装着啤酒带走。比起超市里卖的罐装酒,这些扎啤都论斤卖,每斤8到10块。
青岛人装酒塑料袋也是特质的,上面往往会印有崂特或青啤的logo。图片源自网络。
嘴尖的青岛人买酒的时候讲究这酒是从哪个厂出来的。讲究的青岛人会告诉你1厂的酒最好,其次是5厂和2厂。尽管产地都是青岛,但是由于酿造工艺的不同,不同酒厂的酒口感上也略有区别
但在青岛待了四年,我每次喝扎啤从来没能分辨出来过。有人说这只是一种玄学。
玄学也好,较真也罢。这至少说明一件事,经过一百多年的培养,青岛人生长出了自己的啤酒美学。
倒回去114年,啤酒还只是个舶来品。
1903年,德国商人投资40万马克在青岛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生产德国风味的啤酒。二战结束后,啤酒厂被青岛政府接管才有了青岛啤酒公司。
经过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啤酒成了青岛人的特色饮料。那地位等同于青岛的崂山矿泉水、崂山可乐。图片源自网络。
德国人来了,才有了作为城市的青岛2012年北京的特大暴雨也把青岛送上了热搜
之后两年每到暴雨时节,朋友圈就流传着「青岛不怕水淹,是因为德国人一百多年前给青岛设计的排水系统」的帖子。尽管后来两年这个迷思被渐渐破除了,但青岛人总体上对自己的城市规划是骄傲的。而这与德占期间的德国人的建设不无关系
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一年四季这里都有穿婚纱的新婚夫妇。图片源自网络。
1897年德国占领了青岛,短暂的17年时间,青岛从一个偏远的小渔村演被改造成一个现代化城市。
如今游客们念念不忘的栈桥、浙江路天主教堂、总督府等青岛城市景观都集中在这块「欧人区」上。今天从青岛南站走出来,沿着海岸线往北走,那一路的红瓦白墙、梧桐大海都源于德国人最初对这座城市的规划。
2013年因为狂风暴雨而中断的栈桥,目前已经重新开通接纳游客。图片源自网络。
八大关嘉峪关路,这条被封为异国风情的风景区,其实是在德国人走了之后,由中国的设计师完成最终的设计的。图片源自网络。
离海水浴场最近的鲁迅公园,每到夏季,这里人满为患。图片源自网络。
除了游客心中的异国景观,吸引游客的景点大概还有海水浴场。每到夏天,市南区最靠近火车南站的第一海水浴场都人多到像下饺子。
这个外地人眼中的青岛海水浴场源于德国人。
1989年初来乍到的德国人发现第一海水浴场那一带暗礁少,也没有狂澜漩涡,是个洗海澡的好地方。于是德国人就改造成为了海水浴场,并配备了饭店、更衣室和音乐厅等设备。它代表着一种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德占时期,来这里“下饺子”的是英美等这些外国人
现在去那里「下饺子」的大多是国内的游客。
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每到周末本地的青岛市民最爱去的不是市南的海水浴场,而是石老人。图片源自网络。
青岛人自己有一套与大海相处的方式。
夏天当地人都讲究「洗海澡」。下海似乎像是他们天生的技能,就像《极限挑战》里当黄渤和黄磊被同时丢到了荒岛上,在没有给养的情况下,黄渤能熟练地下海捞鲍鱼回来填饱肚子
热搜里都说黄渤这个「捞鲍鱼的男人值得嫁」,不过我对水性娴熟的黄渤倒不惊讶。像黄渤那一代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多少会点儿下海的技能。从大一开始,我就听过青岛本地的老师绘声绘色的向我们描述,自己如何在家里来了客人,自己没买菜的情况下,立马出门下海给客人捞海藻吃的故事。
「你看,我这里捞到了海鲜。」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有机会去青岛,去海边看洗海澡的人,你很快就能分辨出谁是游客,谁是本地人。因为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如何在海浪来的时候迎着浪往前游。而这项技能是他们多年来在海里学会的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内的樱花大道,除了山、海,这里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樱花。它们最早是德国人和日本人带来的。图片源自网络。
被侵占的青岛,客观上被开发了出来德国人给青岛建了个现代化的雏形。青岛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文化
第一次去青岛的人大概都会得出一个共识,这座城市是干净的。「卫生」城市本身就是个现代的概念,这跟德国人也不无关系,即使他们的初衷带有点种族隔离的味道。
在欧洲人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仍旧是极其乡土的,这直接反映在人们的卫生习惯上。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公共卫生习惯,污水乱倒,随地小便,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来说,这是致命的。
德国人规划的「华人区」开始采用里院的设计,为了卫生期间,街道完全按西南—东北和东南—西北走向。这样能确保太阳每天都能照到每条街道和房子正面。而有传染病风险的街道由于经常照到太阳,而容易保持干燥。图片源自网络。
德国人来青岛后,为了防止外国人被传染的风险,不仅把城市划分成了「欧人区」和「华人区」,还在华人区开展了专门的卫生运动禁止中国人污染饮用水,禁止中国人在欧人区和华人区密集的大鲍岛挖「粪坑」,取而代之的是鼓励人们使用马桶」来清理粪便。即使是在德国人不那么在意的台东、台西华人聚居区,德国来的这些管理者也会雇人清运粪便。
2016年的《旋风孝子》里,黄晓明带着妈妈回自己原来青岛的家住了几天,那个院子就是传统的青岛里院。今天这样的院子被民宿改造成特色来吸引游客,但是在那之前,它承载了多少代老青岛人的记忆。图片源自网络。
这鲜明的对比也形成了青岛独特的城市风格。大多数游客眼里,青岛只有市南的那片海滩和八大关的异国小院,却不会留意更长一段时间里,青岛普通人家的生活常态是像黄晓明旧房子那样的里院生活。
山城青岛,殖民地反面的中国城市山城,是青岛另一个被忽视的标签,它却代表着这个被称为文化荒漠的城市与历史的联结。
崂山,就是其中一个集中展现。这座山上不仅融入了传统中国人的山水、天地观,还完美地被整合进了今天青岛人的生活里。
生活在青岛你可以N年不去爬崂山,但是不可能一口不喝崂山矿泉水。因为在青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矿泉水是崂矿,而不是农夫山泉
青岛崂山。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公元744年的冬天,李白同杜甫去河南王屋山寻道士,途经崂山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它不同于现代的审美体验,而带有浓浓的传统色彩。「天人合一」恐怕是李白登上崂山后最强烈的感受了。
这座有着道教传统的山脉与中国很多内陆山脉都不同。它濒临海岸线,崂顶最高峰海拔1131米,登上崂顶,天变矮了,远处的大海清晰可见。天气好的情况下,天水一色,那是种说不出的开阔。自古就有人把这里称作「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相传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山上道观密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支撑
山上留下的这些道教建筑群在2013年被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的自然景物,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染上了历史和信仰的浓郁色彩。从太清宫,过逢仙桥、神水泉,到三皇殿或三清殿,看到的那些古树参天,无疑是最好的注解。2000多年的汉柏,1300多年的唐榆,1000多年的宋银杏,还有700多年的黄杨,500多年的绛雪山茶……特别是那株汉柏,另有一株凌霄缠绕着它飞上蓝天,让古树有了生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感受到了一种神的力量。」作家肖复兴在《崂山的前世今生》中这么说。图片源自网络。
除了道教,这座山也流传着本土的民间信仰。自古崂山人视狐为瑞兽,在崂山东南边的华严寺就专拜狐为仙,庙里供奉着一个白胡子老人,被尊称为「胡三太爷」。每年农历月初八是它的生日,人们每到这个时候举办庙会焚香敬拜。
这是不同于青岛西南角的现代都市风景。尽管今天人们去爬崂山,仍然是都市消费文化的一部分,但登上山顶,你仍旧会有「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
尤其是如果你每个季节都有机会去爬一次崂山,那种四季轮回,海天一线的风景总会在某一刻就触动到你。
青岛并不完全是一片文化荒漠,近代以来的殖民地建设把青岛从孕育它的传统文化中剥离出来,培养出了现代的城市文化。但如果站在城南转身往后看,这里仍还留存着本土文化的影子。
为什么青岛人是骄傲的呢?。
因为它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培养出了现代的文明,也因为这里从未与传统剥离。
文中晓晗为化名。
文朱若淼。
豆瓣:地道风物。
「定义地道分享风物发现乡土中国之美」。

以上就是描写青岛,青岛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超多肉细致描写,十大【甜宠肉文】np°肉文超多肉超火爆高质量

最近整理了一些我认为质量比较高的肉文,也是很多小仙女需要分享的几本,首先好看的popo文一定是要有肉肉的,这样才能满足我咳咳,当然剧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今天的推...[全文阅读]

描写随道的说说,有文笔有剧情有肉的言情小说,比较喜欢古言,不要为了肉而肉的,要自然的肉(香是必须的),各位书友求推荐?

作为上班狗,有时比较忙,所以准备开个拯救书荒系列,也可以叫想到什么推什么系列,分享的都是值得挑灯夜读,让躲在被窝里看书的你嘴角一直上扬!排名不分先后,各种类型都有,文...[全文阅读]

描写青山绿水的段落,有哪些描写山水风景的优美句子?

一.山色。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因如是。——辛弃疾《贺新郎》。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全文阅读]

十首榆钱的诗词

南【仙吕•一封书】。(明)金銮。青溪畔小园,任荒芜种几年。黄庭畔小笺,任生疏写半篇。分来红药春前好,摘去青葵雨后鲜。又不癫,又不仙,拾得榆钱当酒钱。【正宫】醉...[全文阅读]

微写作:积跬步成千里 描写弹钢琴细致细节描写

从这篇感人的文章开始改写起:。I'vealwaystaughtpianolessonsinmysparetime.OvertheyearsIfoundthatchildrenhavemanylevelsofmusicalabilities.AlthoughI&#39...[全文阅读]

描写毛主席的诗,你认为毛主席最好的一句诗词是什么?

想起以前看过的亮剑中田墨轩的一段描写,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田墨轩认为苏东坡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虽堪称千古绝唱,可当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更可谓震...[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描写青岛,青岛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35548.html

上一篇:描写秋天柳树的景色,描写校园的唯美句子:看,校园的风景线是多么的美妙呀

下一篇:更多写景诗歌

写景诗歌相关文章
更多写景诗歌文章
喜欢写景诗歌就经常来哦!